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有一种得到叫放弃
3924300000023

第23章 果敢疏远这样的心灵垃圾(3)

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说,提倡节欲是必要的,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弘扬理性亦是应该的,从个人与社会的统一这一角度来说,不放纵欲望才更和谐。《朱子大全》中说:“平日操技,庄敬诚实,涵养内心,戒矜躁,去嗜欲。”欲望不可没有,又不可放纵,要节制。人既是社会的人,也是自然的人。自然属性赋予人某些动物的属性。不是有一句话:“人的一半是天使,另一半是野兽”吗,如果放任自己的欲求而不加节制。那人就会像一匹失去了缰绳的野马狂奔不止,横行不羁。人是动物中最文明的,但如果人一旦变得像兽一样,那他又是动物中最野蛮的。不正当的欲望害人害己,甚至祸国殃民。物欲可以导致贪贿犯罪;****可以使人强奸妇女,行凶作恶;权欲可以促使人们大搞阴谋诡计,搅得国无宁日。另外诸如烟瘾、酒瘾、赌瘾、毒瘾等等更是伤身害体,甚至搞得人家破人亡。

诸如此类人,如不及时回头,悬崖勒马,终究会被自己放纵的欲望吞没。

十二、疏远消极

清代有名的大臣曾国藩在与太平军作战屡次失利之后,仍给皇帝上书言“屡败屡战”——这是一种何等积极的心态。如果你一遇到挫折与打击,就一蹶不振,丧失了挺身再战的勇气,那么你只能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

什么事情,能鼓舞着一个人屡败屡起,终于夺得最后的胜利?是积极的心态。

世界游泳冠军摩拉里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以积极心态助人成长的过程。早在少不更事守着电视看奥运比赛的年纪,他的心中就充满了梦想,梦想着即将到来的鏖战时刻。

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前夕,摩拉里已经有幸跻身于最优秀的参赛运动员之列。令人遗憾的是,在赛场上,他发挥欠佳,只获得一枚银牌,与冠军擦肩而过。他没有灰心丧气,从光荣的梦想中淡出之后,他把目标瞄准了1988年的韩国汉城奥运会。

这一次,他的梦想在奥运预选赛上就告破灭,他被淘汰了,跟大多数受挫情况下人们的反应一样,他变得沮丧,把体育的梦想深埋心中,有三年的时间,他很少游泳,那成了他心中永远的痛。

在摩拉里的心中,自始至终有股燃烧的烈焰,没法子完全把它扑灭,离1992年夏季奥运会还不到一年的时间了,他决定再次来个孤注一掷。在属于年轻人的游泳赛事中,三十多岁的人就算是高龄了,摩拉里久已脱离体育运动,再去百米蝶泳的比赛中与那些优秀的选手们拼搏,简直就像是拿着枪矛戳风车的唐·吉诃德一样的不自量力。

在预赛中,他的成绩比世界纪录慢一秒多,因此,在决赛中他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他努力地为自己增压打气。在游泳池中,他的速度果然是不可思议的快,超过其他的竞赛者而一路遥遥领先,他不仅夺得了冠军,也破了世界纪录。

一个人的内心中蕴藏着无穷无尽的力量,若是自甘埋没,对身边的一切事情都作低调处理:以为这是我不热衷的,那是我不擅长的,为了避免失败和遇挫的尴尬,有意识地疏远一些难得的机会,虽然表面上看来是最大程度地保全了面子,没有出乖露丑,但事实上却是在最大程度地埋没了自己的才能。只有敢于挺身而出,对任何挫折和磨难都不在乎,心中所有的意念只浓缩到一点——我要争强竟胜,我要发挥出我全部的力量和智慧,惟有在这种心态的导引下,才能屡败屡战,屡战而屡胜。

十三、疏远强出头

俗话说:“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这句话是教导我们在不利于我们的形势下,要学会弯腰,低头,如果还是昂首阔步,怕不碰得头破血流才怪,正所谓“烦恼皆因强出头”啊。这些都是先辈们的人生经验的总结,是他们留给我们的一种劝世处世的智慧。

学会低头,也就是懂得疏远,若要硬是强出头,只有碰壁。一次,一位气宇轩昂的年轻人,昂首挺胸,迈着大步去拜访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不料,一进门,他的头就狠狠地撞在了门框上,疼得他一边不住地用手揉搓,一边看着比他的身子矮一大截的门。恰巧,这时那位前辈出来迎接他,见之,笑笑说:“很疼吧?可是,这将是你今天来访问我的最大收获。”年轻人不解,疑惑地望着他。“一个人要想平安无事地生活在世上,就必须时刻记住:该低头时就低头。这也是我要教你的事情。”老人平静地阐发着他的睿智:

这位年轻人,就是被称为美国之父的富兰克林。

据说,富兰克林把这次拜访得到的教导看成是一生最大的收获,并把它作为人生的生活准则去遵守,因此受益终生。后来,他成为功勋卓越的一代伟人。

由此想到,人生要历经千门万坎,洞开的大门并不完全适合我们的躯体。有时甚至还有人为的障碍,我们可能要不停地碰壁,或伏地而行。若一味地讲“骨气”,到头来,不但被拒之门外,而且还会被撞得头破血流。学会低头,该低头时就低头,巧妙地穿过人生荆棘。它既是人生进步的一种策略和智慧,也是人生立身处世不可缺少的风度和修养。

苏东坡在《留侯论》中有这样一段话:“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好“强出头”者并非是大勇大智型的人物,只是好勇斗狠的匹夫而已。

十四、疏远英雄主义

有的人做英雄做久了,就会产生一种“英雄主义”的想法,自认“我是英雄”,把谁都不放在眼里,有一句话说得好,“英雄不论出身”,陈胜、吴广起义的时候还高呼“王候、将相宁有种乎”呢,也就是说,人人都可能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英雄,所以,即使你已经是个英雄,也不要瞧不起还不是英雄的其他人。

要实现理想,没有选择就不会有结果;

要实现理想,没有疏远就不会有过程。

理想是生命的动力,但一旦人们过分执着它就会变成一种生命的桎梏,你的生命也必将因此而倍感沉重,最后在不断失望的重负中萎顿、死亡。切记:“平凡的即是伟大的”这样一句格言。一切伟大的事物都是在“平凡”的积累过程中诞生的。

有一天,一个国王独自到花园里散步,使他万分诧异的是,花园里所有的花草树木都枯萎了,园中一片荒凉。后来国王了解到,橡树由于没有松树那么高大挺拔,因此轻生厌世死了,松树又因自己不能像葡萄那样结出许多果实,也嫉妒而死;葡萄呢?则哀叹自己终日匍匐在架子上,不能直立,不能像桃树那样升出美丽可爱的花朵,于是也死了;牵牛花也病倒了,因为它叹息自己没有紫丁香那样芬芳,其余的花草树木等植物也都是因为自己的平凡而垂头丧气,没精打采,只有顶细小的心安草在茂盛地生长。国王看了看这根渺小得几乎不能再渺小,平凡得几乎不能再平凡的心安草问道:“小小的心安草啊,别的植物全都枯萎了,为什么你这小草却这么勇敢乐观,毫不沮丧呢?小草回答说:“国王啊,我一点也不灰心失望,因为我知道,如果国王您想要一株榕树,或者一株松柏、一些葡萄、一颗桃树、一株牵牛花、一棵紫丁香什么的您就会叫园丁把它们种上,而我知道你希望于我的是要我做小小的安心草。”

也许你会认为,甘心作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的想法过于消极。有些聪明能干、有远大抱负的年轻人总是瞧不起那些平凡过日子的人。他们认为这些人“没出息”、“微不足道”,“活得没意思”,而且他们发现自己奋斗失败,无所作为时,面对和常人一样平淡无奇的生活时,他们就会觉得生活无聊透了。因而生出了无尽的烦恼。

其实,英雄也是在许多平凡的人群之中相对而言的,都曾走过一段平凡的路程,此所谓平凡孕肓着伟大,这正如红花也要绿叶来衬托一样。如果,高高在上的红花滋生了英雄主义而不再把底层的绿叶放在眼里,其命运就可想而知了。

十五、疏远心中的仇恨

仇恨,就如疯长的野草,遮住了我们的心灵。有的人往往在心中积蓄了满腔的仇恨不肯化解,终致做出偏激的行为,同时自已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佛家有云,“冤冤相报何时了”,一旦被仇恨遮住了明智的双眼,就会陷入无休止的“阿鼻地狱”之中。

原谅别人,是对待自己的最好方式。因为释放了自己,才能有健康自由的心态。

两个朋友在吵架,吵到最后只想不见对方,原本很好的朋友,却因一次次的争执,而成陌路。

甲是重视隐私的人,乙是喜爱分享的人,常常甲向乙说些秘密时,乙又说了出去。甲一次次地忍耐,乙一次次地再犯,最后,天真的乙说:“把过去的一切都忘掉,我们重新来,我愿意改!”

你想,有可能吗?发生的一切都已发生了,乙只想要甲“忘掉”,那些信任已被乙一次次地破坏了,现在,乙要求一切重来,如果你是甲,你愿意吗?

甲不愿意,乙也很气:“她就是不肯原谅我。”乙忘了,原谅这个东西是不能要求和勉强的,越是如此,越是得不到。也许,乙该做的只是道歉。她如果愿意道歉,一切都会有所不同,但她自觉没有错,甲的态度也令乙不满了,所以,乙也不愿原谅甲。

甲和乙都胶着了,因为不肯原谅。有一位台湾作家曾给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例故事:有一个妇人,平时温文有礼,也很懂得持家,常常一大早就在家门口洗衣服,但她有一个不定时发作的毛病:发疯。

她可以黄昏时拿把菜刀、棍子在家门口破口大骂,也可以一大早就如此。刚开始,人们以为那是谁家的广播剧,后来才知道,是这位妇人在发泄情绪。

她最常骂的是:“我不甘心。”“你这疯人,总有一天有报应。”“你会给车撞死。”“你怎可以骗我!”

妇人曾被信任的朋友骗过,向她借钱,借了之后人家就跑了,妇人初期是不能接受,但也算平静,十多年后就成了如今模样,十多年来她不能原谅朋友,将怨气积在心中,将自己积出病来。

有人给宽恕作了一个十分美的比喻,他说:“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那脚跟上,这就是宽恕。”我们常在自己的脑子里预设了一些规定以为别人应该有什么样的行为。如果对方违反规定就会引起我们的怨恨。其实,因为别人对“我们”的规定置之不理,就感到怨恨,是一件十分可笑的事。大多数人都一直以为,只要我们不原谅对方,就可以让对方得到一些教训,也就是说:“只要我不原谅你,你就没有好日子过。”而实际上,不原谅别人,表面上是那人不好,其实真正倒霉的人却是我们自己,一肚子窝囊气不说,甚至连睡都睡不好。没多久就积出病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