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黄帝内经与养生保健
4158600000037

第37章 如何认识人体的形态

人体的形态,尽管是相当比较复杂的,从认识上来说,是可以认识的。黄帝与他手下的大臣岐伯经常坐在一起,商讨和研究医学问题,有一次,黄帝向岐伯就提出说:对人体的形态,应该如何认识?能不能够从这样一些方面:

1.黄帝提问说

人体离不开“五脏六腑”,所以能不能根据脏腑的性质而加以归类呢?用黄帝的原话来说,就是叫做“列别脏腑”。

人体经脉的内容,亦是很丰富很复杂的,但是可以根据“会通六合”的指导,就能够认识各条经脉是依一定次序沟通联系起来,并且其脉气所发的气穴,各有一定部位和名称。用黄帝的原话来说,就叫做“端络经脉,会通六合,各从其经,气穴所发,各有处名。”

但是,这里有必要将黄帝说的所谓“会通六合”、“气穴”的用语,究竟包括了什么内容,说一说。

会通六合,其“六合”是属于古时中医科学认识性的理论,亦就是说,在社会生活实践中,能够将这种理论与人体密切相结合,创造性的进行运用,或曰应用,能够将六合的理论融会贯通。

其具体的所谓“六合”,在这里是指:人体十二经脉中表里经的六对相合,即手太阴经与手阳明经;手少阴经与手太阳经;手厥阴经与手少阳经;足太阴经与足阳明经;足少阴经与足太阳经;足厥阴经与足少阳经。

气穴,经气所输注之孔穴,亦称“经穴”。

人体离不开气血和胃、肉等。例如:肉和胃来说,如肌肉的汇聚及其与骨骼的联属,都是有一定的起止点,其皮部浮络的分属和气血循行的逆顺,都是具有一定的条理性。

黄帝提的这个问题,用他的原话来说,就是叫做:“溪谷属骨,皆有所起,分部逆从,各有条理。”

但是,这里有必要将黄帝说的所谓“溪谷属骨”,“分部逆从”的用语,究竟包括了什么内容意思,说一说。

溪谷属骨,其具体的就是指:肉之大会为谷,肉之小会为“溪谷”。而所谓“属骨”,是指与骨相连接的组织;或者称之为“骨属”。

分部逆从,古学者张志聪作了相当符合中医科学认识性的解释,指出:“分部者,皮之分部也,皮部中之浮络,分三阴三阳,有顺有逆,各有条理也。”

不仅是自然界的四时阴阳,都有一定的规律,而人亦是一样,其人体内外的联系,亦都是有一定的层次;用黄帝的原话来说,就叫做:“四时阴阳,尽有经纪,外内之应,各有条理,其信然乎?”

2.岐伯回答说

岐伯听了黄帝的提问,其回答是举上了几个例子,说了说。

东方是风气生发的地方,而风气又产生木气,木气又产生酸味。而酸味与人体来说,其关系就比较密切了!为什么呢?因为酸味能养“五脏”中的肝气;不仅如此,而且肝气能养筋,而筋生心,肝又主目。这些都是属于阴阳变化的作用,这种作用,可以说:在天是深远微妙的,它含蓄着主宰自然界万物变化的无穷力量,在人表现为通晓自然事物变化的道理和规律,在地表现为万物的生化。

生化的作用产生了五味,通晓了自然变化的规律或曰其道理,就产生智慧,可以说:天的深微含蓄的力量,就产生了各种莫测的变化。

若说各种莫测的变化,亦是多方面的。例如:在天表现为风,在地表现为木,在人体为筋,在脏为肝,在色为苍,在声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情志为怒。

怒可以伤肝,但悲可以抑制怒;风可以伤筋,燥可以抑制风;酸味可以伤筋;辛味又可以抑制酸味。

总之,上面所说的黄帝的提问和岐伯回答的内容,用《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里,归纳概括出的精辟语言来说,其原文为:

帝曰:余闻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脏腑,端络经脉,会通六合,各从其经,气穴所发,各有名处,溪谷属骨,皆有所起,分部逆从,各有条理,四时阴阳,尽有经纪,内外之应,皆有表里,其信然乎?岐伯对曰: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