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留学期间,李彦宏对互联网的喜爱一发不可收拾,以至于当他在随后选择就业单位时就给自己定了一个硬性标准:没有互联网的公司,一概不考虑。李彦宏最初就是选择在华尔街的一家金融信息系统公司,延续了自己的网络情缘。周围人对李彦宏的评价中,“网虫”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用李彦宏自己的话说就是:“我也不知道自己一天有多少时间泡在网上,大概8到9个小时吧,反正有时间就上网,上网是我的一大爱好……我从来没有离开网络超过24小时。”
将网络融入到事业当中,李彦宏感到十分快乐,而他每天泡在网上的时间也越来越长。无论是在华尔街、在Infoseek,还是在百度,网络都是李彦宏生活中最重要的内容。李彦宏形容自己的生活方式是一有时间就挂在网上,想工作就工作,想休息就休息。“上网到底是生活还是工作,说不清楚,上网是我的一大爱好,但是我的工作也是上网。”李彦宏这种工作休息不分的“狠”劲,使他最早掌握了互联网的搜索技术,成为最早的互联网搜索方面专家。
李彦宏在创业初期,之所以能够赢得风险投资的青睐,让他们为自己的事业投资,就是得之于他在搜索方面的技术。当初他选定的两家投资商都是玩钱的高手,他们对技术本身不见得有多精通,但商业敏感却超出常人。他们不仅关注投资计划,更关注执行计划的人。
投资人不懂技术,但他们会用旁敲侧击的方法来确认这位叫Robin的中国人的能力。于是,他们试探李彦宏说:“在搜索技术方面,你认为谁排在前三名?”谦虚、低调的李彦宏列出了包括他原老板威廉·张在内的三个人,他没有提到自己。李彦宏没有想到的是,其中的一个投资人会打电话给威廉·张核实他的答案;更没有想到,威廉·张竟然对投资人说,在搜索技术方面,排在世界前三位的专家中,有一位就是李彦宏。本来融资的数额是100万美元,而投资者执意给了120万美元。随着百度的盈利与上市,这一笔风险投资可以说是他们有史以来在亚洲最成功的一笔投资。
创业以后,李彦宏依然保持着从未离开网络超过24小时的习惯,每天早上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上网看业界新闻和产业动态,看有什么新的知识需要学习,有什么现象需要研究。一直到今天,李彦宏这种持续学习的激情都没有改变。
对于今天百度取得的骄人业绩,李彦宏说:“没有对网络的热爱,就没有百度,也没有今天的李彦宏。”
“拉练”般的路演
在央视2套推出的一档由李咏主持的脱口秀节目《咏乐汇》
中,在访谈李彦宏的节目结尾处,李彦宏送给《咏乐汇》栏目组一支签字笔。李彦宏解释说,在百度上市前一个月的路演中,在全世界各地去见投资者时,在改变投资者头脑中固有的“中国货是便宜的”这个观念的过程中,他就是用这支笔签署了各种各样的百度上市的文件。与其说这支笔见证百度上市的一个个重要时刻,毋宁说这支笔记录了李彦宏在路演期间的辛苦历程。
路演是国际上广泛采用的证券发行推广方式,是证券发行商发行证券前针对机构投资者的推介活动,目的是保证股票的顺利发行。路演的主要形式是举行推介会,在推介会上,公司向投资者就公司的业绩、产品、发展方向等作详细介绍,充分阐述公司上市的投资价值,并回答机构投资者关心的问题,让准投资者们深入了解具体情况。
2005年7月13日,百度正式向美国纳斯达克提交了上市申请书,计划通过首次公开招股发行价值8000万美元的A类普通股。
2005年7月19日晚,李彦宏和CFO王湛生等百度高层抵达香港;20日,在高盛银行进行路演前的彩排。李彦宏和王湛生是主讲人,彩排主要是对演讲内容、演示用的PPT文件进行修改、完善。
7月21日,路演正式开始。由投资银行出面,将众多投资机构人士请到一起,进行首次公开招股。路演一般在午餐会、晚餐会时举行,演讲结束后,会回答提问。有时候,他们也会到一些潜在投资者的办公室里当面交流。在路演过程中,李彦宏希望用最坦诚的态度赢得投资者的信任,他的理念是对百度不做任何包装,将百度的真实面目展现给投资人,让他们去审视。他给投资人讲得最多的是中国的大市场以及置身于这个大市场的互联网公司未来会有的高速成长。
路演期间工作非常辛苦,在香港的四天,每天都是在一种高压下工作,从早晨7点开始就要进入工作状态,一直要到晚上八九点才结束,最多的一天开了十几个会,少时也开了六七个。
事实上,在香港路演的第一天,百度要公开发行的那部分股票就已经完成了认购计划数额。许多投资者还抱怨说百度分给亚洲的新股认购额度太少,只占全部发行量的10%左右。尽管已经被投资者认可了,但李彦宏还是决定按最高标准完成既定的路演行程。
离开香港后,他们先后到了新加坡和伦敦。伦敦是欧洲唯一去的一个地方,因为他们考虑到欧洲用的都是Google或本地的搜索引擎,没有用百度的搜索引擎,因而暂时没有必要在那里花费太多精力。但在伦敦,一些投资者甚至取消了暑期度假来参加百度的路演。从香港到新加坡,包括随后的从纽约到旧金山,百度的路演几乎场场爆满,有时候连坐的地方都没有,那些投资经理就站在后排听。
美国是百度路演的重点。如果说在香港期间他们已经十分辛苦了,但到美国后,他们每个人都尝到了体力透支的滋味。
在美国路演期间,李彦宏专门租用了一架小型飞机,用于在多个城市来回往返,那段时间,吃饭睡觉都不规律,每天往往只能睡2~4个小时,休息简直就成为奢侈。因为要保证公司的各种业务正常开展,回到酒店后还要处理一大堆Email,有时候太累了,在处理这些事务的时候就睡着了,但往往睡不到一个小时就会突然惊醒,然后又继续工作。因为对百度充满信心,每个人都处于一种亢奋状态,对这种超负荷的工作状态并没有人抱怨或感到委屈。
繁忙而紧张的路演生活,使李彦宏每天都在挑战生理极限。
有一次,在路演过程中,李彦宏坐在台下看手机短信,这个时候找他肯定是很着急的事情。看着看着,他的眼睛就沉重地睁不开了,拿着手机睡着了。这时,轮到李彦宏讲话了,旁边的同事把他推醒,他又精神百倍地上去讲演。
在将近一个月的路演中,李彦宏遇到了一系列挑战。路演的三个星期当中,头两个星期白天跟投资者讲百度为什么要上市,为什么要买百度的股票;晚上开董事会,向投资人和董事会解释为什么要上市,“一直到百度上市前一个星期,才理顺所有人的观点,所有投资人和董事会才认可百度上市的决定是正确的,因为上市给百度品牌带来的价值将超过卖掉百度的价格”。
保持竞争和领导者的心态
李彦宏的领导风格可以概括为:沉静、平和、宽容,长跑心态。李彦宏经营百度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沉着冷静、不急躁、不慌张,一直保持合适的发展速度。百度的发展历程,几乎没有大起大落,没有特别跌宕起伏的情节。百度就是这样平稳而持续地发展、上升。
对百度的每一项产品,李彦宏要求的不是比上一个版本好一点,或者比竞争对手好一点,而是要比市场上所有竞争对手的产品都要好,而且是明显的好。按照他的要求,就是要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到极致。
“闪电计划”是百度将事情做到极致的一个典范。
2001年底的中国互联网正经历泡沫破灭的阵痛。当时,还只是搜索引擎服务提供商的百度面临着客户拖延付款的财务困境。李彦宏思考很久以后,2002年春节刚过,他便亲自挂帅,发动“闪电计划”,他以一如既往的平静口吻告诉工程师们,“我们这个小组要在短时间里全面提升技术指标,特别是在一些中文搜索的关键指标上要超越市场第一位的竞争对手。”
那时,市场上的第一位是Google,百度与Google不仅在市场份额上悬殊很大,在技术团队的人数上也根本就不可比。当时百度产品技术团队只有15个人,要做出对手800个人做出的产品,这样的超越谈何容易?李彦宏给这个小组下达的具体指标是,要求“闪电计划”完成后,百度的日访问页面要比原来多10倍,日下载数据库内容比Google多30%,页面反应速度与Google一样快,内容更新频率全面超过Google。对此,工程师们唯有日夜无休地闭关苦修开发程序。
在最困难的时刻,李彦宏为工程师们打气说,“我们必须做出最好的中文搜索引擎,才能活下去,而且活得比谁都好。你们现在很恨我,但将来你们一定会爱我。”
2002年8月,李彦宏对“闪电计划”的进展仍然感觉不满意,他决定亲自兼任组长,带领小组成员搞技术攻关。由于他在搜索引擎方面积累了深厚的技术,加之对世界前沿技术比较了解,他的加盟,使“闪电计划”的进展比原来大大加快,到2002年12月,历时9个月的“闪电计划”终于功德圆满地落下帷幕。
“闪电计划”的结果是辉煌的,在百度,有人悄悄地删掉了Google的链接,底气十足地使用自己的搜索引擎。百度市场部也开始了全面推广“闪电计划”,他们白天拜见客户,晚上拜见媒体。
他们要让每一个中国网民明白,中国人自己做的搜索引擎,不比Google差。
这次闪电行动,由于抢占了用户体验的至高点,一举奠定百度在中文搜索领域的龙头地位,从此,百度的市场占有率节节攀升,路越走越宽。
百度正是靠把每一个细节做到最好打败竞争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