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淝水之战1.王谢家族
3929400000030

第30章 龙过襄阳(6)

王羲之狂奔如虎,与风雨游戏,一路喊叫歌哭,渐渐迷路。

(凡一念飙起,必使人冲动迷失)

渐入乱山中。

森林退去。

前方灌木参差,了无路痕。

那大雨打在灌木上“钉钉”地响,想来此地荆棘硬如铁石,故作金属之声。

王羲之见天公不作美,泼瓢大雨下个不停,恨不得把那把瓢一把夺过,就在这石头上砸得稀烂。

大雨依然下着。

王羲之渐渐平静,站在雨中。耳膜里似乎传来妻子轻盈的呼唤:“逸少!逸少!”

王羲之知道这是幻觉,索性回答:“我在这里。”

“你在哪里?”

“我在雨里。”

“雨是怎样的?”

“哗、哗、哗。千条万条,水晶苗条。”

“你又是怎样的?”

“我也哗、哗、哗……”

“你有几条?”

“我就一条……”

王羲之与心中的幻觉对话到此,觉得太搞笑了,又忍不住一个人哈哈大笑。

游目四周,大雨……

山石升烟……

荒草如黛……

忽然,他发觉一棵小枫树下有个什么东西立在那里。

“喂,你是谁?”

王羲之佯狂相呼,“踏踏踏”冲雨过去,近看才知那不过是块石头。

孤零零的一块黑石头。

王羲之无趣,转看别处……

对面的小山坡上大雨落地成飞瀑奔流,似乎一折一折的,雨花叠起如锯片。

他努力地定眼望去,看清那里有条石板路。石板一梯一梯的,瀑雨冲在上面自然会叠起。

王羲之思忖:原来这儿还有条路……

忽然间他又想起什么,猛地回头。

那块石头依然静立雨中。

王羲之狂叫一声,“哗踏哗踏”冲雨过去,蹲在了石头前——

这果然是块碑。

碑上迹痕点点,字迹犹在。

王羲之暗自庆幸:嘿,刚才差点儿就没认出来。要不是这雨,我也来不了这儿呢。这儿既然有路,当有人迹。

墓就是人迹。

有路必有墓。

乃双手抱碑,双膝空空地半跪在碑前,双目如炬(什么雨都淋不湿),炯炯细读。

大雨洗涮墓碑。

烈焰冲击魂灵。

王羲之雨中读碑,心中震荡。

那碑上之字乃是——

维大汉太初二年(原来是块汉碑),农人李富贵(此碑乃是立碑者请人代笔)谨以时花鲜果(倒也不俗),致奠于亡妻田氏之前(‘田氏’一词读起来似为‘甜氏’,令人伤感。亡妻之名今日忆起,愈觉甘甜):

呜呼吾妻,生时苦凄。岁寒无衣,岁旱无食。良人劬劳,家道辛苦。家道未兴,贤妻早逝。

读到此处,王羲之泪随雨下。

呜呼吾妻,贤良(二字碑文不清楚),饥不知食,病不知衣。奉亲不倦,母为子师。

读到此处,王羲之鼻酸不已。

呜呼吾妻,山岗之西。今日葬此,永辞人居。卿若有魂,早归故里。卿若无魂,土中安憩。良人茕茕,徘徊坟际。呜呼哀哉,尚飨。

读完了碑文,王羲之双目欲裂,仿佛那墓中埋的就是他的妻子。一种丧妻之痛将他猛地击倒在地……

但他无法甜蜜地晕厥,大雨鞭鞭是血,把人打醒。

当他年幼时,幻想有一个盲妹,每天与她孤苦相依。又幻想有个亡妻,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生病死了,每年清明节他都到她坟上去看……

坟前花草依依,芳香隔坟而闻。

那时他还作了一首诗来纪念自己这位从未有过的妻子(他是如此地爱她),时常颂起。诗是这样写的:

清明花草苦依依,他坟如山我坟低。游子欲祭哭无处,若有亡妻吾亦归。

这时雨下得更大了,那碑孤苦伶仃,使人黯然伤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