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妊娠分娩育儿全书
4322300000041

第41章 育儿篇(15)

此时,宝宝的鼻孔狭小,黏膜血管丰富,身体抵抗力较弱,很容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出现炎症反应,使鼻腔黏膜充血,鼻腔变得更加狭小,过多的分泌物又可加重鼻腔阻塞,造成通气不畅,这时,宝宝只好借助于张口呼吸来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在小儿吃奶哭哭停停的时候,应先看看他们的鼻孔是否通畅,若发现有鼻屎等分泌物堵塞,就要用前文中提到的方法应对。先用浸湿的棉签将其取出,但不要粗暴地抠、掏,以免损伤黏膜,引起出血或感染。若为鼻黏膜水肿堵塞鼻孔,可在哺乳前10分钟向宝宝两侧鼻孔内分别滴入1~2滴0.5%的******滴鼻液,使鼻黏膜血管收缩,鼻腔通畅,以保证呼吸。

总之,一定要注意保持宝宝鼻腔的通畅,鼻腔有过滤细菌和灰尘的作用,被吸入的空气在这里改变了湿度和温度,从而适应了人体的要求。

1~2岁幼儿护理

为宝宝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

合理安排宝宝的睡眠、吃饭、大小便以及玩耍等生活内容,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宝宝神经系统与消化系统等的协调工作,对宝宝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就餐规律

由于宝宝的消化功能较弱,每次食量不宜过多,所以为保证宝宝能从膳食中得到充足的营养,应适当增加就餐次数。一般来说,这个年龄的宝宝每天需就餐5次,包括吃饭和吃奶及点心,两餐之间应间隔3个小时左右。

睡眠规律

由于宝宝的神经系统还没有发育成熟,大脑皮层既容易兴奋,又容易疲劳,如果得不到及时的休息,就会精神不振,食欲不振,容易生病。如果宝宝睡眠充足,可以使脑细胞恢复工作能力,而且在睡眠时分泌的生长激素较清醒时多。据有关资料表明,宝宝在熟睡时的生长速度是清醒时的3倍。所以,在这个年龄,宝宝每天一般需睡13~14个小时,每天睡1~2次,每次1.5~2个小时,晚上睡10个小时左右。

活动规律

由于宝宝的身体正处在生长发育比较迅速的时期,所以应保证有一定的室内活动及户外活动时间。每天户外活动时间至少应有2个小时左右,从而使身心发育更健康。

宝宝宜穿合裆裤

宝宝1岁以前,由于还不会自觉控制大小便,一般都要穿开裆裤。满1周岁以后,则以穿合裆裤为宜,但不易长时间穿紧身裤、芭蕾裤或牛仔裤。

满1岁以后,宝宝已经能自由行动,户外活动也相应多了起来。这时的宝宝对卫生常识一无所知,随便什么地方都坐,特别是女宝宝阴部敞开,尿道短,****上皮薄,如果穿的是开裆裤,地面上的细菌等脏东西会轻易地从****、****及尿道侵入宝宝体内,引起尿道炎、****炎及外阴炎等。

另外,这个年龄的宝宝还容易感染蛲虫,由于蛲虫在****周围产卵,因此易污染大型玩具或公共坐便器。穿开裆裤的宝宝在坐滑梯、骑摇马或使用公共坐便器时就容易感染蛲虫。

这个年龄的宝宝在语言、动作和心理发育上都成熟了很多,父母可以培养宝宝养成自觉大小便的习惯,之后逐渐让宝宝穿合裆裤。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宝宝的身体健康,而且有助于培养宝宝的独立生活能力。

宝宝穿衣服不宜过多

由于宝宝活动量增大,新陈代谢快,衣服穿得太多容易出汗,如果不及时更换,就很容易受凉感冒。所以,怕宝宝受凉,外出时捂得严严实实的做法是不恰当的。

宝宝的体重达到4000克时,身上的脂肪层就可起到保持体温的作用,自身的体温调节系统就会正常工作。因此,无论什么季节,宝宝穿衣时,只要稍多于成人就可以了,如活动量大或体态较胖的宝宝,应比成人少穿一点。以上只是一个原则性的标准,到底应该穿多少合适,还应通过观察作出适合自己宝宝的判断。

一般来讲,如果宝宝手脚是温暖的,但不出汗,脸色正常,说明穿得合适。如果宝宝的脸色发红,而且身上、手、脚出汗,就说明穿得多了。如果宝宝的手脚发凉,就说明穿得不够。

宝宝鞋子的要求

宝宝自己会走路了,妈妈为宝宝选择一双合脚的鞋子是非常必要的。

适合宝宝穿的鞋子最好是用棉布制成的,既要结实又要柔软,而且必须合脚。为了不限制宝宝脚的正常发育,鞋的前端应该头圆而宽大。市场上出售的运动鞋可供选择,但需选择面料软的,能透气的或带按扣的。

宝宝的睡床要求

这个年龄宝宝的骨骼骨质较软,可塑性大,如果睡床选择不当,就会影响正常发育。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父母为让宝宝睡得舒服一些,常常会让他睡席梦思或弹簧床,或者将宝宝的床铺得软软的。这样做虽然宝宝睡得比较舒服,但长此以往对他的生长发育不利。

宝宝长期睡在凹陷软床上,发生脊柱畸形的占60%以上,而睡在硬木板床上,脊柱畸形只占5%左右。这是因为,宝宝在软床上睡觉时,特别是仰卧睡,势必要增加脊柱的生理弯曲度,使脊柱附近的韧带和关节负担过重,时间一长将会破坏脊柱正常的生理弯曲,影响宝宝脊柱的正常生长,甚至引起驼背、脊柱侧弯曲、畸形或腰肌劳损。

同样,这个年龄的宝宝也不适合睡硬板床,因为硬板床质地坚硬,不利于宝宝全身肌肉的放松和休息,容易产生疲劳,影响睡眠,长此以往会对他的身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

所以,父母在为宝宝选择睡床时,要软硬适度,而且应以不冷为宜,床上少铺一些褥子,特别是新的柔软的褥子。相对来说,比较适合宝宝的是棕绷床,因为棕绷床柔软并富有一定的弹性,睡眠时既可使宝宝的肌肉得到充分放松,又不会对他的骨骼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宝宝的睡眠用具要求

为了宝宝的茁壮成长,父母不仅要给宝宝选择一个软硬适度的睡床,而且睡眠用具也要科学合理。

这个年龄的宝宝应该有自己的被褥。被子厚薄要适宜,宝宝睡觉时不要盖厚厚的大被子,这会让他受热出汗而踢开被子受凉。要随着季节及时更换被褥,以保持温暖和凉爽。为了防止宝宝踢开被子受凉而感冒,可给宝宝戴上肚兜。床单、被套等应以柔软、耐洗、不易褪色的棉布或绒布制作。为了保持清洁卫生,宝宝的被褥每周要晒1次,被套、床单1~2周也应换洗1次。

宝宝的枕头要高低适宜,太高容易形成驼背,太低睡着不舒服,所以宝宝的枕头应以3厘米左右的高度为宜。同时,枕头也不能太硬,枕头的充填物以荞麦皮、木棉、芦花等充填为好,不要用小米、绿豆等较硬的东西充填,以免人为地使宝宝形成枕秃。同时,宝宝的枕头也不能用类似羽绒枕头,以免堵住宝宝的口鼻造成窒息。

宝宝最好自己睡

不少父母出于对宝宝的疼爱,或者怕宝宝受凉,要么喜欢和宝宝睡同一个被窝,要么把宝宝放在父母中间睡,这两种方法都是不科学的,这个年龄的宝宝最好自己睡。

让宝宝和父母同睡一个被窝,在夜间照顾宝宝时比较方便,但对宝宝的身体健康有害无益的。通常父母总是先将宝宝哄睡之后,干完一些其他事情再上床睡觉,这样可能会惊醒宝宝。而且在夜间无论还是宝宝,只要一方醒来,就会影响对方睡眠,长此以往彼此都休息不好。另外,父母与宝宝同睡一个被窝时,由于父母与外界接触机会较多,身上携带的各种病菌,也可能会感染抵抗力弱的宝宝,容易使宝宝患上疾病。

如果宝宝睡在父母中间,父母排出的二氧化碳又弥漫在周围,非常容易使宝宝处于缺氧状态而呼吸窘迫,出现睡眠不安、做恶梦或半夜啼哭等现象,妨碍宝宝的正常生长和发育。此外,宝宝和父母同睡会使床面变得比较拥挤。在睡眠中,如果父母翻身时一不小心,还可能会压着宝宝而发生危险。

因此,从这个年龄开始,宝宝最好自己独睡。父母为了方便夜间照顾宝宝,可以把宝宝的小床放在大床旁边。父母应培养和巩固宝宝自动入睡和单独睡觉的习惯,这样既利于宝宝的身体健康,又可培养宝宝独立生活的能力。

帮助宝宝克服尿床的方法

由于宝宝的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完善,在熟睡时不能察觉到体内发生的信号,所以才会经常发生夜间尿床的现象,这是每一个宝宝必然经过的一个生理发育阶段。宝宝尿床并非不可避免,只要方法得当,尿床的毛病一定会得以克服。

首先,父母要尽量避免可能使宝宝夜间尿床的因素,比如晚餐不能太稀,入睡前半小时不要让宝宝喝水,上床前要让宝宝排尽大小便。

其次,父母要掌握好宝宝夜间排尿的规律(一般隔3小时左右需排一次尿),并定时叫醒宝宝排尿。夜间排尿时,一定要在宝宝清醒后再坐盆,因为不少5岁以后的宝宝还尿床的原因之一,就是小时候夜间在朦胧状态下排尿造成的。

此外,克服宝宝尿床要有一个过程,只要父母有耐心而且方法得当,时间一长宝宝就不会尿床了。即使偶尔把被褥尿湿了,父母也不要责备宝宝,以免伤害宝宝的自尊心,造成心理紧张,反而使尿床现象转化为尿床病症。

保护好宝宝的眼睛

婴幼儿时期既是宝宝视觉发育的关键时期和可塑阶段,也是预防和治疗视觉异常的最佳时期。因此,保护好宝宝的眼睛要从小做起。

根据照明的要求,宝宝居住、玩耍的房间,最好朝南或朝东南方向,窗户要大而且便于采光。如果自然光不足时,可加用人工照明。人工照明最好选用日光灯,一般电灯泡照明最好再加上乳白色的圆球形灯罩,以免光线刺激宝宝的眼睛产生视觉疲倦。此外,宝宝房间的家具和墙壁最好是鲜艳明亮的淡色,如粉色、奶油色等,这样可巧妙利用光的折射,增加房间的采光效果。

训练宝宝自己洗手

这个年龄的宝宝对什么都有浓厚的好奇心,也有了很强的模仿能力,同时也听懂了父母的话。因此,父母要充分利用宝宝的这些特点,从训练宝宝学习自己洗手开始,让他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由于这个年龄的宝宝好玩好动,而且特别喜欢玩水,经常会把衣服搞湿搞脏,所以不少父母顾虑重重,认为宝宝年龄还小,只不过是喜欢玩水而已,不会学会自己洗手。其实,宝宝对父母训练他自己洗手是很感兴趣的,只要方法得当,能很快学会自己洗手、洗脸。

训练时,父母要一边和宝宝玩肥皂泡,一边教宝宝洗手。同时也应教宝宝如何开或关水龙头,如何用手巾擦手等。只要坚持一段时间,宝宝就能学会自己洗手甚至洗脸了。

教宝宝擤鼻涕

流鼻涕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患感冒的时候更容易流鼻涕,特别是对于宝宝来说更是如此。

在宝宝患感冒之后,由于鼻黏膜发炎而使鼻涕增多,常常会造成鼻塞。由于这个年龄的宝宝生活自理能力很差,如果不会自己擤鼻涕,就会用衣服袖子随意一抹,或是使劲一吸又咽回肚子里。由于鼻涕中含有大量病菌,所以,以上两种现象不仅不卫生,还会影响身体健康。

正确的擤鼻涕方法,是用手绢或卫生纸盖住鼻孔,分别轻轻地擤两个鼻孔,即先按住一侧鼻翼,擤另一侧鼻腔里的鼻涕,然后再用同样的方法擤另一侧鼻孔里的鼻涕。在教宝宝用卫生纸擤鼻涕时,要多用几层纸,以免宝宝把纸弄破,弄得满手都是鼻涕之后再随手擦到身上。

如果同时捏住两个鼻孔用力擤,非常容易把带有细菌的鼻涕,通过连通鼻子和耳朵的咽鼓管,擤到中耳腔内引起中耳炎。中耳炎轻者可能导致宝宝听力减退,严重时引起脑脓肿将会危及生命。因此,教会宝宝使用正确的擤鼻涕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怎样为宝宝购买衣服

不宜穿松紧带裤

衣服式样应简单,穿脱方便,不用扣结等装饰品,小婴儿的上衣应做成无领、无扣的和尚服,系带用软布做。所有宝宝须穿背带裤,因为松紧带裤不仅限制宝宝的呼吸,而且影响胸廓发育,发生一种称为肋软沟的畸形。

穿满裆裤

当宝宝1岁半时即应改穿合裆裤,冬天可在开裆裤外套上一件合裆单裤。宝宝衣服要宽大些便于穿脱,袖子、裤腿也要宽大,这样能使宝宝四肢有活动余地并便于卷起冲洗手足,忌穿紧身服和牛仔裤。

穿纯棉衣服

布料应选松软干燥、轻便保暖、通透性好、容易洗涤、不掉色的棉织品,刚出生宝宝的衣被可用旧棉布衣被改做。合成纤维及尼龙织品无上述优点,而且易产生静电反应,不能用作宝宝的内衣。绒线衣的领、袖口须用棉布包裹。布色以浅淡和不掉色为宜,深色颜料染成的布对宝宝的皮肤有一定刺激,易引起皮炎,因此不宜给宝宝穿着。

宝宝不宜佩戴小饰物

幼儿佩戴饰物会发生许多难以预料的事情:

幼儿佩戴饰物后,有可能将注意力集中在饰物上,因而上课、游戏时注意力分散,没有强烈的学习欲望。

幼儿佩戴饰物在游戏时会带来不安全的因素。因为饰物后面的别针有可能扎伤幼儿。同时,也会引起幼儿之间的互相争抢。

幼儿会因为好奇心将饰物从衣服上摘下来,放进嘴里玩并误咽下去。

所以,千万不要给宝宝佩戴饰物,如果宝宝喜欢这些小饰物,不妨将小饰物别在布上或放到盒子里,让他定期欣赏,这样,既能满足宝宝的要求,又可避免发生不良的后果。

帮助被鞋子磨出水泡的宝宝

如果宝宝因为穿鞋子而长水泡,可能是鞋子大小不合,应该带着他和鞋子回鞋店,重新检查鞋子的尺寸是否合适。同时建议用肥皂清洗患部,保持干净,在水泡尚未消失前不要让宝宝再穿鞋子(大约要1~10天)。如果认为有必要盖住宝宝的脚,以便保暖或防护,可以在清洗水泡后贴上安全绷带,并让宝宝穿上不会刺激水泡的拖鞋袜或软皮的鞋,或是平底无跟的鞋。

高统的鞋子不可以用来支撑宝宝的脚。这是因为。支撑双脚是指鞋底部分,绝不会是鞋的两侧。运动鞋对刚学走路的幼儿来说是相当适宜的。宝宝的第一双鞋,鞋底应该是半柔软的。此外,让宝宝光脚走在柔软的地毯上,或在天气暖和时让他到草地或沙滩上走走,均可让宝宝的小脚充分地运动。

1~2岁幼儿体能训练

训练宝宝手指的灵活性

宝宝的手指虽然已经很灵活了,但还需继续训练,因为随着宝宝手指灵活性的进一步提高,大脑的发育可以得到促进。

训练宝宝用手指拿东西,是刺激大脑最好的办法,可以让他经常拿小些的物体,其中搭积木就是这个时期最好的游戏。父母也可以给宝宝放一段音乐,随着音乐的节奏让宝宝伸展手指,从而使他的每个手指都得到运动。

玩具可锻炼宝宝手部小肌肉 各种套叠玩具、敲打玩具、穿绳玩具、积木等,有助于锻炼宝宝手部小肌肉动作和手指的灵活性、准确性,同时还可以培养他的注意力和观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