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成语叫“众口铄金”,意思是说,如果众口一词,即使是铁打的事实,也会被扭曲。由此可见,人言可畏。
《战国策》中有一个“三人成虎”的故事。
战国时,魏国有一叫庞葱的重臣。有一年,他奉命陪世子到赵国都城邯郸作人质。出发前,庞葱对魏王说:“大王,如果有人告诉您,街市上有一只虎,您相信吗?”
老虎招摇过市,魏王当然不信,便回答:“怎么可能有这种事?寡人不信!”庞葱又说:“如果又有一个人告诉您,街市上果然有一只虎,那大王信吗?”魏王想了想,说“嗯,这就值得考虑了!”
“如果再有一个人说同样的话呢?”
“嗯,如果三人都这么说,那应该是真的。”
听完魏王的回答,庞葱兜出了说此话的真意,他说:“事实上,街上并没有老虎,只是以讹传讹而已,大王何以信之呢,是因为说的人多了,现在我与世子,背井离乡,去远在千里之外的赵国当人质,我们在那里的情况大王无法准确了解到,说不定会有人传出‘市有一虎’般的谣言,大王难道要相信吗?所以为了保证世子将来能顺利回国继承大统,请大王先请三个人传言大众,说我只是离开了都城,并不是去邯郸。”
魏王不以为然。庞葱陪世子去赵国作人质后不久,便有人暗中中伤庞葱,说他企图拥立世子,怀有二心,图谋不轨。说的人多了,魏王居然信以为真,命世子归国,而庞葱不再被重用。庞葱事先已给魏王打了“预防针”,也难逃“众口铄金”的命运,可见流言的破坏力之大。
《战国策》中还有一个类似的故事:孔子的弟子曾参,以孝闻名。他住在费邑时,有一个同名同姓者杀了人,有人误以为是曾参所为,议论纷纷,谣言很快传到曾母那里。当时曾母正在织布,便停杼正色道:“我儿不会做那种事!”不久又有人来说:“曾参杀人了!”曾母依然镇定如故,不予理睬。后来又有人来说同样的事。这时曾母终于不安起来,急忙开始收拾东西,准备逃走。
大家都有“从众心理”,觉得大家都在传说某事,那这事看来假不了,无风不起浪嘛。正是因为这种心理,流言传得特别快,真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做人要做一个明智的人,不要随便传播流言,也不要轻易听信流言。
东晋时候,有入请大将桓温评论一下谢安和王坦之的优劣。
桓温刚要开口,忽然想起了什么,说:“你这人爱传话,嘴上没个把门的,我不能告诉你。”
桓温不愿背后评论人,因为自己的话被别人七传八传,还不知道会传成什么样子呢。
所以,对于那类爱传播小道消息的长舌人,我们最明智的做法就是不参予,就如桓温一样,保持相当的沉默。流言止于智者,只要不和他们靠上边,不给他们提供资料,他们也就无所作为了。
十三、回避踩着恩人肩膀往上爬的人
感恩图报、重情重义,是我们挂在嘴边津津乐道的,其实,忘恩负义、轻诺寡信我们也不是不想说,而是不想让这些污秽的东西充斥我们的心灵。人性毕竟大多数是美好的。但是,有一类踩着恩人肩膀往上爬的人就是极少数部分中的一股,也是我们深恶痛绝的。
这类人遇到恩人的帮助和提携,他日日思夜夜想的不是感恩,不是把事情做好,而是如何才能尽快地超越恩人的地位。恩人的肩膀能靠一靠的,他会踩着上;如果不可,恩人成了他往上爬的绊脚石,那就对不起了,一脚踹开毫不怜惜和犹豫。
春秋时期,楚国伯喜否一家被佞臣费无极谗害遭族灭,只身一人颠沛流离逃到吴国。
伯喜否投奔吴国,一则因吴国是楚国的敌对国,二则因为伍子胥同伯喜否一样与费无忌仇深似海,不共戴天。
伯喜否一见伍子胥就放声大哭,先是为伍奢一家的遭遇深表愤慨,接着哭诉合家遭斩的惨痛经历,继之大骂费无忌诱惑君王,杀害忠良,经过一番眼泪和愤恨的表演,才提出看在同国同乡同遭遇的份上,给个安身之地,向吴王举荐一下。
伍子胥是个忠厚老实的人,出于对楚平王和费无忌共有的憎恨,也由于相同遭遇而产生的怜悯,虽然以前与伯喜否没有什么私交,但还是决定向吴王引荐他。这时伍子胥的好友被离劝阻他说:“你可不要轻信这个伯喜否否呀。据我观察,这个人鹰视虎步,形貌含诈,其品性必贪婪奸佞,专擅功劳,任意杀人,切不可同他亲近。
今日重用他,以后必为其所害。”伍子胥回答说:“古语说的好:同疾相怜,同尤相救,惊翔之鸟,相随而集。人还是善良的多,你先不要猜疑。”
伍子胥便将伯韶引见给阖闾。
在伍子胥真诚的介绍和大力推举下,吴王阖闾也可怜伯喜否的不幸,同情他的遭遇,又听他能说会道,见他频频表示的效忠尽命的决心和誓言,就收他在朝中,封为大夫,命他同伍子胥共佐朝政。
同乡之情、“同病相怜,同忧相救”的古训,使伍子胥的感情大大地向伯喜否倾斜了。他做梦也没有想到他救起的却是一条毒蛇,三十年后,他自己也冤死在这条蛇的毒牙之下。
不过,此时的伯喜否在吴的境况与伍子胥不可同日而语。伍子胥帮助阖闾登位,又协助他建城廓、设守备、实仓廪、治库兵,发展了吴国的实力,有大功于吴王,君臣关系亲密。而伯喜否呢,初人吴国,人生地不熟,虽得伍子胥之力而为大夫,实无功于吴国,和吴王的关系并不亲密。身在异国的他,脚跟未稳,羽翼未丰。
他只得谨慎小心地应付着周围的一切,以便争取一个较为安全的生存空间。在吴国,这个时候同他关系最亲近的要算伍子胥了,许多方面他都需要仰仗伍子胥的照顾。
再说向楚报仇一事不靠伍子胥,凭他伯喜否对吴国的影响能办到吗?这一切,秉承了祖父伯州犁机敏之性的伯喜否当然清楚。
他对伍子胥的依赖,决定了他对子胥的恭敬。这种恭敬的真实性还是可以相信的。向楚报仇是他和子胥的共同目的,这种共同目的,使他能与子胥同舟共济、互相配合。
公元前506年,阖闾兴兵伐楚,以孙武为大将,伍子胥与伯喜否为副,率军进攻楚国,吴国一连打了五次胜仗,最后占据了楚国的都城——郢都。楚昭王弃国而逃,躲到隋国去了。在这都城失守的时刻,楚臣申包胥力图复楚。他跑到秦国去哀求秦哀公发兵救楚。秦哀公不愿出兵,申包胥大失所望。为了挽救楚国的危亡,申包胥坚持哀求秦哀公能发兵救楚,为此而在秦庭哭了七天七夜,最后使秦哀公受到感动,遂答应发兵救楚。
当秦国的救兵进入楚国境内以后,吴国大将孙武,考虑到楚国的疆土辽阔,人心又不服吴,吴军久留楚地,与之相持,对吴军不利。因此他主张遣使与秦国通好,为楚国另立新君,以安抚楚人之心。伍子胥对孙武的主张也十分赞同。但是,伯喜否对这个安楚之策坚决反对。他认为这样做是灭了吴国的威风,长了秦军的志气。因此对阖闾说:“吴军自离东吴,一路破竹而下,五战而把楚国的都城拿下来了,并把其宗庙夷为平地。现在一遇到秦军,就想班师,是一种怯懦的表现。”为了表示自己的勇敢,他要求阖闾给他一万人马,与秦军作战,并表示要把秦军杀个片甲不留,若不取胜,甘当军令。
阖闾对他的决心表示赞赏,于是答应了他的要求。孙武和伍子胥还是劝阻他不要与秦国交兵,伯韶执意不听,结果连战皆北,连他自己也被秦军三路包围,左冲右突,不能得出。幸得伍子胥领兵把秦军杀退,才把他救了出来。
这一仗,伯喜否所率领的一万人马,被秦军杀得所剩无几,损失惨重。他自知有罪,不得不叫人把自己捆绑起来去见阖闾。
孙武对伯喜否的恃勇无谋,深为恼火。他对伍子胥说:“伯喜否为人矜功自任,久后必为吴国之患,不如乘此兵败,以军令斩之。”伍子胥对此并没有表示赞同,而且为他求情说:“伯喜否虽有丧师之罪,但有前功。况大敌当前,不可因小过而斩一员大将。”还亲自去奏请阖闾赦其罪。经过伍子胥的劝说,伯喜否才免受军令的制裁:
孙、伍二人以让楚收纳太子建之子为条件同楚谈和,随后率军满载楚国府库宝玉而回,又将楚国境内一万多家迁至吴国,以充实吴国空虚之地。
阖闾论破楚之功,以孙武为首。孙武不愿做官,坚请隐退山林。阖闾让伍子胥去挽留。孙武私下对伍子胥说:“您知道天道吗?暑往则寒来,春还则秋至。王恃其强盛,四境无忧,必生骄乐之心。功成而不退,将来必有后患。我不只是想保全自己,并且想保全您。”可惜这番具有远见的话,伍子胥并不以为然。孙武于是飘然离开,沿途将吴王所赠金帛全部散给贫苦的百姓,后来不知其所终。
孙武走后,吴王立伍子胥为相国,为表示敬意,他效仿齐桓公与管仲之事,只呼其字而不称名。子胥地位之尊由此可见。
对于功劳亦不算小的伯喜否,吴王以其勇而恭顺,善体己意,使为太宰以掌管王家内外事务。这样,伯喜否同吴王接近的机会比伍子胥要多。虽然他不能同子胥之位相比,但他明白,只要能得到吴王的特别垂青,他就能得到吴王进一步重用。伯氏家族血的教训也使他懂得,同国君关系亲密,对于保身是十分重要的。他不愿重蹈先人的覆辙。太宰之位,对于此时的他来说正称其心。
伐楚之后,伯喜否已在吴国站稳了脚跟,羽翼渐丰,在吴国也是独当一面的人物。因此,他对伍子胥虽然恭敬,但毕竟不象以前那样,俨俨然同伍子胥有了分庭抗礼之势。伯喜否也暗暗生了取伍子胥而代之,独揽吴国朝政的阴谋。
楚亡之后,伍子胥对楚平王鞭尸三百,费无忌,鄢将师已为囊瓦处死,囊瓦也自刎于郑国,伍、伯二人之仇都已复清了,他们二人也失去了共同对敌的基础,二人所求以及性格的差异,使他们的冲突和矛盾不可避免。
这种斗争的结果,孙武已预见到了。他在私下对子胥的谈话中指出:“王恃其强盛,四境之忧,必生骄乐之心。”这样一来,刚正不阿以国为重的伍子胥同已有“骄乐之心”的吴王的冲突势所难免,其结果必为吴王所厌恨,给自己带来祸患。而替自身考虑较多、期望与王关系密切的伯喜否,由于能善体王意,投王所好,得吴王欢心自是意料中事。这样一来,他同子胥的争斗就极易取得吴王的支持,从而取得最后的胜利。
伯喜否在危难之时得伍子胥的相助,在其应受军法制裁时又得伍子胥的相救,可以说伍子胥做的仁至义尽了。但是,伯喜否只知图取个人的荣华富贵,把利益放在第一位,一旦他可以图取个人的荣华富贵,便把一切都置于脑后,不仅可以出卖国家利益,而且还会忘恩负义,加害恩人。
后来果不其然,在伯喜否的一再进谗下,吴王夫差终于杀了伍子胥,至此,伯喜否也清除了最大的政敌,成就了自己的权力梦。
看完这个故事,我们不由得对伯喜否的忘恩负义拍岸痛斥,但是,痛斥之余,我们不免扪心自问,造成这一恶果的主要责任在哪里?我认为还是在伍子胥自身,只怪他察人不明,像这种人在能够控制的时候你就不要给他机会,被他反咬一口又怨得谁来?俗语说:“慧眼识英雄”,有那么多重情重义的英雄你不去加诸慧眼,偏要去“秽眼认小人”,就难怪他要踩着你的肩膀,置你于死地而后快了。
十四、回避甜言蜜语的人
甜言蜜语本也无可厚非,就是我们生病了吃的药丸外面也要裹上一层糖衣呢,但是,“良药苦口,良言逆耳。”并不是每句甜言蜜语都是对你有利的,指不定就是一颗“糖衣炮弹”呢。因此,我们要善于分辨甜言蜜语之人的每句话,可别尽当好话听,该摒弃的还是要摒弃,并不能不加选择地照单全收。
有的人的甜言蜜语总是在细小奇诡之处下足功夫,极尽吹捧,阿谀谄媚之能事,并不是触景征“情”,胡吹滥捧,真可谓卑躬屈膝,奴颜媚骨、费尽心机。
只要能让你听来高兴,他什么招都能用,让你直上九天云里雾里。清代有名的大太监李莲英就是靠这类胆大心细的甜言蜜语把慈禧老太后捧得舒舒服服,心花怒放,当然,他也在事后捞得了不少好处。慈禧在权力斗争中杀人不眨眼,却偏喜欢拿一副积德的样子给人看看。特别是六十大寿之际,更要做出一番“功德”来,好让天下世人都知她慈禧有好生之德。李莲英见拍马的机会又到了,就绞尽脑汁地想出并试验出一些绝招来奉承慈禧。
六十大寿这一天,慈禧按预先安排好的计划,在颐和园的佛香阁下放鸟。一笼笼的鸟摆在那里,慈禧亲自抽开鸟笼,鸟儿自由飞出,腾空而去。李莲英让小太监搬出最后一批鸟笼,慈禧抽开笼门,鸟儿纷纷飞出,但这些鸟儿在空中盘旋了一阵,又吱吱喳喳地飞回笼中来了。慈禧又惊奇又纳闷,还有几分高兴,便问李莲英说:“小李子,这些鸟怎么不走哇?”李莲英跪下叩头道:“奴才回老佛爷的话,这是老佛爷德威天地,泽及禽兽,鸟儿才不愿飞走。这是祥瑞之兆,老佛爷一定万寿无疆!”
一般说来,李莲英这个马屁可谓拍得极有水平,但这次却拍马屁拍到马腚上,慈禧太后虽觉拍得舒服,但又怕别人笑话她昏昧,要显示一下“英明”,于是怒斥李莲英道:“好大胆的奴才,竟敢拿驯熟了的鸟儿来骗我!”
李莲英并不慌张,他不慌不忙地躬腰禀道:“奴才怎敢欺骗老佛爷,这实在是老佛爷德威天地所致。如果我欺骗了老佛爷,就请老佛爷按欺君之罪办我。不过,在老佛爷降罪之前,请先答应我一个请求。”
在场的人一听,李莲英竟敢讨价还价,吓得脸都白了,哪个还敢吱声。大家知道,慈禧虽号为老佛爷,实在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许多因服侍不周或出言犯忌的都被她处死,哪个敢像李莲英这样大胆。慈禧听了这话,立刻铁青了脸,说:“你这奴才还有什么请求?”
李莲英说:“天下只有驯熟的鸟儿,没听说有驯熟的鱼儿。如果老佛爷不信自己德威天地,泽及鱼鸟禽兽,就请把湖畔的百桶鲤鱼放入湖中,以测天心佛意,我想,鱼儿也必定不肯游走。如果我错了,请老佛爷一并治罪。”
慈禧也有些疑惑,便来到湖边,下令把鲤鱼倒入昆明湖。真也奇了,那些鲤鱼游了一圈之后,竟又纷纷游回岸边,排成一溜儿,远远望去,仿佛朝拜一般。这下子,不仅众人惊呆了,连慈禧也有些迷惑了。她知道这肯定是李莲英糊弄自己,但至于用了什么法子,她一时也猜不透。李莲英见火候已到,哪能错过时机,便跪在慈禧面前说:“老佛爷真是德配天地,如此看来,天心佛意都是一样的,由不得老佛爷谦辞了。这鸟儿不飞去,鱼儿不游走,那是有目共睹的,哪是奴才敢蒙骗老佛爷,今天这赏,奴才是讨定了。”
李莲英说完,立刻口呼万岁,拜起来,随行的太监、宫女、大臣,哪个不来凑趣,一齐跪倒,真乃人、鱼、鸟共贺。事情到了这份上,慈禧太后哪里还能发怒,她满心欢喜,把脖子上挂的捻珠赏给了李莲英。
据后人回忆说,李莲英先把鱼虫放在纱笼里,固定在岸边,鱼虫慢慢地从纱笼里钻出来,便在岸边布满了一溜儿,鲤鱼要吃鱼虫,当然就会游到岸边来了。
善于甜言蜜语之人是可怕的,其隐于暗处的目的是不可告人的,就如李莲英、他的可怕之处就在于他能出新出奇,能制造机会。像这样的人极易获得比别人更多的机会,他一旦飞煌腾达,就会在谋私利上下足功夫,大捞特捞。跟这样的人打交道,无论他对你如何如何甜言蜜语,都别把他当朋友,因为他对你甜言蜜语的最后目的绝对不在情上而是在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