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简直被高粱二爷给迷住了,喝了几口汤就向二爷家里跑去。真是不约而同,大羔、二蛋早就到了,还有大羔的弟弟二羔。
高粱二爷正在喝汤,我们只好等着。大羔更是心急忙着给二爷刷锅,二蛋就帮二爷喂羊,等二爷喝完汤,所有家务活都已干完。高粱二爷也很高兴,就把我们让到土炕上,大家团团围定二爷,听他讲斗鹌鹑的故事。
二爷抽动了一下鼻子,想了想就讲开了:“那是解放前的事啦,我才四、五岁吧,刚记事呢。那一年,咱这里闹蝗虫,蝗虫,知道吗?就是蚂蚱儿。我记得清清楚楚,可厉害了,蝗虫飞过如乌云遮日,所向之处,势不可挡,唰唰一洼好庄稼转眼就吃得净光。俺家的地里种的是谷子呢,眼睁睁的被蝗虫吃得只剩下一片光杆。那年颗粒没收。”
“听说南边收成还不错,没法子,你老爷爷就带着我到南乡去逃荒。”
“年景不好,没啥吃,百灵鸟卖了,买粮食吃了,只有那两只鹌鹑,你老爷爷说什么也舍不得卖,唉,对了,就是那年在老林逮住的那两只,可厉害了,斗遍方圆几十里,从没输过一场。很多人出高价要买这两只鹌鹑呢。"
“你知道训练一只善斗的鹌鹑要费多大的功夫吗?为了叫鹌鹑胆大、有劲、口死,首先要把鹌鹑,也就是每天把鹌鹑握在手中,把时,右手的拇指和食指钳住鹌鹑的脖子,让鹌鹑的头从母指和食指中间伸主来,身子握在手中,两只腿儿从无名指与小指中间伸出来,而左手不断地抚摸鹌鹑的羽毛。
这样经过长时间的‘把’鹌鹑不但胆大,而且脖子、两腿都变得钢劲有力。除了把,还要‘哈’鹌鹑,‘烫’鹌鹑。哈鹌鹑,就是对着鹌鹑大声呼吓,目的也是使鹌鹑胆大,不怕人。烫鹌鹑,就是用热水烫鹌鹑的羽毛,起初水温较低,而后越来越热,直到羽毛拔都拔不动为止。"
“你们没见过,鹌鹑斗架可厉害啦,口死的鹌鹑口口带毛,这样训练过的鹌鹑就不仅善斗还耐斗。所以,你老爷爷格外爱这两只鹌鹑,宁愿自己挨饿,也要喂好鹌鹑,又听说南方鹌鹑的价钱可能高些,出门逃荒也就把它们带上啦
俺爷俩走了三天,这天来到一个村庄,一问叫大王庄,看看已是日落西山。俺爷俩来到街中间,这是一条南北大街,只见路西有一家财主,瓦屋门楼广亮大门,门前一对石狮子,好不威风,里边也是楼堂瓦舍。
正看时,从里边走出一个老头,只见那老头身穿福寿黑缎子长袍,头戴红疙瘩黑缎子帽店,童颜白髪,一缕雪白的胡须飘洒胸前,一副文雅富态之相,一看就知道是这家的主人。只见那老财主走出大门就一直盯着看你老爷爷的腰。
正纳闷,就听那老财主向我们打招呼:“先生,吸袋烟再走啊。”
“不吸,不吸啦。”
“那你们到哪里去啊?”
“不瞒先生说,我们是出来讨饭的,走到哪里是哪里吧。”
那老财主一听我们是要饭的,就说:“眼看天快黑了,你们不住下吗?”
你老爷爷说:“我们正愁找不着住处哩,先生,你村哪里有闲地方吗,哪怕是个车屋筒也行。”
出乎意料的是,那老财主竟慷慨的说:“那就住在我这里吧,我这里有的是房子。”
俺一看这老财主愿意叫我们住,那就住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