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经商不败的36个秘密
4304600000046

第46章 以小博大:从小处入手大处着眼(1)

做大生意要有大眼光。那么什么是大生意?房地产是大生意,但是世界前十名的富豪里只有一个是房地产商。其实,生意不怕小,关键是看你怎么做。在小处下大工夫,小生意也能做成大生意。这种大与小的对比与转换不但体现在做什么样的生意上,而且对于经商的很多环节都需要学会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

1、不舍小利,善于积累

从小事做起,积小流和跬步,作为基础。积累是生意人做任何事的必经过程,积累得越多、越厚,成功的机会也就越多。"勿以利小而不为",是所有生意人的警句之一。

旧上海有一位"糨糊大王",他原本是一个外地来沪的落魄青年,找不到正当的差使,只好浪迹街头混日子,城隍庙是他常来寻觅生计的地。混得好的时候,一天能吃上三顿饭,混得不好就要饿肚子。有一天,他又来到了城隍庙,一面东张西望一面想如何向人开口,忽然他发现了一个"秘密",有好些店家贴东西或封固函件没有糨糊,于是你问我、我问你:"有糨糊吗?""有糨糊吗?"问来问去,又总是"啊哟,我没呀!"这么一种微不足道的东西,有时竞也让人感到无奈。

这个年轻人马上脱下外面的那件长袍,到小当铺里当了100多文钱,花30文买了1个瓦钵,60文买面粉,多下来的几文在老虎灶上打了开水,调了满满一钵糨糊,又到路上拾人家丢掉的香烟盒,装了糨糊,分送给城隍庙一带的店家。不少店家正好需要,又不好意思白收他的,有的给三四文,有的给两三文,青年全都收下,还说一声谢谢;也有的一文不给,他也无所谓,还是笑嘻嘻的,说声明天见。这一天下来,竟有200文的收入,不但可以赎当,连好几天的饭费也有着落了。

第二天,年轻人并没有去赎当,仍旧如法炮制地调糨糊,一家一家地送,一天下来,收益比昨天又多了一些。第三天,青年改变迭货的方,大店当场收钱,小店月底总收,送的地方也越来越远,竟送到法租界公馆马路(今金陵东路)、英租界石路(今福建中路)。

这样坚持了一年,竞积聚了一笔不小的资财,券是积少成多、聚沙成塔。散户不算,单算按月收费的,假使每个店家每月给100文,这笔收入便相当可观。青年决定再扩大送糨糊的地盘,五马路、四马路、三马路、二马路这一带店家用的糨糊,全由他包了。两三年过去了,他的糊生意越做越大,有了积累之后就在宝善街买了一幢石库门的房子,,楼下做糨糊作坊,楼上住家,并已娶妻生子,日子过得很富足。人家说他是"糨糊大王",虽然含有嘲笑的意味,却一点不假,因为别人想不到会做糨糊的生意,只有他做了。这个故事实际上已告诉我们,只要能赚钱,不偷不抢,做糨糊也能成为大商人!

懂得大与小的变通法则,你就能当老板。

无独有偶,在我们眼里很不起眼的一个小小的指甲钳,竞也能做出球的大生意。这大生意的老板就是梁伯强,他在老家广东中山市小榄镇的聚龙集团,此前专做工艺品和小五金产品。在这个珠江三角洲的名镇,他也算是一号人物了,与乐百氏的创始人何伯权等人几乎同时创业,年利润却不能同乐百氏同日而语,只有2 000多万元。

2001年下半年,梁伯强在小榄镇一下子圈了300亩地,他想把小榄打造成全球的指甲钳制造中心。在他看来,这是中国入世给他这个小老板的机会,但对这样一个大的投资决策他多少有点紧张。

1998年5月的一天,梁伯强偶然从报上看到一篇《话说指甲钳》的短文,从中得知******总理1997年曾以指甲钳为例,要求轻工企业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产品。小小指甲钳能在总理心中挥之不去,可见这绝非小事,这里有市场的空白点,也是企业发展的机遇。一想自己在工艺品、小五金行业做这么多年,什么赚钱做什么,结果也没于出多大名堂,梁伯强觉得是该有所专攻了。他决定在小五金行业做单一产品,做品牌,而不再做那些低档的产品。粱伯强把宝押在了指甲钳上。

经过考察和攻关,梁伯强生产出第一款命名为"圣雅伦"的新-代做品牌,而不再做那些低档的产品。梁伯强把宝押在了指甲钳上。

经过考察和攻关,梁伯强生产出第一款命名为"圣雅伦"的新一代指甲钳。经国家日用金属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称霸国际指甲钳市场的韩国产品,而价格仅是韩国产品的60%。这让当时中国轻工行业协会既吃惊又兴奋。

2001年8月,梁伯强收到了全国日用品标准化中心委托函,委托聚龙集团起草指甲钳行为的国家标准。

目前,"圣雅伦"在国内指甲钳的高档市场中占据了70%以上的份;在国际市场,"圣雅伦"已经进入东南亚和欧美市场,2002年销售额已达到6 000万元,梁伯强走出了第一步。

梁伯强还有更远大的理想,在"中国小五金之乡"小榄镇打造一个全球最大的指甲钳制造基地,新建六条现代化生产线,年销售额达到6亿元;在中国小商品集散地、全国物流中心浙江义乌与合作伙伴利中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推出一个新品牌--利中牌指甲钳,占领国内中档指甲钳市场;与广东另一家指甲钳企业进行战略结盟,组建中国指甲钳集团,在全球打响指甲钳"中国造"的口号。

梁伯强的指甲钳生意实实在在地印证了不舍小利累积大富的经营法则,这尤其值得商界中人仔细思量。

2、买卖争毫厘

作为商人,大多有两种心态:一种是奢侈挥霍,视钱如泥沙;一种是俭朴自守,希望一文钱掰成两半花。成功的商人属于后一种。积沙成塔,集腋成裘。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经商成功的法宝。

占人训诫说:成由俭,败由奢。其实,不少超级富豪贫到富,自始至终都十分节俭。譬如李嘉诚,他从来不讲究衣服和鞋子是什么牌子,-套西服穿十几年是平常事;10双皮鞋有5双是旧的,皮鞋坏了,补好了照样穿;那只永远快10分钟的手表是普普通通而且用了很多年的电子表;为了赶时间,几块钱一包的饼干也可以当美餐。

或许有人会说:"这样一来,面子往哪儿搁?"的确,中国商人有许多不仅自己要讲面子,也要给别人面子。比如和中国商人打交道,很注重接待规格,接待规格越高,那就算是对方商人给足了面子,这笔生意就算是搞定了。

谈生意的时候面子是要一些的,但是只要能达到目的即可,千万不要过于铺张浪费。就算是香港超级富豪的李泽楷,也不会把平时用来招呼生意伙伴的一架价值1 000多万港币的滑翔机用于自己的享乐。如果说,谈生意需要面子上过得去的话,那么生意场下的私生活面子又有多(用处?关于这一点,李泽楷、李成枫等人的例子更能反映出商人们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1999年5月,李泽楷的身价已经升到几十亿港币,在接受《********》的记者采访时,他手上戴一只Swatch手表,上穿一双俗称"白饭鱼"的鞋,这种鞋在香港遍布街巷的便民超市连锁店中随处可见,一般只售15港币。李泽楷通常穿便服,斜纹裤,除非正式场合,为表示对客人的尊重,他才会穿礼服。参加《南华早报》与DHL举办的杰出商业人士成就奖颁奖会他也没有打领带。对日常饮食,他更是持一种喂饱肚子便罢的快餐风格。

李成枫是新加坡报业的巨头,他1909年出生在福建南安,祖父是清朝末年的武举人。他从小就被父母送给膝下无子的舅舅当养子,没有受过系统化的正规教育,只是在乡村的私塾中念过几年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