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代嫁之红兰
3932900000010

第10章 收尸(5)

我点了点头,道:“就这间吧。”

老妇人也笑了,略显得意地道:“我就知道夫人会喜欢!这小院虽然比其他院子小一些,但是环境不错,院子里的那株珍珠兰会一直开到九月呢……”

“老人家,我一会儿还有些事要出去一下,能不能麻烦你帮我照看一下这孩子?”

“当然没问题!夫人放心,我老婆子会看好小公子的!”

老妇人一听,更加高兴起来,热切的望着我怀中的孩子,伸手来抱。

我将小家伙递给她。小家伙看了她一眼,将头扭向一边,一脸不屑,倒也不吭声。

“瞧这孩子,长得多饱满,多有福气呀!”

老妇人捉着小家伙的手,一边逗他,一边称赞。

刘申拿了行礼过来,见那老妇人抱着孩子,有些意外。

我将行礼接过,放到床上,回头问他:“都安顿好了么?”

“都安顿好了。”他应道:“马车御在西院,我也住西院。”

“随我出去一下吧。”

我转身出门,临离开时不忘向老妇人欠身行了个礼。

“这孩子就麻烦老人家了。”

“不麻烦,不麻烦,这孩子可人得紧呢。”

老妇人逗小家伙逗得正开心,虽然小家伙并不怎么回应,但也没有哭闹。

离开客栈,我们先去了汇通柜坊。柜坊主事先生的见我拿出提钱的凭信,仔细核对了一下,并没发现什么问题,便问我准备提多少银子。

我也不知道账上究竟有多少银子,便让柜上先查一下。

主事先生查了一会儿后告诉我,账上每两月会存入十两银子,现在已经有肆佰八十两了。

我一听,震得半天没回过神来。

肆百八十两!每两月会存入十两……也就是说,爹爹已经存了整整八年了。八年——也就是在娘亲去世后不久,爹爹便开始以我的名义往柜坊存钱了……

刘申轻轻拉了我的袖口一下。我仍没能完全从那笔小小的“巨款”所带来的震惊中清醒过来,有些不明白地看他,他向我指指主事先生。

“先生问你要提多少银子。”

“哦——提,提……两百两。”

我慌忙应声,有些手足无措,虽然之前早就计算过要花的银子数目,但到此时还是想了一会儿。第一次接触这么大一笔钱,我有些紧张,也有些莫名的兴奋。以前在家里,最多的时候,也就花过一两银子,那还是两年前姐姐代我出嫁后,过七巧节,大娘破例给我买针线的钱。

两百两,五十两一锭,只有四锭。我看着柜桌上那四锭只有拳头般大小的银子,之前的兴奋一扫而光,心里有些发酸——这四锭银子,爹爹便要辛苦积攒三年零四个月……

我让主事先生将其中五十两换成十两一锭的。出了钱庄,我留下那五锭十两的,其余交到刘申手中。

“刘申,你去德兴瓷器行将那两只极薄的纯白瓷瓶买下后直接回客栈去。我再去街上买些别的。”

“不用我跟着么?”

刘申有些不放心。

“没事,我只转一小会儿,买了东西,我自己会回去的。”

刘申走了几步,又追上来,有些担忧地问:“一定要买那两只瓷瓶么?”

“别心疼银子了,虽然我也不知道能不能成,但总得试试吧?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张老爷的尸体白骨见天,眼看着张老夫人饿死在那里吧?”

我在宽慰刘申,其实也是在宽慰自己。银子,谁不心疼?尤其是我这种已经无依无靠,就指着那点银子讨生活的女子,更是恨不得一分钱掰成几份花。可是谁让我是红景雍的女儿呢?已经走到这一步,再怨天尤人也是于事无补,总得先救下张老夫人吧?

不然,让我带着那张家小少爷过日子?虽然那小家伙很可爱,跟了我这么些天,也处出一些感情来了,可我毕竟是芸英未嫁,有什么理由一直带着他?如果他日后长大了,知道我对他的家人见死不救,岂不要恨我?

自己辛苦养大一份仇恨,总是划不来的。救下张家老夫人,将孩子交给她,自己对张家也算是仁至义尽了,也可以安心离开。

我转了四五家卖纸品的,终于买了几张比较薄的宣纸,之后又买了一些其他东西,又找到一家卖羊奶的,买了两竹筒羊奶,回到客栈,已经快要掌灯了。

刘申正守在床边哄小家伙睡觉,见我回来,高兴地站起身来,脸上的担忧一扫而光。

“主子,您可回来了!您要是再不回来,我便要去找您了。”

我走到床边,看了看渐渐睡熟的小家伙,小声问道:“他吃过东西了么?”

“我之前喂小少爷吃了一些粥,刚睡下。”

我将买回的东西放到桌上,看到桌子当中放着一个大匣子,用手轻轻打开,那对白瓷瓶静静地躲在匣子中,昏黄的灯光照射下,晶莹之中略透出些黄晕,竟然给人一种黄玉般温润的感觉。

刘申在身后站了片刻,终是忍不住问道:“主子不会是想用这瓶冒充栖凤瓶吧?”

刘申已经猜到,我也就不再瞒他,点点头,算是承认。

“那怎么行?那栖凤瓶是什么样子,主子也没见过,而且那巡抚既然在找,必定是知晓的。您这样做不但救不了张老夫人,恐怕还会累及自己。”

“刘申,你先下去休息吧。让我一个人好好想想。”

刘申一脸担忧,预言又止,犹豫许久,终是转身离去。

我静静地坐到桌前,手指轻抚上那光洁的瓷瓶。

这瓶的确是好,只是不知道能不助我“鱼目混珠。”也不知道那巡抚究竟有没有见过栖凤瓶,若是见过,这弥天大谎立时就会被揭穿;若是没有见过,又如何能让他相信这对瓷瓶便是那传言中的栖凤瓶呢?他处心积虑想要得到那对栖凤瓶又是为什么呢?敛财?献宝?

我将头靠在窗棱上,磕眼沉思良久,终是下定决心搏上一搏。

我向客栈掌柜的借了笔墨、剪刀、针线、灯油回到房中,小心将瓷瓶从匣中取出一只,从头上抽下发带,仔细量了瓷瓶的尺寸,将宣纸按尺寸剪裁好,高度只到瓶颈下方半寸,之后小心用绣花针纫了白丝线将裁剪的刀口连起。这丝线是我精心挑选的,极细,我用的针脚很疏,若不仔细,根本看不到那些连接的丝线。之后,我又用毛笔醮了少许墨汁,在纸瓶上细细勾画出一幅梧桐夜雨图。因为怕将纸瓶浸坏,用墨也极少,所以干得也快。待墨迹干定后,我小心翼翼地将画了画的半面用油浸湿,把纸瓶一处小心往里压,卷成瓶颈大小,小心放入瓶中。之后要用一根细长的签子将卷着的纸瓶展开,可我四下看了一下,没找到合适的签子。怎么办?正在为难之际,一阵清香送到鼻下,脑海中灵光一闪: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