书城管理班主任工作经典教案:班主任管理班干部的学问
4407800000004

第4章 慧眼识珠,请合适的人上岗(2)

我最近发现他下课时老爱围在我的身边,反复地问:“老师,今天你选谁当值周生?老师,今天谁留下值日?老师,今天的作业本谁来发?”问的次数多了,我就开始烦,正想训斥他多嘴多舌,却突然发现他的目光是那样可怜,里面有胆怯、有期待、有害羞、更有一丝希望被重视的乞求……我的心一下子软了,是啊,并不闪烁的“小星星”也有它明亮的眸子,它也要发光装扮夜空。这一刻,在他的目光中我读懂了他的上进,他的渴求。我再也不能做一个苛刻的老师,我要给他一个机会,让他展示自己,同时让他树立自信,提高学习成绩。

于是,放学前,我在全班学生面前说:“策同学一贯遵守纪律,热爱劳动,特别是很有集体荣誉感,在这一方面是我们全体同学的好榜样。为了鼓励他,老师决定给他一个机会,选他做明天的值日班长,希望策能更好地为大家服务,同时也希望他加强学习,成为最出色的学生。”我的话音刚落,只见策惊奇的脸上马上绽出灿烂的笑容,这笑容表明了他憋足了劲要好好干一场。

果然,第二天,他早早到校,井井有条地安排班级工作。一上午班级秩序井然。中午时,正值学校食堂吃包子,每到这时候,班级里又要分菜,又要分汤,又要发包子。几十名同学团团围在一起,他碰掉了你的包子,你弄洒了他的汤,他的菜又没发到……班级里总是乱成一团,想起这些我就心烦。这时值日班长策来到我面前,负责地说:“老师,这样太乱了,我们想个办法吧!”说得轻巧,我难道不知道啊,可老师就我一个,总不能让我身兼三职分饭吧,于是我问:“怎么办,你出个好主意吧!”没想到策却一本正经地说:“让大家站到走廊里,拿着饭盒站好排,讲台上依次放好要分的东西,大家按顺序走进来,一个一个取,老师你只要站到走廊里稍稍看一下纪律就行了。”于是,在他的协助下,我们真的有序地发放了中午饭,没想到一个老大难问题在他的任期内竟迎刃而解了。看着教室里同学们秩序井然地用餐,我别提有多高兴了,而这一切竟是我眼中的那颗并不闪烁的“小星星”带来的。晚上放学前,我在总结一天的工作时特别地对今天值日班长策提出了表扬,我告诉大家,平日里不爱言语的策其实有一颗热情的心,无私地为大家服务;他有一颗聪明的头脑,用自己的智慧想出办法解决了班级的分饭问题。同学们也对策的表现报以热烈的掌声。这一刻,我又从策的眼睛里读出喜悦、读出自信。从那以后,策的言语多了,学习劲头足了,成绩也提高了。

哲学家詹姆士精辟地指出:“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热情、向上的小学生更是如此。教师的赞美是阳光、空气和水,是学生成长不可缺少的养料;教师的赞美是一座桥,能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之河;教师的赞美是一种无形的催化剂,能增强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强;教师的赞美也是实现以人为本理念的有效途径之一。老师都有这样一种感觉,班级里总有几个学生既不惹是生非,又不勤奋上进,虽然学业平平,却也不名落孙山。一般情况下,这样默默无闻的学生既得不到老师的表扬,也得不到老师的批评,当然也当不了干部,是一些容易被老师忽视和遗忘的学生。本案例中的策同学就是这样一颗容易被人遗忘的但内心却涌动着火一样激情的“小星星”。从文中老师的介绍可以看出,策同学没什么特色,一般不会引起老师的注意,但细心的班主任还是读懂了他的眼神,给了他一次做班干部的机会,充分的信任他,结果他还给了老师一份惊喜。接着老师抓住时机及时对策同学闪光的地方给予表扬,使策同学的潜力得以激发,获得学业上的进步。案例中的教师很巧妙地抓住教育契机赞美学生,使学生渴求肯定的心理得以满足并获得了更大的进步。

教育的全部责任就在于启迪智慧、完善灵魂;放弃这种责任,则会造成教育的不公平、不作为现象。反过来,倘若我们选择拯救,选择公平、平等地对待所有学生,工作上也许会平添许多麻烦,但这些问题学生会在被关爱、被信任和尊重的氛围下,发挥他们身上的求真、向善、爱美的闪光点,逐步走向成熟,走向成功。

在育人的工作中,教师应注重以人为本,面向全体,细心观察,捕捉学生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及时把赞美送给每一个学生,使之发扬光大,使每个学生都感到“我能行”、“我会成功”。实践告诉我们,教师一句激励的话语,一个赞美的眼神,一个鼓励的手势,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教师对学生小小的成功、点滴的优点给予赞美,可以强化其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满足其成就感,进而激发学习动力,培养自信心,促进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奋发向上的班集体氛围。只要教师以人为本,多一分尊重,多一分宽容,多一分理解,善待每一位学生,相信每一位学生都会在教育的蓝天下健康成长。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选个好班长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班长就是班干部这个集体的“车头”。那什么样的人才能当班长?怎样发挥班长的“火车头”作用呢?

我们先看下面这个案例:

2004年9月我担任高一(2)班的班主任。这是我第一次当班主任,心里充满了压力。

我们班是文科班,来到班上的都是数学和理化成绩不太好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他们的学习习惯很差。作为班主任,我首先想到的是要树立班风,弘扬正气,培养得力的班干部队伍,让学生管理班级,让学生帮助学生,让学生带动、感化学生。因此一定要选好班干部,用好班干部,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带头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形成班级凝聚力。

班长是个重要角色。选得好,的确能帮助我管理班级,改变班风;选得不好的话,不但起不到带头作用,说不定还会影响我的工作。我反复思忖着,最后把想法停留在小华身上。她虽然成绩不是很突出,但是她为人正直,从同学口中得知她做事也认真,对老师和同学有礼貌,能与同学们和睦相处,而且在学习上也比较刻苦踏实。这样我就开始有意识地注意她的学习和行为。

一天放学后,我把小华同学叫到办公室里谈话,把我的想法对她讲了以后,她默默无语,直到最后临走时,也没有回答我。

两天后的一个中午,我又找她谈了一次话,这次我开门见山说:“小华,老师上次对你讲的话,你考虑得怎么样?我觉得你做班长最合适,同学们也非常喜欢你……”这次谈话又成了无言的结局。当天晚上,我接到小华妈妈的电话,意思就是怕影响学习,做班长事情很多,而且要得罪人,吃力不讨好。还说,自己的女儿特别胆小,根本不会做事,她什么也不会干,在家连件衣服都不洗,你对她的关心,我们表示感谢。我们做家长的只希望她把学习搞上去,能考个好学校,她的学习成绩还不理想,所以让她当班长不会有人听她的。

这些话深深地触动了我,这不能怪家长,也不能说学生自私,是目前的考试制度给学生造成的心理压力。于是我决定到小华家家访。家访中,当我知道该生的学习成绩和家庭情况后,我向家长提出了四点意见:

第一,如果班风不好,对每个学生来说都是损失,孩子也不能安心学习,没有好的班风就不能保证课堂纪律,我做班主任的也不可能每节课都去看你们上课,只有先把班风搞好了,同学们才有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

第二,至于小华的学习,我会尽我的最大能力去帮助她,其他科我会对其他老师讲,一定对她多照顾,家长只管放心。

第三,做班干部可以增强孩子的上进心,对自己应该有更高的要求,从而可以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再说给孩子锻炼的机会也是好事,对她以后独立生活是有好处的。

第四,在工作中,老师会全力支持孩子、帮助孩子,有什么困难随时可以找我。

听了我的话后,小华的妈妈说:“老师能这么说,我们很感动,那就先让她试试吧!”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多次在班级中对班干部进行表扬,特别对班长的工作进行肯定,组织班干部开会,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第一,要把学习成绩抓紧;第二,要起模范带头作用;第三,要身正,不怕受挫折,不怕得罪同学。

在后来的工作中,由于我和小华同学的交流比较多,我发现小华同学的工作能力确实很强,她对班级工作认真负责,每一件事情都做得非常仔细,把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下去。平时我要求班干部定期开会,主要是汇报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或者阻力,听听他们在班级管理的方式方法以及采取的措施,并通过他们知道班级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学生的思想动态,让班干部积极配合并支持小华同学的工作,对班干部提出高标准严要求,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在班级中起模范带头作用。而这些工作或者说是要求在她的身上都得到了体现,在每周的班会课上,让班干部到讲台上发言,谈工作体会、谈班风建设,其目的就是要树立班干部的威信,讲正气,讲公道。在第二学期中,我们班级开了一次以“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为主题的班会。在会上,同学们发言比较热烈,讲团结、讲学习、讲正气,特别是班干部队伍比较得力,在班级中能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我想这跟班长小华同学的努力也是分不开的。

通过这个案例使我们认识到:首先,要选拔培养学生班干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老师要对学生付出真心、关爱、支持。其次,每个人只有在锻炼中才能成长、成熟,老师是学生的领路人,要正确引导,真正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再次,当班干部不是像有的人担心的那样浪费时间、影响学习,而是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最后,老师要积极鼓励班干部,对他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更关心、更爱护,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学习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