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华上下五千年断案趣话
4369500000026

第26章 明朝(4)

嘉靖四十年(1561),巡按崔栋把一件疑难案子移到淳安县,点名由善断疑案的知县海瑞全权审理。

海瑞了解清这案子的来龙去脉,心里沉甸甸的:“这案子拖了10多年,千头万绪啊!”

10多年前,桐庐县的一条河中发现了一具尸体,身上压着一块大石头。

捞上后经人辨认,知是县民徐继的妹夫戴五孙。桐庐县官根据徐继提供的线索。动用大刑,逼吏员潘天麒和戴妻徐某承认是“因奸杀夫”,判徐氏凌迟处死、潘天麒斩首。经杭州府、大理寺(中央最高审判机关)复审,终于驳回。桐庐县、建德县、遂安县三县知县会审,审出徐继为“帮凶”。

于是,“帮凶”徐继拟处绞刑,“****”徐氏仍处凌迟,“奸夫”潘天麒仍处斩首。徐氏、潘天麒屡次告冤,上面屡次难定。整整拖了10多年,这案子终未定下。

半夜三更,海瑞仍借着烛光在细阅卷宗,越往下看,心里疑点越多:

徐氏跟戴五孙结婚后,感情一直很好,生了二男一女,怎么会谋杀亲夫?潘天麒有妻室儿女,并非好色之徒,“奸情”从何说起?他又翻翻原判决书,一行字赫然人目:“徐氏串通了他哥哥徐继,潘天麒串通家中仆人潘小毛,掩护他俩通奸。”海瑞更是生疑:

“世上哪有这种大事声张的通奸?”

海瑞脱去官服换成便装,深入邻里,细细查访。他找到了一条重要线索:徐继的母亲汤氏曾经借给女婿戴五孙三两银子。后来,徐继多次向戴索付,但都没讨到。

海瑞心中有了底,回衙后再次提审徐继。徐继眼珠骨碌碌转,正欲狡辩,海瑞突然厉声呵责:“大胆刁民,为了三两银子就杀人害命,还想抵赖吗?”

徐继见那形势,是纸包里藏不住火了,颤抖着交代害人经过——戴五孙借了三两银子久久不还.徐继怀恨在心。那天,潘天麒带着仆人潘小毛因公外出,投宿在戴五孙家。

戴五孙外出买酒菜招待,正好碰上徐继。便乐呵呵请徐继一块儿去他家喝酒。

徐继沉下了脸:“三两银子到底什么时候还?”

戴五孙忙请求:“手头较紧,宽限几天吧!”

徐继恶声恶气发怒:“我看你是成心赖账不还了!”

戴五孙气不过,回嘴顶了几句。

徐继恼羞成怒,操起身边的石块,砸死了戴五孙,再将尸体扔进河里。

徐继气喘吁吁讲完这些事,口吐白沫,晕死在大堂上。一件十载积案,终于水落石出。徐氏和潘天麒的生命和名誉得以保全。

智服胡公子

明朝嘉靖年间,奸臣严嵩执掌朝政,把其亲信胡守宪安插在浙江府任总督。胡公子依仗老子的权势,横行霸道,作威作福。一天,胡公子携人出游,路过淳安驿站,嫌驿站对他一伙招待不好,挑剔毛病,指挥随从把驿站管事捆绑起来,倒吊在树上进行鞭打。站役们慌忙跑到县衙禀告知县海瑞。海瑞闻讯义愤填膺,决定严加惩办,可是转而一想,胡公子的老子是本省总督,是自己的顶头上司,惩处了胡公子,胡总督会认为本官打狗欺主。左思右想,终于想出一条妙计.既能严惩胡公子,又便于向上司交待。

于是,海瑞带着衙役匆匆赶到驿站,见那花花公子正在树荫下指手划脚骂人打人,就喝令衙役:“给我把恶棍拿下,严加惩处!”胡公子嚣张地大喊大叫:“本公子是堂堂胡总督的儿子,你们要干什么?”海瑞以真当假,说道:“哪里冒出来的恶棍!狗胆包天竟敢冒充胡总督的儿子,败坏胡总督的名声!上次总督大人到此巡视时,再三嘱咐我们,要禁止铺张浪费,招待过往官员务必节俭,总督大人真是一个体恤民情的好官,而你这个花花公子带着这么多行李,这么多银子,横行霸道,花天酒地,还行凶打人,一点也不像是总督的公子,分明是冒牌货!打着胡公子的旗号招摇撞骗,如此刁徒,必须依法严惩!”随从奴仆再三解释:“他真是胡公子呀!”衙役们上前就打嘴巴,骂道:“看你们还敢冒充胡公子!”打得谁也不敢作声了,又把胡公子掀翻杖责数十,直打得胡公子再也不敢坚持说他是胡公子了,而是张三,打着胡公子的旗号到处招摇撞骗。海瑞叫师爷详细录下“张三”的口供,然后给胡总督写了一封信,写道:“总督大人:某日.一伙恶棍,为首者张三,冒充令郎胡公子,四处诈骗银物,闯进驿站,强索酒肉食物,殴打驿站吏员,报到本官,一审结案,案犯供认如实,今将人犯和口供以及如数赃物一并押解赴省。”

胡宗宪总督接到海瑞的信拆封阅后,又见儿子那副狼狈相,弄得哭笑不得,只好把押解公子的衙役打发回县,心中有苦难言。

断案点评

海瑞凭借以攻为守的计谋,不仅严惩了纨绔子弟,而且使其后台无法责难,将计就计运用之妙,可见一斑。

抱瓜破案

一天,明代清官海瑞来到浙江淳安排头岭下,听见有人争吵,便叫衙役前去看看是什么事。一会,衙役将一个汉子和一个妇人带来。汉子说妇人偷他的西瓜。妇人说她蹲着在瓜地边给孩子把尿,汉子乘机来抢她的新买的裙子,抢不到手,就赖她偷瓜,说罢,号啕大哭起来。海瑞问汉子:

“她偷你几个瓜?”汉子答道:“两个,都是上好的瓜!”海瑞想了想,说:

在这儿说不清楚,到瓜地看看去!

来到瓜地,海瑞叫妇人把孩子交、给汉子抱着,叫汉子将妇人偷瓜的情景表演一遍。汉子右手抱着孩子,蹲下来用左手去抱那两个大西瓜。无论他怎样抱,手只能抱起一个,到抱另一个时,这个便滑了下来。他抱来抱去,累得浑身大汗,还是不能抱起两个瓜。围观的人看了,哈哈大笑。汉子实在没有办法,只好承认自己抢不到妇人的新裙子,便摘下这两只瓜推入她的怀里,诬赖她偷瓜。

海瑞经过一番了解,知道这汉子叫王二根子,外号“双头蛇”,是排头岭一害,便严惩了他。

祝瀚断丹顶鹤案

明宪宗成化年间,宁王朱宸濠最宠爱的一只御赐丹顶白鹤不见了。这下惊动了宁王府上下,管家带着四个家奴上街寻找,只见一头狗正在美餐那只脖子上挂有“御赐”铜牌的丹顶白鹤。家奴上前用绳子将那狗拴住,准备勒死,却被管家喝住,将狗的主人连同狗和咬得残缺不全的鹤,一起交与南昌知府处理,想让狗的主人偿命。

南昌知府祝瀚,一向对宁王府的蛮横霸道深恶痛绝,可又无可奈何。

听完管家的话后,祝瀚说:“你先写一份诉状吧。”

管家十分恼火地说:“你新来恐怕不知道,宁王府打官司,什么时候写过诉状!”

“本府断案从来必须有诉状!”祝瀚的态度亦很坚决。管家只得写下一份诉状,说狗的主人故意唆使狗将“御赐”的丹顶鹤咬死,这种行为不仅是轻蔑王爷,更是欺君罔上。祝瀚看后,大怒道:“胆大恶狗,竟敢咬死御赐丹顶白鹤。该当何罪?快快交待,你是如何受主人唆使的?”管家心想,狗怎能听懂你的话呢?你不审人却审狗,看你如何结案?见狗不吭声,祝知府又道:“胆大恶狗,竟敢抗拒不答。现有宁王府管家状子在手,你休得抵赖。衙役,将这份诉状让恶狗看看,问它上面所列罪行是否确实!’,“大人”管家再也熬不住了,“你怎么只管审狗?狗又不懂话,又不识字。”

“那么依管家如何是好?”祝瀚问。

“审狗的主人!”管家说。

“你的诉状不是说人是唆使者吗?”祝瀚故意问。

“是呀!”管家道。

“狗既然不懂话,又不识字,人如何唆使它的呢?你这不是自相矛盾吗?”祝瀚乐了。

管家急了,脸一板道:“你别忘了,我是王爷的管家!你必须给我判妥此案!”

“好,你等着。”祝知府提笔批道:

白鹤虽带御赐牌,怎奈家犬不识字。

堂堂南昌祝知府,不管禽兽争斗事。

批完,将诉状扔给管家。

管家咆哮道:“好你个祝瀚,看王爷不摘掉你的乌纱帽!”

“放肆!”祝瀚一拍惊堂木,“咆哮公堂!衙役们,将他打40大板!”

管家见势不妙,忙逃之天天。

祝瀚对狗的主人说道:“没你的事了。回去之后要把狗拴好,别再惹事。”

狗的主人连忙磕头谢恩。

观疑点京师指挥破栽赃迷案

明朝时期,京城里有户人家被小偷打劫了。但小偷临走的时候似乎是在无意间丢下了一个小本子,这家的主人第二天发现了这个小本子,只见上面记载的尽是一些城里一些富家子弟们的名字,还写着这样的话“某日,某人在某地邀请某某等人喝酒商量什么事情”,或者“某人某日在某地聚众赌博,玩弄娼妓”等等,一共有20条之多。

于是,这家的主人就把这个小本子交给了官府,希望官府能够以此为据,找到抢劫他家的人。官府按照小本子上提供的名单把这些人一一抓了起来。因为这些人都是有钱人家的公子哥,平日里总是横行霸道,不干好事,大家都相信这种打家劫舍的事,他们干得出来。

其实,这次真的是冤枉了这些小混混了。这小本子上所记载的这些少年公子哥们饮酒作乐、聚众赌博等事情,全是那真正的小偷平时在暗中观察而记录下来的。为的就是要栽赃陷害。可是这些娇生惯养的公子哥哪里受得了大堂上的刑具,没打几下就连哭带号,好不痛苦,只得委屈地承认是他们打劫了那家。而当县官问他们把抢来的赃物放在哪里的时候,他们有的说放在西郊,有的说放在东郊,众口不一。县官很生气,就厉声说:

“你们还在狡辩,快从实招来,否则我就要动大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