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公交16路
一个人喜欢一个城市,原因肯定是多种多样的。而我对于成都的喜欢,除了成都的休闲娱乐、小吃美食、传统文化让我着迷以外,我还特别喜欢成都的16路公交。
我第一次在成都市区乘座的公交车,就是16路。虽然我在电视里多次看到过双层公交,但当我第一次在成都街头看到16路的双层公交车时,望着这样一个庞然大物,我还是觉得特别兴奋,兴高采烈地跳了上去,一路冲上公交车的二层,心里那个感觉,怎一个爽字了得,如同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般,满眼的新奇,看都看不够。
后来,我在成都呆的日子久了,随着乘坐16路公交次数的增多,那种兴奋的感觉慢慢地一点点淡去,但是每当我乘坐16路公交时,仍然比乘坐别的公交线路要兴奋。而16路公交,也成了我在成都乘坐次数最多的公交。
从火车北站到天府广场,再从天府广场到火车南站,16路公交载着我在美丽的成都穿越、行走、回忆……
人民北路的军区大院里,住着令我尊敬的颂民老师,颂民老师是成都军区的一位老作家,也是我的忘年之交。我经常乘坐16路公交,去拜访颂民老师,向他请教一些文学方面的知识,颂民老师独到的观点和思想,总是让我受益非浅。
从颂民老师家离开的时候,只要他不是特别忙,他都会送我出军区大院,一直看着我上了16路公交车,才往回走。每次看着颂老缓慢远去的样子,我心里总是很不安,下次再离开的时候,我说什么也不让他送,可颂民老师只要不忙,他还是会坚持送我到公交站台。公交车里的我,站台上的颂民老师,我们挥手说再见。
从16路的终点站火车南站下了车,再坐半个小时的小巴,就到了部队所在的小镇,所以,每次在终点站下车后,我便有了一种回家的温暖感觉。
有一次,我探亲回家,班长送我去汽车站,我们坐在16路公交上,交谈甚欢。当公交车停靠在人民南路中段的一个站台,班长关切地问我身上的钱够不够,我说来回的车费够了。这时,班长突然看到路边有一家银行,公交车已经开始启动了,班长着急地大喊了一声:等一下!拉着我的手从双层公交的二层上跳着冲了下来。两个绿色的身影飞奔出了公交,留下一脸茫然的乘客。
班长到银行取了五百元钱,塞到我手上,说回家要多带点钱,万一遇到用钱的时候方便,不能让一分钱难倒英雄汉……望着班长关怀的眼神,一股暖流顿时涌遍全身,我刚要开口说感谢的话,班长瞪了我一眼,制止了我的话语,我只好在心里说了一声谢谢。我跟在班长的身后,一起回到了公交站台,等待下一班16路公交车的来到,继续向目的地进发。纷繁多彩的公交上,并排坐着两个绿色的身影,亲密无间。
我每次乘坐16路公交,即使多等几班,我也要坐双层公交,我喜欢坐在二层最前面的座位,那儿视野开阔,从北到南,从南到北,触摸成都的繁华与锦绣:人民北路梧桐树上宽大的树叶,后来因为人民北路道路改造,那些梧桐树都没了,很是可惜;人民中路的林荫街道;成都之心--天府广场的壮丽;人民南路上挺拔的青松;雄伟的人南立交桥……16路公交车以及线路上的一切,都让我喜欢。
在16路公交车上,有许多值得我回忆的故事,更承载了我的感恩与希望。后来,每次回到成都,我都要找时间去坐坐16路公交,那怕只是一站地的距离。
时光悠然,成都公交16路,依旧每天穿梭于成都的南北,就像一颗追逐梦想的心,从不曾停歇。
营区外的肥肠粉
从营区出门走路只需十分钟,就是一个小镇。小镇位于成都市的郊区,很小,两条穿镇而过的大马路,将小镇分隔成一个田字型,马路两边排列着很多大大小小的店铺,吃的、穿的、用的、洗的,一应俱全。
新兵下连后的一个周末早上,炊事班一个要好的战友李金成把我拉到一边,神神秘秘地告诉我,叫我不要吃早饭,一会儿他请我到镇上吃好吃的。等战友们都吃过了早饭,还未等金成收拾妥当,我就迫不及待地拉着他出了营区。
金成径直把我带到了一家卖冒节子肥肠粉的店铺,要了两大碗粉,又要了四个节子。粉是正宗地道的红薯粉,厨师将粉放进开水锅里煮熟后,再用篓子将粉舀进大海碗里。金成在海碗里放了猪油、香油、生辣椒粒、花椒粉、肥肠片、芹菜粒、黄豆芽等调料。一看金成那串熟练的动作,就知道他是这儿的常客。肥肠粉还未端上桌,我就闻到了碗里飘出的诱人香味,馋得我直吞口水。
我学着金成的样子,还未将粉与调料拌匀,就急急忙忙地夹起粉往嘴里送,还未来得及咀嚼,一股香味就从嘴里,一直香到了心里,真是香到了极致!我看着那肥肥大大绾了结的肥肠节子,想必这节子一定比粉更香,于是赶紧夹了一个准备尝尝。
可是这节子太大了,如果全塞进嘴里,可能比较困难,于是我送了一半进嘴里,准备用牙将节子咬成两段,分开吃。当我刚刚将节子咬开一条缝的时候,里面的油水却由于压力,一下子向西面八方喷射出去,我的衣服上,裤子上,全都溅上了油水,吓得我赶紧将节子重新放回碗里。
我抓起餐巾纸,想将那些油渍擦掉。金成看着我的狼狈像,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来,随即告诉我说,别擦了,这些油渍是擦不掉的,只能回去用肥皂洗。可怜我早上才穿的干净军装,一大清早就被弄得脏兮兮的了。
金成笑着继续告诉我,节子不能那样吃,要将节子全部塞进嘴里,然后再咬,那些油水就不会四处溅了。我骂金成,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吃法。金成却戏谑我,说是我太心急。然后他夹起一个大大的节子,塞里嘴里,慢慢地吃了起来,一脸陶醉的模样。
我还能说什么,金成好不容易请我一次客,自己又确实太心急,才造成了现在的局面,不管它,吃完赶紧回寝室换衣服吧。我照着金成的吃法,把另外一个完好的节子放进了嘴里,然后轻轻咬破,节子里面包着的油水溢进嘴里,香滑爽口,肥而不腻,真是够爽。
我这一吃,就吃上瘾了,一到周末,我就缠着金成,一起去镇上吃肥肠粉。有时候,我不能出营区,也要金成带一碗回来给我解馋。有一次,因为到别的地方驻训,一个月没能吃到肥肠粉,心里都想得都快长毛了。一回到驻地,我就立即跑去吃了一碗粉,而且加了四个节子,实在是太过瘾了。
其实,不光我一个人爱吃,好多战友都喜欢上了冒节子肥肠粉,每逢周末,都能看到好多战友店子里吃。镇上的每一家店子,我们都去尝了味道,各有秋千,然后我们就换着店子吃。这也成了周末里,战友们的一件快乐事情。
退伍以后,我经常和战友聊起部队的一些生活,每每都会聊到那美味的肥肠粉,没想到,大家都很怀念那碗中之物。特别是我第一次吃肥肠粉的狼狈相,更是成了战友们取乐的笑柄,长久没忘。
我每次去成都,都要找一家能吃到肥肠粉的店子,好好地大饱口福,解解馋。而每次吃肥肠粉的时候,我就感觉又像是回到了部队一样,点点滴滴,记忆犹新,温温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