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三分归晋
4351200000061

第61章 文姬归汉,续写汉书

建安十一年,曹操夺取匈奴人聚居的并州地区,对南匈奴采取安抚政策,双方罢兵兴和。

一日,几名身穿汉朝官服的男子从马上跳下,左贤王率众人相迎,为首的中年人拱手还礼:"汉屯田司马周迈拜见左贤王。"左贤王对文姬说:"这是接你回乡的汉使周迈。"

周迈说:"我奉曹丞相之命恭迎夫人还乡。曹丞相昔日同左中郎将蔡邕大人有管鲍之好,近闻夫人漂流在外,心中不忍,故派在下持金璧向左贤王请求赎回夫人。"

左贤王说:"你要是愿意离开草原,就跟他们走吧。"

"谢大王。"文姬向左贤王行了屈膝礼。"孩子必须留下,绝对不能带走。"左贤王说。

"你凭什么逼我们母子分离,天啊!"文姬当着左贤王和匈奴众贵族的面失声痛哭。

十多日后的一天清晨,文姬痛下决断,含泪与一双可爱的儿女告别,踏上南归的路。"一步一远兮足难移,魂消影绝兮恩爱遗。"在途中,文姬以蘸满泪水的笔写下了又一拍《胡笳十八拍》。

漂泊的孤雁回到思慕已久的家乡,翅膀仍在滴血。陈留是蔡家的祖居,文姬生在陈留,长大后曾在陈留度过一生中最美好的岁月。

因长年战乱,陈留城破败不堪,千里不闻鸡犬声。

马车停在蔡家那几间祖居前,文姬在琴儿的搀扶下推开大门,发现蜘蛛网遍结墙壁,好久无人居住了。

文姬走到书房里一看,灰尘落满书架,散书成了一片一片的残页。父亲辛苦铸就的《前汉书》十志等上千册巨著付诸东流了。

晚上,文姬从旧屋走出来,放眼望去,根本不见人影。远方传来豺狼的嗥叫,文姬吓得昏厥在地。闻讯赶来的琴儿把文姬抱回屋内灌以姜汤......

文姬醒来以后说:"琴儿,你去拿笔,我要写下这一切。"

几天后,曹操派人登门拜访。来人连声道贺:"恭喜夫人,喜气盈门。曹丞相念夫人孤苦无依,派人做媒,希望夫人嫁给陈留人董祀。"

文姬曾经两次委身于人,谁肯接纳她?即使曹丞相命别人娶她,婚后丈夫也会打骂不断,不如一个人度过残生,反倒清静。

但又一想,若不答应,她在什么地方落脚呢?总不能四处飘零吧。更何况曹丞相对她恩重如山,怎能拂他的心意呢?

文姬同意了。长安郊外,文姬形容憔悴,走到墓前跪祷道:"爹爹,不孝女儿看望你来了。我落入胡人手中给蔡家丢脸!曹丞相赎我回来,把我嫁给陈留人董祀。爹爹,我想胡儿胡女,总是梦见他们。你怎能忍心在九泉之下眼睁睁地看着我们骨肉分离呢!"

文姬在墓前睡了一觉,清醒后一行行《胡笳十八拍》的辞句在脑海中荡漾:"身归国兮莫之随,心悬悬兮长如饥,四时万物兮有盛衰,唯我愁苦兮不轻移。"

不久,文姬嫁给董祀。董祀是一名屯田都尉,为人老实,他们相敬如宾。很快,董祀被派往华阳,文姬住在邺下城外。

一天,琴儿闯入文姬卧房,说:"夫人,曹丞相昨晚下令,命董老爷服罪自裁。"文姬听后直奔丞相府。曹操正在与公卿名士饮酒赋诗。曹操向宾客介绍说:"文姬夫人出身书香门第,才情不亚于班昭。我为在座诸君引见一下。"

文姬向曹操叩头请罪:"罪臣之妻文姬拜见丞相,谢谢丞相把我从胡人处赎回,把我嫁给董都尉。文姬命苦,不敢有怨言。但董都尉对丞相从无二心,恳请丞相念在他效力多年的份上,饶了他吧!"

曹操说:"夫人所言极是,但令已经下了,我能有什么办法呢?"

文姬说:"丞相麾下骏马万匹,何必在意一匹病马呢?丞相不如放马归山,饶董祀一命。丞相一定有办法收回成命。"曹操无言以对,派人火速解救董祀。

曹操特别赏识文姬的才华,派人送了很多丝衣,让她参加修史的工作。

从此,文姬闭门不出,埋头抄录记忆中残存的父亲所写的文章,同时研究汉史,希望能代父完成写《续汉书》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