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金匮要略学习记忆手册(便携式)
3947500000011

第11章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五脏风寒是指风寒之邪侵犯人体,由浅入深,伤及五脏所出现的各种证候。一般病变已趋于重笃,故其与积聚并立,且又多见五脏死脉。

一、肝着

【原文】

肝著,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旋覆花汤主之。臣亿等校诸本旋覆花汤方,皆同。

旋覆花汤方:

旋覆花三两葱十四茎新绛少许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

【要点】

本条论述肝着的证治。主症:胸胁痞闷不舒甚至疼痛。病机:肝脏受邪而疏泄失司,其经脉气血郁滞,着而不行。治法:行气活血,通阳散结。方用旋覆花汤。

【歌诀】

肝着之人欲蹈胸,热汤一饮便轻松。

覆花三两葱十四,新绛通行少许从。

二、脾约

【原文】

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坚,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

麻子仁丸方:

麻子仁二升芍药半斤枳实一斤大黄一斤厚朴一尺杏仁一升上六味,末之,炼蜜和丸梧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服,以知为度。

【要点】

本条从趺阳脉象论述脾约的病机、症状及治法。脾约的主症:小便数,大便坚。病机:

胃强脾弱,胃热气盛,脾阴不足。治法:泄热润燥,缓通大便。方用麻子仁丸。

【歌诀】

一升杏子二升麻,芍半枳斤效可夸。

黄斤朴尺丸饮下,缓通脾约是专家。

三、肾着

【原文】

肾著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甘姜苓术汤主之。

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方:

甘草白术各二两干姜茯苓各四两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腰中即温。

【要点】

本条论述肾着的成因和证治。本病多起于劳动汗出,湿气贴附于身,日久阳气痹阻,寒湿着于腰部,因腰为肾之外府,故名肾着病。主症:腰以下冷痛重。病机:寒湿痹着于腰部,阳气运行受阻。治法:温中散寒。方用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

【歌诀】

腰冷溶溶坐水泉,腹重如带五千钱。

术甘二两姜苓四,寒湿同驱岂偶然。

四、积聚

【原文】

问曰:病有积、有聚、有谷气,何谓也?师曰:积者,脏病也,终不移;聚者,腑病也,发作有时,展转痛移,为可治;谷气者,胁下痛,按之则愈,复发为谷气。诸积大法,脉来细而附骨者,乃积也。寸口,积在胸中;微出寸口,积在喉中;关上,积在脐旁;上关上,积在心下;微下关,积在少腹;尺中,积在气冲。脉出左,积在左;脉出右,积在右;脉两出,积在中央。各以其部处之。

【要点】

本条论述积、聚、谷气三者的区别和积病的主要脉象。积为脏病,结块有形,固定不移,痛有定处,多属血分,病情较重,病程较长,治疗较难;聚为腑病,聚散无常,聚时结块,散则无形,走窜移动,痛无定处,时作时止,多属气分,病情较轻,病程较短,治疗较易;谷气为谷气壅塞脾胃,土壅木郁,故胁下痛,按摩之则气机得以疏通,胁痛暂可缓解。积病在脏属阴,血瘀气滞,病深入里,故脉象细而沉伏。

(张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