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三江”水能开发与环境保护
4004800000016

第16章 云南水能资源开发与中国能源安全(4)

过去,中国经济落后,为了生存和发展,在水电开发过程中出现只管开发,忽视生态环境、移民等问题,虽然是环境所迫,但它是不足取的。现在中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以人为本,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水能资源开发绝不能以牺牲生态和环境为代价,必须按照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先后次序进行规划、设计、调度和管理,顺应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因此,无论哪条河流、哪座水电站的建设,都要按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做好生态环境评估报告、移民安置报告、淹没损失报告等,并对各报告进行科学分析、妥善处理各种关系和矛盾。对没有可行性分析报告,或者对有关问题不能有效妥善处理,一律不准开工建设,以促进水电建设健康发展,实现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二)破除水能资源开发过程中的错误观点

目前,水能资源开发存在不少认识上的误区。这些观点不破除,水电产业难以大发展。一是中国电力紧张状况很容易缓解。目前,中国电力紧张,新上了很多能源项目。按国家规划,2004年发电项目在建规模应在1.6亿千瓦,而实际在建规模估计达2.6亿千瓦,超计划50%。由于在建电力项目中大部分是火电项目,工期短,于是很多人预测中国电力紧张状况从2006年开始缓解,最迟2008年就可全面缓解,并发出电力过剩的警告。事实上,中国电力紧张状况并不容易缓解。中国电力紧张主要是生产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所致。只要这两大内因不发生大的变化,中国电力紧张的状况就会长期趋紧。即便出现暂时缓解也主要是集中投入所致,但却并不能改变长期偏紧的状况。因此,对全国电力发展要有一个总体规划,既要防止大起大落、时多时少的问题出现,又要防止急功近利的思想,只上“短平快”项目,把一些长远项目抛向脑后,从而造成今后调整电源结构上的困难。二是水电破坏生态环境,大坝更是威胁。有人认为,开发水能资源要修大坝,大坝本身就是“炸弹”,一旦溃堤就会造成灾难。同时,大坝的修建会影响生态环境。不可否认,水电站的建设会遇到此类问题,但是水电站的建设开工必须首先要考虑和解决这些问题。大坝不安全、对生态环境和人文景观不加保护就进行开发的不是没有,但至少是非常少见的。不然国家也不会批准动工修建,也与当今国家鼓励发展水电的政策不一致。过去和现在因修水电站造成的溃堤是极少见的。因而,大坝总体上是安全的。即使发生战争,攻击水坝也是不允许的。对于修建大坝造成的生态环境影响问题,更是不能一概而论。因为中国的河流众多,在水电建设过程中,不同的河流、不同的河段、不同的坝址甚至不同的坝高可能带来的生态问题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影响大,有的影响小。我们不能一概而论,也不能因噎废食,不管什么情况都放弃水电建设,让一江春水付之东流。三是开发水电不如开发火电、核电等。有人认为,水电建设周期长,对周围的生态环境、人文景观影响大,因而可以用其他电力来替代。正如前所述,水电的优势是其他电力不能替代的。虽然我们不能完全依靠水电来解决中国的电力问题,但水电毕竟是最容易开发的能源,也是多元化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确保国家能源安全不能没有水电。

(三)开发云南水能资源必须统筹规划,合理安排,适时推进

目前,云南水能资源开发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争论。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对怒江、对虎跳峡开发的反对声音。这种争论是必要的,也是我国社会进步的表现。但现在的争论有失偏颇,其中的一些观点值得商榷。反对开发的一个核心观点是要保护生态环境,要留给子孙后代一条原生态(又称自然)河流。我们认为,保护生态环境是无可厚非的,关键是如何保护。如果只讲保护而不谋求发展,社会不能谈何进步,人也会成为“自然的奴隶”。我们坚决反对只重经济效益、眼前利益而不顾环境的掠夺式开发,但也反对不分具体情况,为保护而保护的极端做法。现在对怒江、虎跳峡的开发讨论有走向极端的倾向。“环保主义者”主张要彻底放弃开发以保留原生态河。但这种极端做法有几个问题值得探讨:一是能源安全怎样解决?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大量能源作支撑,而中国能源高度短缺。中国不开发自己最丰富的居世界第一位的水能资源,而到国外大量进口能源,这能确保能源安全吗?二是替代水能资源的方案行得通吗?在电力开发中,品种是多样的,包括火电、水电、核电、风电等。是否可以不开发水电而用其他电力替代呢?2020年中国电力的装机容量将超过9亿千瓦,如果按现在发电量中火电占80%左右以及按现在的能耗水平计算,届时的煤炭需求将达42亿吨标煤。虽然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但煤炭与石油、天然气一样是不可再生的,消耗一吨少一吨。有专家认为,按目前的经济发展速度,我国已探明的煤炭资源将在81年内采光,石油资源将在15年左右枯竭,天然气资源也将在年内用尽。而且燃煤发电不仅要挖矿、运输,还会产生大量温室气体,同样破坏环境。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均受规模和自然条件等的限制,近期内根本无法担当能源安全的主角和重任。因此,在现行发电方式中,能替代火电的最成熟、最经济的只有水电和核电。水电和核电相比,又有自身的优势。如果我们放着优势的水能资源不去开发,反而去开发成本很高的核电,这显然是不明智的。三是难道水能资源开发就比发展火电破坏生态环境更大吗?当今的中国是火电和水电唱主角的时代。不开发水电就得用火电马上跟上,因为其他电力根本没办法在短期内实现大规模供应。如果因为水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就限制开发,那就会迫使加大火电开发,结果是带来对生态环境的更大破坏!反倒是两害相权取其重了。火电对环境的破坏是有目共睹的,从开采原煤造成的安全事故、山体破坏的植被消亡到发电的大气污染、灰渣存放,几乎每个环节都在使环境恶化,结果是带来了更大的灾难。四是拉闸限电是否可行?近年来,全国电力短缺严重。2004年全国已有24个省份拉闸限电,沿海一些地区为保居民用电曾出现24小时对工商企业停电。云南水能资源十分丰富也出现缺电,很多工矿企业和居民在盼望不停电或少停电。是否今后我国也继续采取拉闸限电这种方法呢?如果继续大面积停电限电,损失的绝不仅仅是GDP,人们抱怨的也不仅仅是电力部门的工作,甚至整个社会经济活动都会出现停顿和萎缩。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电都没有怎样发展?人民生活要改善,要扩大内需,要以人为本,电都没有怎样实现?即使居民购买了电器产品,即使工厂已经建立,没电如何让电器和工厂运转?如何提高就业率?如何保证职工增加收入?如何吸引外资?因此,缺电会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影响的绝不仅是经济发展,而且会影响社会稳定。五是水电开发会影响民族地区发展吗?我们的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水电资源,有人认为水电开发并不会给当地居民带来什么好处?在过去的计划体制下,确实存在对当地居民补偿太少的问题,但是这主要是体制造成的。如今只要改变体制,不仅可以妥善解决补偿问题,而且通过发展水电,就能改变投资环境,兴办产业、增加就业,使当地得到更快的发展。反过来看,是否不开发水电民族地区就会快速发展起来呢?怒江几千年都未开发水电,当地居民也未富起来,而且反而是不断扩大陡坡垦殖,破坏植被,照样使当地的生态环境受到威胁。六是提高电价如何?电力紧缺,可以提高电价来抑制需求。就像其他商品稀缺我们采取高价来抑制消费一样。但电力属基础产业,电价的提高会带来连锁反应。电价提高太多,不仅企业没效益,而且居民也用不起。一旦企业和居民都找替代电力的能源作燃料、照明,对环境的破坏更大。如果当地居民没电,上山砍树作燃料,点煤油灯,这不仅是对环境的破坏,而且也是文明的倒退。七是云南所有的河流都不开发如何?为了保护环境,避免因水电开发带来的负面影响,云南所有河流都不再开发水电,所缺的电力从外面进口。这种做法虽然云南可以避免开发水电中的许多问题,但是它无法根本解决问题,它只会把破坏环境的事交给其他电力和其他省份,而且云南用电也会受到制约。

因此,无论从当前来看,还是从未来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来看,无论从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看,还是从能源、环境承载能力看,云南和国家的能源发展战略都要求必须要发展水电。而且国家也制定了开发水电的战略,其中黄河上游、长江中上游、红水河、澜沧江中下游和乌江等流域是重点。但是水电产业的发展要按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统筹安排,合理规划,先开发调节性能好、水能指标优越的大型水电站,因地制宜开发中小型水电站,在能源短缺、水能资源丰富的地区,选择一批小河流进行连续梯级开发和根据各个电网的调峰能力,有选择地开发抽水蓄能发电。只要我们真正做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做好各项工作,科学合理开发大江大河,就能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形成国家、地区和当地居民多赢的局面。

(四)高度重视国际河流的水电资源开发,据理驳斥下游国家的一些错误宣传

目前在反对开发云南水电的意见中,一个很突出的方面就是指责它破坏了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很多国内外反对开发的声音实质上都是站在维护下游国家利益的立场上说话的。这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这个问题如果得不到科学的回答,会使下游国家把所有生态问题都怪罪到云南水电开发上来,甚至对不涉及国外问题的水电开发也一概加以反对,这是很不利的。因而必须给予认真对待。

应该说,上游和下游开发水电都会影响河流环境。以澜沧江-湄公河为例,中国在上游建水电站,老挝、泰国、越南等在下游也建了水电站,而且有的比中国还早。泰国的诗林德洪、乌波拉塔那是20世纪年代就建立的,朱拉白洪是1970年代建立是,老挝南通电站是1980年代建立的。中国到1990年代才建立。在已建成的10多座水电站中,中国仅有2座。因而,把全部生态环境的影响都说成是由中国造成,是不符合逻辑的。上游的水文环境变化肯定会对下游地区生态产生一定的影响,但这些影响到底有多大的范围、多大的程度?在整个流域范围内,上游开发的影响有多大,出境以后的中下游地区又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下游国家不开发或开发水电本身造成了多大影响?以及即便全流域没有水利电力的开发,自然生态本身的全球变化又有多大的影响?等等,这些问题,谁都未能说清楚,就把责任全部归咎于中国,是不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