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从亭长到皇帝:流氓的胜利
4387300000053

第53章 帝国落日(7)

所谓盟誓,便是将誓言写在布帛上,双方歃血为盟,以示不渝。毕遂得到这样的承诺,下定决心。他命人摆出丰盛的酒筵款待刘邦的使者。郦食其酒量惊人,喝得醉熏熏的,直到日落光景,方才起身告辞。

在毕遂看来,一个人如此放胆豪饮,必是心无芥蒂。因此,对于郦食其给他的承诺,无形中又多了几分信心。

等到郦、陆二人离去,毕遂便将亲信召集起来,宣布了自己的决定。

*

武关下,楚军帐中。

刘邦听完郦食其的报告,“嘿嘿”地笑起来。“干得好,干得好!”他连声称赞。

毕遂既然答应投降,接下来要做的事情,自然是派人接管武关。可是,当刘邦和张良商量调兵遣将的时候,张良却说了一句:“不可。”

“咦?这可是你出的主意,现在怎么又变卦了?”

“毕遂有他自己的算盘,并不代表守关的秦军将士都会服从他。万一将士不从,背叛了毕遂,反而加强了武关的防备,咱们就不好办了。”

“你的心眼可真不少——那你说,现在该怎么办?”

“毕遂想着投降,必然放松警惕。咱们趁这个机会进攻武关,可一举将其击破。”

张良的谋略,在刘邦看来简直是千变万化,难以捉摸。《孙子兵法》上说,当将领的最高境界,是能够把士兵如同羊群一般赶来赶去,而士兵毫无怨言。自从在开封城下重遇张良,整支西征军(包括刘邦本人)就像是打了鸡血一般,被张良驱使着南征北战,时而进,时而退,时而攻,时而守,每个人都树立了一种信念——只要听张良的,就不会有错。

这次当然也不例外。

事实也确如张良所料,毕遂虽然得到几位亲信的支持,却不能够说服关内秦军集体反水。当他在全体将士面前发表演讲,刚说完“天灭大秦”几个字,队伍中便爆发出一阵骚乱。

“逆贼!”有人大声骂道。

“我们不做对不起关中父老的事。”有人这样附和。

“绝不开关揖盗,绝不!”

毕遂的一名亲信——军中司马邝皓带着数十名士兵冲进队伍,企图将那些发表议论的人抓出来,结果引起了公愤。大伙组成一道人墙,挡在邝皓面前,不让他通过。

邝皓急了,“刷”的抽出佩剑。

“将军有令,不从者死。”

话音刚落,身边一片抽兵刃的声音,挡在他面前不只是人墙,还有上千把明晃晃的刀剑。

毕遂在台上看见,情知不妙,但又骑虎难下,只得示意其余几名亲信带人去救邝皓。这样一来,秦军很快分成了三派:毕遂的铁杆拥趸约有千余人,对毕遂拔刀相向的约有三四千人,其余将士摇摆不定,不知所措。

关内乱成一团,关外的楚军却在悄悄逼近。

刘邦站在夏侯婴驾驶的战车上,亲自吹响号角。

听到号角声,樊哙一手持刀,一手举盾,大呼一声“跟我来!”身后三千名死士,有的扛着云梯,有的推着冲车,朝着武关快速推进。

“楚军来袭!”

这一声呼叫使得关内形势更乱。毕遂不知道楚军为何突然发动进攻,但是在眼前这种形势下,楚军的到来对他来说无疑是一剂强心针。

“你们赶快放下武器,随我投降楚军,犹不失荣华富贵。否则的话,玉石俱焚……”

城头一名秦军弓箭手,本来已经拉满了弓要射击攻城的楚军,听到毕遂此语,突然回过头来朝他射了一箭。

这一箭正中毕遂前额。

毕遂后退两步,双手乱挥,似要将箭杆拔下来,突然一个倒栽葱,掉下了两丈高的将台。

这时候,樊哙已经登上了城头,挥舞着大刀,将一杆巨大的“秦”字大旗拦腰砍断。

关下楚军齐声欢呼。顷刻间,城门被冲车撞开,曹参一马当先,跃过众人,冲入关内。

二世的奢侈愿望

人间九月,已是中秋季节。白日里依然炎热,早晚却是凉意袭人,正是适于睡懒觉的好时光。

这天清晨,天刚蒙蒙亮,秦二世却醒来了。

他刚刚做了一个恶梦,梦见自己坐车出游,路边突然跳出一只白虎,将御驾的左骖(最左边的马)咬死了。

醒来坐在卧榻上,发了足足一刻钟的愣,梦中的场景仍历历在目。

那白虎的血盆大嘴,锋利的牙齿,额上的“王”字,撕咬马匹的凶样,无一不使得这位长年纵情酒色的皇帝胆战心惊。他隐隐觉得,这也许是某种不祥之兆。

宫中的占卜士奉命匆匆赶到,听完二世讲述梦境的内容,占卜士的眉头紧锁,半天没有说话。

“此乃何兆?”二世问道。

“这……”占卜士欲言又止。

“快说!”

“陛下先恕下臣无罪,下臣才敢说。”

“你跟朕废什么话……好吧,朕恕你无罪,大胆说吧。”

占卜士于是用轻得不能再轻的声音说道:

“此乃亡国之兆。”

“什么?”二世一把揪住占卜士的胸襟,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占卜士的眼睛,像是要喷出火来。

“陛下,陛下!”占卜士吓得全身颤抖,“您说过恕臣无罪的。否则的话,借臣十副胆子,臣也不敢说。”

“你开什么玩笑?铁血打就的大秦帝国,怎么可能灭亡?”

“陛下,您难道真的不知道?”

“知道什么?”

“山东……山东大乱。”

“不就是一些毛贼作乱么?朕已经派章邯率领大军出关镇压……对了,章邯怎么这么久没有奏折上来?也不知道事情办得怎么样了……不行,我得找赵高问问。”

占卜士听到这话,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问道:“陛下可是要找丞相?”

“嗯。”

“下臣斗胆说一句,还是不问的好。”

“你什么意思?”

“丞相肯定不会告诉您,一个月之前,章邯大将军已经率领三十万大军投降了项籍。”

“项籍?他是什么人?章邯怎么可能投降——朕将整个帝国的大军交给他指挥,他怎么可能投降?”

“陛下,现在已经没有帝国大军了。整个山东,也不再是大秦帝国的地盘了。楚、齐、燕、赵、魏、韩都复了国,诸侯联军正在向咸阳进发,过不了多久,您就会看到他们出现在咸阳城下啦。”

“胡说,你胡说!”二世突然变得歇斯底里,整张脸都扭曲了,“你好大胆子,居然敢在朕面前信口胡言。朕要派禁卫军把你抓起来,处以车裂之刑!”

“陛下!”占卜士伏倒在地,不住地磕头,“臣若有半句虚言,死而无憾。可是,臣说的全是实话啊!”

“你还敢狡辩!朕问你,即便章邯降了那什么项籍,诸侯又如何能够攻破函谷天险,入我关中?”

“函谷关倒是没破,可是武关破了,数十万诸侯大军已经抵达蓝田,离咸阳不过百余里了。现在全咸阳都知道这件事,只是瞒着陛下您一个人了。”

“这不可能,不可能。”

二世一脚踢翻跪在地上的占卜士,高声叫道:“来人啊,宣丞相上殿,要他马上就来!”

*

二世的使者来到赵高府上,传达了二世的旨意。

赵高听完,说道:“你去回禀陛下,说我随后就到。”

“可是,”使者不敢走,“陛下要您立刻就去。”

“知道了,你哪那么多废话?这样吧,你也甭回去了,就留在我这儿,等下跟我一起入宫吧。”

使者刚想表示反对,两名侍卫进来,一左一右,将他夹出了赵高的书房。

“看来,这小子是要逼我动手了。”

赵高喃喃自语,坐在书案前想了一阵,命人将女婿阎乐和弟弟赵成找来。

阎乐是咸阳县令,赵成则担任了赵高曾经担任过的要职——郎中令。前者控制了大秦帝国的首都,后者控制了大秦帝国的皇宫。赵高将他们安插在这两个关键的位置上,用意可想而知。

阎乐、赵成到后,三个人关起门,开了一个短会。

“事情紧急,长话短说。”

赵高简单地说了个开场白,切入正题:“现在诸侯大军已经攻破武关,又在蓝田大败我军,朝廷无军可守,无将可遣,咸阳很快就要陷落了。皇帝不知从哪得知军情,今晨派人紧急召我入宫,我猜他是想将所有责任都推到我身上,所以将你们找来商量一下对策。”

“我们哪有什么对策,全凭大哥拿主意,我们执行就是了。”赵成知道赵高的秉性,率先表了态。

“是,全凭丞相作主。”阎乐赶紧跟上。

“那好吧。”赵高点点头,“敌军统帅刘邦,人称沛公,早有书信送到,希望我开关相迎。当时我以为武关天险牢不可破,便没有立即答应他,但是将他的使者留在了咸阳,天天好酒好肉款待。现在看来,我们必须认真考虑如何与这位沛公谈判了。”

“此等大事,只怕皇上不答应。”赵成道。

“没错,所以必须先解决皇帝的问题。我已经考虑过了,将他换掉。”

“啊?”阎乐脸上露出吃惊的神情。

“大惊小怪。”赵高白了他一眼,“皇帝本来就是我立的,现在我要废掉他,有什么不可以吗?”

“没,没有。”阎乐不敢与赵高对视,将头低下。

“问题是,废了皇帝,立谁为君呢?”赵成问道。

“婴。”赵高不假思索地说。

当年二世上台,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将包括扶苏在内的十七位兄长全部杀害,也姐妹也不放过,造成了皇室家族有史以来最大的人口减员。但是,这种杀戮没有延及始皇帝的兄弟。

嬴婴,便是始皇帝的一位弟弟。

二世没有儿子,从血统上讲,嬴婴也许是最具有皇位继承权的一位。

更让赵高看重的,“子婴仁俭,百姓皆载其言。”

到了这个关键时刻,要推出一位能够服众的领导,才能稳住局势,增加与刘邦谈判的筹码——赵高是这么想的。

于是计划便定下来了,由赵成以郎中令的身份发布“有盗贼入宫”的警报,阎乐召集军队入宫护驾,控制皇宫,杀死二世。

赵成、阎乐得令,先后出门而去。

阎乐离开时,赵高突然又将他叫住。

“乐啊!”

赵高双手放在阎乐的肩膀上,就像是慈父送别即将上战场的儿子一般:“此役事关我们赵家的存亡,也将决定你们阎家的命运。认真办好这件事,不要手软。事情若成,你就不是咸阳令,而是朝廷的左丞相了。”

“诺。”阎乐双眼含泪,一揖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