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和这个世界,正面相遇
4243500000005

第5章 新西兰,童话里的世界(4)

把自己当成一个不属于任何地方的人,不聊政治,不谈时事,只是简简单单的,在炎热的,寒冷的,某个早晨或是某个下午,聊着自己喜欢的话题,慵懒的,平静的,抑或是激动的,喝酒,品咖啡,饮下午茶,小酌,小熏,小陶醉,在清醒与模糊之间,决定下一个去处。或是突然想要一个人,呆着,看日出日落,看潮汐变迁,看来来往往的人群,看发生在街角的故事,呆呆的半天,什么也不做不想,像是从这个世界蒸发掉几个小时般,享受着透明的乐趣。

一个人旅行,于我而言从不孤独,反而,它因为有太多的人一路上的加入变得热闹非凡应接不暇,它充满了探索,冒险,它被注入了生命的热情,它传播着世界大同的文化,它让大脑更加生动的思考,它为人生积累着宝贵的财富,它也在为自己打造着坚强独立不屈服的内在。

倘若有一天,你体会到了独行的魅力,一定会瞬间上瘾,无法自拔。

舍不得离开,瓦那卡

初秋的WANAKA(瓦纳卡)已经染上了金黄的颜色了。

太多的人爱WANAKA,爱他的安静,爱他的简单。有山有水的城市,总是可爱,更何况,这里还有一颗从天际降临的蓝色宝石,镶嵌在植被丰茂的群山中,只是开车往郊外走上几分钟,便能远远的看见那片令人眩目的湖,湖水湛蓝清澈,比那上方万里无云的天空还要鲜艳好多倍,只是盯着看了几秒,便像是快要被摄了心魄一样地着魔,移不开眼睛。

自行车,似乎是这个围湖而建的小城最适合的交通工具,骑着车,徐徐的凉风轻轻吻上脸颊,和坐在湖边相互依偎的情侣们打招呼,看阳光穿过树枝洒在车轮上,远处的内湖湖面上,波光粼粼有些刺眼,还有比这更值得停留和追忆的时刻吗?

想象着要如何浪漫的度过这个在WANAKA的懒散下午,不知不觉走到了自行车的租赁小店。一问,第二天是感恩节,店铺不开,几乎是宣布了租车的不可能。

于是,只能徒步。

因为地广人稀,新西兰人得天独厚地把每一寸土地,都当成了运动场,无论是乡间小道,市中心,商场外,还是山脚下,你能想象的地方,都有跑步锻炼的人。

这个下午,我健硕的背着脚架、镜头和不轻的相机,从WANAKA市区一路走到上游的海湾,一路上,见着小女孩们和黑色的大狗嬉戏着,长椅上看报的老人用手扶着眼镜,拄着拐杖的老太太站在露肩上望着远方,脚踏车轮碾过树叶压出细细碎碎的声音,踹着粗气的年轻人一头大汗地从身旁跑过,海浪缓慢地拍打着岸边的鹅卵石块,柔和的阳光洒在细幼的芦苇尖上,松树果实不时得从头顶坠下,落在地上,砸出“嘭、嘭、嘭”的响声。4个小时的徒步,所见的每个画面,都是难忘。

在我心里,WANAKA兴许是南岛最适合居住的城市,没有皇后镇的拥挤,也没有达尼丁那么难找车位,兴许是因为那片蓝得让人眼睛生疼的湖,WANAKA这座优雅安静的却又不失繁华和热闹的美丽小城,让我待了两天也舍不得离开。

这里还有个知名的地方,PUZZLING WORLD,迷惑世界,有许多新奇的玩意,是几乎来到WANAKA必去的地方。我这个早没了童趣一向对这类事物不感兴趣的人,居然是莫名其妙的拐进了迷宫。我不知道迷宫是要走很久的么?不知道稍有不慎在里面困个大半天都是有可能的么?不知道这迷宫没有顶棚走在里面暴晒着找不到出口的焦急心情么?走进去10分钟,以上的这些,我全都意识到了。

迷宫里有各国的小孩,各国的爸爸妈妈,各国的情侣们,不时碰头,迎面微笑,再擦肩而过,遇到的次数多了,会笑出声来,小孩子们乐趣满满边跑边呼喊,大人们却几乎都已经一脸焦急满头大汗,迎面疾步走过来的姑娘和我擦过的时候说,她已经在里面待了一个半小时了。听到这话,我开始紧张起来,我还得赶着开300公里去下一个地方,不能耽搁太久,总不能求人帮忙,问转几个弯再朝哪个方向走才能走出迷宫,那就成了国际玩笑了。汗从头上滚到脖子上滚进衣服里,太阳越来越大,我爬上了望塔,寻找出口的方向。看着底下迷宫里的小人儿们忙忙碌碌来来回回,突然感到乐趣横生。人生,不也是像这样的迷宫一样么,我们被困在各种各样的迷宫世界里,每天都在寻找出口,有的人,找到了,便释然了,人生也许平凡,却活得平静,活出了自己满意的方式;但有的人,却被自己的思想禁锢在迷宫里一辈子,走不出来,人生便是满满的苦闷,焦虑,哪怕富足一生,却不泰然。

好不容易从迷宫里走出来,已是中午,我的前面,还有近300公里的路要赶。

车开到郊外,突然,远远的,见着躺在地上的一只小动物,我绕开它,把车停在了露肩上,走到它身边。那是一只兔子,它已没了呼吸,灰色的毛发早已暗淡无光。

听人说,新西兰的郊外公路上会有很多动物尸体,偶尔自己也会撞上小动物,如果遇到,不能惊慌。因为这些好奇的小动物们,不在深山老林里待着,却对跑在公路上的庞然大物充满了各种好奇,所以有时候,会不打招呼地横穿马路。

撞到小动物的,大多是大巴车,载满游客以100码的速度开着,如果因为小动物突然的出现而踩刹车或是打方向,可能躺那的就不是一只兔子或是山鸡的尸体了。小车偶尔也会撞上动物,基本上是防不胜防。因为事先知道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开车的时候我总是注意力高度集中,一看到前面马路边有黑影就踩刹车,因为极度小心,全程没有伤害到一只小动物,连在公路上啄小兔尸体的老鹰也没有撞到,备感欣慰。

但路上看到这样的尸体,却是叫人心痛。好奇害死猫,在新西兰,好奇会害死好多的小动物。

从WANAKA到皇后镇,要经过一个非常出名的小镇——ARROW TOWN(箭镇)。离皇后镇仅20公里的箭镇,就如同洛带之于成都一样,是个周末郊游的地方,虽然停留过夜的人不多,却是非常值得久住。箭镇的美,不知道迷醉了多少人。秋天的箭镇,就像是个打翻了彩色油墨的画盘,道路两旁茂盛的金黄色,远处山林满山遍野的红黄绿紫交相辉映,整齐排列的白色小房子,和那晴空里如碧玉般的宝石蓝色,开着车慢慢行驶在箭镇小路上,不敢相信在这个现实世界,一幅画面里可以装得下这么多的颜色,美得让人怀疑是不是走进了画里。

突然来到皇后镇

Glenochy是皇后镇另一边40公里的小镇,到达皇后镇以后,我迫不及待地朝这个传说中像明信片一样的小镇开去。

一个独行的意大利男人,和一个独行的德国MM,在这一路上不断地和我在各个观望点偶遇,德国MM不爱说话,意大利男人倒是在最终到了GLENOCHY和我开玩笑说,明明我们都选择了一个人出来自驾,却最终搞得像个旅行团似的,你停我停你走我走,最终还会合了。我们在GLENOCHY湖边的草地上坐着聊天,德国MM站在车边有一句没一句搭腔,阳光刺眼,却吹着冷风,远处一个玩着滑板的年轻人在滑坡上边玩边自拍,我走过去,替他按下快门,很快,他也加入到了这个秋色微醺的下午茶话会。开得累了,走得累了,看得累了,摊在草地上和一群从没见过,也不会再见,有着各自精彩文化的人一起休息聊天,不赶时间,不用等人,聊到想离开的时候,才一一告别,一个人旅行的乐趣,有时候比想象的要大很多,因为,这毫无束缚的自由。

往皇后镇回程的路上经过一个漂亮的峡湾,在这里,我遇到了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摄影师。为了等那一抹从云里透出来的光线刚刚好洒在某个山丘上,他在冷风里站了两个多小时。这便是专业,相比我这样的跑下车拍几张,被吹得摇摇晃晃得赶紧跑回车里的人,实在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个爱好者……

拍照什么的,于我而言,浮云,浮云……

从皇后镇开始,我才真正开始懂得品味Backpacker背包客栈(BBH)。和军事化管理的YHA相比,BBH更显人文和个性。每间BBH,都代表着主人不同的兴趣爱好和艺术眼光。有的张扬,颜色异常夺人眼球;有的低调,走进去却被刻意营造的氛围折服;有的很现代,有的很前卫,有的走历史路线,有的走文化路线;BBH的老板们,有的亲切,有的幽默,有的甚至疯疯癫癫。可是,因为临时找住处,BBH册子上推荐的前几家不是满了,就是冬季里没有开放,最后,误打误撞,住进了一间宣扬新西兰古老文化和发源的BBH。没有被登记入册,却极有特色,走廊里满墙都是新西兰历史介绍和图片,连房间名字,也以各种年事迹命名,很是长知识。

大部分人选择在皇后镇停留,是为了体验这个被称为“极限之都”的各种极限运动。

其中,最出名的要属SKY SWING。随处可见的广告语上,用着夸张的感叹号和字体描述着“我们有70种方法把你从高空扔下去”。这70种方法,可真是创意无限,坐着板凳跳,背着跳,旋转跳,或是说着说着话突然把你推下去的惊心一跳,各类跳法目不暇接。可怜我这个天生有恐高症的人,站高一点脚就发软,这要真上去了,估计能当场吓晕。

不会游泳,又惧高,运动神经也不发达,还胆小,皇后镇对于我来说,可以算得上是这辈子都不会相交的地方,可在新西兰仅有的半个多月里,我竟然在这里待了两天。倒不是我爱这里有多少,对于一个纯粹的旅游小镇,皇后镇实在是过于的旅游化,游客化,唯一没有的,就是原始的自然文化。两天时间,徒步,行走,东逛逛西窜窜,倒是把皇后镇周边走了个遍。这里是追求极限运动爱好者们的天堂,却并不受我这一类渴望安静和大自然的人待见,我只是,突然来到皇后镇,便迷失了方向,不知道该去还是留,踌躇间,两天便过去了。

在这里,不可不试的,还有位于市中心的FERG BURGER,知道它,起因于同住的两个德国女孩,在我吃晚饭的时候,突然掏出两个大得像橄榄球一样的汉堡包,吓得我嘴都没合上。这汉堡有多大,兴许抵得上4个麦当劳的汉堡包,一只手几乎拿不住,直径几乎接近20厘米。当然,两个德国女孩子都没有吃完它。第二天寻着足迹去买,据说转角处那个唯一排了长队站满了人的铺便是FERG BURGER。果然,走过主干道,一转弯,便看到了这家常年拥挤,永远忙碌的小店。

汉堡们被取了各种可爱的名字,什么“热情的猪”啊,“大家伙”啊,好在名字下面都有配料列表,否则还真是不知道这都是些什么东西。等提着那个像小足球一样的汉堡袋子回到车里,我几乎是怀着激动的心情迫不及待地打开咬上了一口……

OH,我可以打分吗,如果可以,这将是我有生以来吃到的最最最好吃的汉堡包,菠萝,番茄,洋葱,生菜,牛肉,加上特殊的酱汁和蘸料,实在是美味之极。我对它有多喜爱?一般两个女孩子吃一个便饱了的大汉堡,这天中午,被我一个人不掉渣地干掉,倒不是我真的有多大胃,而是这料足味鲜的东西,实在超级美味,撑得我接下来两天都没有吃东西,直到第三天去到达尼丁(DUNEDIN)。

但该死的,这又是个让人上瘾的东西。去皇后镇,可千万别错过。

达尼丁,巧克力工厂

这天早上,从皇后镇出发,打算一路向东,奔往几百公里外的达尼丁。

从BBH出来发车,钥匙一转,咦,怎么有个大大的雪花标志在仪表盘上,难道车被冻住了?当循环水的温度过了20分钟还没升起来,我悲剧地想,难道要CALL人拖车了。

我不知道福克斯要怎么开前引擎盖,既没找到钥匙孔,也没在车里找到自动按钮,围着车找了一圈,也没找到暗门,一头的冷汗,想要自己修车的念头也很快被浇灭。打国际电话跟国内友人求救,才知道雪花标志亮起来是指需要热车,如果不灭,就要继续发动着等待,直到温度升起来。

就这么等啊等啊,等了整整40分钟,才算恢复。可见这一晚皇后镇的温度之低,“小红”被彻底冻晕了。

一路向东,奔向达尼丁,路上经过了以丑丑的水果雕塑为名的Crowwell镇和据说全新西兰羊毛剪得最整齐的Alexandra镇。这路上的小羊是我的最爱,圆圆的屁股肥溜溜,无边无际的羊群,在Alexandra多得让人惊讶,难道新西兰的养羊大户,都住在这里?一座山一个牧场,一个牧场一座山,远远的,看不清楚最后一个羊屁股在哪里。

终于,几个小时后,进了达尼丁主城区。

还没有来到这里之前,早有耳闻这座位于奥塔戈半岛中心的艺术之城,一个小巧繁荣又令人着迷的地方。

踏足南岛10天有余,看遍了各种自然美景,习惯了方圆几十公里只见牛羊不见人的荒凉,突然进入这座艺术美感极度浓厚人文气息无比强烈的城市,真是恨不得就此停下来几天,细细地观摩这座小城每一寸的精致,品味建筑雕刻上的每一个棱角,可越是这样的爱,越是不经意地很快便错过。

因为……这是全南岛最难停车的城市。

从城外进入城内,要通过一条满是各类欧式小房和无数个小教堂的主街道公主大道,缓缓前行,我生怕错过视角里的每一幢建筑每一个角落,却突然瞟到路边的标牌,前方限速,30!( 如果写着限速30,意味着,开过25码车都很难控制,稍不注意就会超速!)30码是个什么速度,在国内开车能被人拦住拖下来打一顿,能被自行车随便超,赶不上我小跑的速度。作为一名“飞车党”,在新西兰境内无比遵守交通规则的中国飞车党,一脚刹车一脚油门地在达尼丁大街上龟速行驶,和迎面而来的龟速小车微笑点头,耐心等待几分钟一闪的红绿灯。看着道路两旁到处是开罚单的警察,和路边竖的“停留不超过5分钟”的停车警告牌,在南岛开车的惬意,瞬间荡然无存。而真正让我放弃在这座艺术城停留的原因,更是因为找不到停车位,这天夜里,我不得不冒险把车停在几个街区外的无人管辖的小巷子里。

可是,撇开停车的麻烦,达尼丁对我来说,吸引力可不小。这里有吉百利的巧克力工厂,有被评为全世界进入照片次数最多的火车站,有被记录在吉尼斯纪录里的“世界最陡有人居住的斜坡,”有南岛最大的教堂(基督城教堂地震垮塌后,只剩这里了),有南岛数量最多的特色咖啡馆,有风格各异的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