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母亲河,别再流泪
3961900000016

第16章 是母亲河在滋养着人类(4)

(一)了解母亲河

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中国的第二长河,世界第五长河,同时也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站在高空俯瞰黄河,它就像是一头脊背穹起、昂首欲跃的雄狮,从青藏高原出发,越过青、甘两省的崇山峻岭;横跨宁夏、内蒙古的河套平原;奔腾于晋、陕之间的高山深谷之中;破“龙门”而出,在西岳华山脚下掉头东去,横穿华北平原,急奔渤海之滨。

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渠,上游河段全长为3472千米。由于上游的河道受阿尼玛卿山、西倾山、青海南山的控制而呈现出S形弯曲。黄河上游河段一路上流经了9个省、区,期间汇集了40多条主要支流和1000多条溪川,流域面积38.6万平方千米,占整个流域面积的51.3%。河段总落差3496米,平均比降为10‰;河段汇入的较大支流43条,径流量占全河的54%;其中河段年来沙量只占全河年来沙量的8%,是黄河的清水来源。黄河的上游根据河道特性的不同,又可分为河源段、峡谷段和冲积平原段三部分。

从内蒙古托克托县河口镇至河南郑州桃花峪间是黄河的中游河段,总河长1206千米,流域面积34.4万平方千米,中游的流经面积占全流域面积的45.7%;在中游河段,总落差890米;在河段内汇入较大的支流有30条;区间增加的水量占黄河水量的42.5%,增加沙量占全黄河沙量的92%,成为了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

当黄河流到了河南郑州桃花峪之后是下游的河段。下游的总河长786千米,流域面积仅2.3万平方千米,占全流域面积的3%。下游的河段总落差93.6米,区间增加的水量只占到黄河水量的3.5%。除大汶河由东平湖汇入外,本河段无较大支流汇入。众所周知,在黄河洪水中挟带了大量的泥沙,当河水进入下游平原地区后,这些泥沙就会迅速沉积下来,于是人们建筑了堤防洪,让泄洪河道两岸的淤积层不断抬高,从而形成了高出两岸的“地上悬河”,这一现象造成了黄河决溢泛滥、改走新道。

据有关文字的记录,黄河在历史上曾经多次改道。早在公元前602年的周定王五年起就开始了,到1128年的南宋建炎二年,这1700多年的时间里,黄河的河道大都在现行河道以北地区,侵袭海河水系,流入渤海。河道变迁的范围,更是西起郑州附近,北抵天津,南达江淮,纵横25万平方千米。而在1128年至1855年的这700多年间,黄河河道摆动都在现行河道以南地区,侵袭淮河水系,流入黄海。黄河最后一次改道是在1855年,在河南兰考东坝头(当时名为铜瓦厢)决口后,才改走现行河道,夺山东大清河入渤海。由于黄河下游的河道在历史的变迁中不断改道,加之受到海侵、海退变动等众多自然因素的影响,让黄河下游地区的河道长度及流域面积在不断发生着变化,这也是黄河不同于其他河流的突出特点。

新中国建立以来,从中央各有关部门、地方各级政府,到各地的广大人民群众,都齐心协力参加到了治理黄河的工作中,大家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来治理黄河。无论是关于黄河问题的勘测研究,还是治黄建设的规模,这一时期都是以往任何时代不能比拟的。新中国的黄河治理一开始就是按照全面规划,统筹安排,标本兼治,除害兴利,全面开展流域的治理开发,有计划地安排重大工程建设,这让治黄工作比起过去有了质的飞跃。

通过近半个世纪的建设,在黄河的各个流段上,开展的不同程度的治理方案,基本形成了“上拦下排,两岸分滞,蓄泄结合,综合利用”的防洪工程体系。建立起了以三门峡为主导的若干支流的防洪水库,来防止洪水的泛滥,再加上北金堤、东平湖等平原蓄滞洪工程,这一措施加高、加固了下游两岸堤防,逐步完善了防洪非工程措施,让黄河的洪水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最好控制,以此同时,防洪的能力比过去有了显著的提高。依靠这些防洪工程,再加上广大军民的严防死守,黄河在连续的五十年里,在伏秋大汛的季节中,也没有发生洪水决溢的灾害。从此扭转了历史上黄河频繁决口改道的恶性循环,保障了黄淮海广大平原地区人民人身和财产安全,社会和经济的隐定发展。

在水土保持建设中,黄河的上、中游黄土高原地区,采取了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互配合,治坡与治沟并举的方针,这让治理水土流失取得明显成效。到如今,黄河累计兴修梯田、条田、沟坝地等基本农田7755万亩,造林11802万亩,兴建治沟骨干工程854座,淤地坝10万余座,沟道防护及小型蓄水保土工程400多万处,一些地区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开始有所改善,流入黄河的泥沙逐年减少。

在中央各级领导的关怀下,近年来黄河的水资源,在上中下游都得到了较好的开发利用。流域内已建成大中小型水库3147座,总库容574亿立方米,引水工程4500处。黄河流域及下游引黄灌区的灌溉面积,在短短的几十年里,土地灌溉面积翻了近十倍。由于充分的水量,让黄河的供水范围扩展到了海河、淮河平原等地区。其中,著名的三门峡大坝,就是在1957年黄河干流上开工兴建的黄河第一坝,此后,还相继建成了刘家峡、龙羊峡、盐锅峡、八盘峡、青铜峡、三盛公、天桥等水电站和水利枢纽工程。目前,正在建设的黄河上的水利工程还有:小浪底水利枢纽、万家寨水利枢纽、李家峡水电站、大峡水电站等大型项目。如今已建在建的干流工程,总库容563亿立方米,发电装机容量900多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336亿千瓦时,约占黄河干流可开发水力资源的29%。这些水利水电工程,在防洪、防凌、减少河道淤积、灌溉、城市及工业供水、发电等方面,都发挥着巨大的综合效益,促进了沿黄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民治黄五十年,除害兴利成效显著,伟大成绩令世人瞩目,这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二)黄皮肤的发源地

黄河不仅仅是一条大河。在《汉书·沟洫志》中,就把黄河尊为百川之首:“中国川源以百数,莫著于四渎,而黄河为宗。”因此,在中国的文化中黄河代表着黄土地、皇帝、黄皮肤以及传说中的中国龙,所有这一切都用黄色来表征,中国人把这条流经中华心脏地区的河流升华为圣河。从高空俯瞰的这条蜿蜒流动的黄河,恰似一个巨大的“几”字,这就是我们民族那独一无二的图腾。

早在远古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气候就十分的温和,雨量充沛,很适宜于人类的繁衍。加之黄土高原和黄河冲积平原土质疏松,极易于垦殖,适于发展原始农牧业,这些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都为我国古代文明的发育提供了较好的条件。于是在110万年前,“蓝田人”就出现在黄河流域边,并开始繁衍生息。此后还有“大荔人”、“丁村人”、“河套人”等也在流域内生息繁衍。与此同时,出现的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大量古文化遍布大河上下。这些古文化不仅数量多、类型全,而且是由远至近延续发展的,系统地展现了中国远古文明的发展过程。

黄河沿岸的文化灿烂而悠久。距今为止,人们所发现的10000~7000年的新石器文化遗址、7000~3700年的新石器文化遗址、3700~2700年的青铜器文化遗址,出现于公元前770年的铁器文化遗址,在黄河的流域上几乎都有分布。中石器时代的文明,标志黄河流域远古文化发展的起点。之后,随着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创造发明了钻木取火、原始畜牧业、原始农业,这些正式标志着黄河文明的发展拉开了序幕。

确实,黄河沿岸是中国最早沐浴了文明之光的地方,自然这里也是最早受到文明之火的地方。在《孟子》里记载的三皇五帝烧山林的“功绩”中有这样一段话:“当尧之时……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焉。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传说神农氏曾教民稼穑。值得注意的是,神农就是炎帝,也就是火神,他所传授的实际上是焚林垦殖。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大量的人口随之进入关中,垦殖面积大增,这样黄土高原植被第一次受到大规模的破坏。与此同时,秦始皇在咸阳定都后,大兴土木,建造宫殿陵寝,大肆砍伐关中山地森林,用的都是黄河边的植被。

自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到现在的数千年岁月里,历代王朝在黄河流域建都也绵延了数千年。中国历史上所说的“七大古都”中,其中在黄河流域和近邻地区的就有安阳、西安、洛阳、开封四大古都。自西周、秦、汉至隋、唐,黄河岸边的西安先后有13个朝代建都,是有名的“八水帝王都”;而在东周迁都洛阳以后,东汉、魏、隋、唐、后梁、后周等朝代都先后定都在洛阳,历时有900多年,洛阳也被誉为中国历史上的“九朝古都”,期间所经历的辉煌历史与灿烂文化经过了近千年岁月的洗礼。

在黄河流域的殷都,至今还遗存着大量的甲骨文,它开创了中国文字记载的先河。早在公元前2000年,在黄河流域就出现了青铜器,青铜器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有了发达的冶炼技术;到了商代,青铜的冶炼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同时在黄河沿岸还开始出现铁器冶炼。铁器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重要标志。考古学家在洛阳出土的经过系列处理的铁锛、铁斧,就是最好的证明,这也表明中国开发铸铁柔化技术的时间要比欧洲各国早2000多年。除此以外,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活字印刷、指南针、火药——也都是在黄河流域产生的。另外,从《诗经》到唐诗、宋词等大量文学经典以及其他大量的文化典籍,也都成书于黄河沿岸的古都城中。

由此可知,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一直都是以黄河流域为中心,这让黄河中、下游地区成为了全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发展最早的地区。在当今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进程中,黄河流域,尤其是黄河中、下游的平原地区仍占有重要地位。黄河流域悠久的历史,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十分珍贵的遗产,留下了无数名胜古迹,是我们民族永远的骄傲。

流淌了千年的黄河水养育了炎黄子孙,几千年的传承让水在最基本的饮用的基础上有着更广泛的作用。与此同时,中华名族的悠久历史在这晶莹剔透的水中得到充分的展现。饮黄河水,叙中国情,让我们仔细体味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河流之水是人类成长的乳汁

人们在生活中的重要的自然资源是水。

自人类出现于世界之日起,水一直是人们生活中不可分离的伙伴。

人的一生每天从早到晚都要与水打交道:用水做饭、制饮料、洗刷物品;雨天用伞避雨水之淋;夏日在海滨休憩游玩;冬天用暖气取暖,欣赏窗户上的冰花、霜和阳光下的闪闪积雪。

没有一个工业部门不用水来煮熬、净化、溶解、浸泡、加热、冷却、洗涤和结晶等。没有水,人类不可能在石器时代制造出第一批陶器;没有水,也不可能有现代的运输业和宇宙飞船。

水参与了大多数重要化学产品——碱、硝酸、氧气、氢气、酒精等的生产。

水是最古老的能源,也是永恒的能源。

在古罗马,水推动了磨坊的水轮。水蒸气推动了18世纪最早的蒸汽机的活塞。在现代化的原子能发电站、热电站和水电站,水也在工作着。水在推动着历史的巨轮向前。

农业需要水,犹如工业需要煤、铁一样。由于人工灌溉,古代文明得以在尼罗河、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印度河和黄河流域繁荣,创造了人类引以自豪、不朽的文明。

让我们来详述一下水对我们人类的贡献。

(1)城市诞生的摇篮

水是农业的命脉、工业的血液,是地球上一切生物赖以生存而不可替代的重要物质条件,是生产力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人类居住地——城市形成、发展和生存的重要条件。

人类文明的发展、城市的兴建都与水有着千丝万缕、不可分割的联系。世界上几乎没有一个文明发源地不是傍依江河、湖泊,并依靠必要的可供水源而发展起来的。四大文明古国中国的黄河、埃及的尼罗河、印度的恒河、中东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都以其丰富的乳汁孕育了人类早期的伟大文明。因此,可以说没有水,就没有人类的文明,就没有城市。反之,由于水源的枯竭,致使城市变成荒芜废墟的例子,在世界各地也不胜枚举。如我国新疆丝绸之路上的楼兰等。

(2)城市发展的动力

为了城市的发展,必须开发、利用和管理好水资源。“治水”与“用水”是城市发展中的必要条件。“治水”主要表现在城市的防洪和排涝方面;“用水”主要体现在“供水”、“漕运”、“灌溉”等方面。以北京为例,自金朝建都在蓟城800多年来,为了都城的建设、城市的用水、城市的美化和漕运的发展,历代都充分地开发利用都城附近的泉水,成功地建成了一个完善的供水排水河湖系统。

北京历史上有名的房涞涿灌渠工程、房陵堰和白浮引水等工程,曾使北京出现船货云集的盛况。解放后,由于开发了永定河、潮白河冲洪积扇丰富的地下水源;开发治理了永定河、潮白河,修建了官厅、密云两大水库,引水到北京,使工农业生产蓬勃发展,城市面貌大大改观。由此可见,水资源是城市发展的必要条件。

(3)城市发展的瓶颈

从世界范围来看,自从18世纪英国的工业化革命以来,工业迅速膨胀,人口向城市不断集中,城市规模越来越大。世界上千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就有十多个,其中以墨西哥城最大,达到3500万人,给城市供排水带来了很大困难。在19世纪中期的1848年和1854年,英国由于河流受病原体的污染,造成两次霍乱流行,1892年德国霍乱流行,这几次都使一万多人死亡。本世纪中期,许多国家发生了水荒,特别是近几年,我国缺水的城市也越来越多。据1995年水利年鉴报道:目前,全国有300多座缺水城市,在调查的270座城市,占全国城市总数近60%,占总人口57%,工农业总产值占全国城市的49%,如遇中等干旱年和特殊干旱年,分别缺水达35.8亿立方米和62.4亿立方米。当前这些城市缺水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的影响如下:

①影响了城市人民生活正常用水,在特殊干旱年,270座城市生活缺水8亿立方米(相当于每日220万吨),数字不很大.但对人民生活造成的困难却很严重,成为社会不安定的潜在因素之一。如1989年夏季用水高峰时,大连市供水低压区有3.5万户面临断水的危险,岭前一个居民区连续几天供不上水,一些居民破坏了市政供水措施。同年,哈尔滨有40万居民吃“夜来水”,太平区发生了居民与工厂争水的纠纷。

②影响城市工业的生产和发展,270座城市特殊干旱年工业缺水约20亿立方米,影响工业产值1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