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一路惊喜:尤金环球游
4121700000056

第56章 韩国(4)

茶牛和茶猪

矮矮的茶树,高高低低、低低高高、密密麻麻、迤迤逦逦地分布在起伏不定的山头上,空气里隐隐约约地飘荡着一种涤人心魂的清香。看着满山遍野的绿茶,我心中暗暗赞叹,啊啊啊,种茶的人,到底灌浇了多少心血、付出了多少时间,才能向我们展示出这样富饶的丰盛呵!

位于韩国南部的宝成郡(Bo Seong),享有“绿茶故乡”的美誉,绿茶的产量占全国40%。整个地方,都被茶树蔚成的绿海浩浩瀚瀚地包围了。置身其间,强烈地感受到身上每个细胞都沾染了茶香、茶味、茶色;在此浸淫得久了,整个人,都被熏染成了一缕轻飘飘的茶魂。

善于在饮食业上变新花样的韩国人,物尽其用,以绿茶为原料,变幻出无数面目斑斓的副食品:绿茶糖、绿茶饼、绿茶麦片、绿茶花生糊、绿茶冰淇淋、绿茶羹、绿茶糕,等等等等,多不胜数。

然而,最令我叹为观止的,倒不是上述的绿茶零嘴,而是那“无孔不入”地被绿茶渗透得彻彻底底的肉类;更明确地说,那简直就是匪夷所思的绝妙构思。

坐在盘踞于宝城半山区一家餐馆里,在点菜之前,不谙英语的餐馆店主,笑眯眯地递给我一份资料,嘱我详读。

这本小册子,是由宝城郡旅游促进局出版的。

上面以英文清清楚楚地写着:

“在宝城,农户把绿茶混在动物饲料里,喂牛只和猪只。这些以绿茶为养分的茶牛和茶猪,肉质异常鲜嫩,胆固醇含量比一般肉类低,有抑制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的效果;此外,它们没有一般肉类特有的腥味。这种高品质的技能性食品,广受食客欢迎。”

嘿嘿,农户居然、居然以这等奇特的方式让绿茶穿越牛和猪的五脏六腑,让它们浑身的肉散发出迷人的茶香!

那天中午,笼罩在满山绿油油的茶光山色里,我们享用了一桌名副其实的“绿茶大餐”。

依照韩国的传统习惯,先上桌的,当然就是酸酸辣辣的泡菜了。白菜、黄瓜、茄子、南瓜、萝卜、韭菜、野蒜、黄豆芽、松子,等等等等,盘盘碟碟叠床架屋地堆满一桌。泡菜在腌制时加入了绿茶粉,所以,都若即若离地透着绿茶那缥缥缈缈的清香。最喜欢的是那碟绿色的萝卜片,那种清纯如山泉清新如山风的滋味儿,真是绝了。

绿茶宴的主角当然是茶牛和茶猪了。

切成薄片的猪肉和牛肉,完全没有腌以任何酱料,有恃无恐地以清淳朴实的本来面貌面对食客。

把肉片放在特制的铁板上炙烤,铁板旁边,有个小小的过滤器,把在高温底下慢慢融掉的油脂一干二净地过滤掉。在铁板上烤就的肉片,有仙风道骨的清癯。

明明是丰腴的肉,却有斋食那种清逸的芳馥,由于在饲养时绿茶已源远流长地渗透入茶猪和茶牛的血脉肉质里,因而猪肉啊牛肉啊也就饱饱地蕴含着一种奇特的清香,那是一种让味蕾抖擞的香味,不腥、不腻、不油。

真的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啊!

如果厨师仅仅用绿茶掺和酱汁来腌那肉,那么,茶香或许只能因陋就简地覆盖在猪肉和牛肉的外层;倘若厨师只是用绿茶去熏那肉,那么,茶香也许只能皮笑肉不笑地滞留于猪肉和牛肉的表层。但是,农户做的不是表面功夫,他们诚诚恳恳地把绿茶掺进饲料中,三弯九转地送进牲畜的胃囊里,不怕麻烦,日复一日地喂,喂喂喂、喂喂喂,深深灌入、层层渗透、慢慢进逼、渐渐熏染,最后,终于成功地改变了肉的质地和味道。

韩国人这种坚硬如铁的决心,不单单表现在食物的改良上,也充分地表现在文化的提升上。

所以,今日,它的软实力慢慢地征服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