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当代]教学理论发展与孔德拉秋克《教学论》选读
3947700000021

第21章 孔德拉秋克《教学论》选读(14)

如在教室内采用所谓自动化系统就能有效地复习教材。学生把答案输入自己的控制台中,而教师在这时注视着他们的工作。对程序提问的结果必须进行充分的分析,并要吸引全班学生参加这一工作。但在采取程序复习方法时,教师不总能同全班一起分析多种形式的作业。同时也不能排除这一情况,即在一部分学生的知识中依然存留着未改正的错误。

用谈话并借助充分利用时间的提问的方法,或用程序检查并分析学生答案的方法来复习所学教材,要求教师作认真的准备和有高度的技巧,才能同时地和很好地同全班进行工作,并及时把每个学生的活动引向正确的轨道。

在综合课上复习以前学过的材料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任务——使学生作好学习新教材的准备。因此在综合课上复习知识应在讲述新材料之前进行,而且要把综合课组织得能使全班学生都参加这一工作。

讲述新材料

在讲述新材料之前,应让全班注意这种新的学习活动——掌握新知识。转到下一结构环节的方法各不相同。在复习结束时,教师要总结复习的结果,让全班学生明白,现在需要转到另一种学习活动上。

如果在讲述新教材之前,没有复习以前学过的材料,教师首先必须提示学生回忆一些知识,这些知识要能使他们构成为掌握新知识所必须依靠的联想。这种提示可以由教师按通常讲述的方式进行,也可以采用与全班谈话的方法去做,在谈话过程中,学生就会想起需要的概念。有时伴随以谈话或讲解的演示,或另一种方式都能帮助形成所需要的联想。但是在作了这样的准备之后,还必须明确地告诉学生要转入学习新教材。

为了引起学生的积极的注意。依照着名教育家M.M.雅科夫列夫的意见,“?必须让儿童作些心理准备,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使他们保持稳定的注意力。”

例如,从这个目的出发,在一所中等技术学校的化学课上,教师让学生看了装着无色液体的一只试管,然后在这只试管中注入了另一种无色液体。学生眼看着试管中的液体变成了深红色,这就使他们不由地产生了兴趣。教师告诉学生,这种现象正是课上要研究的现象。然后就宣布上课的题目。

由于采用这种方式,就能保证学生在课堂上有稳定的注意力,而教师也就在为学生创造的学习教材的良好条件下,开始他的讲述。

在另一堂《电工技术测量和测量仪器》科目的课上,教师在宣布了课题:《电流仪用互感器》后就开始讲道:“你们在中等技术学校毕业后,将要管理一个车间或一家企业的电力网。你们口袋中将装有一把开互感器室的钥匙,你们打开互感器室就应自己非常清楚地懂得其中的一切设施,而要透彻了解这些设施就需要具备一个条件,即要很好地懂得怎样使用互感器。”这样,教师似乎就让学生知道了学习的最终目的。他尽力使学生相信这份教材的知识是从事未来专业工作所必需的。

必须采用各种方式来防止学生以漠不关心的态度对待他们在课堂上所应学习的知识。但是,教师如不努力进行创造性的探求,毫不担心在开始讲述新教材时是否会不合乎规定的要求,而采取公式化的处理方法,那他的一些最良好愿望就都可能化为泡影。新奇的情景、说服力、社会意义、鲜明的事例和其它一些手段,在每堂课上都能按新的方式创造使学生关心知识的气氛。

但是在开始讲述新教材时引起的学生的注意力,只是一个可能迅速消失的有利条件。因此为了保证学生的稳定注意力,必须继续这样地讲述新教材,即要使学生能由衷地参加认识活动,努力学习,掌握新知识。在这种情况下重要的是要善于应用最适合于这份教材和教学任务的教学方法。

要想最有成效地选择和应用教学方法,还应遵守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没有这个条件,就不可能使学生专心学习,这个条件就是教师对他所教东西和对教学过程本身的极其关心的态度。教师如对所讲材料漠不关心,就可能涣散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不进行积极的学习活动。

教师在每堂课上都必须聚精会神,使学生从其言语和行动中感到教师是喜爱自己的事业的。教师内在的良好的心情状态能感染给学生,为学生学习知识,为提高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并通过学习也提高他们对学校所授专业的兴趣创造有利气氛。

每个教师都可能而且应当燃起热情工作的火花。对工作有热情的人,才能成为学生最感兴趣的人。学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都喜欢模仿,所以有吸引力的教师,就能吸引、迷住和俘虏他们。学生同这样的教师在一起,就不去注意时间,能取得很大成绩,不太觉得疲劳,而且常奇怪一堂课怎么过得这样快。

教师如只向学生传授新知识,这种做法并不好。学生如只识记教师讲过的东西,同时主要地只去强记科学和实践中的一些事实材料,那他什么也得不到。而“关于一些不理解的事实的知识还不是这个词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别林斯基写道。

在整堂课上,特别是在一对课上,全靠记忆来工作,不是所有学生都能胜任的。尽管教室中可能是安静的,但相当大一部分学生是在跟着教师机械地抄写公式、图表,而不深入理解其内容。

在结束这样的课时,教师如问:“有什么不懂的?”学生就不能回答这一问题,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是懂或是不懂教师给他们讲的东西。听教师讲课能记住材料的只是个别学生。绝大多数学生只是当他们依照教科书学习这一材料时,才开始知道他们从课堂上什么也没有学到。此外,在这种情况下,依照教科书学习要花费很多时间,而且有一部分学生即使这样也不能深入理解所学的知识。

重要的是教师要能吸引全班参加解答问题,而且在这样做时,要使问题仿佛是在学习过程中自然出现在学生面前,能吸引住学生的思想,使他们在课堂上充满兴趣地进行积极的认识活动。教师善于有效地利用这样一些方式,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表明他有了良好的教育技巧。

而有时是在九十分钟内,记住些什么东四。在这段时间内,教师能讲述很多材料,但学生如不能充分理解,也就不可能长时间地记住。这样,在上课结束时巩固知识就不可能产生预期的效果。

在讲述课题的每个基本问题之后,巩固材料能产生很大的效果,这特别关系到学习新知识的课。现在我们举例说明这一点。在《仪表用电流互感器》这一课题的一堂课上,教师讲了三个问题。先研究了电流强度仪用互感器。在讲过这一问题和介绍了有关的线路图之后,教师不急于讲述下面的材料。他让全班解答一道问题,并叫出一个学生,向他口述问题的条件:如果所测量的电流IB的强度=4.4A,试测定线电流In=?使用的互感器型号为TK—100/5。

这个学生没有特别耽搁就计算出K=100/5=20。教师让他停下,并叫出另一个学生继续解答。在解答问题过程中,教师同全班讨论了黑板前这两个学生的演算。在三分钟的时间内解答了这道问题,并通过全班学生的积极学习活动,巩固了第一道问题的材料。

在讲述第二道问题,而后是第三道问题之后,都用这种方式初步巩固了教材。

在结束课时,教师同全班学生进行了谈话,巩固整理课堂内所讲的概念的系统,也就是说进行了第二次巩固。学生都能正确地回答所有的问题。

因此,当讲过课题的每个基本问题之后,在整堂课的时间内对知识进行初步的巩固。最后再对整堂课的材料概括地予以巩固。

第一次和第二次巩固学生的知识,经常是用谈话和各种练习的方法进行,为此要利用各种直观手段和教学电影。如在自动化教室中,用程序提问的方法巩固知识,可能很有成效。

对学生掌握教材的情况进行研究的结果证明,如在课堂上不认真地巩固知识,一两天后,即到准备上下一堂课的那一天,记忆痕迹就消失得使学生不得不仿佛是重新在学习教科书中的材料。在这种情况下,在家准备功课的质量就不高,因此就很难复习学过的教材。

掌握知识未达到足够高的水平,也会影响到以后的学习过程。

在课堂上巩固知识,有助于学生透彻理解和牢固地掌握知识。

巩固也有助于在学生意识中架设一座通向在学习和生产实践中利用这些知识的技能的小桥。

家庭作业

学生应当独立地巩固在课上听到的和掌握的知识。对他来说,家庭作业,这是在课堂上开始的学习工作的继续。

当让学生在家学习教科书中的材料时,必须考虑学生独立利用这种教学用书的能力:要向他们解说有关的概念、术语,向他们提出必要的练习,以便使之掌握利用书籍的技能和技巧。需要向他们说明的,不仅是家庭作业要做什么,而且是怎样去做。

如果学生不知道怎样准备家庭作业,他们就可能完不成任务,白白地花费时间去阅读教科书。

为了帮助学生学会独立利用教科书,教师自己必须清楚了解,学生在利用本科目教科书时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并知道应注意教材的哪些特点。

懂得学生的个人特点,教师就能把家庭作业按数量和复杂程度加以区分。同时不仅要确定教学的目的,而且也要确定教育的目的。

在一种情况下,提出的任务是提高智力发展的水平,以消灭学习落后现象,在另一种情况下,是使学生的学习量饱满,使他依照自己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家庭作业的工作量是一个重要问题。科学和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往往很快陈旧,不能充分阐明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某些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不得从其它一些来源推荐一些学习材料。此外,学生还应得到书面作业、图表作业等等。如果中等技术学校教学法委员会和领导部门不能进行严格的监督,进行这一切往往会导致学生负担过重。

必须全面考虑学生的家庭作业并规定其范围,使学生能够完成每一学科的作业。

为了调节学生各门学科家庭作业工作量,应按每教学班记家庭作业日记。每个教师在日记中记下自己的家庭作业,指出需学习的页数和做其它作业的大致时间。记家庭作业日记这一制度本身,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教师仔细考虑本科目家庭作业内容和费力程度。

在规定家庭作业时,应遵循教学方法方面的下列各项建议。

对于家庭作业必须首先依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给与学生教科书中的材料。同时应当指出书的章节和页数。如不需读全页,则应指出要学生读的地方。如果布置给学生的各种参考书或者家庭作业要求研究各种来源的材料,就必须明确说出需要学习的每种参考书的名称,并指出需要学习其中的什么。

两节课后要求学生预习的新材料的分量,在开始学习课程时,不应超过六页中等难度的课文。以后可以把作业增至八页,也就是说,要平均按学生每日独立工作一小时来布置作业。

当要求学生预习的新材料的页数少于上述限额时,应布置书面作业、图表作业和实际任务。

应向全班,而且要以推荐性作业的形式提出补充参考书。

个别的补充作业,包括让学生阅读专业刊物和其它专业参考书中的文章,应作为必须做的作业布置给那些学习好,而且预习功课比别人费时少的学生。所以要规定这样做是为了加重这些学生的学习工作量,使其费力的程度与班上其它学生相等,同时也就促进他们的智力发展。

如果不区分家庭作业,一部分能力强的学生就会有过多的空余时间。这样的学生由于得不到补充作业,可能习惯于不紧张地工作,自己无精打采,还引诱别人不去学习。

个人作业和经常监督其完成情况,能对成绩差的学生产生良好的影响。这种作业能把这些学生提高到中等生和优等生的水平。家庭作业能使学生更细致地理解课堂上所学的材料,牢牢地记住它,并通过做有关的练习,使知识变得更加灵活。家庭作业能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精神,并有助于培养进行高效能智力劳动的习惯。

一堂课的结束部分

这一环节由总结学生和教师完成的课堂工作和有组织地结束上课组成。结束部分在上实验课和实习课时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三、改进课堂教学形式的途径

上课是教学过程的一个最积极活跃的部分,它能为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和技巧创造最有利的条件。组织对学生的教学工作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这一过程在许多方面也有赖于教师的技巧,教师应当善于了解学生的个人差异、他们的性格特点,以及他们在知觉、创造性思考、识记、判断、行动等素养方面的准备程度。所以也应当考虑到这些特点来制定上课的方法。

每一堂课都是教师的一次创造性的实验活动,他在上课时总是想方设法把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和技巧的工作做得越来越完美。

为学习某一课题而合理地计划课的类型,能使据以决定上课类型的教学任务符合教学过程的一切基本环节,这对改进课堂教学起有巨大的作用。毫无疑问,正确地计划上课只是改进课堂教学的一系列任务中的一个开始环节。

为组织全班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活动而巧妙地利用每堂课的结构,对于改进课堂教学起有重要作用。如在上课的每阶段上,每个学生都知道他应当作什么,如果学生都有了学习活动的技巧和习惯,从而能最合理地利用自己的求知能力,那课堂教学的效果就会提高。

在现代条件下,中等专业学校不仅应当保证学生掌握普通教育和专业的知识、技能和技巧体系,而且也应当形成和发展他们独立充实知识的需要、自修的需要。列宁写道:“青年如果没有充分的独立性,他们既不能把自己锻炼成为杰出的社会主义者,也不能锻炼自己去引导社会主义前进。”

在我们这个时代里,当教学科目在科学和技术飞速发展的影响下不断地充实以新知识的时候,列宁的这些话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毕业生读完中等专业学校之后,必然在生产中会遇到在学校中尚未学过的某种新东西,而有关这种新东西的知识只能靠自己去掌握。

可以设想,将来知识和技能的体系还会更加迅速地变换,所以要不断地注意学习新的东西,并掌握这种新的东西。

因此发展学生对独立掌握新知识和技能的需求感,以及培养他们具有适当的技能和技巧,这样的任务在改进课堂教学制度的基本工作方面,占有一席很重要的地位。

任何一堂课的效果,都主要根据学生掌握教材的结果而定,而教师的技巧则主要根据他是否善于吸引全班学生都积极参加认识过程来判断。乌申斯基早就写道,教师使所有学生都对自己所讲的课发生兴趣的技能,乃是教师身价的一个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