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盛世悲情
4296500000012

第12章 杨家有女初长成(1)

经过了三个多月的精心准备,为李瑁选妃这件事情终于有了眉目。就在这一年的冬月二十四这一天,全国各地三品以上的官员为了讨好当今皇帝和当今最受宠的武惠妃,都把自己的未出嫁的女儿和妹妹带到了长安城,参加寿王妃的最终逐决。这一天,全长安城的驿馆、客店全是爆满。通往礼部衙门的道路上车水马龙、络绎不绝。这样一来,内侍省的李适之就忙得不可开交了。平日里闲得无聊的他一旦没事便跑到“神仙醉”酒楼同李白、张旭等人狂饮,位列“饮中八仙”的第二位。但是每当遇到皇帝选秀女、各皇子选妃之时,他就没有闲暇再去那种地方了。他要会同礼部开展好这项工作,若是其他皇子选妃,倒是可以马虎一点,随随便便走一下过场就行了。但是,寿王是一个例外,因为他是武惠妃的儿子,自打王皇后出事之后,武惠妃虽无皇后之名,却有皇后之实,她交代的事情谁敢马虎啊?

“唉!一个皇子选妃都要如此兴师动众,倘若那一天真的成了主子,岂不是要天翻地覆了?”中书舍人韩休也埋怨道。

“就是啊,昔日太子爷选妃也没有如此劳师动众过。为什么一个小小的寿王,竟要大家如此劳累?”吏部尚书萧嵩也是颇有微词。

“我说二位大人啊,平日里你我都是无事可做,今日忙活忙活也是应该的,这种事情可是千载难逢啊,若是没有遇上这等事,恐怕别人早就把我们几位给忘掉了!”听到一旁的两位如此牢骚不断,李适之倒是颇为自在,自嘲一般地说道。

“嗨!你倒是一个乐观派!”韩休笑着摇了摇头,“我说李大人啊,你看看,光是各州刺史上报的名单就有五六百人,还要按照家世、容貌、才识逐一淘汰,这几轮下来,没有个十天半个月,怎么可能?可是皇上给我们限定的期限是本月二十八日!人手又不够,这等事为什么偏偏让你我几把老骨头遇上了?”“唉!”李适之笑着摇了摇头,“还是李太白那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说的在理啊,韩老啊,若是你不嫌弃,今晚我做东,先到‘神仙醉’喝上几杯!”

“难怪有人把你们列入了‘饮中八仙图’果然名副其实啊!”萧嵩也是幽幽的叹道。

“人其实只有在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啊!”一谈到喝酒,李适之就有一种莫名的兴奋,“如果整日沉沦于庸庸碌碌的俗事之中而无法自拔,这样的人生是不是太虚伪、太做作了吗?”

韩休、萧嵩二人同时一怔,看来平日里只知道混迹于市井之中,和贺知章、李白等人饮酒作乐、笑傲人生的李适之竟然达到了如此境界。是啊,在宦海中沉浮了几十年的他们何曾没有过这种感觉呢?整日在一张虚伪的面具之下说着一些言不由衷的话语,做着一些身不由己的事情。如果条件允许,他们又何曾不想长醉不醒呢?

“算了吧!”韩休苦笑着摇了摇头,“我看喝酒之事,还是等到手中的事情办完再说吧!若是稍有闪失,你我几把老骨头想要光荣退休都怕是一大难题!”

“唉!”李适之和萧嵩的脸上都露出了一丝笑容,虽说韩休满腹牢骚,但是办起正事来倒还是一丝不苟的!

经过他们几日的辛勤劳动,寿王妃的人选最终敲定了,一份记有包括利州刺史杨玄琰的女儿杨玉环在内的十几人的名册就从他们的手上递交到了李隆基的手中。

“总算是把皇上交代的事情给办完了!”韩休长长的舒了一口气,“我们也应该到‘神仙醉’去聚一聚了!”

“原来韩老还是喜欢这一口啊?”李适之一听到要喝酒,兴趣立刻就上来了。

“人身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韩休没有正面回答李适之的问题,反而是引起了李白的两句名言,伸了一个懒腰,惬意地说到。

“还有就是‘但愿长醉不愿醒’!”萧嵩也笑着补充了一句。

“走!喝酒去!”三人相视一眼,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到了冬月二十八日那一天,经过李适之三人的辛勤工作和李隆基、武惠妃的挑选,最终确定了三名女子进入了最终的角逐。“启禀皇上,内侍省不负皇上重托,联同礼部,已经订好了寿王妃的人选,最终还请皇上圣裁。”在“神仙醉”酒楼里同李白狂饮一番之后,李适之立刻又变回了那名道骨仙风、神采奕奕的内侍省侍郎,一进含元殿就把那本由他和韩休、萧嵩、联名签署的奏折递到了李隆基的面前。

“嗯!”李隆基微笑着点了点头,似笑非笑地望着李适之:“看来,‘神仙醉’酒楼里的陈年女儿红的库存量又在急剧下降吧!”

“微臣知罪!”李适之一听到这句话,连忙跪在地上,原来那种神采奕奕的笑容早已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微臣酒后误事请皇上治罪!”

“酒逢知己千杯少!能遇上李太白这种知己,就是将这世上的美酒喝完也在所不惜。朕交代给你的事情,你并没有耽误,又何罪之有?”李隆基微笑着摇了摇头,接过李适之递上来的奏折,快速看了一眼,;脸上再次发出了欣慰的笑容:“这几个女子无论是家世,还是容貌都是十分与瑁儿相配。看来在这段时间里,各位爱卿花费的心思可真不少啊!就选这几位女子进宫,朕和娘娘看看谁最适合做我的儿媳妇!”

“微臣领旨!”李适之眼见在“神仙醉”狂饮的事情被李隆基点破,脸一直红到了耳根,好在李隆基并不在这家事情上多做追究,不由得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心中暗自想到:“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像李太白一样,放下这一身劳什子烦事,落得个‘但愿长醉不愿醒’!”

第一个出场的就是利州刺史之女杨玉环。伴随着一曲轻柔、婉转的霓裳羽衣去,一张美若天仙的脸蛋就进入了人们的视线。三千青丝盘成云髻,丝丝飘滑,宛如天上仙娥随风起舞;弯弯的柳叶眉,不需任何一笔描饰,就可以让见了她的所有男子怦然心动;一队明亮的眸子在轻轻一转之间就可以抛送出上千道风流婉转的秋波,足以让世间每一个男子都为之神魂颠倒;小巧玲珑的鼻子嵌在一张风情万种的脸蛋上,让人不得不佩服造物者的妙手杰作;盈盈的莲步随着婀娜多姿的身段,伴随着音乐的节奏,一步步走到大殿中央,虽非可以在跳舞,但是足以让在场的每一个男子血脉喷张!谁都不敢想象,若是那张樱桃小嘴开口一笑,是不是会出现怒放的群芳为之失色、青山为之倾倒的后果呢?

“绝!绝!绝!真想不到时间还有此等人物?”龙椅上的李隆基一看见杨玉环踏进宫门,眼睛就紧紧盯住了这位天生尤物,神情也是怅然若失。一个人喃喃自语道,语气之中感慨万千,颇有悔意。

“臣女杨玉环参见皇上,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她不开口倒不打紧,一开口便发出了像黄莺的歌声那样婉转动听声音,让这个曾经将一个王朝推向了顶峰的皇帝陷入了无边的幻海之中。

“为什么此次是替瑁儿选寿王妃,而不是为自己选秀女?上苍对朕不公啊!如此美丽的女子,竟然会与朕擦肩而过,成为了朕的儿媳妇,与朕无缘!”听到杨玉环那动听的声音之后,李隆基的肠子都悔青了,陷入了无限的懊恼之中,竟然忘了说一声“平身”!

“皇上!”一见到这像一个貌若天仙的少女,武惠妃也是高兴的合不拢嘴,附在李隆基的耳边悄声说道:“臣妾见这位女子和瑁儿倒是挺般配的,不如,不如就选她吧!”

“哦!好!好!”被武惠妃这样一提醒,李隆基才从无边的幻海中回到了现实,心中虽说有一千个、一万个不愿意,但是,作为一个君王,不可能在这种场合把这种不合时宜的情绪表现出来吧!他只好象征性地附和了两声,具体是什么好,他自己也是说不清楚,“但是,不知瑁儿认为如何?”说罢,他便把目光投向了坐在他前方不远的男主角——李瑁的身上,心中默默地叨念着:“你就说一声‘不’吧,除了她,真什么东西都可以给你!”

看到李隆基和武惠妃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了自己,又望了望大殿中央的女主角,李瑁的那颗心也是砰砰直跳,如此美丽可爱的可人儿,谁又愿意与之失之交臂呢?更何况,幸运女神已经把她那青睐的目光投向了自己,又岂能将这种幸运付诸东流,“儿臣恳请父皇与母妃替儿臣做主!”李瑁跪在地上,急切地说道。

“完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失落感自李隆基的心底升起,眼睁睁地看着绝世佳人从自己的眼前走到自己儿子的怀抱之中,即使是拥有天下有如何?李隆基的心哀伤到了极点。

“皇上,看样子瑁儿很心急啊,你就快替他那一个主意吧!”武惠妃从李瑁的眼神中看出了儿子的焦急,她知道儿子的整颗心都全部放在了眼前这个美人身上。爱子情切的她不愿意看到儿子遭受感情的煎熬!坐在一旁不停地催促着李隆基。

“你们都认为可以吗?”李隆基怅然若失地问道:“瑁儿满意吗?爱妃满意吗?”

“儿臣满意!”沉浸在喜悦中的李瑁迫不及待地说道。

“臣妾也是十分满意!”武惠妃的脸上也堆满了笑容,“臣妾认为这个女子是寿王妃的最合适人选!”

“那其他的人选呢?就不用看了吗?”李隆基仍不放弃地问道,但心中却像塞了铅块死的,越来越沉,越来越重。

“儿臣此生非她不娶!”李瑁的心情越来越激动、越来越紧张,生怕眼前这位女子长翅膀飞了、伸开双腿跑了、化作冰水溜了!恨不得立刻把她捧在手里、含在嘴里、吞进肚里、贴在心里!

“罢!罢!罢!看来此生注定了朕与她之间有缘也只是一种孽缘!”一种极度沮丧的阴影笼罩在他心里。可是,武惠妃极度满意,李瑁也是十分坚决,要将眼前这位美人拥入自己的怀抱之中,无异于是横刀夺爱,而且是从自己的儿子手中横刀夺爱,这不知会酿成多大的悲剧!

“既然爱妃和瑁儿都中意与此女,那么这件事情就这样定了吧!”虽说心中有一千个一万个不愿意,但是,此时此刻的李隆基不得不显示出一个帝王、一个父亲应有的大度,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迫切想要的东西从眼前滑落,仍然要做出一副强颜欢笑的样子,这就是人性的悲哀!“我们还是看看这孩子的才艺如何吧!来人,奏乐!”

一曲优美的旋律在大殿中弥漫开来,只见杨玉环迈开盈盈的莲步,和着音乐的节拍,尽情地展示着自己婀娜多姿的身段,抖动着衣衫,在殿中显示着自己优美的舞姿。

“妙!妙!妙!”李隆基拍着手笑道:“能把自己的舞姿与朕的霓裳羽衣曲结合得如此完美,她还是旷古绝今的第一人,此人正是上苍为我皇家而生的!”但是,此人能够和着他所谱写的霓裳羽衣曲的节拍而演奏霓裳羽衣舞,谁又能够说不是为他李隆基而生的呢?也许,在冥冥之中,上苍考虑到这位艺术家皇帝生长在这个世界上太孤独、太寂寞了,才给他带来了这等人物。自古知音难寻,没有知音的人生注定了是一场悲剧;但是,遇上了知音,却不能促膝相谈、互诉衷肠,这难道不是人生的一大悲剧吗?看着大殿中央翩翩起舞的杨玉环,李隆基仿佛回到了激情四溢的年轻时代;但是,一想到这个人竟然只是自己人生旅途中的一位匆匆过客,无限的失落、无限的惆怅、无限的遗憾便占据了他的整个心灵!

“好!”随着音乐的节奏渐渐进入了高潮,众人仿佛忘记了在这大殿之上还有一位九五之尊,忘记了自己只是大唐朝廷的一位臣子,甚至忘记了自己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完全被杨玉环那优美的舞姿陶醉得如痴如醉,情不自禁地喝了一声彩。

“怕!”没想到殿中诸人竟然把自己给忘记了,一股无名之火从李隆基的心底冒起,他在龙案之上重重地拍了一下。

奏乐声戛然而止,杨玉环也停止了舞动,怯生生地跪在地上,一对美目紧紧地盯着那个高高在上的主宰者——她未来的公公(至于在后来,她与他之间的关系就显得有点微妙了!)虽说流露出无限的惊恐,但是这种惊恐的神色嵌在她那张漂亮的小脸蛋上面,确实别有一番风味。“臣女未得旨意便擅自起舞,妄作主张,望皇上恕罪!”小嘴一张,一句如黄莺啼叫般的声音传入了众人的耳朵,让众人的心为之一颤,瞬即之间,刚刚被发怒的李隆基吓醒的众人几乎又陷入了陶醉的情境之中。

“臣等失仪,望皇上恕罪!”殿中众人虽说被杨玉环那优美的舞姿、动听的嗓音迷得神魂颠倒。但是,李隆基的发怒足以让每一个人清醒过来,而且让每一个人陷入非常尴尬、非常窘迫的境地。

“各位爱卿连日操劳,辛苦了,今日就且散去吧!”此时的李隆基也是心烦意乱、七上八下。这个准儿媳让他心神不宁,竟忘了怎样处置这群刚才还忘记了君臣之礼的臣子!“让礼部会同钦天监选择一个黄道吉日,让寿王与杨姑娘完婚!”

“臣等遵旨!”

“臣女叩谢浩荡天恩!”杨玉环美目流转,放射出道道柔光,流露出无限柔情。从这一刻开始,她与大唐皇室,与李隆基、李瑁父子之间那种说不清、道不明、也纠缠不清的感情纠葛就开始了!从这一刻开始,就注定了她的美貌给她带来的不仅仅是一家人的飞黄腾达,而且注定了要背负着她那柔弱身躯难以承受的历史责任。

繁华热闹的长安城和荒凉苦寒的灵州城相比,确实让人感到轻松许多、惬意许多。哪怕是回来了几个月了,习惯了边塞紧张生活气息的李光弼还是感到无所适从。

“少爷!”一位精瘦的老头缓缓地走到他身后,地上了一杯热气腾腾的清茶,“自打从军营回来,你就是闷闷不乐,整日就把自己关在书房之中,是不是有什么心事啊?有的话,尽量发泄出来吧,要不然会逼出病来的!”

李光弼接过茶杯,呷了一口,一股浓郁的清香沁人心脾,顿时让他感到神清气爽,精神百倍!心情一下子也舒缓了许多!此次告假还家,是借参加科举考试为由,但是,坐在书桌面前的他却是半个字都看不进去,反而时不时把目光投向了书架上的《孙子兵法》、《武侯兵法》这些书上。要是回到军营,王忠嗣问起这件事,自己应该如何作答呢?李白对他的评价,他不能忘记;王忠嗣对他的期望,他更不能忘记。有时他自己不禁在想:难道自己真的只是武夫一个,与这个百花齐放的诗坛注定了没有缘分?

“安叔!”虽说那位精瘦的老头只是契丹王府中的一名仆人,但是,当他还没有投奔到李楷洛麾下之时就已经威震长城内外,让活跃在大漠之中的“英雄人物”都闻风丧胆。在接受李楷洛节制之后,更是把自己的一身武艺献给了李楷洛为大唐的拓边、戍边的事业上。在李楷洛的指挥下,他在幽州、东受降城、太原、鄯州、灵州各地立下了赫赫战功。李楷洛之所以从一名偏将升至了营州大都督、蓟国公,乃至进爵为契丹王,李安可说是功不可没。以至于后来,但凡李楷洛戍守的地方,四周诸胡都不敢上前骚扰,就是因为这主仆二人组合太具有震撼力了。所以,在整个国公府中,没有一个人把李安当做仆人看待,李楷洛更是把李安当做了手足兄弟,并放心的把李光弼、李光进兄弟二人送给李安悉心调教,而且严厉声称:“你们兄弟二人必须对安叔以父礼相待!”看到李安亲自为自己端茶递水,李光弼心中感到极度不安,连忙起身、欠身行礼。

“少爷何故如此?折杀老奴了!”李安快步上前,伸出双手,稳稳地托住了李光弼的双手。

李光弼一愣,因为他的身子竟然在双膝快要着地之时被李安给硬生生地托住了,即使是用尽全力,也难再往下屈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