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为什么你的儿子不告诉你?
3945000000004

第4章 谁让男孩变得沉默寡言(1)

十几岁的男孩正是需要认识自己的时候,他对周围人的态度非常敏感,能捕捉到别人厌烦自己的丝微的情绪。这个阶段,如果父母否定孩子,那么孩子通常会变得更加沉默,会更不愿意和父母沟通,也更容易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父母要能够理解儿子,要能够欣赏儿子,要能够站在肯定的角度上和儿子进行沟通。

你纠正的问题是否真的需要纠正

否定孩子,就是对他潜能的扼杀。

对于十几岁的男孩来说,轻易地否定只会关闭孩子心中情感的大门,他的心事,他的快乐或伤感都不会轻易再对父母诉说。尤其重要的是,父母的否定会直接砍掉孩子的创造力,让孩子的潜能被深深埋葬。

孩子做错事是难免的,大人尚且有做错的时候,何况孩子呢?可是我们做父母的,可以无视大人的错误,却毫不留情地把孩子的伤疤一次次揭开,还美其名曰“是为了他好”或是“为了让他更好”!

细想一下,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虽然嘴上常说“给孩子自由的活动时间、空间,让孩子自由探索”,可是,当面对问题的时候,总是会以父母的威严间接地强制孩子,否定他的言行,让他接受父母的管制,他以父母的答案为答案。父母总认为:作为过来人,我们知道怎么做对孩子的未来最好。

殊不知,这种强制做法和对孩子否定的语言,已经扼杀了孩子的天性,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让孩子对自我的看法也产生了扭曲,不是严重夸大自己的优势,就是严重缩小自己的优势。

最好的教育,应该让孩子把最真实的内心体验很好地表达出来。只有让孩子畅所欲言,孩子才不会对你封闭心门,才不会一味反对你的教育。

那些经常遭受父母否定的孩子,通常长大后会变得犹豫、怯懦;而那些自幼就受到父母积极肯定和鼓励的孩子,做事往往干脆利落,充满自信。所以,当儿子在表达他自己的思想的时候,无论那是什么,先不要急着否定它。

如何面对处于叛逆期男孩的撒谎

男孩撒谎,并不一定都是坏事,父母要看到问题的实质,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就批评教育。

过了十岁的男孩,会让父母操更多的心,因为他们会有很多行为会让父母感到难堪,比如撒谎。

王容的儿子李晓瑞13岁,本来很乖的孩子,忽然学会了撒谎,而且还面不改色,即使被王容识破了,也不承认,还不断狡辩。

某天,晓瑞放学后很晚才回家。妈妈问他去哪里了,他说去同学李伟家补习功课了。可是就在几分钟前,李伟骑车载着他妈妈去姥姥家,经过王容家楼下。由于关系很好,她就和李伟的妈妈聊了两句。

王容一听晓瑞撒谎,气急了,大声问道:“再说一遍,你去哪里了?”晓瑞看到妈妈沉下脸来,有些犹豫,吞吞吐吐地说:“我去李伟家补习了。”王容又问道:“你去李伟家,和谁一起补习功课了?”晓瑞立刻回答道:“这还用说吗?当然是李伟啦。妈妈,你糊涂了吗?”王容又问道:“你们班有两个李伟,是吗?”晓瑞知道有问题,就不说话了。王容愤怒之极,直接给了晓瑞一个嘴巴,说道:“你真长出息了,居然学会了撒谎。我刚看到李伟从楼下过。我们说了半天话,怎么没听他说你到他家补习功课啊?”

晓瑞捂着脸,大声喊道:“我们开始是说要到李伟家补习功课,可是李伟有事,然后就去王辉家了。不信,你问我大舅。王辉家就在我大舅家隔壁。”王容厉声喝道:“你居然还敢狡辩。你大舅他们家人下班后都得七点以后才能到家,这个时候问他,他能看到你吗?你可真聪明。居然想到让你大舅给你当挡箭牌。”

王容越说越气,忍不住又捶了晓瑞几拳。这下可炸了锅了,晓瑞把妈妈推开,扭头就走,一边走一边喊:“我要离家出走。我不要这样野蛮的妈妈。”王容气得浑身战抖,可是儿子却头也不回摔门走了。

俗话说:“十几岁的男孩讨狗嫌。”正处于叛逆期的孩子,会有一种自然的反抗本能。当他变得特别会撒谎,甚至张口就来,你也不要慌张。其实,大多数孩子说谎的最初原因往往源于家长。为什么这样说呢?

罗素说过:“孩子不诚实几乎总是恐惧的结果。”少儿心理问题的专家也说:孩子说谎有种种原因,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出于无奈!他们说,撒谎有时是家长逼的!——这可能是很多家长都没有想到的!处于叛逆期的男孩,喜欢尝试一些新鲜东西,而又不愿意让父母知道自己的真实想法,因为根据经验,父母们不会同意他的“胡作非为”,一旦他这样做了,父母就会惩罚他。于是,在做错事情以后,或者在破坏父母订立的规矩之后,孩子会担心受罚而说谎。

除此而外,生活中,父母会为了某种原因而“教”孩子说谎。当然,那可能是“白色谎言”,但更多的可能是一种生活的原则。比如爸爸买了一个妈妈不允许买的软件,他会告诉儿子:“如果你跟妈妈说,这是你们学校要求买的,我就给你买一个吉他。”在这样的言传身教下,孩子自然就学会了撒谎。

所以,孩子撒谎,不要一味纠缠于孩子的行为,父母应该先检查自己的教育方式,根据不同情况客观分析,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教育引导。

那么,怎样纠正孩子说谎呢?

第一,不要轻易断言孩子品德不好。

对于十几岁的孩子来说,他再怎么顽劣,你都不能用品德不好定义他。而且,对于孩子来说,这种定义很容易成为他的行动指南。虽然他已经长大,但是并不成熟,还不能正确判断自己的行为,也无法给自己一个完整而清晰的形象描述,一旦从父母那里知道自己是一个“顽劣之辈”,一个“道德败坏”的人,那么他就容易按照这样的模式去走自己的人生之路。

所以,无论孩子犯了什么样的错误,都不要用这样的话来评判他,同样伤人的话也不要说。大多数成年人回忆小时候的事情时都会说当年因为某某的一句话,自己差点轻生,等等。别人尤其是父母一句不经意的话,真的可能会毁掉孩子的一生。所以,父母一定要谨言慎行。

第二,了解青春期男孩的特点。

十几岁的男孩会表现出对女性感兴趣的心理,他们对自己的这种心理感觉很恼怒,又毫无办法,因此,心里会不断挣扎,为自己下很多卑劣的定义,之后又为自己辩解,开始重新审视女性。

同时,十几岁的男孩非常希望自己讨女孩的欢心,因此,这个阶段的男孩一般都表现得很忙,也许他们并不是真的忙,只是站在某个地方发发呆,或者骑着电动车酷酷地却又无所事事地在大街上逛两圈。

还有一些男孩,希望通过接触异性来找到答案。他们渴望和女生谈恋爱,如果可能,他们愿意把这变成现实。如果真是那样,那他们会真的非常忙,一边要将自己装扮得非常受欢迎,一边又要想各种办法接近自己喜欢的女孩,并与她进行沟通和交流,获得她的欢心。当然,为了给女孩留下美好的印象,男孩不惜通过撒谎来伪装自己。

当然,并不是所有男孩都把精力放在了对异性的兴趣上,也有一大部分男孩,为了这样那样的心理满足,会迷上某种活动。如果这种活动是父母不能容忍的,那么他们就会对父母撒谎以获得更多的机会。

不同的孩子,面对不同的境遇,还会有不同的心理变化,所以,父母要根据自己孩子的状况,观察孩子的变化,分析孩子的内心活动,以便找到孩子撒谎的原因。

第三,表达对孩子的理解。

无论是什么原因,孩子都不会无缘无故撒谎,所以,父母一定要在弄清原因后,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理解。但是一定要告诉孩子:其实还有其他解决方法,撒谎的做法可能会让他失去更多的好机会。然后,让孩子慢慢去体会,自己反省。一般来说,自我反省之后的改变会更彻底。

总之,面对青春期男孩的撒谎,不能一味责罚,要先了解他行为背后的心理成因,再对症下药,改掉孩子撒谎的毛病。

面对青春期儿子的撒谎,父母要冷静面对,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地训斥一通了事,而要通过和孩子沟通,或者与相关的人沟通来了解事情的真相,然后再对儿子的行为进行判断,奖优罚劣,让儿子心服口服,从而培养儿子正确的人生观。

让男孩像大人一样参加家庭会议

让儿子参加家庭会议,给孩子“参政”的权利,是父母表达民主和孩子平等相处的一种教育方式。

按照一般家长的经验和意识,家庭的事情是大人的事,孩子不懂事,所以不让孩子参加。其实不然,家庭会议是一个全家人共同计划家庭娱乐生活、分享美好经验和营造快乐气氛的大好时机。尤其重要的是,给十几岁的男孩参加家庭会议的权利,能有效地锻炼孩子的胆商(胆商,?这个最早起源于企业培训中的词汇,虽然没有被医学界作为标准进行检测,但作为一种能力对个人非常重要)。

据青少年研究机构对120名6~16岁的中小学生进行的胆商测试结果反映,超过七成的孩子胆商不及格,其中男孩的比重占到78%,主要表现为:“遇事总喜欢征求父母的意见”、“不主动跟陌生人打招呼”、“平时很活跃,一到台上就很害怕”等,这些都成为家长普遍头痛和苦恼的问题。

对于十几岁的男孩来说,如果过于依赖父母,什么事情都不用操心,那么,自我决断能力和勇气就会非常欠缺。而让孩子参加家庭会议,让孩子就具体的家庭事务发表自己的意见,有助于孩子提高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一旦孩子有了这些能力,有了被父母肯定的经历,他就也有信心在其他场合发表自己的见解。

但是大多数父母在召开家庭会议的时候,都意图在表达一种权威,会议虽然设定了民主议程,但是很少让儿子发表意见,最终的决定也很难依顺儿子的意愿。如果是这种会议,拜托家长们最好不要召开,因为这样的会议只是一种形式,只会让孩子产生厌倦、反感,同时也会变得麻木,不利于孩子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因此,一旦决定召开家庭会议,父母就要做好心理准备,把儿子当成与自己平等的人,一起讨论会议议题、得出会议结论、按照会议的决定去执行。没有强势操作的痕迹,愿意尊重孩子的权利,与孩子保持平等地位,这样的家庭会议,孩子会愿意参加,会议结论执行的效果也会更强。

尽管已经是大男孩了,但他还是一张白纸,对社会和家庭的认识还是非常浅显,责任意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也非常弱。这个年龄段的男孩都渴望得到成人的认可和尊重,召开家庭会议,可以让孩子自己做决策,为了让自己今后有更多的发言权,他势必要言出必行,因此,召开家庭会议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责任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

让孩子参加家庭会议既然有这么多好处,那么还等什么,赶紧拟定一个议题,你的心里肯定已经有了很多要对孩子说的话,当然,孩子肯定也是,然后选一个周末,一家人围在一起,把家庭目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说一说,把家庭事务晒一晒,甚至可以讨论一下家庭财务收入和支出的情况,让孩子了解一下成人世界的生活规则。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孩子第一次参加家庭会议的年龄越大,他不愿发言的可能性也就越高。为了多听听孩子的心声和意见,父母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态度,不要威逼沉默的孩子说话,也不要让滔滔不绝的孩子停嘴。父母要有耐心,要能低下头来,要能够像尊重其他成年人一样尊重自己的儿子。时间久了,家庭会议就会越开越顺畅。

下面是12岁的小易家的一份家庭会议记录:

会议时间:XX年XX月XX日

参加成员:爸爸、妈妈、小易

主持人:小易

主要议题:

1.关于家务活如何分配的问题

2.关于学习与玩的合理安排问题

3.关于监督小易学习的问题

4.关于恢复家庭成员锻炼的问题

会议记录:

小易发言:

通过全家人一段时间的观察,目前家里存在这样四个问题:

1.一直以来家务活都是妈妈一个人独揽,即使妈妈很忙,爸爸很闲,爸爸也不会帮妈妈做家务。这显然不公平,有悖一个丈夫爱妻子的原则。当然,小易也没有帮妈妈分担家务,也有悖儿子孝顺父母的原则。

以下两条是妈妈提出来的:

2.最近爸爸工作比较轻松,但是大量时间都花在了玩游戏和下棋上,既没有为家庭做一点事,也没有教育孩子。爸爸要注意反省。

3.爸爸妈妈忽视了小易的学习情况,妈妈发现小易一回家就看电视,做作业也马虎了,字写得潦草了,成绩也明显退步了。

(小易自我检讨,没有认真做作业,让爸爸妈妈担心,实在不应该。)

4.爸爸妈妈现在都有发胖的趋势,身体状况也不如从前,小易这两个月也一直不见长高,主要原因估计是缺乏锻炼。

下面开始商讨如何改变家庭现状。

爸爸发言:

关于第一条:家务活要三个人分摊。妈妈负责买菜、做饭,爸爸负责洗碗、洗衣服、收拾厨房等。小易可以帮忙收拾房间、拖地板等。

关于第二条和第三条,我反省,以后会减少玩耍的时间,多一点时间放在对小易的教育上,负责检查、引导小易学习。

妈妈发言:

关于第一条:同意爸爸的建议。

关于第二条和第三条:小易自己要每天合理安排自己学习和玩的时间,同时在完成作业的前提下,要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比如收拾房间,主要是整理自己的衣柜,床铺,每天负责扫地,倒垃圾。

关于第四条:一家人尽量每天到楼下打球、跳绳等半小时以上,下雨天在家锻炼,如果妈妈下班晚了,由爸爸带小易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