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代嫁之红兰
3932900000059

第59章 业务扩展(2)

“主子,你竟然在这里绣了一夜!”

一大清早,莲儿满是责备的高声便打破了清晨的宁静。

我抬起头,有些欠意地冲她笑笑。

“一时大意,忘了时辰。”不能怪我,只是绣得太投入,所以忘记了时间。

莲儿不由分说地将我拉起来,一边推着我往回走,一边道:“主子,你身子本来就不怎么好,自己也不知道爱惜。从现在起什么都不许做,先回房去睡觉,一会儿早饭好了,我送到你房里去。”

她倒是说到做到,也不管我这主子会不会生气,直接将我按到床上,拉被子给我盖上。心里轻叹一声,身子一沾床沉沉的疲惫便如潮水般涌来,我也就顺从地躺下,闭上眼。睡会儿吧……

原本只是想小睡一会儿,等早饭好便起的,却没想竟然睡到了中午过后。起身看看窗外烈日高悬,心中埋怨起莲儿来,这丫头,也不叫我一声。

莲儿听到动静,知道我醒了,利落地打来洗漱水侍候我梳洗。

“华儿呢?”

我一边梳头,一边问。

“刚睡着。”

莲儿在我身后,静静地看着,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犹豫了好一会儿,终是下定决心般道:“主子,外面有位秦公子在等着呢。”

“秦公子?做什么的,怎么到这里来了?是公子的客人么?”

我有些奇怪,虽然绣庄与家里虽然只有一墙之隔,但我从来不会将外面的人领到家里来,刘申也知道我的规矩,所有生意上的人都是在绣庄等的,今天怎么带到家里来了?想来应该是与张锦文有关。

“不太清楚,好象是做印染的,公子一直陪着,可看样子,象是在等主子你。”

莲儿想了想,又道:“我隐约听到他们在谈什么染料呀,丝线的。我听刘申哥说,如果再买不到丝线,绣庄就有要停工了。主子,你说公子会不会是在帮你想办法?”

我听了也有些诧异,却并不那么想。

“小丫头,你怎么就知道公子是在帮我想办法?他才回来多久,家里的事都还没理清楚呢,他哪知道我的难处?再者,我不是常说:凡事得靠自己么?寄希望于他人,希望越大,失望就会越大。只有自己脚踏实地去努力,才是正理。”

“莲儿记下了。”她见我梳洗好,利落地将洗漱用品收走,很快端来饭菜让我吃。看样子是特意为我留的,我不竟有些动容。这莲儿,小小年纪,却把家里的一切打理的井井有条,什么事都不用我操心。我有时候甚至在想,如果换作是我,未必有她做得这么她;如果没有她,我的生活不知道会乱成什么样子。所以我常常庆幸当初刘申将她带了回来,也庆幸自己留下了她。虽然我们名为主仆,可是她却事事处处都为我着想,那份被人关心,被人照顾的感觉是我以前在家时不曾体会的,也让我越来越依恋。

我突然想起再过两天便是莲儿的生日了。

“莲儿,再过两天,你就十六了,对吧?”

“嗯。”莲儿在一旁轻轻地点头。

“那我们也该准备准备了。”

“准备什么?”莲儿先是有些不解,但很快便明白过来,神思不定地望着我,“主子,你该不会?”

“怎么不会?”我笑睇着她,见她眼里渐渐蒙起一层水雾,心里暗暗低叹:都是一样苦命的人,任何一点点小小的关心和给予都能将其打动,然后再换来更多的回报。自己是这样的人,莲儿也是。不想让她太难过,我故意转移话题道:“看来我得催催刘申,加紧把喜事给办了。”

“什么喜事?”莲儿还沉浸在我之前那话的感动中,有点跟不上我的思维。

“当然是娶你进门啦!这么好的姑娘,不赶紧娶进门,让别人抢了去怎么办?我可听说有个卖菜的小哥常常无事献殷勤,帮我们莲儿送菜什么来着,可不能便宜了那小子。”我一本正经地回答。

“哪儿有的事!主子,你娶笑莲儿!”

莲儿两颊霞色飞升,瞪我一眼,转身逃一般跑出去了。

有一个词叫“翩若惊鸿”,以前我一直不怎么理解,什么样人的会是翩若惊鸿?不过现在我明白了,不仅明白,而且还有体会深刻。

一件样式简单的银白色袍子,穿到张锦文身上就象是施了法术一般,竟然光华四溢起来。他也没做什么,只是那样不急不徐地从院子里走进来,只不过带了一身的阳光,却让人有一种仙人莅世的错觉。衣襟随着他的脚步轻轻飞扬,他举止优雅,动作翩跹,神情温和,眼睛明亮,一身纤尘不染,有如谪仙般。我的脑海一时空白一片,只蹦出四个字:“翩若惊鸿”!

我看得目瞪口呆,一时忘记吃饭。

张锦文在我眼前站定,轻笑着低头看我。

“怎么,是不是觉得为夫神韵不凡,风度翩翩?”

只一句,神仙立刻变回魔鬼。“哼!”自恋的家伙!我迅速收回目光,继续吃饭,心中暗暗骂起自己来。红兰呀红兰,你什么时候花痴不她?对着什么人花痴不好?偏偏在这个时候,偏偏对着他?这下好了,被人取笑了吧?

胡乱扒了两口饭,见他站着不动,也没有继续吃下去的胃口,索性放下碗筷,不满地瞪着他。

“你不会的专门来我这里展示你不凡的神韵,翩翩的风度的吧?”他确实气韵不凡,可是此刻我看着就来气。

“当然不是。”他仍旧站着,对我的不满视而不见。

“离这儿不远,有一家红通染房,你知道么?”

“不知道。”我的生活圈很小,关心的事也不多,如果不是有直接利害关系的,我通常是采取直接忽略掉的态度,所以不要说距这里不远,即使是在隔壁,我也未必就会清楚。

“红通染房是一家小染房,东家姓秦,叫秦承运。去年秋秦承运因病过世,他儿子秦子东继承了家业,因为经营不善,加之同行排挤,已经经营不下去了。我想你经营绣房,总是买别人染好的丝线成本较大,而且容易受制于人。如果有一家自己的染房,不仅可以自己染丝线,同时也可在满足自己的同时,对外印染,一举两得,所以就作主将红通染房接了过来。现在秦子东就在外面,你随我去见见吧,回头我们一块儿去染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