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师师,原姓王,汴梁工匠王寅之女,北宋人。李师师四岁那年,王寅因承染宫内锦绢延期,被捕入狱,死于狱中。李师师被镇安坊老板李姥姥收养。
李姥姥年轻时是个名妓,后来赎身开了镇安坊。李姥姥十分看好李师师,认为她将来必能成为一棵摇钱树,对她管教十分严格。
一天上午,李姥姥带着姑娘们游玩去了。李师师趁机离开厨房,快步跑到前院,走进厢房。琴静卧在檀案上,这时她走上前,轻轻弹奏。
一位风度翩翩的中年官人隔着帘子向屋里看去,见是个小婢在弹琴。师师奏完一曲,官人问:"姑娘,你向谁学的?"
李师师转身就逃,被官人抱住了。她急红了眼:"你快放我走!李姥姥回来,我就挨打了!"官人笑着松开手,李师师趁机逃到院子里。
李师师定了定神,喝道:"你是谁?"
官人笑道:"我叫周邦彦。"李师师立即转怒为喜,跑上前去,问个不停,最后央求他收自己为徒。
原来,周邦彦虽是国子监收税管账的小官,却是当代名人,以《汴都赋》驰名天下。
从此,他经常出入镇安坊,指导李师师弹琴和唱歌,教她读书认字。在周邦彦的苦心教导下,师师的才艺大有长进。
李师师十六岁时挂牌接客了,消息传遍京城,王子王孙,才子骚人,都想一睹她的风采。李师师艳冶无匹,歌喉婉转,听得无数人如痴如醉。香车宝马轮流来到镇安坊,一连串的故事由此产生。
记载师师事迹的著作甚多,主要有《贵耳集》、《浩然斋杂谈》、《墨庄漫录》、《东京梦华录》、《青泥莲花记》、《汴都平康记》、《耆旧续闻》、《三朝北盟会编》、《睽车志》、《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以及话本《宣和遗事》、小说《李师师外传》、《水浒传》、《金屋梦》等,不下二十种。
一天半夜,李姥姥派人去请李师师,把包裹放在桌子上,说:"有位客官送来这么厚的见面礼。"只见里面有上好的紫绒,锦毡,名贵的瑟瑟珠一对,五百两白银。
在李姥姥的软欺硬迫下,李师师同意接见一次。不久,侍女将客人带到李师师房中,客人看起来四十多岁,红光满脸,衣裳十分名贵,神态威严大方定是出身富豪之家。
二人坐在矮椅上,谈了一会儿,客人自称赵乙,在京城做生意。他问师师是否欢迎自己以后来看她。李师师取下一具瑶琴,为他歌唱《万里春》:"千红万翠,簇定清明天气。为怜他种种清香,好难为不醉。我爱深如何?我心在个人心里。便相看忘却春风,莫无些欢意!"
原来,赵乙便是当朝天子宋徽宗。李师师颇有见识,很快问明了徽宗的身份,跪拜道:"陛下在上,贱妾李师师有眼无珠,万岁、万岁、万万岁!"
徽宗把她扶起,赐坐,说:"姑娘,我在宫里早就听人说起你的芳名,果然名不虚传,先干了这杯吧!"
李师师乖乖地干了一杯说:"贱妾若有些什么拂逆之处,忘陛下开恩才是!"
徽宗伸手托起师师的香腮,说:"我事事依你便是。"说完,他连饮了三杯。
当晚,徽宗与师师睡在绣床上。
徽宗有大批后宫美女,但那些妃嫔宫娥都是木美人。若论姿色,能歌善舞,琴棋书画,谁也比不上李师师,这一夜成为徽宗毕生难忘的一夜。
天亮后,徽宗起驾还宫。临行时,他解下一条龙凤鲛绡手帕,送给李师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