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罗河有定期泛滥的特点,并且各个地点都不一样。尼罗河干流的洪水于6月到喀土穆,9月达到最高水位。开罗于10月出现最大洪峰。在苏丹北部尼罗河是每年5月开始涨水,到8月达到最高水位,以后水位就会逐渐下降,1至5月为低水位。虽然洪水是有规律发生的,但是水量在涨潮的期间变化很大。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青尼罗河和阿特巴拉河,由于这两条河的水源是来自埃塞俄比亚高原上的季节性暴雨,因此变化很大。而尼罗河的河水80%以上的水源是由埃塞俄比亚高原提供的,其余的水来自东非高原湖。当洪水到来时,会淹没两岸的农田;在洪水退后,又会留下一层厚厚的河泥,形成肥沃的土壤。早在四五千年前,埃及人就知道了如何掌握洪水的规律和利用两岸肥沃的土地。由于这种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长久以来尼罗河河谷都是棉田连绵、稻花飘香。这条在撒哈拉沙漠和阿拉伯沙漠的左右夹持中蜿蜒的尼罗河,就犹如一条绿色的走廊,充满着无限的生机。
(二)尼罗河中的灿烂文化
尼罗河文明即古埃及文明,古埃及文明也即尼罗河文明。埃及位于亚非大陆交界地区,在与苏美尔人的贸易交往中,逐渐形成了富有自己特点的文明。早在6000多年前,埃及人的祖先就在尼罗河两岸繁衍生息,因此在埃及就流传着“埃及就是尼罗河,尼罗河就是埃及的母亲”的谚语。尼罗河流域与两河流域不同,它的西面是利比亚沙漠,东面是阿拉伯沙漠,南面是努比亚沙漠和飞流直泻的大瀑布,北面是三角洲地区没有港湾的海岸。在这些自然屏障的怀抱中,古埃及人可以安全地栖息于此,无须遭受蛮族入侵所带来的恐惧与苦难。确实,尼罗河是埃及人民的生命源泉,它为沿岸人民带来了大量的财富、缔造了辉煌的古埃及文明。其中,最令埃及人骄傲的金字塔就是建造在尼罗河畔。在尼罗河沿岸有大小不等的金字塔70多座,它们犹如一篇篇浩繁的“史书”,书写着人类文明的奥秘。可以说是没有尼罗河,就不会有巍峨的金字塔、美妙的象形文字、神奇的木乃伊。五千年的文明古国埃及就在这里延续和创造着自己辉煌的文明。现今,埃及90%以上的人口仍然居住在尼罗河沿岸平原和三角洲地区,因此埃及人称尼罗河是他们的生命之母。在尼罗河最下游分成了很多注入地中海的汊河流,这些汊河流都流淌过三角洲平原。三角洲面积约24000平方千米,地势平坦,河渠交织,正是在这里,古埃及人书写着文明的奇迹。在今天,三角洲仍然是埃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每年在尼罗河的洪水泛滥时期,会给两岸的河谷披上一层厚厚的淤泥。在成年累月的累积下,让河谷区的土地极其肥沃。由此,在这得天独厚的自然环抱中,埃及的庄稼可以一年三熟。据希腊多德记载:“埃及的农夫只要等河水自行泛滥出来,流到田地上灌溉。等到灌溉后再退回河床,再把种子撒在自己的土地上,叫猪上去踩踏这些种子,就可以等待着收获的到来。”由于尼罗河优越的天时、地利、人和的自然环境,古埃及文明才能够不至于因为外来的侵犯而中断。至公元前332年,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埃及为止,埃及共经历了31个王朝。
字母是古埃及人留给西方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重大文化遗产。在文字方面,古埃及最初形成的是一种单纯象形文字,经过长期的演变后又形成了由字母、音符和词组组成的复合象形文字体系。今天,人们看到的古埃及文字多刻于金字塔、方尖碑、庙宇墙壁和棺椁等一些神圣的地方。大约在公元前2500年至前1500年间,埃及人发明了字母,从此它把声音变成字母,为记录历史做了又一巨大的进步。随后这些字母再由埃及传给了生活在地中海东岸的腓尼基人。可以说,腓尼基人担当了亚洲文化和欧洲文化的中介。他们又把这些字母演变成真正的音标文字,传到古希腊。这些音标文字后经希腊人增补元音字母而被进一步完备,形成了正式的希腊字母。希腊字母又经过一些改进后,传到世界各地。
在文学和数学方面,古埃及所作出的贡献,足以与两河文明相媲美。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太阳历是埃及人创造的,正是他们最先把一年确定为365天;在很早以前,埃及人就采用了十进制记数法,并初步形成了分数的概念。但在埃及人的计算中却没有“零”的概念。他们的算术主要是以加减法为主,乘除法也是化成了加减法来做的。在几何学方面,埃及人已经知道了圆面积的计算方法,但却没有提出圆周率的概念。最早的圆周率是中国著名的数学家祖冲之计算出来的。其次,埃及人还知道如何计算出矩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以及立方体、箱体和柱体的体积。
古埃及在医学的成就,也要比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更为突出。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埃及人制作的木乃伊。这种经过特殊处理的风干尸体的方法,与他们的金字塔一样,举世闻名。制作木乃伊的过程,增长了埃及人在解剖术方面的知识,这让他们在内外科的临床医学上得到了长足的进步,进一步促进了埃及医术分工的细化。
在古埃及人心目中,宗教是最重要的精神生活。他们认为人死亡之后会有来世,因此要为来世做好物质准备是埃及宗教信仰的一个主要特征。古埃及的木乃伊和金字塔都是这种宗教信仰的产物。太阳神是埃及人至高无上的崇拜,特别在法老政权强化以后,兴起了大规模的崇拜太阳神运动。法老自称为是太阳神的化身。因此,在埃及法老始终被认为是神王,这也是神圣的法老与世俗的法老之间最大的区别。既然法老被当成了太阳神,因此他的权力也就被神化了,他所说的话就是神意,冈此埃及也就没有严密的法律制度存在的必要。国家对经济生活的绝对控制,也就是埃及文明的显著特征。
在埃及建筑艺术上,金字塔是最为典型的代表,也是在国家控制下埃及劳工最著名的集体劳动成果。实际上,金字塔就是法老的陵墓。金字塔底座是方形的,到塔端时成为了尖顶,形状很像是汉字中的“金”字,所以这也是中文金字塔名称的由来。而在欧洲各国语言里,它被称之为“庇拉米斯”,因为在古埃及文中,“庇拉米斯”是“高”的意思。在埃及境内现存的金字塔共有七八十座之多,其中最为人们所熟悉的是尼罗河下游两岸,吉萨一带的金字塔,此处离埃及首都开罗只有十多千米的距离。在所有的金字塔中,最大的是第四王朝法老胡夫的金字塔。胡夫在位的时间约公元前2590~公元前2568年。世界七大奇观中唯一现存的古迹,就是他的金字塔。埃及最高的金字塔是胡夫金字塔,它最先的高度为146.59米,因顶端剥落,现在只有136.5米。底座为四方形,每边长约232米,越往上越狭窄。金字塔的四个斜面分别正对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总占地面积5.29万平方米。
金字塔同然神秘而美丽,但埃及的神庙、殿堂等建筑也颇为宏伟壮观。与建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埃及的人物雕像显得有些呆板,近似冷漠。但是,埃及的木乃伊文化却至今依然令人难以理解,神奇无比。总之,埃及文化的特点是神王合一,追求永恒,追求单一、稳定、秩序。与王室们遗留下的辉煌壮丽的占迹相比,埃及普通百姓的生活却平淡而自足。
(三)国际性的尼罗河
近年来,随着尼罗河流域国家的人口增长和工农业发展,各国对水的需求可谓是与日俱增,这自然让这条母亲河的水资源越来越不够用。而目前沿岸各国分配尼罗河河水,依据的依然是几十年前的协议。在1959年的协议中,埃及每年享有555亿立方米的尼罗河水,而苏丹只有185亿立方米,其他国家则更少,这显然对各国的用水量分配是不公正的。
埃塞俄比亚曾被称为非洲的“水塔”,它守护着尼罗河的源头,让每年从埃塞俄比亚境内注入尼罗河的水量,约占尼罗河水总量的86%,因此埃塞俄比亚要求每年至少分得120亿立方米的河水。然而埃及和苏丹却不同意埃塞俄比亚从上游截留河水的要求,他们认为这种做法将会影响下游的生存。长久以来尼罗河沿岸的各国,都在为捍卫本国的水资源做着积极的努力。
由于严重缺水的原因,埃及前总统萨达特就曾说过:“埃及将对任何可能危及青尼罗河水流的行动作出强硬反应,哪怕诉诸战争。”目前,在尼罗河沿岸,水资源的利用仍以农田灌溉为主,由于工业用水尚较少,埃及以外的其他国家,水资源短缺问题尚不突出,但随着沿岸各国的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水资源的需求必将与日猛增。水源的严重不足,需要流域内的各国加强合作,合理、充分开发尼罗河水资源。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尼罗河以修建阿斯旺高坝为标志,开始径流的多年调节,提高枯水年的用水保证率,河流的综合利用已初具规模。
尼罗河的水资源年际变化很大,有着丰水年与枯水年之分,其中年径流量最多曾达到1510亿立方米,而最少却只有420亿立方米。丰水年大量河水白白泄流人海,有的年份又远远满足不了灌溉需要。为了缓解这个矛盾,唯一办法只有在尼罗河兴建多年调节水库,容蓄丰水年的多余水量以备枯水年的需求。
在这其中,埃及修筑高坝时所使用的总费用高达5.9亿埃镑,但每年的经济收益却超过了2.3亿埃镑。高坝自建成使用后,累计收益早已超过投资和损失。苏丹在20世纪70年代也继续致力于尼罗河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增加对尼罗河水份额的使用,发展了灌溉与水电。他们的大型项目主要是兴建赖哈德和凯纳纳灌区。此外,位于东非高原全年丰水区的********,20世纪七十年代,也在维多利亚湖南岸姆万扎地区建成尼卡卡达水电站,其发电能力达到1.8万千瓦。到目前为止,尼罗河流域已建立了7座大型的水闸,10座大坝,总水电装机容量290.1万千瓦,全流域灌溉面积454.8万公顷,其中尼罗河水所灌溉的耕地面积达到446.8万公顷。尼罗河在造福两岸居民的同时,也为两岸国家带来了丰厚的物质财富。
因为埃及地处沙漠失水区,因此尼罗河水是埃及经济命脉所系。一个多世纪以来.埃及的耕地面积和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仍赶不上人口增长速度,以致人均耕地面积及种植面积反而逐年减少,并且这种趋势仍将继续。耕地匮乏、粮食不足,一直是埃及迫切解决的头等大事。如今,阿斯旺高坝为埃及提供的尼罗河水份额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水资源紧张的程度日益加深。这样开发水源、扩大耕地自然成为了埃及的既定国策。因此,保护和开发尼罗河水资源,已经成为埃及制定经济政策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尼罗河流经苏丹国境约为3300千米,几乎为全长之半,差不多所有重要支流均在苏丹境内汇集,所灌溉的土地辽阔,可耕地的面积竞达到了8400万公顷,现在已耕地还不到1000万公顷,农业生产潜力很大。如此优越的自然条件,丰富的水土资源,让农业成为了苏丹的经济基础。如今苏丹重点发展的是灌溉业,增加耕地。然而在灌溉用水急剧增加的情况下,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也渐趋尖锐。因此,扩大水源、增加尼罗河水份额仍然大有必要。
近一百年以来,常年灌溉面积不断扩大,此外由于渠道长期输水,灌水下渗,地下水位显著上升等多方面的制约,导致了三角洲地区土壤沼泽化和次生盐碱化,肥力下降,影响作物产量。并且随着人口增长、经济发展,流域各国对尼罗河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虽然不断提高,但人类活动对流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冲击愈来愈大,由此引起的生态态环境问题也愈来愈为人们所重视。这一问题在开发利用历史最悠久、程度最深的埃及表现尤为突出。如今想要挖掘尼罗河水资源的潜力关键在于减少河水的蒸发损失,包括湖面、河面、水库面和沼泽的蒸发。比较可行的方法是减少沼泽的蒸发损耗,尤其在苏丹境内存在着大面积的沼泽。
在开发利用尼罗河水资源上,埃及政府也采取了相应的整治措施来保护水资源。他们重视农田基本建设,加强田间排水,推广提水灌溉,控制农业用水。这些措施多数很好地起到了节约灌溉用水的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壤次生盐碱化的扩展,使农业生态环境得到保护。
近年来埃及在尼罗河上建立的阿斯旺高坝,再次给本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工程对埃及的环境、社会也产生了一系列的副作用。这一现象说明,在兴建大型水利工程时不仅要充分考虑到技术条件和经济效益,同时还必须兼顾工程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对水利工程造成的环境影响要事先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估,权衡利弊,防患未然。阿斯旺高坝所引发的问题,对于今后进一步开发尼罗河水资源而言是有着至关重要的借鉴作用。
此外,在尼罗河流域上的苏丹琼莱运河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在工程兴建后,极大地改变了沼泽地区原来的水文情况,对当地的渔业、水生生物都产生了长期的不利影响,并且还改变了沼泽地带的相对比例和面积,影响了当地部落的游牧生活。因此,在建筑规模宏大的运河工程时,一定要对其环境、社会影响作出相应的评价,采取有效的整治措施,使运河兼具良好的技术经济和环境效益,既要考虑到工程带来的经济效益,同时环境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
尼罗河是一条国际性河流,随着流域各国用水量的增加,水资源的分配仍然是一个国际政治性的话题。在流域的各国都应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合理地开发水资源。由于尼罗河流域是一个涉及许多国家的地理单元,因此在流域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应有一个统一的规划。尽管矛盾和困难很多,但为了流域各国的人民着想,应该加强进一步的协商合作,这样存在的矛盾可望得到解决,让各国人民受益。
中国的母亲河
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若把中国比作是只昂首挺立的雄鸡,那黄河就是这只雄鸡的动脉。这条长达5464千米的大河,在它流域的75.2442万平方千米中,上千条支流和溪川与之相连,犹如无数毛细血管。正是这些血管中的血液,源源不断地为神州大地输送着活力与生机,使之朝气蓬勃地发展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