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三江”水能开发与环境保护
4004800000080

第80章 怒江水电开发与环境污染防治措施研究(2)

三水环境保护问题

怒江是中国重要的南北向河流,源自西藏自治区唐古拉山脉的巴斯克峨山,流经藏、滇两省区。全长2816公里,流域面积32.4万平方公里。河中水流湍急,多瀑布,每当山洪暴发,洪水滚滚下泻,汹涌澎湃的咆哮之声,震撼山谷,犹如狂怒,怒江由此得名。怒江之中险滩多,“一滩接一滩,每滩高十丈”。当地老百姓使用一句顺口溜形容怒江峡谷的地势:“上山到云端,下山入深渊,岩羊无路走,猴子也发愁”。怒江峡谷雨量充沛,有关资料表明,全州每年总降水量约为286亿立方米,还有西藏高原、迪庆自治州流入的过境水量,总径流量为873亿立方米,占全国径流量的3.36%,相当于云南省径流总量的9.7%。不难看出,怒江蕴藏的水能资源极为丰富,干流年径流量丰沛,天然落差达1578米,水能蕴藏量约为3550万千瓦,不开发实在可惜。

建设拦水大坝是水电工程的核心,大坝将对水流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从而影响水环境。对水环境的物理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淤积与冲刷

淤积指的是由水流从上游带下来的泥沙不能通过大坝而在水库中沉积下来的现象。怒江淤积现象不会太明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有部分淤积产生,库区的淤积会减少水库的有效容积,抬高水库末端河床、堵塞引水建筑物前缘并减少引水流量;若淤积发生在输水工程中,则减少有效引水量;若淤积发生在水电厂的尾水放流处,会降低发电厂的出力,增加电能损失;在输水工程中,冲刷会导致渠系建筑物的废弃和沿程下切,将造成两岸淘刷,最终影响输水工程。解决淤积与冲刷的主要对策:①防止土壤流失,减少泥沙入库。②增加库容拦沙,延长水库寿命。③在汛期降低运用水位,以排沙减淤。④定期泄空冲刷,恢复库容。目前在三峡大坝采用的“蓄清排浊”方法值得借鉴。

(二)水质的变化对鱼类的影响

大坝阻挡河水流动,虽然少部分上游鱼类由于库水含氮量过高会患弯体病而死亡。但库水对鱼类的影响也有好的一面,河水进入水库后,流速降低,泥沙沉积,必然降低水的浑浊度,增加阳光摄入量,使光合作用增强,水体含氧量增加,有利于鱼儿生长。对少量珍稀鱼种可以采用人工养育。

(三)局部气象的变化对气象的影响

水的热容量很大,大量的水库蓄水,能对水库所在地的气温起到调节作用,例如,新安江水库建库前的最高气温为45度,最低气温为-12度,建库后则分别为41.8度与-7.9度。水库使降雨量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对于降雨量非常充分的怒江流域来说可以忽略不计。

(四)其他影响

水库蓄水后水面加宽水深也达到数十米甚至百米以上,这将导致地下水位升高软弱的夹层被水长期浸泡,就易发生岩崩。滑坡岩崩不仅导致库容减少而且由其引起的涌浪对大坝的安全也会造成威胁,这就要求水库选址要经过周密、细416致、科学的调查研究。水库破坏了自然环境的稳定和平衡,可能诱发地震。在我国,水库诱发地震的百分比为0.15%,但也有些建于强地震区的水库蓄水后地震活动反而减弱或强度降低,如美国的格兰峡水库等。怒江流域位于地震多发带,大坝的抗震问题应引起足够重视。

四怒江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虚拟决策

专家系统虚拟现实制造技术已成为我国产业的一项关键技术,在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中将会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人们常说“百闻不如一见”,“一幅图能抵千言万语”,VR技术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见”、“一幅图”,而是具有科学、直观、真实的序列立体图象,这样就大大方便了我们对于对象的认识和理解。在怒江水电开发以前,决策者关注许多相关问题,水电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情况也是其重要问题之一。如果采用传统的方法,势必做很多的阐释和分析说明,而且效果可能不太理想。如果采用虚拟现实技术,我们就可以在水电开发之前,运用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建造13座虚拟大坝、周围生态环境影响关系的参数,按比例构造周围景点、雪山、植被、村庄、水位情况变化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等多维相关参数,虚拟现实模型所在的位置与真实环境相一致。届时便可以看到13座虚拟大坝与周围生态环境关系的三维形状的真实世界。也可到13座虚拟的大坝里走一走,看一看大坝的各个角落、周围生态环境,甚至还可以打开大坝内的防洪闸门,体验一下水电站的水流情况。设计者和决策单位就可以很容易地提出修改意见或选择方案以及预防措施。显然,这种方法比传统的方法更有效,可以给用户更直观、自然的感受。

(一)本项目所实现的具体功能

本项目从环境保护和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出发,以水电开发为主体,结合该项目,融入工程分析、用VRML和JAVA语言编程模拟仿真出水电开发对生态环境影响的一些焦点及注意的问题、建立相应的模型,以便于预测和评价水电开发造成的环境影响。

(1)基于VR技术的怒江水电13梯级开发与生态环境关系的模型进行仿真与建模,利用VRML、图形程序和JAVA程序,根据所建立的领域知识库和数据库,进行建模、规划,建造和变换虚拟世界。通过三维虚拟现实技术进行怒江水电13梯级开发与周围生态环境关系的视觉模拟,使这种信息模型栩栩如生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2)在怒江水电13梯级开发中对生态环境影响的三维对象的交互性控制进行研究JAVA具有良好的交互特性,多线程的工作方式,强大的网络通信能力,美妙的多媒体类库,容易实现系统的实时性和并行任务处理,同时,由于JAVA虚拟机VM能够用软件对计算机进行仿真,JAVA已超越于语言而成为软件平台,是新版本虚拟现实模型语言(VRML97)的主要引擎。

(3)其他功能。

怒江水库周围环境构建(包括公路、房屋、绿地、山、水等)。

对今后建设加入了一些环境方面的设计构想(水库建设的地点、建设后的应用等)。

从便利的角度加入了一些设施体现人性化思想(大桥的构建)。

考虑到工业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在选点及今后的排污方面做了技术上的设计(例如各个化工厂的构建地点及周边环境设计)。

把各种场景进行有效结合,从而营造出一个自然、统一的整体效果。

通过浏览器插件的使用使用户增加了浏览手段,满足了视觉享受。

设定了许多浏览视点,使用户根据个人需求能快速切换浏览到想浏览的地方。

加入了大量注释,使即使非技术人员也能通过程序与图像的结合了解大致情况。

预留了许多空间位置,以便在修改技术方案时能便利的实现。

可以网上发布,而任何用户都可以在网上获得和在本地计算机上一样的浏览效果。

(二)具备的优点经济效益高。

社会接触面广。

技术的先进性使得它会获得较高的认可度。

人性化设计理念充分体现工程为百姓服务的宗旨。

能快速接受来自各方的建议,418减少时间上的浪费。

五结论如果说水利是农业的命脉,那么电力就是工业的命脉,任何一项大型工程,总会给周围环境和相关地区的社会、经济、环境带来影响。但在建设过程中,只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就可以兴利除弊。兴建一座大型水库,只要规划好并能妥善安置好移民,发展生产,就不会引起社会矛盾,也不会给社会环境带来不利影响,相反,却能提高移民区人民的生活水平,使社会环境向好的方向发展。

电力是一个国家发展中最基本的物质需求。2003年底,我国电力总装机容量为4亿千瓦,其中水电约占25%,从近10~15年发展的需求看,差不多应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还多。世界各国工业化的发展史说明,工业化阶段水力电力的开发在有水能资源的国家必将得到首选。目前我们所使用的电绝大部分是火电、水电和核电,相对于火电来说水电是相当清洁的,核电的负面因素也少不到哪儿去,想想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就够了,受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影响的人口约有700万,如各种癌症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在最近结束的“联合国水电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上代表们一致认为,水电在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采用包括水电在内的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能够显着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更多的、特别是贫困的人口提供电力并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水电是开发技术最成熟的可再生能源,占世界供电总量的左右。水电为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发达国家,几乎所有技术及经济可行的水电资源都得到了开发。同样,在许多发展中国家,通过区域开发和工业化进程,水电对减轻贫困、改善经济状况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代表们一致认为,对于发展中国家以及经济转型的国家,水电资源需要进行有效利用。

目前我国水电开发程度很低,水电开发利用率仅在21%左右。云南是我国的水能资源大省,目前的水电开发利用率仅为6.9%,与美国比较,美国的水电开发利用率早就超过80%,所以可以认为我国水电开发现尚属起步阶段。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张国宝说:“水电是世界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着全球五分之一的电力需求,与煤炭等化石能源发电相比,具有无温室气体排放、资源可再生等优点,是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能源资源,对水能资源优先开发利用符合人类的共同利益,也是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利用好丰富的水能资源是中国能源政策的必然选择,优先发展水电是中国能源发展的重要方针。”

据2003年云南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怒江水系水质受轻微污染。

监测断面水质达到I~Ⅲ类标准的占54.5%;Ⅳ~Ⅴ类标准的占36.4%;劣于V类标准的占9.1%。水环境功能达标的断面占63.6%。主要污染指标为高锰酸盐指数和总磷(省环保局网站)。怒江本地居民以烧材为主,树木森林被大量砍伐,水土流失严重,保留其原始生态环境,为子孙留一条原始生态河流,只能是美好的愿望。

2004年夏天怒江发生了近年来较大的洪水,据媒体公开消息,7月1日以来,怒江州境内持续强降水。18日,州府六库水位曾达到米,相应流量为9610立方/秒,超过六库20年一遇怒江设计防汛流量(7410立方/秒)2200立方/秒。截止到7月19日18时左右,全州因灾死亡6人,失踪10人。到7月18日20时,据初步统计,全州受灾人口7570人,房屋倒塌3626间,农作物受灾310公顷,公路损坏路基公里,被毁路面134.2公里,坍塌175处,桥梁全毁2座。由此可见,有些人以怒江没有大的城市,无防洪要求作为反对建坝的一个理由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建坝可以有效的防止洪灾的发生。

众所周知,水电作为清洁可再生能源具有许多优点,我国在水电资源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放弃开发水电资源,就意味着我们为了满足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基本需求,在消耗着具有同等能量的煤、油等石化能源。这样做的利弊得失是显而易见的。

总之,水电是无污染、可再生能源,可节约煤炭、石油、核等资源。西部水电可替代东部新建大量的火电站,节约原煤,减少C02、SO2、NOx等废气,以及大量热水、废渣、飘尘和降尘,降低大气污染、减小温室效应,保护生态环境。西部水资源开发,可促进西部江河的综合治理,除发电以外,还具有防洪、灌溉、航运、供水、防凌、养殖、旅游等综合利用效益。并可促进水土保持,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西部水电开发,还可缓解煤炭运输压力及水资源短缺;吸引大量资金、人力、物力及科学技术,促进市场繁荣;水电将推动、辐射周边地区机械、电气、冶金、建材、物资、运输、商业、旅游及二、三产业的发展,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儒述、中国长江三峡总公司:《西部水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

[2]汪强华:《地铁内燃机车废气及噪音污染的措施》,《城市车辆》2001.4:34~35。

[3]王太平、牛伏军、董鹏昌等:《石油钻井噪音对环境的影响及治理措施初探》,《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02,Vol31.No.3:168~170。

[4]张国志、刘秉京、徐长生等:《自密实混凝土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中国港湾建设》2004.2:1~5。

[5]刘占忠、王智明、孙友宏:《静压法沉桩在我国的技术现状及应用前景》,《世界地质》2001.12:413~414。

[6]韩春凤:《高速公路噪音防护屏的美学设计》,《中国人民警官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1997.1:50~53。

[7]赵叶:《征服噪音,还自然以宁静》,《科技与社会》2000.11:56~57。

[8]云南省环境保护局仇国新等主编《云南省澜沧江流域环境规划研究》,云南科技出版社,1996。

[9]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所:《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勐嘎河三级水电站环境影响报告书》,2004年9月。

[10]李桂中主编《电力建设与环境保护》,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

[11]汪成为、高文、王行仁:《灵境(虚拟现实)技术的理论》,《实践及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12]CarrKT,EnglandRD.SimulatedandVirtualRealities,Hampshire,UK:

Taylor&;Francis,[13]DurlachNI,MavorAS.VirtualReality:

WashingtonDC:NationalAcademyPress,[14]WilliamSeager,GroundTruthandVirtualReality:Hackingvs,VanFraassen,PhilosophyofScience,1995,62:

作者系云南民族大学物理与电子电气信息工程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