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黄帝内经养生原理与应用
4244900000027

第27章 概说四季养生原则(5)

脾主运化,胃与脾相表里,脾胃共同完成消化吸收,为身体器官、四肢百骸提供营养原料和能源。脾胃出问题就会气血亏虚,是造成人体体能下降、免疫力降低,进而生成慢性病的根源。夏天湿气最容易伤脾,脾失健运会出现不爱吃饭,吃了不消化。脾主水液代谢,脾虚会有痰饮停聚,阻碍气机。寒邪中脾还会便溏泄泻。脾主肌肉,脾虚的人会感觉没劲,四肢酸懒,能坐着不站着,能躺着不坐着,特别表现饭后无力,必须要躺一会儿,而且越吃饱越没劲。脾胃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胃好坏看唇。唇白、淡、暗为脾虚,唇红干裂,胃火上行。

脾有一恶三怕:恶湿,怕生、怕冷、怕撑。吃生冷过多会造成脾胃湿寒,大便溏泄而滑;吃得太饱会伤脾,吃饭要吃七成饱,否则过多的食物会在胃中发酵生热,灼伤胃阴,形成胃痛、胃炎、口臭、牙龈出血等一系列上火的症状。唇口干裂时适当吃些水果、冰棍。脾为后天之本,人体脏腑、四肢百骸的供养一天也离不开脾胃运化水谷,脾胃不和,夜不安宁,会带来一系列的病变。中医有句名言,人“有胃气则活,无胃气则死”,可见脾胃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黄帝内经·脏气法时论》说:“病在脾,愈在秋,秋不愈,甚于春,春不死,持于夏,起于长夏,禁饱食湿地濡衣……脾病者,日昳(yì,巳时,上午9~11点)慧,日出甚,下晡静。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

这段经文交代了脾病在一年和一天之中起伏的五行规律和调养方向。其中“愈在秋”是土生金“子能养母”有利于病愈;“甚于春”、“日出甚”为木克土、肝木乘脾之时;“持于夏,起于长夏”是“火生土”和脾得本气,有利于病愈。脾喜燥恶湿、怕撑,脾病的本意应为寒湿困脾和运化功能被损,所以要禁饱食、不要身处湿地、穿着湿衣。脾湿泄泻急速,可用甘味缓之。甘味有缓急的功能,故能补之;苦味具有寒泻之性,故能泻之。

根据以上分析,不管是脾主长夏,还是脾旺四时,我们每天都离不开脾胃运化食物摄取营养和能量。我们只要按照《黄帝内经》的旨意,养好每一天的“生、长、收、藏”,“化”自然就在其中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为轮,“化”为轴,就像我们驾驶汽车的方向盘,把握好“轮”就行了。

(五)调养脾脏的方法

《黄帝内经》中没有给出养“化”之道,我们可以理解为,“化”的过程是不用人主观掌控的,是在我们控制好“春、夏、秋、冬”基础上的自然过程。然而“化”是需要条件的,《黄帝内经》把它归于夏季养“长”之道,也就是火热的夏季与人体的“心气内洞”几乎同时发生,这是一对矛盾,处理好这对矛盾就同时解决了养心和养脾的问题。所以我们调养脾脏同其他脏腑一样,养护脾脏的运化功能,是为“化”创造条件而已。脾主肉、主升清、运化水湿,又主统血,为人体后天之本。从脾的功能这样复杂看,脾出了问题表现症状复杂,如痰多、水肿、虚胖、头晕目眩、腹胀、泄泻、出血、唾液过多或过少、肌无力、嗜睡、消瘦、唇的异常等等,都与脾有重要关系。但明白了这些疑难杂症与脾有关系,一旦调好了脾胃,诸多疑难杂症就会逐渐消失。

从脾旺四时的习性出发,一年四季保护好脾胃,既是理性的要求,又是每天吸收营养、保证一天工作生活能量的要求,必须根据当时的季节气候和人的生理状况,随时调整好脾胃。

养护脾脏的食疗方法如下:

莲藕生在水中泥土之下,兼具坤坎之性,能补益脾肾。藕粉能消积食、止腹泻、清湿热、开胃口,是老弱病残、体虚多病者的上好补品,是古代御膳贡品。

莲藕的食用方法很多,可以清炒、凉拌、炖汤,特别是和猪蹄一起炖汤对脾肾的补益功能独特,有止血治崩漏的功效。

小米色黄,味甘,性温,入脾,是《黄帝内经》中“五谷”对应五行“土”

的“稷”,在战争年代确实为我们的江山社稷立下汗马功劳,是补养中华民族的主食之一。小米加步枪为八年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立下战功,也是中国女人生小孩儿坐月子的最好食物。使用方法可煮成粥或干饭,或磨成粉做主食。对于调脾补虚来说最好还是熬成粥,糜粥自养,香味四溢,醒脾安神。每天晚上喝上一碗,保你安睡梦乡。

鲫鱼汤、鸡汤对调和脾胃、补虚效果也很惊人。笔者一次献血之后,身体一直虚汗不止,头晕无力。夫人为我连续半个月交替调治,身体很快恢复。后来翻看养生药膳,确认二汤早已是有名的药膳方剂。

脾胃虚弱的人可选用四宝粥:莲子肉10克、山药20克、薏米30克、芡实10克,每天早晨熬一碗粥,半个月内就会见到明显效果。

关于对症治疗脾病的方法,在前面夏季养生中涉及的脾湿中寒泄泻已给出了调理方案,此处从略。从脾和肾的密切关系看,脾胃相当于锅在煮饭,肾阳就像锅底的火,肾阳不足,就会使脾胃做不熟饭,所以脾胃虚弱,又有可能是肾阳虚衰的一种表现。

从多年研究养生发现,脾多虚证,实证少见,这可能是空调、冰箱的应用,使人们可以过多的贪凉饮冷造成的。秋天的燥证,有时表现积食、便干,可以理解为脾实,可通过清肺(实则泻其子)的方法来解决;还有可能出现“肝木乘脾”

的问题,可以通过疏肝理气、疏肝和胃的方法解决。

太白穴是足太阴脾经的原穴,位于脚内侧边缘靠近大脚趾处。每天按摩、艾灸或药物外敷此穴3~5分钟,补脾又益肝,对脾虚引起的食欲不振、乏力、水肿、腹胀、腹泻等都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脾为后天之本,担负着为人体四肢百骸提供营养能量的任务,脾不好,其他器官会受到影响;其他器官没有合理使用,出现异常也同样影响脾的工作状态(轮轴关系)。所以,调养人的脾胃需要较高的辨证施治能力,需要读者掌握一定的中医理论知识。

本章小结

本章对《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中四季“养生、养长、养收、养藏”之道展开解析,对其中的重要论述加以客观解释,以帮助读者正确理解“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原则。其中说明了自然界阴阳“生、长、化、收、藏”的自然本质,人在其中何为“顺之、逆之”以及逆之的后果,各个季节生病起伏变化规律、调养方向和防病养生要点,给出了具体调养方法。

通过对这一章内容的理解,人们可以进一步理解:阴阳四时变化给人“风暑湿燥寒”和“温、热、平、凉、寒”五气承接的感觉,其实质是地球与太阳的相对运动使地球生物“春温所以生,夏热所以长,秋凉燥所以收,冬寒所以藏,因阴阳幅度适宜(温湿度适宜)所以化生”的自然规律。人要与四时气候相适应,从睡眠、饮食、住、行、心态等生活细节着手,养好“生、长、收、藏”,“化”

就在其中,就能实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我们明白了逆四时之气就会伤害五脏。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说:“因于露风,乃生寒热。是以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夏)为洞泄,夏伤于暑,秋为疟。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四时之气,更伤五藏。”可见,人体有病,尤其是慢性病,都与上一季节“逆时气”有关。保护好当下就是为下一季节打好基础,一年四季循环无端,养生必然就是一年的事、一生的事了。

笔者在长期的自我养生实践中,从对一些问题的感性认识逐渐到理性认识,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摸索。每当用理性解决一个问题时,就可以解开许多积压在心中久思不解的问题,从中获得学习的快乐,也从中体会到《黄帝内经》的每一句话都可能隐含着许多我们没有理解的意思。比如说“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其中每一句话都把天、地、人紧密连在一起,能够正确理解需要考虑诸多因素,才能落实到人体疾病和治疗的方法上。有时认为是理解了,但在用时感觉还是没有完全理解,其中还有需要深度挖掘的东西。

总之,这一章只是需要人们初步理解养生的大原则,具体的实践操作部分还要在以后几章加以叙述。仅将四季养生要点加以浓缩如下:

把人的行为、饮食、情志浓缩成三组八个字:

行为:春捂秋冻,冬温夏凉(春慢减,秋慢添,冬保暖,夏乘凉)饮食:春生秋润,冬顺夏温(春吃芽,秋吃果,冬吃萝卜夏吃姜)情志:春畅秋安,冬满夏静(春心畅,秋心安,冬满意,夏心静)再将春夏秋冬四季养生歌,分列如下:

春养生

春季多风寒渐暖,天地俱温生机显。早睡早起生少阳,赏而勿罚心喜欢。

忌食辛腻要新鲜,绿叶蔬果阳性偏。注重防风伤肝脏,寒衣慢减是要点。

夏养长

夏季炎热易出汗,阳出阴入心易寒。降暑谨防凉太过,寒病多由夏季染。

要点防暑兼湿寒,风餐露宿应避免。避开中午暑热盛,适度运动免大汗。

饮食清淡应温暖,吃姜为防脾胃寒。晚睡早起不厌日,心情舒畅趣广泛。

秋养收

秋高温凉燥气爽,生灵收敛为冬藏。谨防阳散收不住,寒衣慢添适寒凉。

秋季燥邪伤娇脏,忌食辛辣润方良。早睡早起情志安,润肺生津饮适量。

冬养藏

冬天寒气易伤阳,早睡晚起待日光。肾精人体阳之根,养生要点把精藏。

少食辛腻利于藏,避免劳汗扰肾阳。节制房事保根本,心满意足度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