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小刘美国游记
4370200000001

第1章 美国梦

这下好了,再有人眉飞色舞地谈美国,我可以淡淡地说,去过。

我是去工作,待了两个月。时间不算长。我是这么想的,好不容易去一趟,说什么也要多看看,这辈子怕是没机会再去了。这种“最后一眼”的心态,使我胆子特别大,什么都敢玩,哪儿都想去,接触了不少人,信用卡全刷爆了。

先招了吧,同事早传开了,第一件事儿,裸体冲浪;第二件,成人俱乐部;第三件,黑人社区;第四件,野营;第五件,搭火车;第六件,玩枪……别以为我疯了,其实和很多人一样,我心里有个美国梦。

梦有多强烈,就有多疯狂。

受教育多年,刚开始觉得自己生对了地方,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想不优越都难,老想着去拯救什么人,包括水深火热之中的美国人民。随着慢慢长大,发现身边有不少人都想去美国,我对自身也产生了怀疑,总问自己什么选择才是对的,总忍不住去想,我在美国会怎样?

不单是我,很多人都爱这么干,微博上最有说服力的,便是中美对比。

都是人,都是人的社会,差别真的有这么大吗?恰好公司给我了一个去美国工作的机会。我做了一个梦,梦里说,你上辈子是个美国黑人,在修金门大桥,啧啧,给砸死了,是个事故。怪不得我第一眼看到金色海湾就流泪,原来是上辈子的最后一眼。

“故土”情深哪,美国亏欠我太多!

对于我,如果真存在什么精神故乡,美国绝对算一个。世上有一种叫“青春情怀”的东西,在美国的提醒下,才发现自己也可以有。说美国是青年文化的圣地,没人反对吧?摇滚乐、乌托邦、在路上、******、嬉皮士、背包客、公路片……太多太多,青年也可以有文化,都得从美国谈起。

美国啊,确实是个梦。这个梦,是我们亲手打造的,不是别人强迫的。

这很可怕,生为中国乡村八〇后,美国的一些东西伴随我长大。音乐、小说、电影、电脑、耐克鞋、麦田守望和编程手册,全都来自大洋的彼岸。尤其是在读英语的时候,无数次咬牙切齿地想,美国啊美国,你到底是怎么个水深,又会是如何的火热?

实话说来,我跟美国并不熟,都是从书上或电影里看到的,就像小时候在乡下向往都市生活,因为缺少,产生了想象,想象让人有了情怀。所以人们常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

我身边的同学和同事,去美国已经很多年了。我最铁的一个哥们儿,当年上大学就一个目的:去美国!他玩命读英语,考托福考GRE什么的,抽空谈梦想,感觉他的美国好开阔。至今记得,当他第一次踏上我的“故土”,给我打了一晚上的国际长途。我在一家美资公司工作,表现好的兄弟有机会技术移民,他们发过来的相片,总是洒满了加州的阳光。

这么说吧,我只去两个月,对美国不可能很了解,但我特别想知道,朋友们在美国过得怎么样。这么多年过去了,你们的梦想实现了吗?你们融入了吗?你们会想回家吗?是的,我们在美国只相处了两个月,可我们相识相知又何止十年八年。

他们才是我心里最柔软的部分,他们才是我的美国。当我拿到签证,他们比我还激动:过来吧兄弟,好好喝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