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育儿同步指导大百科全书
4322200000024

第24章 1岁半至2岁:交流,原来如此神奇(1)

(第一节)身心发育特点

生理发育

1岁7个月的宝宝体重比1岁半的宝宝增加0.18千克,身高增加0.97厘米,可以用手吃饭,会用蜡笔画出线痕。

1岁8个月的宝宝体重增加0.18千克,身高增加0.9厘米,能用脚尖走3~4步,能把方积木搭高6块,能找出方形和三角形,能讲3~5个字的句子。

到1岁9个月,宝宝可以上下矮床,能背一两句儿歌,开始表达自己的个人需要。

宝宝1岁10个月体重增加0.26(女)~0.29(男)千克,身高增加1.17厘米,会扭门把,会推开门,能说出常见物的用途,会指1和许多(3个以内)。

1岁11个月体重增加0.26(女)~0.29(男)千克,身高增加1.17厘米,学会跑,会用棍子取出大小两种玩具,会口数1~5,会说“这是我的”。

到2岁体重增加0.26(女)~0.29(男)千克,身高增加1.17厘米,能双足跳离地面,能一页页翻书,说自己几岁,会自己脱裤子。

体重:2岁时12千克左右,是出生体重的4倍。

前囟:于1岁半时闭合。

牙齿:乳牙共20颗,2岁时基本出齐。

脑发育:2岁(24个月)时头围达48厘米;脑重约为1千克,约占成人脑重的70%。大脑的绝大部分沟回均已明显,神经细胞约140亿个,并且不断增加;脑细胞之间的联系日益复杂化,后天的教育与训练刺激大脑区域不断增长,个体差异开始表现出来。

心理发育

喜欢把物品拆开研究,把周围物品摆来摆去,帮助大人做事,喜欢玩球,听短故事,模仿大人动作,指认书中物品。

喜欢学唱儿歌,用笔在纸上做记号,喜欢奔跑,将钉、栓塞入孔中,堆塔积木,扳弄开关。

爱听小故事,做“藏猫猫”游戏,能用线穿珠子,指认书中图画,会跳上、跳下台阶,念简短儿歌。

(第二节)具备的本领

运动方面的本领

宝宝到了2岁时,脚步已经很稳固,可以随心所欲到处走动。这时的宝宝会到处跳来跳去,活动能力之强叫人吃不消。

现在的宝宝下半身变得很结实,所以很少跌倒,爬楼梯时不必扶着栏杆也能上下自如。

宝宝活泼好动,看到推或拉能动的交通工具,会自己坐上去看看,有的宝宝2岁半后甚至会自己骑三轮车。

公园的游乐设施宝宝也玩得很好。虽然还不会自己荡秋千,但会爬上溜滑梯的台阶,自己滑下来,也会抓着单杠让身体晃来晃去,在平衡台上也能走得很好。

很多人说运动神经与遗传资质有很大的关系,其实宝宝在婴儿期时的训练对其影响才大。如果双亲不喜欢运动,宝宝在爸爸妈妈调教下自然也不擅运动。宝宝从1~2岁起,就应该养成活动身体的习惯。

过度干涉会妨碍宝宝的运动能力,爸爸妈妈能做的是让他尽情地玩,自己在一旁小心看护。

智慧方面的本领

宝宝到了2岁时,逐渐学会说“不要”、“讨厌”之类的拒绝词语,而且愈来愈频繁,在此之前宝宝一直都很听话,所以有的妈妈会担心宝宝是不是有叛逆倾向。其实这是因为宝宝自主性及独立性开始萌芽,才会出现这种现象,相反,对凡事顺从的宝宝,爸爸妈妈才应该担心。

这一时期宝宝玩游戏也倾向智能性的玩法,喜欢拿起话筒玩对话游戏,玩积木时也会出现这种情况。

由于好奇心非常强,宝宝不管玩什么都不长久。在大人的眼里,总觉得这样不够稳重,但这是正常现象。

过了1岁以后,宝宝很喜欢看电视上的儿童节目,到了2岁左右,由于情绪有显著的发展,会随着电视或图画书上的剧情或哭或笑。

这个阶段宝宝的记忆力也成熟了,他能记起以前打针疼痛的经验,所以一走进医院就会放声大哭。创造力也随着记忆力一起萌芽。这时候宝宝开始会使用工具,如果给他铅笔,一开始他会胡乱涂画,渐渐会画出圆形、四角形之类的图形。

语言方面的本领

宝宝2岁后,语言能力急速发展,周围的东西几乎都知道名称。1岁时只有妈妈才听得懂的含糊发音,现在已经说得非常清楚,但所说的话还是以宝宝用语为主。

以前只会讲“妈妈”、“爸爸”等两个字并列的单词,现在进步到会说如“去、那里”、“妈妈、不在”等双词语了。进展较快的宝宝甚至会组合“我也、想到、外面”等三个单元音的词。

这时宝宝的好奇心也很强,经常会问“这是什么?”大人所说的话会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宝宝也会一个人在旁喃喃自语或不断地练习新学的字音。

2岁以后,问他名字他会清楚地说出名和姓,也会说出自己的小名。

这个时期字音虽然增加,但是还不能充分地表现出来,说话时经常夹杂着“啊”、“这个”之类的间歇语。遇到这种情形,妈妈应巧妙地引导他,让他把要说的话说出来。

社交方面的本领

2岁的宝宝可以用简单的会话和同年纪的小朋友沟通,所以宝宝喜欢和他们在一起玩,也能说出小朋友的名字。

这段时期的宝宝占有欲很强,不但自己的东西不借人,看到别人的东西也想要,所以会与小同伴时时争吵,没有办法好好玩在一起。他跟大一点的小孩玩,吵架现象会得到改善,同时也能渐渐了解游戏规则,培养社交性。

2周岁宝宝的发展水平评估

大动作

双足同时跳离地面。

一手扶栏杆自己上下楼梯(5~8级)。

不扶物向两、三个方向踢球(180度以内)。

连续跑3~4米,较稳,会骑4轮车。

言语

会背两句6个字的儿歌。

能回答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能说明一件简单的事情。

精细动作

模仿画直线。

能将玩具摆放整齐。

用6块积木造塔。

用纸绳穿1~3个珠子。

能一页页翻书。

认知能力

会认几种颜色。

口头数数1~5,口手结合能数1~3,说出常见物体的名字(50个左右)。

听完故事能说出讲的什么人、什么事。

按指示完成简单任务。

见不同的人会招呼。

会说出自己的年龄。

能说出几种常见物的用途。

(第三节)日常护理与保健

了解宝宝的能力

随着生理和心理的生长发育,宝宝的能力都较以前有了许多提高,甚至某些方面具有质的转变,尤其是在心理上,宝宝的独立自我意识、自尊意识都已有很大发展。宝宝有时会哭闹、发脾气,爸爸妈妈觉得莫名其妙,甚至会生气。

一般说来,宝宝的哭闹要么是身体不适,要么是遇到了不顺心的事。一般身体不适有较明显的表现,如病症或疲倦等,其中疲倦是经常性的原因之一,那么在宝宝疲倦时,大人就应安排他休息,休息好了,情绪自然也就好,一场哭闹也避免了。但宝宝的不顺心却没有那么明显的特征表现了。比如当宝宝努力做一件事或说出要说的话,但结果不能成功,面对这一挫折,宝宝的自信和自尊就可能受到打击,他就会一屁股坐在地上,哭闹,手脚乱动,当你去劝慰他时,他可能根本就不理你,相反还会哭得更厉害,以此来表现出他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发泄心中的不满,以达内心的平衡。若父母对自己的宝宝各方面的能力都有很清楚的了解,在适当的时候帮宝宝一下,他不但不会哭闹,相反还会很感激你,加深对你的信赖。比如这一时期宝宝言语上处于积极阶段,但他有时要表达心中的愿望却表达不出,一急便大哭大闹。若父母平日细心观察了解自己的宝宝,能猜测出他可能说什么,在他说不出时给予正确引导就避免哭闹了,宝宝的语言能力也得到了锻炼提高。

玩具与宝宝

对于快两岁的宝宝,给他一个玩具,他会玩出许多种玩法来,有的甚至是大人想不到的。宝宝的辨认能力、想像力、创造力就在这些玩法中得到锻炼和发展。而且宝宝越来越喜欢复杂一点的玩具,比如一些套叠玩具、拼盘玩具,只要一开始大人示范几次,待他掌握了基本的技巧之后,便开始了他的思维、辨认、想像,开始他的玩法,从中获得成就和喜悦。再比如宝宝因常看到大人打电话,那么给他一个玩具电话或手机,他就会学着大人的样子,一本正经地打电话,小脸上露出神秘而又愉快的表情。这表明宝宝正在运用他的模仿、想像和言语能力。再比如妈妈平日对宝宝的细心照料都给宝宝留下了印象,宝宝面对着布娃娃,有时也会学妈妈的样子给他盖被子,哄他睡觉,或抱着他去医院看病等。

毫无疑问,玩具给宝宝带来了无穷的乐趣。但随着社会激烈的竞争,这么小的宝宝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父母总想让自己的宝宝从这时就能学会记住许多知识,比如宝宝一玩小皮球,家长就会提问:“这叫什么?”“是什么颜色?”“是什么形状?”等。玩具在某种意义上简直成了教具,这样宝宝对玩具自然便失去了许多兴趣,玩玩具也失去了许多乐趣。其实家长不应过分关注知识的学习,而更应关注他的能力的发展,玩玩具对宝宝能力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家长应让宝宝轻松自由地玩玩具,不要过早就让他失去本该有的乐趣,也不要让他失去发展能力的机会。

此外还有一种现象就是许多宝宝的玩具过多过杂,这样会使宝宝无所适从,不利于培养宝宝的条理性,因此,建议为宝宝布置“适度刺激”的环境。许多专家的研究也表明,当宝宝的玩具过多时,宝宝的兴趣就空泛,不专一,玩玩具也不会集中注意力,久而久之造成宝宝性格散漫。所以给宝宝的玩具应适度,不在其多,而在于其能否激发宝宝的智能。著名的教育家蒙台梭利说:“对处于宝宝时期的宝宝来说,即使是用手摸东西也是珍贵的体验。”从这种意义上说,我们应该有意识地给宝宝一些粗细、软硬、轻重不同的物品,使宝宝获得多种体验。

防止事故

随着宝宝的成长,事故发生概率也会增加,这点父母必须预料到。

宝宝接近两岁,刚开始走路,像跑一样,速度快,跌倒碰了头,就会撞得不轻。在浴池里闹着玩,滑倒也会碰伤头。这同刚出生不久时相比,宝宝的受伤程度是不相同的。宝宝碰头时,如果是后脑部,很容易造成脑部受伤,或是颅内血肿。所以事故发生时,家长必须了解宝宝的碰伤部位和肿包情况。

宝宝摔后马上哭出来就不要紧这个说法是不太科学的。如果宝宝受到强烈撞击,即使精神很好也要严密注视一个星期左右。在这期间,如果出现呕吐或抽搐、手足麻痹,必须带去看脑外科。脸色异常苍白、左右眼瞳孔大小不一,应怀疑是颅内血肿。

宝宝模仿大人做事,也会引起事故。如用爸爸的刮脸刀割了自己的脸;用大剪刀把手指头剪伤等。

带宝宝外出,宝宝走路的机会就增多了,过马路时,妈妈要拉住宝宝的手,让宝宝走在马路内侧。

春夏秋冬注意事项

在寒冷的季节里,宝宝多被关在家中,一到春天,他们就充满了解放感,强烈希望到室外去玩。宝宝会自由走动时,一定要把门关严避免走丢。

在寒冷的地方,冬天可让宝宝在结冰的池面上走动。开春后,要特别注意,不要让宝宝靠近那个水池。

平常不怎么爱吃饭的宝宝,进入6月时,可以说都不怎么好好吃饭了。只要宝宝仍同从前一样玩得很欢,就不要着急。可让他喝些凉牛奶,补充营养。

过了1岁半的宝宝,夏天可让他洗海水浴。进入海水前,应让宝宝做好充足的准备运动,让海水逐渐浸泡身体。不能一下子浸到身体的一半以上。在海滨的沙滩上,如果暴晒太阳,容易引起皮炎而发烧。

院子里使用塑料水池时,水深应在10厘米以下,如果超过20厘米,宝宝在里面跌倒,就危险了。

到了深秋,有的宝宝半夜睁大眼睛哭。大概是因为小便频繁,想像力增强,被噩梦吓的,为了预防这种情况,最好让宝宝白天在室外充分活动。

鼓励宝宝模仿

好模仿是宝宝的天性,尤其是一两岁的宝宝,当你做一些家务时,他总喜欢跟着你,学着你的样子干这干那。这是教育宝宝发挥其模仿力的机会,通过模仿宝宝会学到更多的东西,所以家长要鼓励宝宝模仿。

宝宝这一时期的模仿,主要是在动作和语言方面。家长应多给宝宝一些机会,让宝宝在一旁看着然后也试试。对宝宝的身心健康发展都有促进作用。而关于语言的模仿更是无处不在,家长应不失时机地教宝宝说话,可结合具体事物、动作等,和宝宝谈话的语言要简洁明了。

宝宝有时的模仿是不以大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对他看到或听到的一切都可能自发进行模仿,所以家长在平常生活中,尤其是有宝宝在场时,应想到自己一言一行都要起到模范作用,以免给宝宝造成不良的影响。总之,对这样一个有积极模仿心理,但又“不明是非”的小家伙,家长应清楚什么样的事物可以让宝宝模仿,什么样的事物不可以让宝宝模仿,以促进宝宝身心的健康发展。在模仿中,当宝宝取得进步时要及时鼓励,遇到不顺时要耐心帮助、安慰,以免挫伤宝宝的积极性。

培养爱劳动的好习惯

对于跟一个才近两岁的宝宝谈劳动,许多家长或许不以为然。当然这里的劳动并非什么真正的劳动。而是在宝宝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他参与一些简单易行的事情,充当父母的小帮手,以发挥他的积极性。因为宝宝这一阶段是非常爱动的,对什么都好奇,喜欢模仿。基于这一心理特征,便可教会宝宝做一些事情,比如让他帮妈妈拿肥皂,把自己脏了的衣物拿来给妈妈清洗,在叠衣服时,让宝宝帮忙叠一叠小手帕、袜子等。给爸爸递张报纸,吃饭前让他给大家分发筷子等,这些看上去微不足道的小事能起很大作用。当然宝宝毕竟还很小,对一些不适合宝宝做的事情应避免让他去做,宝宝坚持一定要做时,可用转移法转移他的注意力,这样既不会打击宝宝的积极性,又保障了宝宝安全。

抓住宝宝的语言契机

宝宝在1岁半以后,随着发音器官的日趋成熟,说话的积极性也日渐提高。他听懂的词也多了,一般在宝宝18~21个月时能掌握50多个词语,到2岁时掌握130个左右。有时在游戏、交流中,你还能听到宝宝说出一个你从未专门教过的词。这个词可能是他对你说话的模仿,也可能是从广播、电视中学来的。

宝宝的语言能力在慢慢地发生着质的飞跃,从会说一个词,逐渐出现两个词的重叠,甚至三四个词的组合,如会说“妈妈抱”、“宝宝要睡觉”等。宝宝开始逐步从成人的言语习惯中掌握语言的语法结构。逐步学会使用一些基本句型。但宝宝这时说的词句仍主要是一些简短的“电报语”,大人需结合宝宝的手势、表情来判断具体的意思。不仅词汇量在增加,词汇的类别也在增加,如以前一般只会说常见的名词、动词,现在逐渐增加了形容词、副词,如“大的”,“不”等。此外在发音上,宝宝也逐步准确,并且宝宝这时喜欢模仿大人发音,比如一首押韵的儿歌,如果你常给他唱几遍,他就会跟随你唱出最后押韵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