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孕产同步护理大百科
4322100000007

第7章 体会40周完美孕程(2)

胎儿日渐加速发育,需要充分的营养,尤其是铁质不足时,极易造成母体贫血,严重时还会影响到胎儿的健康。

此时是怀孕期间最安定的时期,若要旅行或搬家宜趁此时机,但孕妇仍应避免过度劳累。

完善母子手册,做各种检查

婴儿用品和分娩时的必要用品,应该列出清单并开始准备。

牙齿疾病必须要治疗,并且立刻着手,平时应多注意口腔卫生。此外,这一时期的孕妇应填写围产期保健手册等(母子健康手册),并接受手册中的全部检查。这些检查很重要,如有遗漏的项目或错过检查机会,均应补查,并记录好检查结果。

(第六节)21~24周(怀孕6个月)

大脑皮质发育完全

身长30厘米,体重约600~750克。

骨骼更结实,头发更长,眉毛及睫毛开始长出。脸形也更清晰,已十足是人的模样,但仍然很瘦,全身都是皱纹。

皮脂腺开始具有分泌功能,并长出白色脂肪般的胎脂,覆盖在皮肤表面。而胃肠会吸收羊水,肾脏排泄尿液,已经完成出生的准备。万一此时流产,只要在保温箱内很好地护理,婴儿还能健康成长。

此时利用听诊器听到的胎心已十分清楚了。医生可在孕妇腹壁摸到胎头及胎臀,判断出胎儿在子宫腔的哪一位置。

妈妈体重明显增加

子宫更大,子宫底的高度约18~20厘米。肚子会越来越胀大、凸出,体重也日益大增,腰部变得更沉重,平时的动作也较为吃力、迟缓。

乳房的发育更为旺盛,不但外形饱满,而且用力挤压时会有微黄的稀薄乳汁“初乳”流出,分泌物仍然大量增加。

此一时期,几乎所有的孕妇都能清晰地感觉到胎动的现象。

勤散步,增加纤维素的摄入

孕妇肚子变大凸出后,身体的重心也随之改变,走路较不平稳,并且容易疲倦。尤其弯身向前时或做其他不平常的姿势,就会感觉腰痛,上下楼梯或爬上高处时,应特别留意安全。

此时,身体已能充分适应怀孕状态,身心较趋于畅快。最好多散散步或做适度的体操活动筋骨,并且要有充分的休息睡眠,短程旅行与性生活不必刻意避免,仍然按照正常的生活步调即可。

饮食上应均衡摄取各类养分,以维持母体胎儿的健康,尤其是铁、钙和蛋白质的需要量应该增加,但盐分必须特别节制。

这段时期容易便秘,应该常吃富含纤维素的蔬果,牛奶有利排便,应多饮用。便秘严重时,最好请教医师如何改善。

关注****的护理

为了产后哺乳的顺利,此时应该注意****的护理问题。尤其是有平****与凹陷****的孕妇,必须先行矫正。做一次贫血检查,如患贫血,应予以治疗。

夫妇应共同阅读、讨论有关育婴方面的知识,在心理上准备迎接宝宝的诞生。

(第七节)25~28周(怀孕7个月)

自主神经活动开始活跃

身长约为36~40厘米,体重约1000~1200克。上下眼睑已形成,鼻孔开通、容貌可辨,但皮下脂肪尚未充足,皮肤呈暗红色且皱纹多。脸部会形同老人一般。

大脑活动活跃,大脑皮层开始出现一些特有的沟回。男胎的****还未降至****内;女胎的大****也尚未发育成熟。

胎儿对体外生活的适应能力还没完全具备,若在此时出生,如保育不良会因为早产而发育不良或死亡。

妈妈腹部明显凸出

子宫底高约23~26厘米,上腹部也已明显凸出、胀大。腹部向前突出成弓形,并常会有腰酸背痛的感觉。

子宫的肌肉对各种刺激开始敏感,偶尔会有收缩现象,胎动亦渐趋频繁,乳房更加发达。

避免剧烈运动和长时间站立

由于大腹便便,身体会重心不稳,眼睛无法看到脚部,特别在上下楼梯时必须十分小心。

这段时间母体若受到外界过度的刺激会有早产的危险,应该避免剧烈的运动,不宜有压迫腹部的姿势。

长时间站立、压迫下半身,很容易造成静脉曲张或足部浮肿,时常把脚抬高休息,能避免或减轻这些症状,若出现静脉曲张,应穿着弹性袜来减轻症状。

饮食依然要注意摄取均衡的营养,尤其是钙质、铁质含量丰富的食物更应多吃。如水分与盐分摄取过量,很可能会引起妊娠中毒症,必须严加节制。

开始做住院准备

在此时期出生的胎儿几乎是发育不良的早产儿,为防万一,住院用品应及早准备齐全。

此外,婴儿床等大型用品,婴儿房或婴儿就寝的地方都应准备妥当。

孕妇分娩后的几星期内,往往需要调养身体,可能没有时间去整理头发,所以可趁这段身体状态不错的时候,前往发廊换一款比较清爽的发型。

(第八节)29~32周(怀孕8个月)

神经系统更加发达

身长约为41~44厘米,体重约1600~1800克。

胎儿身体发育已算完成,肌肉发达,皮肤红润,但脸部仍然满布皱纹,神经系统开始发达,对体外强烈的声音会有所反应。胎儿的动作会更活泼、力量更大,甚至有时会用力踢母亲的腹部。

此时胎儿的头部应朝下,才算是正常的胎位。

大致上,胎儿已具备生活于子宫外的能力,但孕妇仍须特别小心。

妈妈开始出现难看的妊娠纹

下腹部更加凸出,子宫底高27~29厘米。

内脏全部往上推挤,心、肺受到压迫,有时会感到呼吸困难,胃部也会受到挤压,因而易食欲不振。

腰部及其他各部位会感到酸痛,下肢浮肿、静脉曲张浮出,此外,还会出现其他各种症状等,此时所谓第二度“孕吐出现”的痛苦时期。

腹部皮肤紧绷,皮下组织出现断裂现象,紫红色的妊娠纹处处可见。下腹部、****四周及外阴部等处的皮肤因黑色素沉淀而呈现于黑色,妊娠性褐斑也会非常明显。这些是孕期皮肤的生理改变,并非异常。

心理方面则会再度陷于神经过敏的状态,往往难以入眠。

控制水分和盐分的摄入量

此时期很容易患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如果在早晨醒来时,浮肿未退,或一周内体重增加500克以上时,就应该尽快到医院做诊查。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虽然可怕,但只要及早发现、及时治疗,应无大碍,因此从这个月起,定期产前检查最好改为两周一次,绝对不要忽略了。

平时应多休息,不可过度劳累,并且节制水分与盐分的摄取量。此外,严防感染流行性感冒。

练习分娩时的呼吸

开始准备分娩,练习分娩时的呼吸法、按摩、压迫法及使力方法等分娩的辅助动作。8个孕月出生的新生儿,可在保温箱内喂养,由医院特殊护理。

((第九节))33~36周(怀孕9个月)

宝宝内脏功能完全具备

此时期结束时,胎儿身长约为47~48厘米,体重约2400~2700克。

可见完整的皮下脂肪,身体圆滚滚相当可爱。脸、胸、腹、手、足的胎毛逐渐稀疏,皮肤呈光泽的粉红色、皱纹消失,此时会出现婴儿般的脸部,而指甲也长至指尖处。

男婴的****下降至****中,女婴的大****发育成熟,内脏功能完全具备,肺部功能调整完成,可适应子宫外的生活。胎儿动作激烈,胎动有时会吓母亲一跳。9个孕月出生的婴儿,个头长得很小,但机体功能已相当完善。只要小心护理,仍能够很快地健康成长。

妈妈肚子越来越大,排尿次数增多

肚子越来越大,子宫底高约30~32厘米,升至剑突与脐部的正中部位。

子宫胀大,导致胃、肺与心脏备受压迫,所以会感觉心口闷热、不想进食,心跳、气喘加剧,并且呼吸困难。

有时腹部会发硬、紧张,此时应采取平躺的休息方法。分泌物依然增加,排尿次数也增多,而且便后仍会有尿意。

保持充分的睡眠,控制饮食

母体的体力大减,容易显得疲倦。为了储备体力准备分娩,因此应该有充分的睡眠与休养。做完家务之后的休息时间也应加长,但不可忘了适度的运动。最好穿后跟低而平稳的鞋以保持平衡。

此时不可任意刺激子宫,且因有早产的可能性,最好能抑制性生活。

进食以少量多餐为佳,并摄取易消化且营养成分高的食物。

预约待产医院

想回娘家待产的孕妇,最好此刻就动身,最迟也不宜在超过36周后,且尽量选乘震动性不大的交通工具,最好是时间短且能直达的车。

在此之前,最好能先找预定分娩的医院做一次检查。也可请家人协助找寻并事先预约。而回到娘家待产时,就立刻前往预定分娩的医院检查,当然,也不要忘了携带以往的检查记录。

(第十节)37~40周(怀孕10个月)

宝宝已经迫不及待了

胎儿身长约50~51厘米,体重约2900~3400克。

皮下脂肪继续增厚、体型圆润、皮肤没有皱纹、且呈现光泽的淡红色。

骨骼结实、头盖骨变硬,指甲越过指尖继续向外生长,头发约长出2~3厘米。内脏、肌肉、神经等非常发达,已完全具备生活在母体之外的条件。

胎儿的身体约为头的4倍长,头部在正常状况下是嵌于母体骨盆之内,活动度比较受限。

妈妈开始出现分娩的症状

子宫底高约33~35厘米。胎儿位置向下降,腹部凸出部分有稍减的感觉,同时胃及心脏的压迫感减轻,食欲也日渐恢复正常。但是胎儿下降后,膀胱及大肠的压迫感却增强,尿频、便秘的情形更加严重。此外,下肢也有沉重的感觉。

身体的分娩准备已经成熟,子宫和****趋于软化,容易伸缩,分泌物增加,以方便胎儿通过产道。而且子宫收缩频繁,开始出现分娩的症候。

避免出行,保持身体清洁

因随时都有可能破水、阵痛而分娩,应该避免独自外出、出远门或长时间在外。

没有特殊的事最好留在家中,准备分娩。适当的运动仍不可缺少,但不可过度,以免消耗太多精力而妨碍分娩,营养、睡眠和休养也必须充足。

保持身体清洁,内衣裤应时常更换。若发生破水或出血等分娩征兆,就不能再行入浴,所以在此之前最好每天淋浴。

做好入院的各种准备工作

住院之前,应仔细检查分娩用品,避免遗漏。并向丈夫和家人交代清楚,必要时可留下清单。将医院的电话放在容易拿到的地方,以备必要时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