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茶:据《唐抚言》说:有郑光业者,与中表兄弟同去应考。他们共有一只取名“哭海”的皮箱,把其他同考人投献词句不通的诗文,都投入箱中。在空暇时,他们每人从“哭海”箱里拿一篇朗诵,读者听者无不绝倒,直到大家尽欢而罢。考试完毕的当天晚上,突然有一个同考入闯入试馆,对光业说:“必先,你肯让我坐下来吗?”(必先疑是当时的土语,也许是光业的绰号或小名。)于是光业就让出半个位置,给他挤坐下来,接着又道:“必先,必先!麻烦你取点水给我。”光业就起身拿了一瓢水给他。不料此人太不识相,竟然又说道:“顺便拜托再煮一碗茶好吗?”光业又欣然应命,为他效劳。过了两天,光业高中状元,那位同考入抢先来信道贺,信中的意思是:“既蒙让位取水,又承煮茶,当时夫俗眼,不认得贵人……”于是状元代人煮茶的故事,就传扬出来。
明王问《煮茶图》
递水:唐代的某些王公以及朝廷高官,不但喜欢好茶,而且还要用天下之名山、名江或名泉的水煮茶。为了名水,不惜动员大量人力,利用各种盛器贮水,从路途遥远的州县运到京师。这当然是贵族生活奢侈,讲究享受,才要用好水烹煮好茶,能使茶味格外清醇可口。
可是递水比运茶困难得多。茶是固体,只要包装妥善,在运输途中,不会损坏茶本身的品质。水是流质,必须贮以瓷器和银瓶,且加以紧盖密封,但在旅途遥远而崎岖的运输中,又逢天气炎热,递送时间长久,难免瓷器撞破,水量漏耗殆尽,以及水质或多或少发生变化,成为腐水,其味难以入口。所谓流水不腐,而器中密封之水,经过长途运送,时间稍久,其水质怎会不坏呢?
如果官府通情达理,当然明白递水的困难,尚能原谅递水的役工,而不加以深责,但有许多官僚却不以为然。他们见到腐水,或水量稍有损耗,就认为役工所递的水不是属于某某指定名泉的水,于是加以究办。
所以役工们听到递水,不但感到头痛,而且无不怨声载道。惟一的办法就是增加役工人数,把原来规定十人,增加到二十人,分成日夜两班,日以继夜地递运,以便缩短运输时间,而使水性保持原质。
这种劳民伤财的递水弊政,在唐代盛行了一段时期,即使在宰相李德裕主政的时候,此风尚未断绝,直到后来他听从了一个和尚的意见,以京师当地的井水,代替了常州惠山寺的泉水,才下令停止递水之举,于是民间可以息劳,而外界的浮议也就随着弭止。
又《全唐诗话》记载,唐德宗年间,李研公勉之子李约雅度简远,多材多艺,性嗜茶,又喜亲自煮茶,且常谓“茶须用缓火灸,活水煎。”当时煮茶能说此话的人不多。
西蕃茶:德宗二年(公元781年)十二月,上遣常鲁前往西蕃。他到了吐蕃,第一件事就是在营幕里烹茶。番酋赞普惊奇地问道:“这是什么东西?”常鲁答道:“这是洗烦解渴的妙品,叫做茶。”赞普道:“茶!我这里也有…”他说着,连忙叫人拿出许多包茶来,并且一边指示,一边接下去说。“这是寿州产的,这是舒州产品,这是产在显渚的、庆门的,那边还有昌明的、邑州的。”看得常鲁目不暇接,眼花缭乱。
门神:又《唐语林》中讲到一个故事:江南驿吏向检查仓库的刺史报告:“司酒库的门神叫杜康,司茶库的门神叫陆羽。”刺史点头赞许。接着驿吏指着那储藏蔬菜的库门上的神像道:“这是蔡伯喈。”刺史听了,大笑道:“不必设这菜神了。”
风味茶:唐代茶人,也有把茶末加上盐、葱、枣、薄荷等佐料与水同煎,而茶色共青,这种饮品也为当时的人们所乐于接受。
茶寿:唐宣宗大中年间(公元847~860年)从洛阳来了一个高僧,自称年已一百三十岁,到达长安,被召入宫,皇帝问道:“你得享遐龄,不知吃了什么长生不老之药?”
那和尚道:“不老僧自幼贫穷,并未吃任何药物,但平生最爱饮茶而已。”
于是皇帝就赐给这僧人一法号,叫做“茶五十斤”,并把他供养在“保寿寺”里,以享晚年。
斗茶:宋朝的欧阳修、苏东坡、蔡君谟等对茶事都有不少佳作,而饮茶之道也甚为讲究,甚至演变成为斗茶的风气,在文人雅士间非常盛行。
元赵孟頫《斗茶图》
所谓斗茶,又曰茗战,其方法是以沸水倒入黑色的茶碗中,再将茶叶碾碎成为茶末,放入沸水内,使茶末与沸水搅动,成为泡沫的形状。茶色是白的,能在黑碗中显示水痕,黑白分明,斗茶者便以茶色的标准评定胜负。
欧阳修《归田录》有下列的记载:“苏子瞻当与蔡君谟斗茶,蔡茶精,用惠山泉,苏茶劣,改用竹沥水煎,遂能取胜。天台竹沥水,被人断竹梢,屈而取之,盛以银瓮,若以他水杂之,则腐败”。
由此观之,讲究饮茶,不但要重视茶质,而且还要探求水质。所以在斗茶中,苏轼能以劣茶用竹沥水,斗胜了蔡襄以精茶用惠山泉水。蔡襄,字君漠,工诗文,善书法,他是后世所传洛阳桥的建造者,着有《茶录》。
北宋唐庚作有《斗茶记》。
宋范仲淹,字希文,也着有《斗茶歌》,可与唐玉川卢仝媲美,其警句曰:“的磨云外首山铜,瓶携江中一斗水。黄金碾畔绿尘-屹,碧玉瓯中翠清起。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吁嗟天产石上英,论功不愧阶前萤。众人之浊我可清,千日之醉我可醒。”“长安酒价灭千万,成都药市无光辉。不如仙山一啜好,冷然便欲乘风飞”。
陆放翁《斗茶诗》的警句:“青第云月开斗茗,翠瓮玉液取寒泉。”也为后人所称道。
宋代斗茶可能是在承平时世,属于生活艺术的盛事。当时唐庚《斗茶记》云:“政和二年三月壬戍,二三君子相与斗茶于寄傲斋,予为取龙塘水烹之,而第其品,以某为上,某次之。”斗茶的标准是:
(一)茶色。
(二)茶汤。
(三)茶用具和煮茶用榄核炭。所谓“上有好之者,下必有甚焉。”于是民间相效尤。
宋徽宗着《大观茶论》云:“……而天下之士,历志清白,竟为闲暇修索之玩,莫不碎玉锵金,啜英咀华,较筐箧不精,争镒袋之别”。
茶谱:明曹臣《舌华录》记载:司马公与子瞻论茶墨俱香云:茶与墨二者相反,茶欲白,墨欲黑,茶欲重,墨欲轻,茶欲新,墨欲陈。
御赐茶:宋朝皇帝皆以茶送大臣。宰相赐茶一斤,酒二斤,后以为例。
清乾隆中元旦后三日,王钦点大臣之能诗者,曲宴于重华宫,演剧赐茶,仿柏梁体,命聊句以纪其盛,复当席御制诗二章,命诸臣和之,几以为常。
清代乾隆二十二年的“素心茶”
茶官:清朝宫中,常有茶宴,设专官主司其事,其职位有茶正,尚茶副,以及尚茶妇等名称。
吃茶:饮茶有品评的啜茗,浅尝即止的喝茶,旨在解渴的饮茶,连茶叶一齐吃下去的吃茶,以及连口大喝的牛饮和鲸饮等分别。
待遇茶:由于茶的价值贵贱不一,所以主人用茶敬客,每因来客的地位高低,而奉茶也分好坏,且态度也有热情和冷淡之别。清扬州八怪之一的郑燮,某日到一个佛寺去观光,方丈见其人衣衫朴素,以为是普通的俗客,就冷淡地说:“坐!”等到客人脱下外套,露出里面所穿的华贵衣服,于是和尚换了口气,随即道:“请坐!”并吩咐小沙弥:“茶,泡茶!”。接着,客人的当差进来,对其主作揖,称呼“大人!”方丈心里明白,连忙恭敬改口招呼:“请上坐!”一边又叮嘱下去,曰:“泡好茶!”,一边合十恭问尊姓大名,才知此客乃是当代的大书法家郑板桥,不由心中狂喜,立即恭求墨宝,以留纪念,借增本寺的光彩。板桥虽知此僧势利,但也不推辞,写了一副对子:上联“坐请坐请上坐”,下联“茶泡茶泡好茶”。方丈见了,明知对方讥讽,也只得连声道谢。
贡茶:在封建****时代,每逢采摘茶叶季节,皇帝派遣穿了红衣的七品官员驾临武夷茶区监制贡茶,而“大红袍”茶即以此得名。在采茶之前,寺僧必先举行诵经的隆重仪式,预祝山灵保佑采茶平安,增加了迷信的色彩。
贡茶:清代普洱茶
贡茶之举,在中国历史上屡见不鲜。宋代习俗,每逢农历二月上旬(谷雨之前),福建或浙江的漕司将当地第一纲贡茶运京。这个“纲”字与“水浒”小说中的“生辰纲”的用字意思相同。这纲茶的名称叫“北苑试新”。
此外,每年春季,皇室必然举行一次品茶的大节目,美其名曰绣茶。煮茶的大壶外镶满着真金翡翠,且备五色果品、以及各种各样名目的点心。据宋代的官员说:这种节目,排场虽是豪华,但茶味并不好饮,这可能是煮茶的艺术不够高明。
这种进贡的新茶必定非常珍贵,但偶尔也辗转落在大官子弟的手中,他们只是把贡茶赏玩一番,这叫做“看茶”,暂时舍不得去煮茶。
洋人茶事:洋人饮茶的趣事和笑话也很多,过去外国人都惯饮白开水,直等到十七世纪,茶才开始传入欧洲。他们一旦尝到香喷喷的茶味,认为这简直是琼浆玉液,于是大家都喜欢饮茶。
可是那时候茶价昂贵,穷人都饮不起茶,嗜茶者买到了茶叶,往往把它锁在箱子里妥藏,以免被人偷去。因此,许多人私运茶叶到欧洲各地,可获厚利。同时茶叶也可作为通货交换别的东西。
公元1660年9月25日,一个名叫森美·柏巴斯的英国官员,在他的日记中记载:“我试饮了一杯中国茶,尝这异味,尚属首次。”这段记载是英国饮茶史的一页重要的文献,可能也是英人开始饮茶的记录。
十九世纪时,英国政治家威廉·科伯特严厉排斥饮茶,说它能够残害青年的身心,使其意志消沉,因此茶业大受打击。
另一律师邓肯·霍伯斯呼吁政治立法,列茶为禁品。凡年俸在50镑以下者,一律不准饮茶。
英国茶壶惠斯莱戒茶12年之后,忽患大病,遵医劝告,又重新饮茶;他享寿八十多岁,无疾而终。
夏利·希母斯寇在澳洲饮茶比赛中,连饮90杯,获得世界冠军,奖品为金壶1只。
英人饮茶习惯与华人不同。他们除饮清茶外,尤喜享受乳茶,那就是在香浓的红茶中,加上白糖或微黄的晶糖和牛奶混合而饮。一般英国人每天饮两到三次茶,但对于下午四时半至五时左右一次的饮茶格外注重。这种下午茶是由彼德福公爵夫人所首创。由于人到下午的一段时间,工作做得疲乏了,很需要一杯香茗加上几块饼干,享受一下,借以消除疲劳,使精神重新振作,才能增强工作效率。于是英人在工作时间内也饮下午茶,上自皇亲贵族,下至贩夫走卒,早已成为习惯。英人也知道茶能除脂祛腻,减少疾病,所以嗜茶成癖,而街上行人多瘦形健康的老翁以及窈窕淑女,这是否也有饮茶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