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女人的心思
4311500000006

第6章 奇妙小心思(1)

我的理想

Real joy comes from within。真正的喜乐来自内心。

有编辑约了我一个命题作文,是一个老掉了牙的题目——《我的理想》。

小时候写过无数次,我的理想也变过无数次,最早是当科学家。缘于书本上那个代表“科学”的令我未见过世面的小孩子无限神往的图。后来是当老师,因为特别喜欢初中时候的英语老师,再后来是想当一名编辑。从来没有过什么宏伟的志向,纯粹属于小女人的心思而已。可是现在让我再写我的理想,我再不能是想当什么了。我已经没有多少选择的余地。那时候想当老师就当了老师,想当编辑也当了编辑。现在我想当全职太太抑或是养尊处优的官太太呢,可不是我能左右得了的呀?我想自己当一个大领导,不贪不污,能自己支配自己的想法,让它们一个一个实现,可是实在是没有了任何渠道和迹象我能走到这条路上去。死了这条心思吧,来点心灵上的虽虚但真实的理想吧。

我渴望以美的思想和可人的人品和气质取悦于人,因为我没有美的容颜。我不知道我应该怎样去人工制作这些难得的“佳酿”。

可是我以自己的方式一直努力着。我渴望有人指引,于是我去找寻各种各样好女人的故事,她们的诗、她们的书、她们的生活。我想从她们那里汲取营养,事实上,我可能真是受了感染,在阅读她们的文字的时候,我已经潜移默化一些她们的品质了。我觉得很沉静。也很欣慰,在不上班的一整个下午,我就这样沉浸在她们的思想里,构思着自己的未来,我想开一家小书店,整日与文字为伴。也能为策划编写好书收集一手的素材。我始终相信文字是能滋润我的生命的。从认识它起,我每天都没离开过它。

“因为写作,我们总在感念着生活的点点滴滴,无论是爱与恨、希望与失望、困境与挣脱、友谊与背叛,抑或是温暖与痛楚都让我沉浸,让我流泪。在这无数遥远而贴近的感念与沉浸中,一颗原本麻木的心变得多感,一双原本愚钝的目光变得深情。这个时候。我还是过去的我吗?当贫乏变得丰满,当浅薄变得庄严。当浮躁变为宁静,当呆板变为浪漫,我看世界、看街景、看人的目光、眼神和态度还会和过去一样吗?写作成就我们的品格也成就我们的人生!”

着名作家梅洁说过的这一段话,让我想在文字世界里遨游的理想顿时飞了起来。

我想有文字陪伴我的日子、陪伴我的思考,我从此不会再生无聊与困惑,不会再生懈怠!我想我会一如既往,从容自信,我行我素地走下去。

我要将心静下来,滤去俗世浮躁。因为我清楚生活和心灵是想通的。“有一个美好的沉思的心灵”,才有可能写出美好的诗句。

名家思语:“宁可玉碎,不为瓦全!”我不愿意我的一生就这么平庸地、毫无意义地白白过去。(杨沫《青春之歌》)

旅游+神游

If you don’t learn to think when you are wrong,you may neverlearn。(Edison)如果你年轻时不学会思考,那就永远不会。(爱迪生)

一直以来很渴望背包族的生活——浪漫潇洒。我的眼神想穿透她们,我想了解她们的生活,我想像她们那样生活。

三毛说她游历过59个国家。一个女孩,到处游历体验生活写出那么多美丽的文字,读着它们,我的魂儿都好像要跟着掉了进去。她的一生真是没有白过,有潇洒自在、有幸福快乐、有惊心动魄、有本真的释放。读她的文字,在梦中跟着她一起流浪天涯。

还有像《走出非洲》的作者——丹麦女作家坚强勇敢独立的艾萨克·丹森那样,甚至能停留在美丽的非洲世界里,浪漫而富有传奇色彩。看她的小说《走出非洲》,再看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不由得不受感染。成排的咖啡树旁劳作的土着人,广袤的大草原上野牛在奔腾、落日下的孤树散发出辉煌的色彩、蓝色浩淼的湖面上大片白色候鸟随飞机翱翔、在Denise坟前悠闲着的两头狮子……真是美不胜收,有时如气势恢弘的交响乐、有时又像一首清新的田园小诗。

两个神奇的让我仰慕的女子!

天下的美景,不能都萃在一个地方。修养的资源也不能都取用于一个地方。因此应该多去旅行了。看遍天下的美景,观察遍天下的民情风俗;她的信息她的资源,便日新月异,取之无尽,用之不竭。而且于她的思想、学问、经验也是有极大的益处的。

可是时间、金钱一直制约着我的行动。稳定的工作,不算出色的业绩,和不年轻的年龄,一直是怀揣着一份耐得住寂寞的心情走在人生的道路上,好像是不屑看周围的风景。其实,时间和每月固定的永远觉得不够内心标准的薪水才是最让人心疼所在。

现在大部分时间不坐班,算是有足够的时间了,也可以带上少量的足够花的钱,住在能住的地方,看到喜欢的东西可以买一些,嗅到好吃的东西可以大快朵颐一番。

但我不喜欢走马观花那种。我喜欢真正能放松心情,跟着他带着孩子真正能走近自然。

能在旅游中边工作,既能看美景又能神游。神游是每个人都可以有的一个巨久长存的宝库。可以无远不至。无所不能,能使我们燃起希望之火而不受时空与肉身的限制。

假设我们不给自己一点时间住进自然里,而是走马观花,怎能感受到自然的真貌、体验到生命的奇异的存在。躺在海边,半夜聆听大海的声音,望着远处黑暗中偶尔闪烁的点点渔火,感觉与黑暗这样贴近,与大海这样贴近,享受着不被人打扰的宁静,那是多么平静而又美丽的时刻……在雁栖湖边的摇椅里坐着。看湖边的小游船,看栖息的野鸟与在那里养病的一对老夫妇聊天。那是多么安宁而又美丽的时刻……晚上手臂枕着儿子,自己枕在他的臂膀上,听嘀嗒夜雨与孩子香香的呼吸声,与他细聊,那又是多么希望长久坚持下去的幸福的时刻……怀着感恩的心看待这个世界,怀着感恩的心神游,是我一辈子要做的事情。

名家思语:罗敷河的日子是我生命的精粹。是人生永难忘却的辉煌。(叶广芩《没有日记的罗敷河》)

海边感悟

People who cannot find time for recreation are obliged sooneror。1aterto find time for illness。(Wanamaker)

没有时间娱乐的人,迟早得有时间生病。(沃纳梅克)第一次见到大海,是社里组织去葫芦岛。我们一行二十多人,在社长总编的带领下,赴海滨浴场,投人大海的怀抱。

夏日阳光将沙滩照成了亮闪闪的一片,将海里的水照成了一面银镜。我们这些人儿在其中,感觉真像是被海潮打上来的一粒粒贝壳了。

我被大海阔大无垠的心胸融了进去,也被魔一样的柔软的沙滩和沙滩上美丽的各式各样的贝壳融了进去。我要捡拾回去给可爱的儿子当玩具。

沙滩成了许多人舒适的床,情侣们有的双双卧着,手握着手闭着眼想心事;有的互相用沙子擦洗对方的腿肚子……美丽的遮阳伞下有穿着靓丽泳衣的美丽女孩;也有腆着大肚子的幽默状可掬的肥佬……我相信那些美丽的海鸥是一只只飞舞在海上的天使,让我感觉不到它们从哪儿来又将飞向哪里。

走进海水,我已没有了思维,只剩下了身体,被凉爽的海水浸泡着,脚下踩着软绵绵的沙子,感觉像是逃离了生活,入了仙境。我们人住在海边的江天宾馆里。泡完海水澡,吃海鲜喝菊花啤酒。在海边的小圆屋里跳舞唱歌,有圆月和潮声相伴。听着海潮拍打礁石的声音人眠,感觉更像是逃离了生活,入了仙境。

夜晚的海似乎没有了白天那样的热烈与澎湃,周围天水一片氤氲,虽有圆月照着,但圆月也被这海的迷雾给遮掩了似的。让有着菊花女勇斗恶龙神奇传说的、望不到边的大海透出诡秘而不可捉摸的美感。

第二天我们再坐观光旅游车,吹着带着海腥味的海风,游海滨城市,游明清古城,古城一条街。平静、宽亮、凉爽的小城,真是天公的造化。

在这一次的旅行中,我们还到了一处天公造化之处——“神山”笔架山。位于五指山西南的笔架山,远远望去,形似笔架。因此得名。特别是连接笔架山到海岸的那一条潮汐冲击而成的天然卵石通道,1620米呀,那不叫“天桥”,也真该叫“神路”了。神秘的“天桥”会随着潮汐的涨落时隐时现,上山时还没看见,到山顶就能看到它显现出来了,开始像一条蜿蜒的蛟龙浮现海中,待潮水落尽,天桥便完全显露了出来,直通笔架山,真是奇观呀。我忙不迭地举起相机拍了下来。

都说坏心情下是没有好景致的。大家个个都有着好心情。领导北方人的豪爽气质也感染了所有人。不喝酒的我也在大家营造的融洽热烈的气氛中喝了两杯。虽初次相识竟然一下感觉成了老相识。酒还真是好东西,它能融洽气氛拉近人们之间的距离。结队旅游更是融洽团队的好方式。它也使那么多不相识的人一下子全都相识了。人为的方式因了天公的造化,默契到天衣无缝,这何尝不是应该常常发扬的呢?

名家思语:许多爱情的誓言,许多人生的梦想,还有漂泊者的自言自语,就播种在天使湾沙滩的缝隙里。(素素《欧洲细节》)

爱书的人

By reading we enrich the mind;by conversation we polish it。读书可以使我们的思想充实,谈话使其更臻完美。

我把我的命运交给了书。

从小,我就是一个爱书的人,整天的心思都在书上。

小时候,家里连一日三餐和学费都紧张。除了爸爸用手扎的扫帚换回的课本外从来没有花钱买过书。家里唯一的书就是爸爸的一套《******选集》,我也看了又看,看不懂,但“嘴尖皮厚腹中空”

的句子却记得最深刻了。邻居姐姐家有一本《大刀记》,是没头没尾,纸页发黄,厚厚的一本书。书脊上“大刀记”几个字也快磨掉了。

她不肯让我带回家。可以在她家看,而且前提之一是先要跟她一起玩“拖拉机”——一种扑克牌游戏。然后她做作业我就可以看《大刀记》了。记得那时回家吃饭,都是快速扒光,立马就跑,妈妈笑骂我:

“像饿牢里放出来的。”以为我是饿急了呢。她哪里知道我是在想着《大刀记》里的《难中遇难》。

还有一次是上大姨妈家,在她家的木板楼上的一个旧木箱里,捡出了表哥的很多练习册,还发现了一本《隋唐演义》。那是我第一次体验到“如获至宝”的感觉。一路揣着它们,飞快地跑回家,在煤油灯下读得妈妈连起来很多次让我睡觉,我都不肯去睡。第二天早晨洗脸,毛巾都黑了,鼻孔里全是黑油烟。那些练习册到我上初中时,也派上了用场——书上的和老师发下的习题做完了没题做时。

我将那些练习册从头至尾做了一遍,也不知道后来中考考那么高的分是不是也有它们的一份功劳,我想应该也有,那题型,我是头一次见,尤其是当时的《生物》,在学校只知道拿起课本死记硬背,没做过那么灵活的习题,当时的那种“茅塞顿开”的感觉现在仍然记忆犹新。

爱书若命,也给我招来很多小骂。因为农村里农活多,但是爸爸妈妈知道我爱学习,也就从不让我到地里做事,还特意给我准备一个小小方桌,一把矮凳子,一个“响亮扫帚”(竹子做的,竹子一头用刀劈了若干小细条)。有鸡过来啄食晒在地坪里的谷子,就操起“响亮扫帚”在地上拍几下,鸡就吓跑了。本来也是没有什么的,一地坪的谷子,鸡能吃多少呢?爸妈是绝对发现不了的,可气的是,鸡不但吃食,它会在谷子里拉鸡屎,每每发现这“罪证”,妈妈总会怪责我半天,逢人便说:“我们家这个书果子怎么办呀?’,想想也是有些后怕,一点农活都不会做,要是当初没考出来,在农村里呆着。不知道现在过的是怎样的一种生活。想想那个不被丈夫理解,自己想看书又受生活煎熬的女作家痛苦的灵魂,我理解她,同情着她。又从自己的幸运中得到一种别样的激励。

爱书若命,因为是书给了我一辈子安身立命的本事。是书带给了我安宁平静的幸福生活。他也视书若命,现在我和他有了一个大大的书柜。想看什么书,在网上一搜,坐在家里就有人送上门来。一本一本地读,又一本一本策划着自己的书,喜悦与快乐,我怎样用语言才能表达得完全呢?

每每教孩子学汉字,就跟他说起:认很多字了,会读书了,你就永远也不会孤独。你可以自己读故事,而不用缠着妈妈爸爸爷爷奶奶给你讲了,多好,想要什么故事就有什么故事。我想训练他以后也像我一样爱读书。总觉得爱读书的人不会寂寞!爱读书的人是受人敬重的,而且也能自己看得起自己,不会轻视周围的小事物,会是一个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人。

名家思语:和书的缘分就像谈恋爱,越是遭到砍伐杀戮,越是生长得疯狂、热烈。

有一本好书在家静静等着,手边的琐事都会变成音乐。犹如甜蜜的幽会守在你将要经过的街角,你心中贮存了那么多情感准备与他同行。(舒婷《书渴》)

打理好自己灵魂里的事

A book holds a house 0f gold。(ZhaoHeng)

书中自有黄金屋。(赵恒)

春节过完了,从彻底的轻松主妇状态中“激灵”回来。又要开始为稻粱谋,又要开始新的策划了。

生产精神食粮的人,不能少了阅读。

送完孩子上幼儿园,折道上图书馆。然而书架上的书名。一本一本蹦入眼中,大多是没读过的。转念一想,出版印刷业如此发达的今天,多少家出版社,那么多的“书”人,平均每天是不是应该有数以万计的书刊上市,遍读可能吗?挪步书架前,不禁茫然。于是边挑边定位:既要符合自己的兴趣又要符合自己认定的求智方向。这样一来,好办多了,想要阅读的书就一本一本从架子上抱到了怀中。

开卷有益!然而选择怎样的书开卷?面对茫茫书海。怎样择优摘要,提高阅读成效?不知道其他读者诸君是不是也有我同样的阅读困惑?

什么是自己必读之书?什么只是需要自己随便翻翻的书?什么是自己书架上的常备书?什么是大可不必费心瞄一眼的书?什么是自己书架上应该做废品处理的书?新年伊始,工作又将进入状态,问问这些问题,先来一番阅读整理吧。

自己必读之书。那定是人人皆赞,人人皆爱不释手的好书。它们定是能激发自己想象力和创造力,能让自己心生顿悟,代表了某一时期文化精神尖峰的书。别开生面、独出心裁、富含哲理情趣……用上什么样的溢美之辞都不过分的、带有“咚咚”作响生命质感、要我用全部身心注入进去阅读的书。它们不大话、不套话、不炒作也经典……这样的书,我得放在贴身的工作台书架上和床边的书柜上。

需要自己随便翻翻的书。那定是能愉悦自己心智,可以一目十行、不用费心机也能从中获得常识的书。在排队等候、出门领孩子他开心地玩着他自己的游戏我加入不了时、或是偶有闲时可以翻翻的书……我要将它们放在随手可取的鞋柜上或是卫生间的书篮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