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西晋原来不风流
3967400000025

第25章 救火队的工作(3)

拓跋力微相传是天女所生,其父拓跋诘汾曾经耕于山泽。有一天,诘汾老兄忽见天花乱坠,祥云聚集,一辆仙车从天而降,内有一名女子,生得自然是千娇百媚,风情万种,下面的事就不用说了。

三日风流之后,仙女走了,留下诘汾孤寂难耐,痴痴望天。一年后,天女又来了,怀里还抱着一个胖娃娃,这娃儿就是拓跋力微。天女把孩子交给孩他爹,留下一句“此子他日为帝王,善加养护”,又一阵风地不见了。

仙女下凡肯定是传说啦,据考证,这则传说影射鲜卑与匈奴通婚的史实,从一个侧面证明了鲜卑这个民族血统的复杂性。

力微长大之后,果然得成大业,在位几十年,统一了原先争斗不息的各部族。一时之间,拓跋鲜卑势力极盛,“控弦之士二十余万”。而游牧民族对于中原土地的渴望,从来未曾平息,力微也不例外。当然,他没有贸然和魏晋翻脸,而是从情报搜集入手,派太子沙漠汗前来观望。

沙漠汗资质雄异,多年在洛阳学习中原文化,见多识广,此等人物,放他回国继承大位,简直纵虎归山。

一想到这茬儿,卫瓘就禁不住冒冷汗,这次说什么也不能放沙漠汗回去了,并且,我们还要暗中贿赂鲜卑诸部权贵大人,让他们在力微面前多下点猛料,令其父子失和,废了这位太子。

说起使计使诈,像钟会、姜维这些工于智计的老油条们,一个疏忽还败给了卫瓘,何况相对淳朴的少数民族兄弟?没费多大力气,他们就被悉数搞定。

沙漠汗这次来,不是做质子,而是借进贡之机,完成父亲交代的情报搜集任务。事情已经做完,他便向司马炎辞行。

虽然卫瓘有言在先,但司马炎本着宅心仁厚的精神,一直犹犹豫豫,既不杀人也不放人,只是不断挽留沙漠汗。眼看人家已经羁留一年多了,几次要求回家,司马炎心一软,便答应了,还令人好生护送鲜卑太子归国。

这本是一片好心,却火上浇油地促成了沙漠汗的悲剧。

力微这些日子来,是听足了各位大人的谗言,此时看到护送沙漠汗入境的晋兵,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可怜沙漠汗甫一回国,便以“奉晋不事亲,带南人而归,必有叛心”的罪名被父亲拿下,赐鸩酒一壶、黄绫五尺、宝剑一口。乖乖,给了这么多自尽工具,势必除之而后快啊。

沙漠汗大哭一场,饮了毒酒。儿子一死,力微回过神来,但悔之已晚,只得撒泪收葬,谥曰文皇帝。不久,力微因年老忧郁而死,其余四子皆庸碌之辈,从此国力大衰。

此外,卫瓘还采用类似计策收降了幽平以东的乌桓部族,这里就不重复了。

**************

树机能这哥们,一直在玩诈降!

几年间,树机能被万人敌文鸯大败过两次,也降过两次,可每次仓皇逃窜时,这位英雄都暗自发誓:我还会回来的!

咸宁四年六月(278),树机能的部将若罗拔能重新组织起一支精干部队,再次率领鲜卑和羌胡等军向凉州发起了冲锋,很快打到了凉州治所武威附近。

令鲜卑人惊喜的是,这次,他们的对手不再是可怕的文鸯。原因不详,也许是文鸯蒙受猜忌,也许是有别的作战任务,但无论如何,这是个好消息。

晋军的大将是凉州刺史杨欣。杨欣原为魏金城太守,也是追随邓艾伐蜀的老部下。当年,他会同王颀、牵宏,三人把姜维追得一路狂奔,狼狈不已,并在强川口大败之。因他平蜀有功,兼熟悉西北情势,入晋后,迁为凉州刺史。

但今时不同往日,也许是年纪不饶人,也许是指挥失当,也许是若罗拔能太过凶猛,武威一战,杨欣败绩,死于阵前。

若罗拔能旗开得胜的消息,令树机能精神大振,咸宁五年(279)正月,这位胜败不改初衷的英雄,再次领兵出击。

凉州再次失守。

司马炎的心一下子又揪紧了。这个树机能怎么就不能彻底消灭呢?西北何时能重获安宁?我的平吴大计,何时才能腾出全副精神来进行呢?

念及此,司马炎不禁临朝而叹,“诸位,谁能为我讨平此虏,光复大晋河山?”

群臣无言以对,面露窘色。整个大殿一片寂静。

“陛下若能用臣,臣能平之!”一个年轻的声音打破了僵局。大家循声望去,说话的是司马督马隆。

《晋书·职官志》中,并没有“司马督”这个官职的直接说明,容我揣测,应该是京城宿卫军中级别不高的军官。

宿卫军担任警卫宫廷和京城的任务,由左右卫、骁骑、游击、领、护六军组成。左右卫这部分军队下面,又设前驱、由基、强弩三部司马,各置督史,除了三部司马,左右卫还各有五部督。马隆可能就是这些“督”中的一位。

言归正传。司马炎使出主公计“激将”,期待看到群臣踊跃争先,为主分忧的动人场面,没成想,大家玩起了集体沉默,把皇上孤家寡人晾在那里,只有位卑言轻的马隆挺身而出,为他解了大围。

这样的行为应该鼓励,司马炎温和地说:“只要你能灭贼,当然破格提拔!你可有什么妙计?”

马隆说:“陛下要真用我,那一切就按我说的办。”

有意思,这伙计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司马炎继续问道:“此话怎讲?”

马隆说:“请容许我挑选三千勇士,我就带这三千人奔赴西线,托皇上的威德,一个树机能,还不够我灭的。”

突然听到这等豪言壮语,司马炎倍受鼓舞。此去虽成败未知,但有这种勇气,总比阶下那群装死人的强。三千勇士又不是什么大数目,司马炎立刻答应了,并当场任命马隆为武威太守。

这时候,装死的人们突然活了过来,叽叽喳喳说起话来,“反对!中央有六军,地方有州郡兵,这么些军队,还不够用的?又搞什么花头巾,要再悬赏征勇士?马隆一介小将,不懂规矩,胡说八道,陛下不要理他!”

司马炎耐心听完满朝公卿的高论,最后一锤定音:反对无效!

马隆,究竟何等样人?

他来自东平平陆(山东西南),出身寒微,有两个特点:智勇,好名。智勇好名之士,自然不甘埋没,而那个时代,出名是引起官方注意、登上仕途的捷径。早年兖州刺史令狐愚犯事的时候,马隆假称自己是其门下客,冒天下之大不韪,自掏腰包收葬令狐愚,又为之守丧三年。不管令狐愚谋不谋反,忠义和勇气总归是美德,于是,马隆名声大振,誉满兖州。

出名之后,马隆经人举荐进入官署,当了一名小小武吏。泰始年间,朝廷曾大举征召民间猛士,以备伐吴,马隆也被州郡推荐到中央,参加宿卫军,渐渐升为司马督。

正所谓“不到北京不知道官小”。京城之内,公卿遍地,难免让人感到自身渺小,何时才有出头之日?

小小司马督,绝非马隆给自己规划的人生蓝图。但怎么才能让领导注意到自己的存在呢?马隆决定,还是走自我炒作这条老路。早在杨欣迎战树机能的时候,马隆便发表了“杨欣必败”的骇人言论来吸引眼球。

当人们纷纷议论他想以“黑嘴”博出位的时候,马隆的嘴角露出了淡定的微笑。

这天,皇上召集起洛阳城中所有能召集到的、有上朝资格的官员开大会。马隆发现,陛下不是一般的愁闷,与其说他在问计,不如说已经在求人了。而满朝大臣竟然无人应答,连个安慰都不敢给。

此时不出,更待何时?

马隆知道,自己苦等了几年的机会终于来了,这几年,他十分注意搜集战报,研究敌人的作战特点,默默做着一鸣惊人的筹备。

现在皇上已经授予全权,接下来要做的是,尽快组建一支骁勇忠诚的马家军。

海选的消息很快传开了,勇士们纷纷赶到马隆处应征。

主考官的题目说起来很简单,考察远程武器的使用水平。当时的远程武器主要有轻重两种,重的是东汉时出现的腰开弩,发射时,弩手坐于地上,两足向前蹬弓,用扣系在腰间的拴钩之绳拉弦张弓,腰腿力量并用,弹射力更强,射程更远;轻的就是传统的弓箭。

海选过关标准:腰引重弩三十六钧(一钧合三十斤),臂拉强弓四钧。

从清晨到午后,考场上,几人欢喜几人羞,渐渐地,合格者的数量达到了三千五百人。马隆示意叫停,超额完成,足够了。

队伍是有了,还需要把这支队伍武装起来。马隆要求去武库选武器,司马炎答应了。可谁知武库的保管员(武库令)存心刁难,把几十年前曹魏时的腐锈武器拿出来应付。马隆火了,自己这支部队,干的是为国捐躯的光荣事业,你拿这些朽木烂铁给我,什么意思?

两人大吵了一架。

武库令告到了御史中丞那里,后者一听,马隆这小子还真当自己是皇上的全权代表啊,不自量力!于是上奏弹劾马隆行为不轨。

马隆把事情的经过,原原本本向司马炎说了个清楚,司马炎表示理解和支持,下令大开武库,听凭马隆自取,武库令什么的都站一边,严禁干涉。选好了武器装备,司马炎又一次性发给三年军资,好生勉励了一番,打发上路。

说实话,马隆此去,到底是吉是凶,司马炎并没底气,但直觉告诉他,无论如何,都应该大力支持马隆的英勇之举,况且,此举所费实在有限,放手一搏又如何?

这事就像所有的赌博一样,一旦买定离手,赌客心中还是会升起赢的希望。自从马隆走后,司马炎日日惦记起来,希望早日传来好消息。

哪知马隆这一走,竟杳如黄鹤,大半年毫无音信。满朝文武这下抓住了把柄,正直些的表示担心,三千多人的小部队,是不是被敌人全歼了?心地丑陋的就风言风语起来,这小子,是不是骗了皇上的钱粮,拐带人口跑了?

科技就是战斗力

谁也没有想到,马隆竟是当时应用物理和武器系统工程的先驱。很小的时候,他就给自己树立了一个学术偶像——风后(黄帝的一员将帅,擅长发明)。后来,为了向偶像致敬,马隆将浓缩其一生科研成果的著作命名为《风后握奇经》。

从洛阳去往凉州这一段路,马隆慢慢腾腾走了近十个月。他一边行军,一边搜集建材,一边监督制造,利用这段时间,完成了一场突变。

咸宁五年十一月,马隆的队伍渡过了温水,凉州治所武威遥遥在望。此时,这三千五百人马已经进化成一支装甲师,编号ML1.4。M-师长马隆,L-目标凉州,1.4是人数倍率,古称两千五百人为一师,3500/2500=1.4。

马隆设计制造的装甲车,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偏箱车(一说是扁箱车)。可惜也没有图纸流传下来,那咱就根据史书记载来描述一下吧。

偏箱车主要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其动力系统应该跟普通的马拉战车差不多,其装甲系统就是一个坚实的类似集装箱的大木箱,上面开有狭窄的火力口,以供矢石射出。箱体外面还有一些榫卯机关,以便拆卸和连接鹿角装置。所谓鹿角,又称鹿砦,坚硬木料制成,上多丫杈尖刺,形同鹿角,长数尺。通常是埋入地中,专刺战马足的,而马隆创造性地将其组装到自己的战车上了。各位改装发烧友,找到这一行的祖师爷了吧。

这种车战斗力非常强强,在开阔地作战时,敌人还未接近我军时,先是一阵箭林石雨伺候,等敌军近接时,战马首先要受到箱体外面鹿角的突刺。箱体严密结实,无论放箭,还是用马刀砍,一时半会儿都没什么致命损害,而躲在箱子里的弓弩手,可以气定神闲地装机射箭,命中率也大大提高。考虑到山路路况,马隆还十分注意控制箱体和战车的规格尺寸,即使在山间小道上,偏箱车也能畅行无阻。

攻守兼备、远近皆施的偏箱车,堪称冷兵器时代的主战坦克!

马隆的天才还不仅限于装备设计,他还参考诸葛八阵图,作为排车布阵的蓝本。八阵图里有如下八阵:天覆阵、地载阵、风扬阵、云垂阵、龙飞阵、虎翼阵、鸟翔阵、蛇蟠阵。

据说,八阵图用好了,能挡十万雄兵。这未免有些言过其实,但其阵形变化万千,各部分相互照应,确实能起到迷惑和截断敌人的作用。

多年的研究成果终于从图纸变成了实物,那么,先拿鲜卑人当小白鼠,检测一下高科技的威力吧。

树机能早就听说了马隆前来讨伐的消息,也打听过了,只有区区三千五百人,而且一直以龟速行军。尽管如此,树机能并没有轻敌,在马隆进入凉州境内的山区之后,他派出几名部将,每人均领万余人马,或在必经之路上据险阻截,或在马隆身后埋伏奇袭。

当鲜卑将领们看到马隆的部队从远处开过来时,都有点目瞪口呆,怎么只有一个个大箱子,人呢?还没等他们回过神来,箱子中突然射出箭来,自己的士兵应声而倒。

妖术!

最初的惊愕过去之后,鲜卑骑兵搞清楚这是怎么回事了。原来敌人都躲在车厢里面呢。果然狡诈无比啊。

然而,认清个中奥妙,并没给他们带来什么实际帮助。这些箱子着实厉害,离远了挨射,靠近了挨扎,开阔地上滴溜乱转,看着眼花,狭窄山道上,稳如泰山,一路射击,一路突进。

尽管死伤惨重,这些鲜卑将领还是坚持顽强作战,说什么也不能让马隆这滑贼靠近武威大本营。

这时,一个奇怪的现象出现了,不管怎么大力策马,鲜卑部队就是奔腾不起来。而马隆一旦派出骑兵,却跑得飞快。己方两个时辰跑过的距离,马隆只用一个时辰就跑完了。

我的个神啊,没法形容了。

其实一点也不奇怪,马隆只不过利用了天地间奇妙的场力效应。魏晋骑兵通常不用盾,人马皆披甲上阵。马隆采用了特殊的材料制甲——犀皮,别问我是不是犀牛皮,我只能保证它是真皮,能熬制食品级明胶。而鲜卑骑兵的铠甲也很精良,他们采用从中原传来的新型优质金属——铁。

铁器本是个好东西,但这一次事情就坏在铁甲上了。首先金属比皮革沉重,这本来不成问题,我们兵强马壮!但马隆在重要的道路两旁,堆积了很多磁石。别问我,我也不知道他是从家带来的,还是顺道在哪挖的。

这些磁石,当然不至于像《西游记》里的声控法宝一样,念个咒语,就把敌人兵器全给吸走了。但磁场还是让鲜卑骑兵感到冥冥中似乎总有一股力量在拉扯着自己,怎么也跑不快。

树机能的重重布防,一一失效,损失惨重。前方还不断传来马隆天兵天将、如有神助的消息,大帅,看来一切都是神的旨意啊。

武威已经很近了,马隆觉得自己出来快一年了,还是尽快给皇上回个消息吧。于是,他在武威之外整顿兵马,修缮战车,顺便派一名信使去洛阳报信,“部队一路平安,沿途诛杀降附以万计,武威近在眼前,大功将成!”

信使带着捷报,心情自然很好,一路快马加鞭。他赶回洛阳时,正值深夜,这小伙子按捺不住兴奋之情,连夜就把好消息报给了司马炎。

这些日子,司马炎几乎没睡过一场好觉,突然西北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他从床上跳了起来,像个孩子一样,拍手欢笑。

后半夜,司马炎兴奋得再也没睡着。好容易等到天亮,一迭声要求召集群臣,大朝!

大家一大早赶到了宫里,还以为又出了什么事。抬头看看皇上,只见他得意洋洋,满面春风,手里拿着一封信。

“这是马隆传回来的捷报!”司马炎展开那封宝贵的战报,向大家宣读了一遍,然后,带着赌赢了的胜利微笑,说:“怎么样?当初要听你们的,今天就没有秦、凉二州啦。”

司马炎当朝宣布,马隆,偏师寡众,奋不顾身,克尽艰险,建立奇功,加宣威将军、假节,赐赤幢车、曲盖、鼓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