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风水手相面相密码
4038000000044

第44章 观察职场情态(4)

许多人会用假咳嗽来掩饰这种护嘴姿势,影视作品中的坏人或罪犯时常用这种姿势,尤其是当他与别的坏蛋在讨论犯罪细节或当他被警方侦讯的时候;这种非语言信息是表示不诚实的意思,如果说话者用这种姿势,则表示他在说谎,而若是你在说话时,对方用这种姿势,则表示他觉得你在说谎。演说者最感到心乱的一种场面就是在他讲演时,听众全部用这种姿势。此时,若是听众人数很少或是一对一的情况,演讲者最好是暂停一下,问一问听众是否有人对你说的有意见。这样可以把听众的反对态度释放出来,使演讲者有机会斟酌内容,并且回答一些问题。

尼伦伯格·卡莱罗对人用摸鼻子来掩饰说谎或表示某种否定态度的问题,作过详细研究。他写道:

触摸或轻轻地擦鼻子,通常是用食指。有一次一位年轻人在路易士维尔大学与柏威斯德教授讨论书本的事,当教授问到他对一本现代古典作品的意见时,年轻人擦揉着鼻子,说他非常欣赏这本书,教授说:“其实你根本不喜欢这本书。”他被这句评语给惊住了,但是,仍不明白自己是怎么露出马脚的,于是承认他只读了几页而已,并且“发现它们都是愚昧不堪的”。其实教授识别他很容易,谁让他在行家面前擦揉鼻子呢。

伯威斯德和其他人都认定,在美国人中擦揉鼻子就相当于“不”的反对符号。我们却发现摸鼻子或擦鼻子乃是怀疑的符号,而在许多个案中显示,所谓的怀疑乃是和伯威斯德所发现的“不”是一样的。问一位少年一个问题,使他难以回答,并且看看他多么迅速地以食指作出摸擦的动作。大多数的人都能认定这位少年的姿态乃是一种疑问的表情。然而,如果一位40岁的同伴或邻居发出同样的信号,我们往往会看不出来。

在一个电视访问的节目中,一位著名的新闻评论员被问道:“历史学家对今天的青年和他们的理想有什么高见?”这位训练有素的评论员平时说话时一向不会把手挨到脸上,但是,这时候他却把食指放到鼻子边说:“我相信历史学家会把今天的青年人看作这个国家的爱国者。”假如擦摸鼻子的姿态传达出疑问或否定,则如何观察出评论员的疑问呢?其关键不外乎下列四点:①是否回答出问题。②他是否相信自己将要说的话。③不知如何以最好的方法传达他的信仰。④不知观众会不会接纳他所要说的话。在审视他所表现的其他姿态,再配合他前前后后的态度,我相信他的问题出在听众对他所说的话会有什么反应。为什么?他先前的姿态是正襟危坐、态度开放、稍向前倾,而后来的姿态显示极为开放而深具信心。这就排除了①和②这两项推测,只有这个问题使他摸鼻子,并且身子往后靠,在回答其他问题时并没有这种现象,这就排除了③的因素。

这个姿态很平常。一般的演说者在他们对研究一个主题的方式或听众的反应没有把握时,往往会摸鼻子。一位研究人员说,在他所参加的谈判会议中,他观察对方是否触摸鼻子以决定提出提议或反提议。他发现当对方都在隐瞒立场时,他的对手会在讲或听时,用手去触摸鼻子。谈判继续进展,他看到的摸鼻子动作减少了,最后,他作了一项反提议,对方竟然没有再摸鼻于,反而身体向前移到椅子边缘,紧跟着协议就达成了。有时候人们摸鼻子是因为发痒之故。但是,在因发痒而擦摸鼻子与用这种姿态表示否定或反对意思之间,仍然有清楚的差异。人们在搔痒或擦揉鼻子时通常会很用力,然而在装腔作势时却轻轻的。后者的动作优雅,并且常常伴随着一个姿态,譬如蜷缩在椅子上,把身体扭曲成侧身姿态,或者身体动来动去。

摸鼻子姿势比起护嘴姿势比较世故,是隐匿的一种变化方式。它可能是轻轻地来回摩擦着鼻子,也可能是很快,几乎不易察觉的一触。女性在做这种动作时,会非常轻柔、谨慎,以防止化妆被弄糟。

关于摸鼻子的起源,有一种说法是这样:当不好的想法进入脑子后,下意识就会指示手遮着嘴,但到了最后关头,又怕表现得太明显,因此就只是很快地在鼻子上摸一下。另一种说法是说谎会引起鼻子的神经未稍刺痛,摩擦鼻子是为了舒解这种感觉。人们常常会用有意的摩擦或搔抓来解决,而不是只轻轻地触摸一下,像护嘴姿势一样,摸鼻姿势在说话人使用时是表示欺骗,在听者来说是表示对说话者的怀疑。

用手指摩擦眼睛。“非礼勿视”,这姿势表示大脑想遮住眼睛所看到的欺骗、怀疑的事物;或者是在说谎时,避免正视对方的脸。男人通常揉得比较用力,而且如果是扯大谎,通常就把眼睛看往别处,通常是地板。女人则是在眼下方轻轻地揉,一是为了避免粗鲁的动作;二来是怕弄坏了化妆,为了怕对方注视,她们常会眼睛看着天花板。

“谎言从齿缝溜出”是句常用的话语。这是指在一个混合姿势中,咬合的牙齿、虚假的笑容,再加上摩擦眼睛和避免与人接触的目光,常被演员用来塑造不诚实人物的形象。在现实生活中,则很少人使用。

用手指搓耳朵。“非礼勿听”,这姿势就是想防止不好的事被耳朵昕进的意思。小孩子不想听父母责骂,就用双手掩住耳朵。成人的抓耳朵则是一种世故的形式。其他的变化有用手指摩擦耳背,用手指掏耳朵、拉耳垂,或是用手把整个耳背盖住耳孔。其中,用整个耳背盖住耳孑L的姿势,是表示他已经听够了或是想讲话的意思。

除了以上4个手与睑部的关系动作外,人在说谎时还有别的一些掩饰动作。例如,挠脖子、拉衣领等。戴斯蒙·莫里斯发现,人在说谎的时候,会引起敏感的面部和颈部组织的刺痛感,而必须用揉或挠抓来舒解。这对为什么有人在说谎时,或怀疑被别人拆穿时拉衣领,可说是-个合理的解释。

而挠脖子的动作通常是不相信别人而嘴上又不好说出来时做出的,比如说某人用惯用的那只手的食指挠抓耳部下方或脖子一侧。观察这种姿势会发现很有趣的一点:每次大约是挠5下。很少超过或少于5下的。这姿势表示怀疑或不肯定。使用者的特征是常会说“我不能肯定我是否同意”之类的话。当某人的话与事实不符时,这姿势特别明显:例如,在说“我能够了解你的感觉”之类的话的时候。

需要注意的,有人口臭,说话时也往往捂着嘴。这说明,对于以上这些姿势的理解,一定要灵活运用,不能一看人家捂嘴摸耳朵就认为是在说谎。可能正好这时他的耳垂有点痒,所以才用手指搓一搓,这和说谎是没关系的。任何原则都只能说明一般,而不说明个别。

14.在厕所里碰见领导打不打招呼

在生活中,有时会出现一些尴尬的场面,叫人不知如何应酬才好。

比方说,你正想离开座位上洗手间,坐在对面的领导也站起来了,这时你可能会坐下,等他从洗手间回来后你再去。最尴尬的是,正当你在厕所里方便时,你的领导也进来了。在上述的情况下虽然你并没有做坏事,但却不愿意在这些情形下和领导打招呼,因此一瞬间会错失和领导打招呼的机会,此时你会变得局促不安、不知道该如何应对。相同地,此时领导的感受和你一样尴尬,也会不知所措。但是,如果让这种情形一再地发生,会让对方留下“真不上道”的坏印象。

当你遇到这种情形时,装作没有看见不是最好的方法,甚至会有不好的结果。视线既然已经相遇却又慌慌张张地移开,还装作没有看见对方,这是最不好的。如果因为“究竟要不要打招呼”烦恼时,最好毫不迟疑地和对方坦率地打声招呼,相信你的作法一定会得到对方的认同。同时,若是在私底下的尴尬场面时,坦然地互打招呼、点点头,会提高彼此的亲密感,并可以获得这是“属于两人的秘密”的效果。

这里,我们顺便谈谈平时在其他场合见到上级领导者怎么打招呼的问题。可能有人觉得打个招呼是很简单的事,还需要研究吗?其实不然,打招呼的学问也是不小的。有些人的成功与失败,与他们会不会与领导打招呼有着一定关系。

例如,有的员工见到领导嬉皮笑脸地说上一句:“喂,干吗呢,头?”这样不可能给领导留下好印象。如果换成:“你好科长!忙什么呢?”意思一样,效果可就不同了。因此,身体语言学提醒人们平时应多注意和领导的关系,尤其应该注意和领导打招呼的方式。否则相处时间一久,领导定会根据你的行为肯定对你的印象,而你却茫然不知领导已对你产生了不好的印象。

与领导之间的距离最好保持若即若离的状态,太过亲昵会让人感觉不舒服,而距离太远又会有疏离感。根据心理学的说法,社会距离为2~2.5米,除了距离之外,更重要的是在此距离时,应该笔挺的站直向对方点头招呼。这种方法是以保持较远的距离表示对领导的尊敬之意,也就是在较远的距离以注视对方来弥补较近距离缺乏亲密感的缺点,如此既不亲腻地使人讨厌,也会让人感受到你亲切温和的态度。站定后再点头招呼,不致给人矫揉做作的印象,反而给人留下温文有礼的印象。

15.慌慌张张的小老板

这里说的“小老板”,不是说他们的公司小,而是指的那些年纪比较轻的经营负责人,如年轻的董事长、年轻的厂长、年轻的经理等。

市场经济是一所大学校,培养了一大批年轻的企业家。他们在各行各业起着骨干作用。

年轻企业家们的特点是,框框少、敢想敢干、敢试敢闯,办事热情高、行动快。但同时,许多人又显得不沉稳。这种不沉稳,往往影响企业的信任度。

比如,有两位从广州来北京谈生意的甲乙两人的对话:

甲:“今天谈了一下午,没谈出什么名堂。”

乙:“我看明天还是谈不出名堂。”

甲:“一看那小伙子说话办事慌里慌张的,我就没有信心跟他谈了。”

乙:“嘴上没毛,办事不牢。这话一点不假。”

甲:“我看他说话没谱,咋咋呼呼地,连脚手都不闲着。”

乙:“倒是他那个副总还比较稳重,说话一是一、二是二的。”

甲:“你说的是那位赵副总?那人一看就是老手。”

乙:“哎,姜还是老的辣呀!但是,板还得由那小子拍,我们只有跟他谈。”

甲:“明天再谈谈看吧。也不知他靠什么当上了经理。”

从上面这段对话中,我们已经看出这两位广州来的生意人很瞧不起那个年轻的“小老板”。

他们瞧不起他,主要是在谈判中,那位嘴上没毛的“小老板”那种“慌里慌张”、“咋咋呼呼”、“连脚手都不闲着”这些行为引起的。

可见,企业家的身体语言,对于建立企业信誉、开展业务活动、增强对方的信心等,是多么的重要。

那么,在身体语言上,怎么才能表现得沉稳、老到而令人可敬可信呢?

这里最重要的,是要建立自己对自己的信心。说话办事慌里慌张的人。常常是缺乏自信,心里没底,所以在行为举止上就把握不住了。或者,正是下意识地用咋咋呼呼、脚手乱动来掩盖由于缺乏自信度而带来的心理紧张。

这里就涉及了身体语言问题。信心可使人产生自制。反过来说,自制也可使人产生信心。但是自制很容易流于紧张与挫败。所有的姿态都可当作是一种不自觉的动作过程。

有信心的人说话时并不喜欢遮嘴掩鼻及搔头等手挨脸的动作,因此,要判断出有信心的动作时,必须注意与感觉正好相反的怀疑或否定的姿态是否出现。有成就及有目标的人往往摆出一副骄傲、挺立的姿态,这也是一种信心十足的表示。因而我们常劝年轻人抬头挺胸站直,这不仅对身体有益,而且也无言地传达了自信心。有人甚至说,仅仅以挺胸及挺直腰杆的动作,即可使自己由颓丧的感觉转变成充满决心。

有信心的人时常正视对方,而且正视的时间也较长.而缺乏信心或鬼鬼祟祟的人则往往相反。有信心的人眨眼的次数也较少,因此看起来似乎是较好的听众。

自己有了信心是一回事,用身体语言把信心传达给对方又是一回事。上面说的那位年轻的小老板,不一定就是没信心,但他起码是没有把信心传达给那两位广州人。

研究试验证明,在与人交谈时,以下两种姿势最能向对方传达信心。

(1)尖塔式的手势。是把两手指尖合起来,形成一种“教堂尖塔”的手势。这是一种有信心的动作,有时也是种装模作样、主教式的、自大或骄傲的动作。它即时传达出其人对自己所说的一切十分肯定。有些公司经理在与对手商谈时,常用这种尖塔的姿势来强调他们绝对地自信。

尖塔姿势有公开与隐蔽两种。一般妇女常用隐蔽的形式,即一种低姿态的尖塔动作,她们在坐着时把手搁在膝上,在站着时把合着的手轻放在及腰的位置。职员、律师、学院院士等处理行政业务的人,往往摆出尖塔的姿势。而且根据我们的资料统计,自视愈高的人,尖塔姿势的位置也愈高。有时甚至齐眉,从手缝中看人,这是领导与下属关系间一种十分普遍的姿势,从一些企业谈判的录像带上,我们可以看见一些谈判的代表,在处于劣势中不自觉地作出这种防卫的姿势。而对方的反应几乎毫无例外,一致认为摆出尖塔姿势的人深藏不露,知道的要比所说得多,因此立即转变话题。玩扑克牌时,如果有人作出尖塔的手势(往往是在桌子底下,称为秘密尖塔式),除非阁下有一手好牌,否则别再玩下去了。当然你必须肯定对方并不是故意用这种动作来欺骗你。我们无法估计有多少人会用这种方法来愚弄对手,因此奉劝各位要了解任何一个姿势的意义之前,必须同时注意对方同伴的姿势并且分析其本人先前的种种姿势。另一种较优雅的尖塔姿势是两手紧合,以肘为其尖塔姿势的基点。这是表现信心的一个普遍的姿势。

虽然尖塔形手势是一种积极性的信号,它仍可在另外的情况中使用,因而有时被误解。例如,一个推销员向他未来的买主推销产品时,可能会注意到在谈话时买主的一些积极性的姿势。也许包括摊开的手掌,身体前倾,头部抬高等。而到了最后,这位买主用了尖塔形手势。

如果它是接在其他正面的姿势之后,而且是在推销员已解决了买主的困难时出现,这就是在暗示结束推销,准备订货和购买产品。从另一方面看,如果尖塔形手势是接在一连串否定的姿势之后,例如,两手交叉胸前、两腿交叠、眼光注意别处,过多的手和脸的姿势等,那表示买主绝不会买,或他觉得可以打发掉这个推销员。以上两种情况中,尖塔形手势都表示自信,但对推销员而言,一种有正面的结果;另一种却是负面的。因此,在尖塔形手势前的一些姿势是决定结果的关键。

(2)背握式的手姿。是两手在背后相握,或者是一只手握另一只手的腕部,或者是一只手抓着另一胳膊,但共同点都是置于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