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育儿同步指导大百科全书
4322200000060

第60章 捍卫孩子健康,常见病诊疗与护理(16)

如果是幼儿或较大的孩子,会感到头疼、疲劳,更严重时,会呕吐、精神不振。

煤气大都充满于空间的低处,所以若不注意时,睡在床上的婴儿很可能发生中毒。

急救处理:

换空气:成人一感到不舒服时,立即打开窗户,松解衣服,使呼吸通畅。

联络救护车:如果孩子意识不清,应叫辆救护车送往医院接受治疗。

触电

把发夹插进插座,或伸进手指,都可能发生触电,轻微时孩子可能会因惊吓而哭泣,严重时会休克,意识不清。

如果休克、意识不清,应一边进行人工呼吸,一边叫辆救护车。

异物塞住喉咙

首先要确定塞住了什么

宝宝翻白眼或好像喘不过气时,要让他吐出异物。

软的食物(糕饼等)和固体食物(肉块、面包、花生等)的引吐法不一样,因此要赶紧确定什么物品塞住喉咙。

不管是否取出异物,如果呼吸弱或停止时,应赶快做人工呼吸,然后送往医院。

喘吸时要叫救护车

不断地咳嗽或喘鸣时,可能是异物进入气管,要赶快叫辆救护车。

急救处理——异物的取法、引吐法

(1)软的东西时:让宝宝横躺,把食指和中指沿着脸颊放进喉咙深处,用力引出东西,或用手指压下舌头根部让他吐出也可以。

(2)固体时:把宝宝倒立轻拍背部。也可把中指放进口中压下舌头,让宝宝脸朝下放在妈妈的手臂上,用另一只手猛拍背部。

总之,可采用任意一种。

(3)抱胸法:当用上面的所有方法取不出东西时,用双手从后面抱住宝宝,把拳头贴在心窝下,用力地向下压迫。

(4)鱼骨刺到喉咙时:让宝宝不咀嚼地吞进饭或马铃薯之类的食物。用汤匙压住舌头,再用镊子取出也可以。这些方法行不通时要上医院。

手指被夹住

平时特别注意,尤其是风大时要特别注意门窗,否则,被风刮得门窗突然关闭很容易夹住宝宝的手。

下面情况需要立即去医院

(1)手指肿大,好像不会动。

(2)出现大的紫斑。

(3)指甲剥落或正要剥落。

(4)夹断手指。

急救护理

(1)把夹到的部位用水冲泡。指甲正要剥落的,贴放一块消毒纱布。

(2)一边冷敷一边上医院。

(3)夹断手指时要赶快上医院,并把夹断的手指放入水袋中,务必要一起带去。

骨折

车祸、跌倒都可能发生骨折,是否骨折,应以X光确定,如果发生意外后,没有外伤却感到激烈疼痛,局部变形,很可能就是骨折。

怀疑骨折时怎么办

有时连家长也无法断定骨折。如果有下列情况,先要送医院急救治疗。

(1)痛哭、感觉剧痛。

(2)患部突起,形状改变。

(3)某些部位好像不能动。

(4)内出血而肿得发紫。

急救处理

(1)固定:手脚骨折时,应加以固定,不要乱动,就近取材,可用尺、木棒、厚纸板、筷子、木板作为夹板,此外,也可用报刊杂志固定患部,如果是手,可固定在身上,然后送往医院。

(2)进行冷敷:在骨折部位,可把冰袋放在夹板里,进行冷敷。

(3)不必勉强伸直:用小木板里面垫上毛巾放在骨折部位的关节上、下两面,再用绷带绑紧。因为会痛,不必勉强伸直。尽量不动地送往医院急救治疗。

扭伤

朝不正常的方向被强力拉扯或激烈运动,周围都会受到伤害,而发生扭伤,尤其是足、膝关节最容易发生。

急救处理:

冷敷:保持安静,不可移动患部,并进行冷敷。

固定后,送医就诊:扭伤严重、疼痛时,即可断定是骨折,应以夹板固定,然后立即送往医院。

脱臼

关节受到外来强力撞击,就会发生脱臼,婴儿最常发生的是先天性骨关节脱臼。

孩子最常发生脱臼症状是肘内障,就是关节肌肉脱离,如果家长突然拉扯孩子的手,或是跌倒时拉他,都可能发生脱臼。

一旦发生脱臼后,有时可形成习惯性,所以在拉手时,务必注意不要用力过猛。

判断是否脱臼

突然用力拉宝宝的手,或两手悬挂地游玩时,很容易发生意外。

(1)手松弛无力地垂下。

(2)不会拿玩具或汤匙。

这时要找外科医生治疗,大多会立即痊愈。

急救处理

最好的外置法是由整形外科治疗。用三角巾固定患部后送往医院(外科),经医生复位后患部会立即愈合,虽然没有后遗症,但是容易成为习惯性脱臼。

瘀伤

跌落、跌倒碰撞,都可能发生瘀伤,从外表看没有伤痕,但皮下组织却受到伤害,称之瘀伤。

手、脚瘀伤情形比较轻微,如果撞到腰部或胸部,很可能会引起内脏出血。

急救处理:

冷敷:抬高患部,以干净的水或硼酸水冷敷,如果疼痛严重,可浸冰袋。

数天后,进行热敷:数天后,疼痛与热度消除,即可转为热敷,消除硬块。

意识不清需叫辆救护车:撞到胸部或腹部,使孩子意识不清,很可能是内脏出血,必须尽快送医求诊。

外伤

动作逐渐活泼的宝宝,最容易发生割伤、擦伤、刺伤等事件,只要受伤,即使小伤口也会痛而流血。

虽然伤口小,如果处置不当,很可能发生感染。

急救处理:

洗涤伤口:把血和污垢冲洗干净。

止血:以清洁的毛巾或纱布盖在伤口,加以压迫,即可止血。无法止血时,可加上绷带绑紧。

消毒:伤口涂抹杀菌消毒液,再扎上绷带或胶布。伤口绽开时,把伤口拉合后贴上创伤膏。也可利用市面上所售的药物药带,如创可贴。

严重时应就医:伤口大或深的时候,应以干净纱布压住伤口,送往医院。

被动物咬伤

被动物咬伤时,不仅留下齿痕,同时动物的唾液以及附着在皮肤上的细菌,都会进入伤口,引起感染。

被咬伤后,应立即用消毒药清洗伤口,再以纱布包扎,就算伤口很小,也得接受诊疗。

狗咬

可能会发生狂犬病,也可能引起破伤风,如果没有接受预防注射,要及时告诉医生。

猫咬

消毒伤口,扎上绷带即可。

老鼠咬

老鼠的唾液中,含有螺旋菌,被咬伤时,容易发生鼠咬症,约有3周潜伏期,伤口会肿烫,也可能发生头痛、眩晕、全身倦怠等症状。

约隔1周后,症状会陆续减轻,不过会反复发生。

被咬的伤口应充分消毒,然后接受医生治疗。

蛇咬

蛇又可分毒蛇、无毒蛇。

一旦被毒蛇咬伤,就必须尽快处置。

急救处理

(1)挤出毒液:系紧伤口距离心脏最近的地方,挤出毒液,不使其随着血液流到心脏。

(2)吸出毒液:接着以干净的剪刀或刀子将伤口部分切成2厘米长的十字型,然后挤出血液或用口吸出(蛇的毒液在血中具有强烈的毒性,不过在唾液中,却是无毒)。此种操作需家长有足够的经验。

(3)安静与保温:保持安静,并保持身体温暖,然后送往医院,接受抗血清注射。

蚊虫咬伤

孩子经常被蜜蜂、蚂蚁、蚊虫咬伤。

急救处理:

涂抹胺水:虫的毒性是酸性的,被咬伤后,立刻涂抹胺水加以中和。

拔掉蜜蜂的针:被蜜蜂刺中时,毒针仍留在身上,这时应以镊子拔起。

涂抹抗组胺软膏:被刺后,如果红肿起水泡,应涂抹抗组胺软膏。

剧痛时要冷敷。

流鼻血

流鼻血大都因为鼻中隔血管破裂,有时候没有特殊的原因,也会流鼻血。

急救处理:

抬高头部:鼻血流出较多时,会吞进口中,甚至堵住气管,所以应抬高头部,脸部朝上。

冷却鼻子:松解衣服,鼻孔内塞入脱脂棉,静躺4~5分钟,即可止血,也可用冷毛巾敷在鼻子上加以冷却,非常有效。

接受诊治:一直无法止血时,可能是血液疾病或局部异常,必须接受诊疗。

牙痛

乳牙长齐后,就开始为蛀牙烦恼,尤其在夜晚发生牙痛,更令人困扰。

急救处理:

服用镇痛剂:服下阿斯匹林等镇痛剂,再以毛巾冷敷。

除去食物残屑:应急的方法是除去牙缝中的残屑,使其漱口,然后以棉棒蘸碘酒,抹在蛀牙部位。

早期治疗:最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日射病、热射病

日射病是指长时间处于直射日光下,而发生的疾病。而热射病是指长时间处于高温之中而发生的疾病。二者都是由于酷热而侵犯体温调节中枢,突然成昏睡状态,脸部泛红,伴有高烧,停止流汗,严重时会发生惊厥,甚至死亡。

急救处理:

冷敷头部:让孩子躺在通风良好的阴凉处,如果可能,最好搬到有冷气的室内,脱掉衣服,以毛巾冷却头部。

供给冰水:意识恢复后,可经常给予少量的冰开水。

意识无法恢复时,应叫辆救护车:意识一直无法恢复、伴有高烧时,必须使用强力的冷敷法并联络救护车。

晕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