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思想的撞碰与观念的更新。溪洛渡水电工程上马,迅速打破永善县交通闭塞、通讯不畅的局面。随之而来的大量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必将对传统的思维定式和行为模式产生巨大的碰撞和冲击。首先,一个世界级的巨型水电站建设及相关配套项目的建设,它所带来的必然是先进的技术、装备与管理,使用的是具有市场化、社会化、专业化、现代化的高素质建设队伍与高科技建设设备。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与建设人员开放、创新、市场化和追求持续发展的思维习惯与行为方式,给永善县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给当地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对永善县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至关重要。其次,水电站对外交通公路的建设,工程建设企业接受或聘用地方政府派出的干部,征地移民政策的宣传落实,规范工程建设期的劳务市场等等,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和民族团结,提高了农民的法律意识和经济意识,更为重要的是人们在思想观念上的更新与解放。如在永善城区长期形成的死了人放鞭炮、放哀乐的情况,几乎没有了;婚、丧、开业、过生日、大操大办的情况正在逐步减少;无酒不成席的陋习也在逐步改变。平时人们议论和思考得最多的话题就是溪洛渡电站建设以及如何发展的问题。在电站前期工程开工建设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永善这片热土已生机一片,一个与外界在经济发展、思想观念、生活习惯、工作作风、办事效益方面的大交融、大转变的时期已经来临,一个追求速度与发展,提倡效益和诚信的氛围正在形成。它将促使人们思想更加解放,开拓意识、创新意识、效率意识、竞争意识进一步增强,社会治安、精神文明、法规政策、社会服务、行政效率等因素构成的软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也必将随之制度化。
总之,“工程经济”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是多方面的。
目前,国家正在酝酿建立与水电建设相关的建设地产业发展基金、补偿机制以及一系列的扶持发展政策。随着这些政策和措施的落实,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将更大,“工程经济”良性互动效应将更加彰显。
三溪洛渡电站建设中“工程经济”
良性运行的启示溪洛渡电站建设中“工程经济”的良性运行并取得巨大成效,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在组织实施“工程经济”的过程中,一开始就建立起一个工程建设与地方经济良性互动的机制。这个机制的建立,一方面是工程建设的组织方按统筹协调发展的理念,全面推进各项工作;另一方面是建设地的党委政府抢抓机遇,积极主动地组织和参与。
一个重大工程的建设过程,既是依托当地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要素的过程,又是激活当地经济、带动一方发展的过程,尤其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现代水能资源开发,必须按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目标,注重工程建设综合效益和带动地方发展作用的发挥。在投资建设的主导方即三峡总公司一开始就注重电站建设带动作用的发挥,提出了“建一座电站,推动一方发展”的宗旨和理念。2004年,国家在认真总结三峡工程建设的经验基础上,一开始就提出了“综合开发、流域开发、科学开发”的思想和四个结合,即与沿江库区经济发展相结合;与沿江各族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相结合;与流域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相结合;与三峡工程安全运行和综合效益发挥相结合。为此,国家正在研究制定一系列法规和政策,包括水电开发的统一规划和管理、库区移民的妥善安置、城镇搬迁建设中的合理规划,以及新的运作发展机制。我们深信,这些政策和法规的制定,这些理念和措施的实施,将极大地发挥“工程经济”的拉动作用,减少其负面效应。
在大电站建设的背景下,怎样结合当地的发展实际,建立行之有效、高效灵活运转机制和产业政策,使“工程经济”建立在当地经济发展坚实的基础之上,这是决定工程建设与地方经济发展良性互动机制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内容。在这方面,建设地之一的永善县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极富成效的范例。
首先,加强工作力度,统一思想,围绕电站建设的大局,全力投入,狠抓落实。还在电站筹建期,永善县委县政府就组织全县人民,克服一切困难,为工程单位和施工提供最优质的条件和服务,确保工程项目的启动。2002年底,当三峡总公司项目筹建处进入永善县时,全县敲锣打鼓,夹道欢迎,不仅把县上最好的政府招待所无偿提供给对方作为办公区使用,而且县委县政府还组织动员广大干部和群众,挂牌上岗,做好接待和服务工作,慰问建设大军。随着施工红线区的划定,县委县政府积极组织移民搬迁工作,积极落实国家有关规定和政策,认真细致,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正是县委县政府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组织和动员,通过大量艰辛而富有成效的工作,才迎来工程建设大局的大好局面。
其次,以经济工作为中心,顺应工程建设的发展和市场要求,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狠抓农副产品生产,平抑物价。随着溪洛渡水电站前期工程的开工建设,永善县城及周边地区人口急剧增加,参建单位、参建人员的集团和个人以及当地居民对蔬菜及副食品的需求量急剧增加,最为突出的就是出现了城市蔬菜供求矛盾和菜价居高不下的状况。为服务电站建设,满足市场需求,永善县依靠科技积极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实施农业产业化、种植规模化、产品生产标准化、品种良种化和农产品加工工业化这“五化”工程。着力抓好7大产业(蔬菜产业、水果产业、畜牧业、魔芋产业、竹笋产业、砂仁产业和花椒产业)和建好个基地(一是建成优质商品蔬菜生产基地2000亩,以改善蔬菜品种和结构;二是建3万亩优质粮基地;三是大力发展生猪、土鸡、肉牛等养殖业基地,肉、蛋、奶总产量达到2.1万吨,保证市场供给;四是依托“长防”、“长保”和“天保”工程,在江边河谷地区及二半山区建设多品种、多季节的优质水果基地6万亩,调优调特品种结构,确保县城居民及流动人口对水果的需要;五是建设10万亩优质加工型马铃薯基地),打造“沿江百里绿色产业经济带”。目前,为了解决“吃菜”这当务之急,保证市场供应,当好电站建设的“后勤员”,永善县大力发展蔬菜产业势在必行。蔬菜作为人们日常生活所必需的副食品和粮食的替代品,从品种、数量、质量等的要求越来越高,发展的潜力也越来越大。
1990年代初,永善县蔬菜种植属典型的自给自足型小农经济种植模式,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经济结构不够合理且没有形成规模,只有少数群众将过剩的蔬菜产品拿到市场上销售。蔬菜种植品种单一,管理粗放,科技含量低,品质较差,难以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农民收入增长十分缓慢。传统的蔬菜种植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市场“品种单一”、“淡旺”季节供求矛盾突出。为改变这一现状,永善县委、政府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438提出了蔬菜产业“由传统种植模式逐步转向种植规范化、管理科学化”发展的构想,并从有限的财政经费中挤出资金试验示范,农业、科技等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搞好大棚蔬菜种植试点,开始了蔬菜产业发展的探索,通过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目前,为服务溪洛渡电站建设,满足建设大军日常生活的需要,永善县加大蔬菜产业开发资金投入,从农业局抽调50多名技术人员在溪洛渡镇四角办事处建了20亩大棚蔬菜样板,扶持蔬菜产业发展,以期带动大面积生产,从而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的生活得到保证,以保持农村社会的稳定。通过样板的示范引导,溪洛渡镇及周边乡(镇)大棚蔬菜种植面积已发展到200亩,小拱棚反季无公害商品蔬菜种植面积发展到1800亩。现在,永善县全县共种植蔬菜58695亩,产量304061吨。如今蔬菜长势喜人,棚内蔬菜己陆续上市,基本缓解了城市蔬菜供求矛盾和菜价居高不下的状况,为发展壮大全县绿色无公害商品蔬菜生产基地和实现名、特、优商品蔬菜的开发利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4年1~8月,全镇实现种植业收入3300万元,比2003年同期增长418万元,增长14%;实现畜牧业收入2320万元,比2003年同期增长337万元,增长17%。此外,根据电站建设需要,永善县统一规划,分期建设,准备建成4万亩蔬菜基地,年提供商品蔬菜8万吨,使之发展成为一大产业,形成一定的规模。第一期规划到2008年建成1万亩,可满足8万人口的需要,按照“以溪洛渡镇和佛滩乡为主,邻近乡(镇)和外部调节为辅”的原则,在溪洛渡镇规划建设5000亩,黄华镇规划2000亩,桧溪、佛滩、务基3乡(镇)各规划1000亩,第二期规划发展到4万亩。
这些卓有成效的努力,不仅保障了市场的供给,平抑了物价,而且还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三,理清发展思路,加强规划工作,为永善县的稳定持续发展绘制蓝图。面对溪洛渡电站建设的历史机遇,一方面要做好当前的各项工作,加强自身发展能力的建设,维护“工程经济”的正常运行,另一方面要做好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包括工程建设期的规划和电站建成后投入使用的规划,克服盲目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使“工程经济”良性发展延伸下去。为此,永善县积极组织专家学者,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规划。目前,在组织、聘请有关设计单位做好各建设项目规划的同时,还与云南民族大学合作,研制溪洛渡电站建设背景下的《永善县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旨在找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进一步理清思路和发展目标,加大产业结构力度,规划全新的产业布局,建立强有力的社会和生态保障机制,避免电站建设“工程经济”结束后出现的“空巢”,确保永善县经济社会的全面、持续发展和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目标的实现。目前,这个项目正在实施中。
电站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工程经济”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经济社会现象。在大机遇和大发展面前,要使大电站工程建设顺利进行,并充分发挥其多方面的作用和功能,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积极参与,更需要我们做认真的研究和理性的思考,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四建立溪洛渡电站建设中“工程经济”
良性运行机制的思考从以上论述中可以看到,随着国家开发西部水能资源,实施“西电东送”的战略目标,以电站建设为标志的水能源开发已成为西南地区战略开发的着力点,这一开发使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在最大限度上转换为经济优势,从多层次上促进西部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重组,对带动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优化和改善地区的能源结构,促进东西部地区的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但是也应该看到,类似于水电建设这种大型的工程建设都有一个基本的特征:它是将在别的地方进行过的工程中的参与模式、人员结构等直接移植过来,工程队使用的人员都是外地人,很少使用本地人,这主要是基于技术和非技术的因素,目的是为了避免影响工程进度。同时也是由于工程中的招标制,使人员招聘经常集中在某一地域内,从而形成一定的“老乡网络”,在由工程带来的各种“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中,从第一产业到第三产业都是这一网络内的人在经营,他们更多的是进行自我经营,或是和当地老乡联系,不与当地更多的部门发生直接联系。至此,导致当地部门和工商业在电站这一现代化工程中的整体参与度极低,例如报告前提到的“在800余米的振兴大街上,经营餐饮、娱乐、日用百货的商家一家连一家,这些商家绝大多数来自长江三峡。据不完全统计,2003年新增注册工商户2240户,其中外省市占1900户”,从中可以看到,2/3以上的从商者都是外地人,当地人的商品意识与参与意识远不能和工程经济所带来的发展商机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