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兵点沙场
4375300000024

第24章

火炬手选拔中的友情

2007年夏天,我到成都参加北京奥运会火炬手选拔,报到那晚,我和一个叫刘敉的男孩住到了一个房间。刘敉和我同岁,是祟州市一个自然保护区派出所的公安民警,个子不高,却很壮实,皮肤黑黑的,一笑起来,本来小小的眼睛就更小了。

在户外拓展培训基地的选拔充满挑战,尤其在7月的成都,还要面对烈日的考验。最终,我和刘敉,以及所有的选手们,挥洒汗水,呐喊鼓励,尽各自最大的能力,认真努力地完成了每一项拓展训练,同时也在困难重重的训练中,加深了彼此的了解。

我们吃过晚饭,回到宾馆已是八点过了。洗过澡,我看到身上被太阳晒过的皮肤通红通红的,摸上去滚滚发烫,我已经很久没有晒过这么长时间的太阳了。刘敉的皮肤本来就黑,被这一晒,就更黑了。由于白天又是叫又是喊的,加之出了很多汗,我的声音变得嘶哑了起来。

刘敉说出去转转,邀我同去。我因为太累,懒得走动,他只好一个人出了门。不一会儿,刘敉回来了,给我带回了一盒润喉片,叮嘱我赶紧含在嘴里,说要是嗓子坏了,第二天的个人展示不能说话,那就选不上火炬手了。

这次奥运火炬手选拔,全川有3812个人报名,只有31个人进入了成都的选拔,再从中选10个人到北京进行再一轮的选拔,如果少了一个对手,那另外的每一个人都将多一份希望。如果明天的个人展示,我不能说话,那几乎就等于失去了晋级的资格,对于刘敉来说,少了一个竞争对手,那他晋级的机会就会多一些。而此时,刘敉却专程出去给我买回了润喉片,我的心瞬间便被刘敉的举动感动,我赶紧含了一颗润喉片在嘴里。

我刚说了一句感谢的话,还要继续说,就被刘敉打断了。他说都是兄弟了,不必这么客气,能一起参加这个活动,能住到一个房间,就是最大的缘份,要我少说话,好好休息,才能使嗓子尽快恢复健康……

清凉的润喉片一进嘴里,一股股清凉之气就顺着口腔,滑进咽喉,传遍全身,清清地、凉凉地、冰冰地,嗓子渐渐地舒服通泰了,全身的毛孔也都清爽起来,刚才还发热发烫的身体,好象也不那么烫了。

想到刘敉也很累了,可他却不辞辛劳,还能想着我,专程给我买回润喉片,我心里最初的那份感动,渐渐地更多、更深了。我没想到,这个肤色黝黑的大男孩,却有着一颗水晶般的心。

友情和感动不是用嘴说出来的,有时候只需这样一个小小的举动,就能产生友情,也能产生感动,而如果一份友情增加了感动的内核,那么,这样的一份友情,就更能长久,一生一世。

第二天,我的嗓子恢复了往日的响亮,完成了我漂亮的个人展示。我和刘敉微笑着告别,约好谁有了消息,不管是落选还是晋级,都要通知对方。之后,他回了大山里的派出所,我回了宜宾。

虽然最后我和刘敉都没能晋级,但是经过两天的相处,我俩好象已是多年的好朋友,好兄弟。感谢那次火炬手选拔,让我多了一个可以互诉衷肠的好兄弟。

2008年的雪

连日来的新闻报道,说全国范围内大降温,下暴雪,很多地方都有了或大或小的雪灾:机场关闭、高速封路、火车晚点、缺煤断电……暴雪天气给社会生活带来了很多的麻烦。

地处川南的宜宾,也一直在下雨,恼人的冬雨停停下下,下下停停,持续了二十多天。看到新闻里说成都下雪了,同事们也开始期望:宜宾要是也能下一场雪,那该多好啊!

我也特别希望下雪,很想看看那些白色的精灵在空中翩翩飞舞的样子。上网的时候,我还请北京的兄弟给我传了几张下雪的照片过来,以此画饼充饥,化解我思雪的切切之心。

公元2008年1月27日,农历腊月二十,五九的第一天,星期日。早上刚起床,手机就响了,是住在乡下的母亲打来的。母亲在电话里激动地问我,市里下雪没有?我听着窗外滴滴哒哒的雨声,回母亲说没有下雪。她说老家下雪了,地上积了厚厚的一层雪,17年了,终于又看到雪了,真好看呀……

挂断电话,我不由得羡慕起母亲他们来,羡慕他们又能看到雪了。17年前下雪那会,我还在念小学,雪落时的美,深深吸引了我,以后的日子,我便特别想再看看雪,却一直未能如愿。几年前,我还写过一篇名为《冬天,思念雪花》的小文怀念过那场雪。而现在,关于那场雪的记忆,在我的脑海里已经有些模糊了。一想到这些,我就更加地羡慕起母亲他们来,心理还不免有了一点点失落。

天气越来越阴冷,出门吃早餐的时候,我仰头盯着天空看了老半天,希望能看到雪花从天而降的美妙一刻。早餐店里,食客们也在说着乡下下雪的事,说雪下得很大,他们的消息也是从老家的电话里知道的,他们也希望能在城市里看到一场真正的雪,每个人都在说,快下雪吧!

雪好象听到了人们的呼唤,真的下了起来。一开始只是雨雪,零星的雪花夹在雨点里,带着寒冬的冰凉,从雨阵里突围出来,从天而降,闪亮着雪的光彩。

雨渐渐停了,只剩下雪花在纷纷扬扬。开始时只有小米粒般大小的雪花,渐渐有了爆米花那么大,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的雪花,纷飞着,旋转着,欢笑着,从城市的上空飘扬下来,给这长江第一城增添了一道别样的迷人风景。雪花落到身上地上顷刻便没有了踪影,浸润进身体,融化于地面。

雪花在空中漫舞,人们纷纷跑到街上,有的用温暖的手去接、去抓雪花;有的伸出滚烫的舌头去舔雪花;许多小孩是第一次看到雪,张大呼着热气的小嘴,惊喜得开心大叫……整个城市因为雪的降临,慢慢沸腾了起来。

农谚说:腊雪是宝,春雪不好。望着这漫天飞扬的瑞雪,我也开始激动起来,终于如愿以偿地看到了雪,早上失落的心情早已荡然无存,心随雪花一起飞扬了起来。关于17年前那场雪的记忆,又再一次清晰地浮现在眼前,我分不清哪是真实的雪,哪是记忆里的雪,总之是满眼的飞雪,满心的欢喜。

我掏出手机,迅速编辑了一条短信:宜宾也下雪了,好美呀,我要写一篇文章好好纪念一下。我将这条短信群发,让朋友们一起来感受我的快乐。

“一夜北风寒,万里彤云厚。长空雪乱飘,改尽江山旧。仰面观太虚,疑是玉龙斗。纷纷鳞甲飞,顷刻遍宇宙。骑驴过小桥,独叹梅花瘦。”这南国的雪,没有了北国千里冰封的壮观,倒也风情万种,别有一番雪扬南国的怡人之景。

瑞雪兆丰年。2008年,中国的奥运年,举世瞩目的奥运会在北京举办;200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我们的国家定将更加繁荣富强;每个人都会有更多的愿望将在2008年实现;我也会更加努力,在2008年里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雪还在继续飘扬。我又想起了新闻里说的雪灾,尽管暴雪天气给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但是,我想这些困难都只是暂时的,众志成城的人们一定能克服,最终战胜这些困难。我相信,雨住雪停后,一定会有暖阳普照,肯定会有一个好年景。

生命的跪拜

2008年5月19日,宜宾。

午后的太阳以一种异常火热的力量,炙烤着大地,仿佛要将自己的能量,完完全全释放。人只要一站到太阳下,汗水就会在沉闷空气的压抑下,迅速从身体里窜出来,将衣衫湿透。

宜宾市民在中山广场举行哀悼活动,沉痛悼念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中遇难的同胞。白发苍苍的老人来了,刚学会走路的小孩来了,腆着大肚子的孕妇来了……每个人都怀着极其沉痛的心情,顶着烈日,神情肃穆地站立在广场上,静静地等待一个时刻的来临……

14时28分,防空警报的呜鸣声率先响起,紧接着马路上正在行驶的各种车辆全部都停了下来,驾驶员们一起按响了汽车喇叭;金沙江、岷江、长江里的舰船全都拉响了汽笛……阵阵的哀鸣刹时响彻在宜宾这座古老城市的上空,翠屏呜咽、三江悲鸣、戎城泪飞,整个城市都在悲泣。行人们也都驻足停留了下来,所有的人全部都朝着广场前方的钟鼓楼,把头深深地埋了下去,向逝者默哀,为生者祈福。

这一刻,所有的人都忘记了炎热,就那样一动不动的站在广场和街道的两旁,仿佛被时间之箭钉在了地上,瞬时凝固成冰。只有城市哭泣的呜咽声,无情地盘踞在城市的上空,震碎了阳光的华丽外衣,裸露出苍白的光芒,狠狠地刺入每一个人的胸膛,让人一阵一阵揪心地痛。

在广场的边缘,一名穿着黑衣的中年妇女,蜷缩着身体跪倒在地,双手牢牢地按在地上,额头紧紧地贴在地面,有低低的呜鸣声,从她跪拜的地下涌出。她就像一尊雕像,一动不动的跪在哪儿,在刺眼的阳光下,发出柔和的光芒。

虽然她是跪着的,但她的形象却跃然于众人之上,三分钟的时间里,在场的所有记者,都被她的举动感动,纷纷将摄影机和照相机的镜头对准了她。我端着相机,面对这样一种虔诚的姿态,我却没法按下手里颤抖的快门,我怕快门的咔嚓声,惊扰了这一刻生命的跪拜。

面对五·一二汶川特大地震,所有活着的人们的心都被这场地震震得支离破碎,同时也被太多的场面所感动:双膝跪地,双手扶着地支撑着向前匍匐的身体,保护自己孩子的年轻母亲;被战友从将要坍塌的教学楼废墟上拉开,向战友跪下高呼“求你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救一个!”的消防战士;在灾区没有病床的情况下,跪在地上为伤员救治的医护人员;面对被救援人员从废墟中救出的亲人,因无法用语言表达谢意而向救援人员跪下的受灾同胞……这感人的一幕幕,无不令世人为之动容。

此时,面对哀悼活动中这位中年妇女的举动,我又一次被深深的感动,这绝对不是一种简单原始的跪拜,这是一个活着的生命对那些逝去的生命最最虔诚的跪拜。

这是中国的爱,是中国的力量,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爱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