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孟子原解
3965900000020

第20章 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怎样对待你

【原文】邹与鲁閧。穆公问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

孟子对曰:“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夫民今而後得反之也,君无尤焉。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

【译文】邹国与鲁国发生争斗,邹穆公就问孟子:“我有管理的官员被打死三十三人,而民众却没有一个死的。要是杀了这些民众,又不能杀那么多;不杀吧,又恨他们眼看着长官被杀却见死不救,要怎样办才好呢?”

孟子回答说:“在灾荒的岁月里,您的百姓中年老体弱的大批死亡而被弃尸于山沟中,年轻力壮的人四散逃荒,有近千人;而您的粮仓积满,府库充足,有关的官员却没有报告您,这就是居上位者残害下面的百姓。曾子说过:‘切切警惕呀,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怎样对待你。’所以老百姓如今有机会回报了。君王您不要求全责备。君王您施行爱民的政策,这些老百姓就会亲近上级官员,甘愿为长官献出自己的生命了。”

【说明】爱民者得民拥护,不爱民者民见死不救也。这次邹、鲁之争斗,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孟子所说的,以及所引曾子的话,都是对孔子“对等原则”的发挥。孔子学问的中心是“仁”,即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亲爱,相互爱护,相互帮助。这就是人际关系中最基本的对等原则。《诗·大雅·抑》:“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依照这个对等原则,你投入了“爱”,才能得到爱的回报;你投入了“信”,才能得到诚实的回报。如果你对别人是欺骗,那么别人也会不诚实。所以,人如果失去了爱心,那么剩下的还有什么呢?你用狠心来对待别人,别人也就敬而远之了。而邹穆公粮仓积满,府库充足,有关的官员却没有报告,这就是居上位者残害下面的百姓。这里面还牵涉一个问题,即君王爱民而官吏违之。据说邹穆公是比较爱民的,还是施仁政的,但为什么还会出现在灾荒的岁月里,百姓中年老体弱的大批死亡而被弃尸于山沟中,年轻力壮的人四散逃荒有近千人的景况呢?这就是任用贤才的问题了。所谓贤才,不仅仅是能干,懂得管理,更重要的是应有一颗爱民的拳拳之心。这一点,尤为现代管理者所应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