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养心,道养性佛心慧语悟人生
4164600000033

第33章 随缘篇(1)

万有皆从因缘生

缘动则心动,心动则缘起。缘来好好珍惜,缘去淡淡相随。万事皆缘,随遇而安。

一切的因缘果报,由自己起心动念所招感

从前,舍卫国有个叫波斯匿的国王,有一天亲自来到佛陀住处,至诚恳切地顶礼佛陀,并长跪着说:“尊贵的佛陀,弟子愿以真诚的心,在城镇的街道上,准备素宴供养佛陀及僧众们,让国人能够认识世尊!愿一切众生都能因世尊的慈悲德行,听闻微妙的法要,而远离邪魔蛊惑及一切恶法,并守持五戒,不造作恶业,以此消除一切灾难。”

佛陀说:“真是有善根的国王啊!你能够用智慧治理国家,为人民种下未来的善因,并引导人民走向人生的正道。”之后,国王便亲自准备素宴,以恭迎佛陀及其弟子们的到来。接着,佛陀和随行的弟子们便来到设宴的街道,接受国王的供养。用完斋后,佛陀便升座为国王及子民们宣说佛法。

此时有很多人都聚集在这儿听佛陀宣说佛法,恰好有两个商人路过,一人听了佛陀的开示,便很欢喜地说:“佛陀就好比帝王,其常随弟子们犹如忠臣般地随行,想必佛陀是真正具有大慈悲及大德行,才能让国君这样恭敬地供养他!佛陀是这样地尊贵,我也应该奉行佛陀所说的教法。”而另一商人却说道:“这国王可真是愚痴!拥有如此大的财富、权势和地位,为何要对佛陀如此地奉承呢?佛陀就好比是头牛,其随行弟子犹如牛车,牛拖着牛车南北奔波,居无定所,身上又一无所有,这有什么好值得如此尊崇与追随的!”

随后两人一同离去,大约走了三十里路,感觉有些累了,便在路旁的凉亭休息并喝起酒来,心起善念的商人,因对佛陀所生起的恭敬心与欢喜心,感召得龙天护法的护佑;而心起恶念的商人,却感召了地狱里的众生,使酒在腹中如火烧,因而神志不清跌倒在凉亭外。第二天清晨,恰好有一商队驾车路过,心起恶念的商人于是就惨遭碾毙了。同行的商人见状,怕回国时,国人会误以为是他因贪图朋友之财,而行不义的手段,于是只好离开本国转往他国流浪。

此时,正好该国国王驾崩,并留下预言:“将有一卑微的人来到我国,如果他将是继承王位的人,我这匹神马便会向他屈膝下跪。”之后,大臣们便带着神马到处找寻未来的国王。刚好这个商人来到此国,神马见到商人,立即跪下并舐舔他的脚,所有的臣子便很高兴地认定此商人就是他们所要寻找的新王,于是请他回王宫继承王位。

成为国王之后,商人心想:“这一生并没有做什么善事,为何会有如此大的福报?想必是因听闻佛陀的教诲,获其慈悲庇佑所致。”便与群臣出发前往舍卫国请教佛陀,以解除心中的疑惑。于是佛陀就为他开示:“当年波斯匿王在供养三宝时,你所生起的念头是至诚的恭敬心,因此种下未来成为国王的善因,所以能登得王位;而另一同行的伙伴,心起骄慢,因而种下了恶念的种子,所以得车祸。这一切的因缘果报,无非是由自己起心动念所招感,都是自作自受,不是天龙鬼神所能左右的!”

醍醐灌顶

佛家认为,一切的因缘果报,是由自己起心动念所招感的。为人之道,就是要能觉察到自己的起心动念——时时起善念,不起恶念和妄想。这样会得佛光普照,待机缘成熟时,自会有福报降临。

万有皆从因缘生

舍利弗和目犍连两个人是好朋友,两人都是著名的宗教学者,都有着许多的随行弟子跟着他们一起研究佛法。虽然他俩博学多识,但总认为还没有获得真理,于是便彼此相互约定:“如果哪一个人有了特殊的见闻,都得互相通知,然后一起相互切磋。”

一次,舍利弗有事进王舍城,看见一个人,披着袈裟走在街上,态度从容,威仪严肃。觉得很奇怪,就跑过去和他谈话:“先生!您的服装像是一位宗教师,而且您雍容肃穆的态度,表现着很有修养的样子。请问您的大名叫什么?你所信奉的是什么宗教?”

“我叫阿说示,我所信奉的是佛教。”

“什么是佛教?你们的老师是谁?”

“本师释迦牟尼佛!”阿说示合掌恭敬地答道。

“呵!就是那位迦毗罗卫国的太子,出家成佛后,所创立的佛教吗?我倒听见人家谈起过的。那么,请教你们的教义说些什么?”

“佛陀太伟大了,佛教的教义也广博渊深极了!我修学的日子还不长,不能知道得那么多,只是常常听见本师说:‘万有皆从因缘生’,这就是佛陀的中心理论了。”

舍利弗接着说道:“听起来是很好!但是可不可以请你把‘万有皆从因缘生’的道理,替我说得详细一点呢?”

“好的!我们就拿这棵树来说吧。”阿说示手指着路边的一棵树说道:“这棵树的来源,最重要的,必须先要有一粒树种子,这就叫‘因’。同时必须有土壤、肥料、水分、温度、空气种种条件,帮助种子生长,这就叫‘缘’。由于因缘的凑合,才能使一棵树生起与存在,这叫‘因缘所生’。水土等的缺乏,因缘条件的离散,或者遇到相反因缘的打击,这树就要干枯,终至消灭。所以万有的消灭,也还是由于因。”

“树就是这样从因缘生起的,而其他一切万物也都是这样从因缘生起的,宇宙间没有一件事物,能够逃得出这‘从因缘生’的定律的。就是我们一个人的苦乐贫富、智愚、贤不肖,也都是由于过去思想行为的业力为主‘因’,现在的家庭、教育、社会环境为助‘缘’,才造成的,也都是从因缘所生起的。”

阿说示说得高兴了,滔滔不绝地说了下去:“有些人,不懂得因缘的道理,以为人生的贫富智愚,都是偶然这样的,或者自然而然会这样的,并没有什么原因。这是抹煞因果的‘无因论’。其实,何曾有过一棵没有种子水土的因缘,而凭空生长的树呢?又如这是一棵娑罗树,一定要从娑罗树的种子生起,绝不会从别的种子,或者从毫无关系的石头瓦块生起的。我们一个人的遭遇也是一样的,是自作自受的,从自己的业力(因)和环境(缘)造成的,并不是由于另外的什么神的主宰赏罚。又如这棵树,不但要有好种子,土壤的肥瘠,水分的多寡,空气温度充不充足,都足以影响到这棵树的成长。由此可见,一个人的遭遇,固然许多是由于过去的业力决定的,但是现在的努力,是更要紧的。所以有些人,以为现在的一切,都是在冥冥中已经注定了的,这是抹煞了现在行为价值的定命论。这两种,都是错认了因缘的‘邪因论’。能够知道万有皆从因缘生,把握到正确而必然的因果关系,纠正了无因论和邪因论的错误,就可以确定自己行为的价值,而知道怎样去努力,去创造光明的前途!”

舍利弗听了阿说示的这一席话,立刻解悟到佛的真理,欢喜得直说多谢。于是回去邀同目犍连,带领了两百个学生,一同从佛出家。后来,他俩分别成为了佛陀门下智慧第一与神通第一的两个大弟子。

醍醐灌顶

佛学认为,世间万物的发生,皆是有因果原因才得以存在的,任何人任何事都不可能孤立的存在。有因必有果,种下善因就会得到善果,结下恶因便会得到恶果。一个人只有坦然地面对遇到的所有状况,用一颗善心和平常心去面对一切,并且积极地活在当下,才能过上光明的生活。

放得下,舍得付出,才能身轻心安

佛在世时,有一位波斯匿王出城巡游。他乘坐在高大的白象上,一群随从围绕其身旁。途中,波斯匿王从远处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过来,他深怕这位老迈的长者受到惊吓,即吩咐身边的随从:“停下来!停下来!”让老人能慢慢地走过来。

这位老迈的长者远远看到国王时,也稍微停下。他望见随从的队伍也停下时,才放心地继续向前走。当长者走到这群人的面前,国王以慈祥、轻柔的声音呼唤他说:“老人家!看你白发苍苍,好像年纪不小了吧!”

老人仰头看着国王,展露出天真的笑容,并伸出四个手指头对国王说:“我才四岁。”

国王很怀疑地说:“你才四岁?”

老人坚定地说:“对!我才四岁。因为,我在四年前所过的生活是很糊涂、懵懂的人生,那不是真正的人生。后来很幸运地得闻佛法,所以我受佛陀的教育才四年。如今,我凡事都放得下,一心只想要施舍,在我有生之年尽力去付出。在这当中,体会到付出是多么欢喜、快乐的事;不与人计较是如此的自在!由此,了解到心无烦恼,才能身轻心安!这四年来,我过得很逍遥自在,这才是真正的人生。所以,我真正会做人的年龄才四岁。”

波斯匿王听了欢喜地说:“老人家!人生确实要放得下,舍得付出,与人无争,与世无争,这才是最逍遥的人生。我很羡慕你!虽然你听闻佛法才四年,但你的人生已经很有价值了。”

醍醐灌顶

佛家认为,要体会佛法真理,追随圣贤者行迹,必须先学会放得下。有些人常有自我的主见,以为谦让会使自己吃亏;或认为身旁事物都是恒常、坚固的,所以不愿让步。这些见解如同一条绳子将自己绑住了,是苦不堪言的。人若能学会放得下,舍得付出,与人无争,与世无争,才能身轻心安。

学会随缘放下,才不会有烦恼挂心头

这是一个关于一休小和尚的故事。

一天,师父出去了,吩咐大家好好在庙里看庙,用功。一休当时才九岁,大殿里待不住了,便跑去找他师兄玩,终于在方丈室找到师兄。师兄比他大两岁,却在方丈室哭呢。

“你哭什么?”

“不得了了,我惹大祸了”。

一休说:“我们是学禅的人,不能哭啊!”

“你不知道,这柜子里有师父最喜欢的东西,他平时背着我拿出来看,自己欣赏,就是不让我看,今天师父走了,我实在忍不住了,看看到底是什么?我就打开了,看见是个瓷器,我也拿在手里玩一玩,一看,一下子给摔了,这回不得了了,师父回来我没法过日子了,我真的要死了。”

“唉!你别哭了,你把这个东西交给我,算是我摔的。”

师兄说:“算是你摔的,我怎么报答你呢?这样吧,师父本来让我看方丈,给我带馒头,我把馒头给你吃。”

“好,馒头归一休吃,瓶子算一休摔的。”

师父回来就问:“一休呀!你在用功吗?”

“啊,我一整天都在大殿参禅,参一个问题,我参的非常专心。”

师父说:“你参什么问题呀?”

他说:“我就是要参,到底有没有一个人是不死的?有没有?”

“唉呀!我的傻徒弟啊,哪有一个人是不死的,一切都无常啊,焉有一个人能不死哪!”

“啊!这样啊,师父,人都是要死的,通通是无常的,没有人不死。那么东西呢?有没有一样东西能够长存啊?”

“一样啊,无情之物也是无常啊!总是要坏的,因缘聚了就有,因缘散了就坏。”

“噢,是这样,这样的话,如果我们心爱的东西要是坏了的话,我们也不应该伤悲啊?”

“对呀!缘散就坏了,自己心爱的东西缘散了,就没有了。”

“师父,这儿有一个缘散就坏了的东西。”一休把口袋里的一包碎瓷交给师父,

师父接到后没有发脾气。

醍醐灌顶

有情之物也好,无情之物也罢,都是无常的,都不是永恒存在的。用一颗平常心来对待无常之事,学会随缘,则心中自然坦顺。

要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要活在别人的眼睛里

一个妇人是私生子,别人都对她指指点点,为此她整日烦恼不已。无论她走到哪里,这种烦恼都如影随形,不断地折磨着她。

有一天,妇人实在忍受不了了,便想投水自尽,一死了之。可是,妇人刚刚跳入河中,就被人救了起来。当听完妇人的不幸遭遇时,那个救她的人劝她投入佛门,寻求解脱。

于是,这位妇人拜访一位禅师,对其叙述自己的不幸。禅师在听完妇人的叙述之后,只是让她静默打坐,别无所示。

妇人打坐了三天,非但烦恼不除,羞辱之心反倒更加强烈了。妇人气愤不过,跑到禅师面前,想将他臭骂一顿。

“你是想骂我,是吗?只要你再稍坐一刻,就不会有这样的念头了。”禅师的未卜先知,让她既吃惊又心生敬意,于是,她依照禅师的教示,继续打坐。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禅师轻声问道:“在你尚未成为一个私生子之前,你是谁?”

妇人脑子里的某根弦仿佛突然被拨动了一下,她窘得双手捂着脸,随后更是号啕大哭起来:“我就是我啊!我就是我啊!”

醍醐灌顶

无论身处何处,我们都要记住:我就是我,是一个独一无二、绝不雷同的我。因此,我们不要在乎别人怎么看怎么说,只要守住自我,守住本性,就能够活得精彩活得自在。因为,我们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的,而不是活在别人的眼睛里。

过与不及都是不完美的事

有一个乡下人,天生性格孤僻,不愿意与外人往来,而且长年累月住在穷乡僻壤的山间,一生也难得下山,更不用说进城了。有一次,他为了办一些事情特地进了城。城里人光鲜时髦的衣着、富丽堂皇的建筑、稀奇古怪的娱乐,让这个憨厚、朴实的乡下人看得目不暇接,惊诧不已。

这个乡下人,像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般,好奇地东张西望,走着走着,望呀望的,冷不防和迎面而来的人撞了个满怀,仔细一瞧,竟是自己三十年未曾联系的老朋友。

老友喜出望外,便把乡下人请到了家中,两人畅谈别后的种种状况,并请自己的妻子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酒席,来招待乡下人。

老友指着满桌的珍肴美味,殷殷地向乡下人举箸劝食:“你尝尝这些菜,都是我内人亲自掌厨的拿手看家菜;你品啜品啜这壶酒,这可是我收藏许多年的好酒,陈年老酒要拿来招待多年好友呀!”

主人的盛情款待,感染了周遭炙热的气氛,一时主客觥筹交错,对饮起来。霎时酒香、菜香弥漫一室,行酒令的吆喝声、欢笑声此起彼落。酒酣耳热,宾主尽欢,女主人热情地端出一碗热气腾腾的龙须汤,请客人食用。

主人拿起汤瓢喝了一口,呵!味道很是醇美,只是口味清淡了一些,赶忙对妻子说:“这汤太淡了,加一点盐会更可口。”

妻子应声从厨房拿出一匙盐,洒在香气四溢的热汤上,搅拌均匀之后,请二人再品尝,果然咸淡适中,好吃极了,乡下人好奇地问道:“这个细细白白如砂粒的东西是什么宝贝呀?为什么把它加在食物里面,这汤就变得如此的好喝?太奇妙了!”

主人笑盈盈地解释说:“这神奇的东西叫食盐,可是你们山中买不到的珍品哦。”

乡下人听了,有些腼腆地说:“我们乡下人孤陋寡闻,没有见过这么美妙的东西,你能不能送我一些,好让我的家人也见识见识。”

主人听了,很大方地说:“没有问题,我送你一大包,你慢慢食用。”随即很慷慨地拿了一大包盐送给了那个乡下人。

乡下人如获至宝,高高兴兴地回到了家,并且叫妻子准备饭菜,把全家人召集到饭桌前,抓起一大把白盐,得意洋洋地说:“昨天我到朋友家做客,他请我吃饭的时候,在菜肴中加了一点点叫做盐巴的白白东西,菜就变得美味可口了;现在我们加它一大把,菜一定会更好吃。”

说完,把手中一把的白盐洒在菜肴里,经过一番翻炒之后,乡下人夹起菜就往嘴里送,唉呀!一盘原本色味俱佳的好菜,却咸得舌头都失去了味觉,根本无法入口。

醍醐灌顶

儒家主张中庸,佛教追求中道。做事过于勤奋不休息,或者懈怠不用心,都不合乎中道的精神;生活过度骄奢享受固然不对,过分的苛刻自己也不适当;感情太热、太冷,待人太严厉、太纵溺,就好比盐巴放得太多或太少。过与不及都是不完美的事。人生应该追求不左不右、不苦不乐、不偏不倚的中道智慧生活。

道德是对自己的要求,而不是强制要求别人

《大智度论》中有一则饶富趣味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