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君醉笑三千场
佳弟从北京飞到宜宾来看我,穿着他的新军装。
晚上,我们买回两瓶青梅酒,三样下酒菜,一边慢慢地喝酒,一边痛快地叙旧,虽然只有两个人,气氛却是相当热烈,笑声、歌声、划拳声充满了我小小的屋子。
突然,佳弟将笑容换成严肃的神情,双手端着酒杯,站起来将酒递到我面前,认真地说:感谢哥的支持,让我有了坚持梦想的力量,要不是哥,今天我就穿不上这身军装了。说完,仰头将杯中酒一饮而尽。我笑:哪有,都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少喝点,你酒量不行,一会儿该醉了。
酒逢知己千杯少,醉就醉吧……
佳弟姓董,家在北京,高中毕业时,一心想报考军校的他,因为父母的极力反对,年轻气盛,一赌气,放弃了在北京上大学的机会,去了西安的大学。
离开了北京,好象也远离了曾经的梦想,佳弟躲在古城的角落里,一心只读圣贤书,大四那年,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研究生。也就是在那年夏天,我和他相识在了一个军事网站的BBS里。
相同的年纪,相似的性格,我和他很快就成了无话不说的聊友,最后成了知根知底的知己。可能是因为我工作比他早,社会经验比他多,说话做事显得老成许多,有一天在QQ里,他说要认我当哥。我想都没想就愉快地答应了,都是独生子女,能有一个兄弟当然是令人激动的事。从此,我们就以兄弟相称了,堪比亲兄亲弟。
利用放假和休假,我去西安看过佳弟两次,他也来宜宾看过我一次,西安的大雁塔、兵马俑、古城墙……宜宾的长江边、蜀南竹海、李庄古镇……都留下了我们欢快的足迹。
有一天,佳弟告诉我,他决定研究生毕业后,还是要去当兵,一定要装上那身令他日思夜想的绿军装。这次,已经长大的他,要为自己作一回主!他的梦想,从不曾磨灭。
人的一生,能有多少实现梦想的机会?
研三那年,佳弟随着导师,参与进了举世瞩目的嫦娥工程里,虽然他所做的工作,只占了整个工程很微小的一部分,却足以令他激动万分。“嫦娥飞天”的那一刻,佳弟打电话给我:哥,看到了吗?我们的嫦娥飞上去了。言语里满是自豪。
在佳弟就要完成研究生的学业时,因为他的优秀,有好几个用人单位都想要高薪聘请他,而佳弟却志不在此。在西安,只要有部队来招人,他几乎都去报了名;更是两次回北京参加部队的招聘,梦想的距离,何止千里。
眼看一天天就要毕业了,可是,却没有任何一个部队的通知,佳弟开始焦虑起来。我开导他,部队的审批要比地方上慢,让他不要着急,这么多年都过来了,又何必着急这短短的等待呢。我同时告诉他,军营生活不比地方,要吃得苦、忍得住寂寞、受得了清贫……佳弟说他已经做好了成为一名职业军人的思想准备,不管将来面对怎样的艰难困苦,他都会坚持下去。
日子一天天热了起来,在我们共同的期盼中,总参某部研究所的入伍通知终于来了,佳弟第一时间打电话给我分享喜讯,梦想终于照进现实。
“我爱从窗前走过,看玻璃中的倒影;红色的肩章,将我的双眼点亮。我爱在窗前停驻,窗棂就是镜框;朴实的军装,我却不停地打量。我偷偷的瞟身边的每一扇窗,为的只是,看看窗里那个兵的模样。”看着佳弟发给我的这条短信,我知道,经过艰苦的训练,他已经完成了从一个老百姓到一名军人的蝶变,但过中艰辛,我和他都很清楚,为此,他几乎付出了十年的全部努力。梦想的实现,却又是如此的艰难。
工作稳定下来后,佳弟说只要一有空,就会第一时间来看我,穿军装来。
我和佳弟继续把酒言欢,借着淡淡的醉意,我问他:你的同学大都年薪丰厚,锦衣华服,后悔现在的选择吗?
佳弟说他从没有后悔过,金钱和梦想相比是那样的微不足道,能穿上军装,就已经很知足了……
我们再次举杯,一饮而尽。面对清澈纯朴、一身戎装的佳弟,陪他醉上三千场,那又何妨?
五月麦熟
起床号响过,史晓栋半眯着眼睛,习惯性的先瞅瞅对面床上的李文虎,这时候,上等兵李文虎已经穿戴整齐,准备洗漱了。史晓栋特别喜欢李文虎这点,做任何事情都会打个提前量,从从容容,从来都不会局促与忙乱。
正是五月的大好春光,从营区周围的麦田里,飘来阵阵夹着泥土气息的麦香。早饭前,连长说最近没啥任务,早饭后各班检查一下车辆,该修的修理好,该擦的擦干净,另外,一班长吃过饭后到连部来一趟。
一班长便是史晓栋,他一边吃饭,一边在心里嘀咕,连长找我干什么呀,该不会是哪个战士犯错误了吧?
史晓栋他们所在的三连,是一个后勤保障连队,虽然这段时间连里没什么任务,但史晓栋还是从严要求班里每一名战士,战士们都严格遵章守纪,没出任何差错呀。史晓栋想不出哪儿有问题,吃过饭,他先回到班里简单安排了一下工作,便朝连部急匆匆地赶去。
连部的门半开着,史晓栋在门口喊了一声报告。进来,是指导员的声音。史晓栋推门而入,连长和指导员都在。指导员要史晓栋把门关上,坐下说话。
指导员看了一眼手里捧着水杯的连长,打开话,营长昨晚打电话来,说一连那边缺人,他们想要一个业务好的兵,看上了你们班的李文虎,准备调他过去。你先去做李文虎的思想工作,随时听候通知……
连长,指导员,换别的人不行吗?李文虎可是这一批兵里业务最好的啊。史晓栋很激动,猛的站了起来。
指导员一脸严肃,摇摇头,示意史晓栋坐下,这不是我们连里能决定的事情,虽然我们也很喜欢李文虎,也舍不得他,但一连长点名要他,营长也同意了,所以我们也没有办法。他是你一手带出来的兵,平时最听你的话,你去做他的思想工作,一定行的,就这样决定了。
可是,指导员……
这是命令!
史晓栋沮丧地从连部出来,像是刚打了一个败仗,一想到李文虎就要离开自己,就像有人拿刀子割他身上的肉一样,心里一点点地难受起来。
新兵一下连,李文虎就被分到了史晓栋的班里,李文虎动作麻利,心眼灵活,学什么会什么,别的新兵要一周才能掌握的技能,他通常只要两三天便能熟练掌握,比别人少用了几乎一半的时间,就到达了单放的水平。李文虎勤快,做事情总是抢着做,从不惹是生非,让史晓栋和连队干部很是喜欢。
响鼓不用重捶,好兵不用严训。连里有意培养这棵好苗子,叮嘱史晓栋好好培养,史晓栋更是亲自言传身教,把自己掌握的技能一点不漏地全传授给了李文虎。李文虎也没有让大家失望,在上个月全团组织的比武竞赛中,取得了三个科目的冠军,为三连赢得了荣誉。
在李文虎身上,史晓栋看到了当新兵时的自己,无论做什么,史晓栋都会叫上李文虎,真可谓是形影不离。那次史晓栋休假一个月回来,一进营区,就被李文虎给接住了,李文虎跑上来紧紧抱住史晓栋,刚说了一句,班长,你可想死我了,便喜极而泣,流下两行泪来。
史晓栋一边想着往事,一边慢慢地往车场走去,该如何给李文虎说呢,既能让他高高兴兴地去一连,还能不影响工作。史晓栋愁肠百结。
史晓栋尽量放慢脚步,想留给自己多一点思考的空间,但从连部到车场只有三百米不到的距离,还是很快就到了,只是仍然没有想好该如何向李文虎开口。
阳光明媚,雄纠纠气昂昂的战车一字排开,像是一群蓄势待发的猛虎,又像是一队正在受阅的士兵,迷彩的车身在阳光下闪耀着青春的光彩,散发出丝丝好闻的柴油味道。此时的李文虎,正扒在他心爱战车的引擎盖上,细心地用抹车布清理着若有若无的灰尘。
史晓栋走到李文虎身后,看着他忙碌的影子,真的不想他离开这儿,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虎子!
李文虎听到史晓栋叫他,跳下车来,笑容可掬,班长,连长他们喊你,说啥子事安?
你先把活干完,我一会儿找你有事。史晓栋说完,朝班里别的战友走去,算是检查他们干活是否偷懒。他现在还不想让班里其他战友知道要调离李文虎的事,一班在他的带领下,七个人都好得跟一个人似的,遇对如此令人难受的事情,还是知道得越晚越好,知道得越晚,难受的时间就会越短。他想等把李文虎的工作做通后,再告诉班里其他战友。史晓栋当兵十年,经历过太多的离愁别苦,他知道个中滋味是何等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