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育儿同步指导大百科全书
4322200000034

第34章 2~3岁:我爱运动(7)

开水锅炉中隔夜重煮或未重煮的开水。这是因为开水反复沸腾后,所含的钙、镁、氯、重金属等微量元素大大增高了,对人的肾脏会产生不良影响。

蒸饭蒸肉后的“下脚水”。

冰水。这个时期的宝宝爱玩好动,活动后往往浑身是汗,喜欢喝冰水。这时候,妈妈或者爸爸一定要及时加以制止。因为宝宝刚刚出了汗,大量喝冰水,容易引起胃黏膜血管收缩,使胃肠的蠕动加快,甚至引起肠痉挛,导致腹痛、腹泻,因此,绝对不能给宝宝喝冰水。

给宝宝吃瓜果为什么要洗净和削皮

苹果、生梨、桃、杏、李子、香瓜、葡萄等,味道香甜可口,深为宝宝所喜爱。这些瓜果营养丰富,不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而且还含有一定的糖和矿物质等,宝宝吃了对生长发育有利,既能增进食欲和帮助消化,又能增加必需的营养素。

但是,由于瓜果本身的香味和甜味,容易招惹虫蝇叮咬,以及在生长、采摘、运输过程中,又容易受病菌、寄生虫卵及农药的污染,所以在瓜果的表皮、果壳上,常常带有一些病菌、寄生虫卵,或者残留一定量的农药。而宝宝的抗病能力差,抗毒能力也弱,若吃了没有洗净和没有去皮的瓜果,容易引起一系列的疾病,如急性胃肠炎、蛔虫病、农药中毒等。

因此,宝宝在吃瓜果时,除了用清水冲洗干净外,还要削皮后才能吃。

脂肪类食品对宝宝有什么好处

脂肪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素,对宝宝来说,更是不可缺少的营养素及生长素。脂肪中的脂肪酸分为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而不饱和脂肪酸是人体不能合成的,必须由食物供给,故又称必需脂肪酸。脂肪对人体的作用和主要功能有以下几点:

构成人体组织。类脂质是人体组织细胞的重要成分,尤其是脑神经细胞的主要成分。宝宝的脑神经细胞正是发育的时候,因此就更需要脂肪营养素了。

供给人体热能。每克脂肪可提供37.68千焦热能,对宝宝来说,30~35%的热能靠脂肪供给。

保暖和保护作用。储备脂肪存于皮下肌肉间隙及内脏间隙,有隔热保温和支持保护体内脏器,以及关节、神经等免受外力摩擦、碰撞的作用。

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都必须溶解于脂肪才能被吸收利用。

增进口味。烹调时用脂肪可促进食欲,比如在饭菜中加点肉,不但使味道更香,同时还可延长食物在胃中停留的时间,起到明显的耐饥作用。

由此可见,脂肪对宝宝是多么重要!因此,爸爸妈妈要给宝宝吃些鱼、肉、蛋之类的食品,以促进宝宝的生长发育。

哪些动物肉类能健脑益智

动物肉类是脂肪、蛋白质等生长发育和正常活动所需的最基本物质,有些动物肉类食品还具有良好的健脑益智作用。如鸡肉含有丰富蛋白质,能维持人体正常免疫功能、激素平衡及肌肉收缩力,对人体健康尤其是大脑发育有特殊意义;猪脑含有铁、磷、钙等多种微量元素,中医认为,食用猪脑可以脑补脑,具有神奇作用;鱼肉能提供大量优质蛋白和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其利用率高,易于大脑组织吸收利用,此外,鱼肉中含有极为重要的健脑物质——DHA,对大脑细胞特别是脑神经的传导和突触的生长发育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可改善大脑机能,提高记忆水平;奶及奶制品含蛋白质、磷很丰富,它们参与体内各种新陈代谢,补充大脑细胞消耗的能量,对神经细胞非常有益。

哪些食物能够锻炼宝宝胃肠的消化功能

宝宝的肠道发育尚不完善,由于缺少很多有益菌,消化吸收功能也较弱,需要不断尝试各种食物以健全其功能。

谷类、鱼肉、板栗、苹果、酸奶以及各种蔬菜,都是锻炼宝宝胃肠的好食物。这些食品中含有多种丰富的碳水化合物,不仅能增加宝宝肠道糖类消化酶的含量,而且还能刺激蛋白质和肽类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另外,还可保持宝宝胃肠道正常的酸碱度,提供助消化的有益菌。

宝宝对奶瓶过于依赖怎么办

有些宝宝,对于奶瓶好像有特殊的感情,快3岁了,仍然依赖着奶瓶不放。本来妈妈已经用专用水杯给宝宝倒好牛奶,但宝宝就是不肯用水杯喝,而是抱着奶瓶,嘴里含着奶嘴不放。妈妈没办法,只得又用奶瓶给宝宝喝牛奶。这样的宝宝不但喝牛奶,而且喝水也非用奶瓶不可,甚至在睡觉或者玩耍的间隙也始终叼着奶嘴。

从宝宝对奶瓶的“依恋”程度来看,宝宝是把奶瓶当作了自己的安抚物,奶瓶为宝宝提供了情绪上的安适和满足感。再加上有些人工喂养的宝宝,自出生后,小小的奶瓶就一直陪伴着宝宝,可以说,奶瓶是宝宝最熟悉、最亲密的“小伙伴”,宝宝当然割舍不开了。但是,奶瓶如果使用不当,或宝宝超过1岁之后,仍长时间使用奶瓶,就会对宝宝形成某些伤害。

首先,长期用奶瓶喝奶或果汁,受到威胁最大的恐怕就是宝宝的牙齿了,不仅那些还没长出的乳牙,甚至恒齿都会受到影响。宝宝奶瓶性龋齿将导致掉牙或口腔发育不良,进而干扰到正确的饮食习惯。

另一个易受威胁的部分是耳朵,宝宝过了1岁仍不停地用奶瓶吃奶,很可能造成耳朵感染。加上整天拿着奶瓶喝奶或吸果汁,肯定会影响到宝宝的正常胃口。

奶瓶不离手,对宝宝的生长发育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当宝宝的一只手被奶瓶占据,就只剩下另一只手来从事游戏、学习、探索。同时,如果宝宝嘴巴老含着奶瓶(或是奶嘴),那也就没什么机会学说话了。

基于这些原因,建议在宝宝1岁前后停止使用奶瓶。虽说想改变宝宝的这个动作和习惯都不容易,但爸爸妈妈还是要想尽一切办法帮助宝宝戒除这个习惯。爸爸妈妈可以参考以下方法:

限制宝宝用奶瓶的时间、地点和频率。一天只给宝宝使用2~3次奶瓶,正餐间的点心或饮料则放在杯子里供应。

奶瓶中不装好喝的牛奶和果汁,只装白开水。这也有可能减低宝宝对奶瓶的兴趣,并能保护宝宝的牙齿。

最后,宝宝终将抵不住爸爸妈妈温馨的搂抱,而自愿放弃用奶瓶。

宝宝不愿意自己动手吃饭怎么办

大多数宝宝进入1岁后,就要争着、抢着自己动手吃饭。但也有一些宝宝不愿意自己拿勺吃饭,非得妈妈喂才行。主要原因是,宝宝怕失去妈妈,因为对宝宝来说,妈妈一直是宝宝的保护神,宝宝不愿意失去妈妈的一点一滴的关爱,更何况是妈妈那细致入微的喂哺。

对于这样的宝宝,爸爸妈妈别强迫宝宝。如果宝宝希望由妈妈喂时,妈妈就喂他;当宝宝想自己动手吃东西时,就让宝宝自己吃,如果顺其自然地让宝宝自然发展,等宝宝再大一点时,宝宝就会自己吃东西了。与此同时,妈妈要随时让宝宝有自给自足的机会,把奶瓶、杯子、汤匙放在宝宝随手可以拿得到的地方,但千万不要迫使宝宝自己用。多给宝宝放置一些用手抓的食物,以食物来引诱宝宝自己动手吃东西。点心或正餐都一样,因为这样吃更方便。而且爸爸妈妈会发现,宝宝自己吃东西,会显得更加自信。

每当宝宝自己吃的时候,爸爸妈妈要记得在旁边给宝宝充分的赞美和鼓励。重点是让宝宝了解到:无论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爸爸妈妈都会在他的身边。

宝宝挑食就一定不好吗

这个时期的宝宝不但身体强壮许多,而且心理发育也很明显,开始意识到自己是个有主见的人了,什么事都想自己独立去做,因而变得不听话、调皮了,在饮食上反映出来的就是会挑食,挑自己喜欢的东西吃,不喜欢吃的食物,坚决不吃。宝宝会挑选食物,就说明宝宝已对食物有了一定的了解,开始会辨别不同的食物的特色了,这种本能的选择是自然的、没有偏见的,也是爸爸妈妈应该允许的,因为这还不能同大孩子的挑食相提并论。

因此,爸爸妈妈必须了解米饭、牛奶、肉类、蛋类、蔬菜、水果等各种食品的营养价值和成分,才能提供和满足宝宝的需要。

如何给宝宝挑选生日蛋糕

过生日时爸爸妈妈大多会给宝宝订一个蛋糕,但对于1~3岁的宝宝来讲,有些蛋糕并不适宜,比如巧克力蛋糕,或者带有果仁、糖和蜂蜜等的蛋糕,都不适合宝宝吃。最好是类似胡萝卜蛋糕等比较合适,但上面铺有的鲜奶油应不加糖。此外,蛋糕的形状最好具有某个特殊角色的模样,或用鲜奶油装饰成卡通人物等更能增加趣味。爸爸妈妈在为宝宝切蛋糕时,要控制好量,块的大小应与宝宝平日吃的分量差不多或者稍稍少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