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解读人生智慧密码之四:健商保证智慧(下册)
4367700000019

第19章 心理健康是健康的基石(6)

第二,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兴趣爱好是指个人在职业之外所从事的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有些人在离退休之前,由于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使得他们除了职业活动以外没有其他任何的个人兴趣爱好。这不利于他们离退休后的心理保健。因为健康的兴趣爱好能使离退休老人生活充实,精神愉快;能增长知识,促进思维能力,陶冶情操;能改善人际关系,增加社会交往以及消除许多消极不良的心理因素。离退休老人的健康的兴趣爱好种类是很多的,如:养花、集邮、垂钓、旅游、书画、摄影、看电影电视、欣赏音乐戏剧、读报刊杂志、下棋打牌、开展适当的体育活动、烹调、编织、裁缝、制作手工艺品等等。离退休老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培养其中的一种或几种兴趣爱好。

(3)重新认识和调整夫妻生活复苏青春恋情即将步入老年期的离退休者,已经度过更年期的困扰,在这人生转折的重要时刻,重新审视一下夫妻关系,并对夫妻生活进行必要的调整,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如果每一对刚刚离退休的夫妻,能以不同的方式恢复年轻时的****吸引和依恋,或漫步于花丛,或相偎在月下,那么,这种“青春恋情”的复苏,一定会有助于离退休初期的情绪稳定以及离退休后的生活适应。

6.空巢综合症的心理调适

家庭空巢综合症,是指当子女由于工作、学习、结婚等原因而离开家庭以后,老年夫妇因独守“空巢”而产生的心理失调症状,尤以老年妇女表现为甚。

(1)家庭空巢综合症的主要表现

家庭空巢综合症的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情绪方面

常感到心情郁闷、沮丧、孤寂、凄凉和悲哀等。有时失落感与成就感交织在一起,表现为心神不宁、无所适从、烦躁不安、茫然无助等。

(2)认识方面

多数人出现自责倾向,认为自己过去有许多对不起子女的地方,对子女的关心、照顾和疼爱不够,没有完全尽到做父母的责任和义务等等。但有时也会产生埋怨子女的倾向,觉得子女对父母的回报不够,只顾个人的利益而居然忍心让父母独守“空巢”等等。

(3)行为方面

表现为闷闷不乐、愁容不展、说话声调平淡、时时发出叹息,甚至流泪哭泣,常伴有食欲缺乏、睡眠失调等。子女离开家庭往往在短期内使父母的生活规律发生紊乱,需要及时调整。

(2)家庭空巢综合症的产生原因

(1)心理衰老是父母因子女“离巢”而产生心理失调的重要原因

人过了四五十岁以后,进入了心理衰老期。随着自我生存能力和自我价值感的不断降低,他们自认为从叱咤风云的人物逐渐沦落为社会弱者。这种自我衰老感很容易使他们产生对人际疏远的恐惧。而在所有的人际关系中,子女关系是最特殊的,是建立在最直接的血缘关系基础上的亲情关系。一旦子女因工作、学习的需要而远离父母,或者结婚单独另过,则父母自然会产生一种被疏离、舍弃的感觉。即便是子女结婚后能够经常回来看望父母,父母也会觉得自己的孩子变成别人(指儿媳或女婿)的人了,自己与子女的感情已是今非昔比,于是内心不免忧伤、痛苦。

(2)角色丧失是造成家庭空巢综合症的又一原因

许多已婚者,尤其是已婚妇女,把养育子女当作他们个人生活的最重要内容之一,甚至是惟一的内容,因而父亲角色或母亲角色对他(她)们的自我认同感是至关重要的,是他(她)们身份、自我价值和情感的来源。一旦子女长大离家,父母亲的角色便开始部分地丧失,甚至是全部丧失。这种情况的出现是令父母十分痛苦和难以接受的,会造成严重的心理压力。除非他(她)们可以从职业、教育、消遣活动和人际交往上找到新的角色,代替原来用以满足身份、自尊和情感的来源——父亲角色或母亲角色,否则会产生家庭空巢综合症。

(3)怎样克服家庭空巢综合症

(1)建立新型家庭关系,减轻对子女的心理依恋

由于受我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和独生子女家庭结构的制约,与西方一些国家相比,当今中国的父母们更加看重子女的养育,孩子对父母的影响及其在家庭中的作用格外突出,孩子是家庭基本三角的惟一的支点,父子和母子关系都集中在孩子身上。在这样一种家庭关系中就容易使父母对子女产生一种特殊的依恋心理,尤其是在感情生活上更多地受孩子的影响和支配,其结果就为日后因子女离家而产生“家庭空巢综合症”埋下了种子。所以应及早将家庭关系的重心由纵向关系(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或称亲子关系)向横向关系(夫妻关系)转移,适当减少对子女的感情投入,降低对子女回报父母的期望值,尤其是当子女快要到了自己“离巢”年龄的时候,要逐渐减少对子女的心理依恋,作好“放飞”子女的心理准备。

父母要尽量与子女保持宽松、平等、民主的关系,这种关系会促使子女在情感和理智上关心、体贴父母,增加子女与父母联系和往来的次数。

(2)充实生活内容,寻找子女“离巢”后的替代角色

许多父母亲,在子女未离家时,他(她)们为子女的衣食住行操劳,为子女求学、求职、择偶奔波,虽然辛劳受累,却干得很带劲、很充实。一旦子女由于求学、工作或结婚而离家出走后,生活虽然清闲了,却觉得异常的难熬。所以要克服或减缓“家庭空巢综合症”,就必须及时地充实新的生活内容,尽快找到新的替代角色,例如,培养新的兴趣爱好,建立新的人际关系,创造新的生活方式,参与丰富多彩的闲暇活动等。

7.面对死亡抱有坦然心态

生是死的序曲,死是生的终结。生老病死是生物的自然规律。人可以活到高龄,但不可能永生不死。“人生自古谁无死”,面对死亡,老年人要抱有坦然的心态。

人的死亡有三种基本方式:

一种是病理死亡,这是绝大多数人要经历的。病理死亡是一种缓慢的、有痛苦的死亡。其中也有少数的突然死亡。从心理承受角度讲,病理死亡,尤其是慢性病死亡是受折磨的痛苦过程。

另一种是意外死亡,意外的突然死亡是没有什么痛苦的,心理上也没有准备,不会有受折磨的过程。然而,人们总是千方百计地预防这种死亡的发生。

再一种是衰老死亡,严格来说,真正属于衰老死亡的很少很少,就是寿命极长的人,虽明显衰老,但临终前总是伴有这样或那样的病理过程。

据调查,老年人一般是因疾病而死亡的。因此,一旦疾病落到自己身上时,就应以豁达、乐观的态度对待,坚定生活的信心,适时调整自己的心态,维持心理上的平衡,配合治疗,积极地顽强地同疾病做斗争。当疾病已无药可治时,就要服从生老病死的自然法则,泰然瞑目,悠然离去。

在死亡面前,不少老人表现出各种不同的不健康心态,有的将信将疑,尤其是当得悉身患绝症时,总以为是检查仪器不准确,医生诊断会失误;有的讨价还价,企图延缓不可避免的死亡;有的抱怨和嫉妒,忌恨别人为啥身体那么好,抱怨自己命运不济,天不怜人;有的极度哀伤,对生时不如愿的地方挂齿不忘,对将失去的东西恋恋不舍,总想让别人分担自己的不幸和悲痛;有的默然接受,虽企盼柳暗花明又一村,但又无可奈何花落去;有的希望突发急病,瞬间死亡,免除痛苦,也免得给家人和单位带来麻烦。

对死亡的心态如何,可以对死亡的进程有着明显的作用。在现实生活中,越是怕死的人越是短寿。因为他们总是处于恐惧、忧郁的精神紧张状态下,健康状况越是低下,死神越会早日降临。而那些不怕死的人反而长寿,因为他们在思想上没有包衹,很乐观,该干啥就干啥,结果反而能够健康长寿。

老年人面对死亡应该抱有坦然的心态。

首先,认识到长寿需以健康作为基础,自己必须具备起码的生活能力。欲达此目的,必须讲究养生方法,坚持必要的养生活动,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且持之以恒,不仅可维持高龄后的生活能力,而且还可能是寻求自然安乐死的一个有效途径。

其次,积极的心理活动有利于提高机体的免疫防御能力,帮助治愈和缓解疾病。因此,老年人患病之后应尽快学会适应病人角色,安心治病养病,尤其是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近代,人类已明确认识到长生不死观的可笑与无知。医学的发展仅使人类对生死的奥妙有所揭示,认识到生死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如何遵循自然规律,积极地战胜疾病和延缓死亡,维护生命的神圣权利,已成为生死观的主要内容,希望通过人类本身的努力,使寿命得以延长。

再次,确立死得其所观。20世纪下半期以来,随着医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及观念的更新,不再把“生命的神圣”视为指导人类活动的金科玉律,提倡更注意重视生命的质量和价值。人生必有一死,只有死得安详、愉快、有价值,那就死得其所。死了会给后人留下什么,临死之前回首往事,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过去的碌碌无为而羞耻足矣。与其害怕死亡,不如反过来珍惜生命,发挥生命的潜能,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对社会的奉献中去;与其对死亡没有一点思想准备,不如做好思想准备,事先立好遗嘱,以除后顾之忧,安排好后事,坦然地等待生命的最后一刻。使自己的一生不仅有一个美好、幸福的生,同时也有一个幸福、安乐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