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结构系统在异常情况下的自动调节机制是上述的“乘侮胜复”规律。由于不及或太过引起的不正常的极端生克现象,严重的影响了系统的正常运行,称为五行的异常。自然中的极端气象灾害和人体千姿百态的疾病状态,都是打破五行生克制化平衡而出现的异常。人类非理性生产活动,如过度地砍伐森林造成“木不制土”使土壤沙化,又土不制水而发生泥石流或洪水泛滥;过度开采、使用地下能源(煤、石油等),使这些封藏在地下水中的“元阴元阳”大量释放(水不制火)造成温室效应,气候变暖(生发太过收藏不及),两极冰川融化,使海平面上升形成海潮风暴等自然灾害。
概括起来五行异常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子母相及。及,影响之意。子母相及是指五行生克制化遭到破坏后所出现的不正常的相生现象,包括母病及子和子病及母两个方面。母病及子与相生次序一致,子病及母则与相生的次序相反。如肝脏有病,影响到心火的正常,叫做母病及子;影响到肾水,则叫做子病及母。
(2)相乘。乘,即乘虚侵袭之意。相乘即相克太过,超过正常制约的程度,使事物之间失去了正常的协调关系,出现了克者过强、被克者过弱的恃强凌弱状态。
相乘现象可分两个方面:一是相对相乘,五行中任何一行本身不足,使“克”
它的一行相对显胜,乘虚袭之,而使它更加不足。如以木克土为例:正常情况下,木克土,由于它们之间相互制约而维持着相对平衡状态。异常情况下,木气处于正常水平,但土气本身不足,因此,两者之间失去了原来的平衡状态,则木气乘土气之虚而克它。这样的相克,超过了正常的制约关系,使土更虚(土虚木乘)。
二是,五行中任何一行本身过度亢盛,而原来受它克制的那一行仍处于正常水平,在这种情况下,虽然“被克”一方正常,但由于“克”的一方超过了正常水平,所以也同样会打破两者之间的正常制约关系,出现过度相克的现象。仍以木克土为例:正常情况下,木能制约土,维持正常的相对平衡,若土气处于正常水平,由于木过度亢进,使两者之间失去了原来的平衡状态,出现了“木亢乘土”的现象。
“相克”和“相乘”是有区别的,前者是正常情况下的制约关系,后者是正常制约关系遭到破坏的过盛相克现象。在人体,前者为正常生理,而后者为病理问题。
(3)相侮。侮,即欺侮,有恃强凌弱之意。相侮是指五行中的任何一行本身太过,使克它的一行,不仅不能去制约它,反而被它所克制,即反克,又称反侮。
相侮现象也表现为两个方面,仍以木为例:其一,当木(生)过度亢盛时,金(收)原是克木的,但由于木(生)过度亢盛,则金(收)不仅不能去克木(生),反而被木所克制,使金(收气)受损,这叫“木反侮金(木火刑肺金)”。其二,当木过度衰弱时,金原本克木,木又克土,但由于木过度衰弱,则不仅金来乘木,而且土亦乘木之衰而反侮之,习惯上把“土反侮木”称之为“土壅木郁”。例如土湿沤死秧苗、人的脾湿肝郁就是这个状态。
相乘相侮都是破坏相对协调统一的异常表现。“乘”为克之有余,危害于被克者,也就是某一行对其“所胜”过度克制。“侮”为被克者有余,而反侮其克者,也就是某一行对其“所不胜”的反克。实际上,相乘和相侮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如木有余,金不能克木,木便过度克制其所胜之土,这叫做“乘”,同时,木还恃己之强反去克制其“所不胜”的金,这叫做“侮”。反之,木不足,则不仅金来乘木,而且其所胜之土又乘其虚而侮之。所以说:“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素问·五运行大论》)。”
(三)五行是人体(及地球生物)生命机制
人秉天地之气生而全,物秉天地之气生而偏,是自然造就人为生灵之首的客观依据。生命体是天地阴阳五行运动的产物,换言之,天地为生命体之父母。按清代苗医彭子益先生的话说:人是宇宙的遗传体,生命运行机制就是天地运行机制的复制,又随时受天地运行机制的制约。所以阴阳五行规律是天人合一的核心,是中医基础理论最关键的环节,是定理。有了它,中医理论才说得通。
五行之理化生人的过程,遵循的是天地形成法则。即先阴阳合而为一(气聚成形、雌雄交配,精卵结合),再“是生两仪(染色体的有丝分裂),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分化出具有“生、长、化、收、藏”功能的肝、心、脾、肺、肾。肝主升发,心主宣通(长),脾主运化,肺主收敛,肾主闭藏。
彭子益先生在《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中说:人秉大气的木气而生肝脏与胆腑。
造化的木气,乃太阳射到地面的热,由秋季降入冬季,再由冬季水中,升出春季而成。人身的木气(肝胆)也是这样,肝和胆均在腹腔右侧,胆经的作用在右,而肝经的作用却在左。胆经相火由右降入下腹水气之中,再由下左升,然后发生肝经作用。肝经有病,诊在左脉,左腹有病,治在肝经,肝胆主筋,有疏泄作用。
人身处处有疏泄作用,处处有木气。
人秉大气的火气而生心脏与小肠腑。心与小肠主血,有宣通作用。人身处处有宣通作用,处处有火气。
人秉大气的金气而生肺脏与大肠腑。肺与大肠主皮毛,有收敛作用。人身处处有收敛作用,处处有金气。
人秉大气的水气而生肾脏与膀胱腑。肾与膀胱主骨,有封藏作用。人身处处有封藏的作用,处处有水气。
人秉大气的土气而生脾脏与胃腑。脾与胃主肉,有运化作用。人身处处有运化作用,处处有土气。
人秉大气的相火而生心包与命门腑。命门亦称三焦。心包与命门主油膜,有燔灼的作用。燔灼,即是燃烧。人身处处有燔灼作用,处处有相火之气。右肾内的白油,即是命门相火。心房为心脏,油膜包住的心尖,为心包脏。
人体正气做主时,脏腑之间相生相助、相互制约,保持每个脏腑气血平衡,不使某个脏腑出现不及或偏亢。若出现异常,也可通过脏腑间“胜复”规律使身体的五行生克制化关系逐渐趋于正常,使身体恢复健康。生克制化的不及或偏亢,就是人体的疾病状态。一切医疗和养生手段不外乎通过药物、饮食以及生活起居规律等,调整脏腑阴阳平衡,使之达到五脏六腑生克制化的正常状态。人在这种状态下有很强的自愈能力,“平衡自愈百病”,西医叫抵抗力或免疫力。
三、人与阴阳五行的关系如何描述
以上两节对阴阳和五行的具体描述,使我们知道了阴阳的出处、本质和具体的运动规律:地球和太阳的相对运动形成一年四季,就是阴阳五行。从阴阳运动的本质是温度这一观点出发,春天温,所以万物皆生;夏天热,所以万物繁茂(长);长夏湿平,所以万物皆化;秋天凉,所以万物收敛;冬天寒,所以万物皆藏,他们都是因果关系。可见,自然界万物的生、长、壮、老、已都是受温度有规律的变化来控制的。温、热、平、凉、寒是温度数轴上的不同“档位”,古人没有精确测量温度的能力,而现代科学已经将春夏秋冬的温度范围基本界定了。所以古人谈阴阳,是对温度的定性、而不是定量的概念。
阴阳和五行关系的实质可以这样描述:太阳的阳热照射在阴寒的地球上,在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一年之内,形成阴阳的“温、热、平、凉、寒”温度变化,使地球形成春生、夏长、长夏化、秋收、冬藏五季五行分明的气候特点,并周而复始,年复一年循环无端。还可以进行如下简述:阴阳是寒热,五行是一年内寒热的五种作用力(fivepowers)——生、长、化、收、藏。地球万物受其循环制约,从之则疴疾不起,逆之则灾害生。
《易经》、《道德经》、《黄帝内经》,都肯定这个道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黄帝内经·宝命全形论》说:“人秉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气合而有形,得脏而有名(《灵枢·顺气一日四时》)”。所以,人与阴阳五行的关系可以这样描述:人秉五行化五脏,构成人体五脏生克制化的稳定结构和工作机制。
可惜科学发展到今天,天地与人类之间的这种关系还只能意会,还不能用现代科学仪器看到,也没人能够发明用控制实验的方法再现、证明这一过程。就像地球等九大行星为什么有规律地围绕太阳旋转这样的问题,没人能够确切地解释,但不影响人们相信:太阳一定对九大行星具有绝对控制力(引力),并有规律地驱动九大行星运动(自转、公转离心力作用等),否则它们为什么不杂乱无章地旋转呢?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还只能这样回答:因为这是形而上的学问,属于“道”
的范畴。我们可以把“有规律地驱动”视作古人所谓的“道”。现实是我们人人都在“道”中,却自用而不知,这是因为现代人还不能理解“道”的客观自然性。
医学的“道”就是要弄清天地人之间的关系,包括人体工作机制。目前人类医学最大的缺陷就是还没有弄清人体这架“机器”的工作原理,或称工作机制,是被有形的病灶、细菌、病毒牵着“鼻子”跑的关键所在。
本章小结
以上我们了解了太阳与地球是阴阳的本体,寒热是阴阳的本质,五行是阴阳二气在一年四季阳气的“生、长、化、收、藏”运动,生命在这个大环境下产生,自然界生物,包括人体五脏六腑同样遵循五行运动规律,维持生命的稳定结构,从而确定:阴阳是生命之源,五行是生命至理。这是天人合一相应的核心。
在本章中,笔者用现代科学知识,特别是天文学知识修正了“阴阳五行”延用两千多年的错误概念;用现代语言重新描述了“阴阳”运动规律,包括阴阳互抱、互根互用、相互转化、无限可分的运动规律;用现代生物学、物理学观念,重新描述五行生克制化、乘侮、胜复规律,打破了阴阳五行“玄学”、“哲学”观念,把《中医学基础理论》的“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回归到自然科学大家庭,还原了《黄帝内经》“天人合一”内在的客观、必然联系,这将为中医走向世界提供理论支持。
正是:
日地阴阳命本源,四季五行命理篇。
生克制化平衡治,失衡就有灾之变。
本章内容明确了阴阳五行的具体概念和来历,其中阴阳的相对运动和五行的生、克、制化的工作原理,是“天人合一”理论体系的核心部分,这个核心地位是由地球与太阳相对运动决定的。
太阳系其它星球、月亮对地球的影响,形成天地间五行运动丰富多彩的变化规律。下一章,笔者将带领大家先“上天入地”,再走进一天的地球生活,了解“天人合一”的诸多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