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两性一个人两个人三个人的爱情
3919600000028

第28章 整合期……(2)

学会发现

生活中有很多的人是愿意享受被关注、被呵护的幸福的,他们渴求着关爱,但却不一定能得到,得到了,却也不一定发现了……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对即将离婚的夫妻,妻子对丈夫说:“回答我一个问题,假如我非常非常喜欢悬崖上的花,而你去摘的结果是100%的死亡。你会不会摘给我?”丈夫说:“明天早晨告诉你答案好吗?”第二天早上,妻子醒来,看到温热的牛奶下面压着一张纸,上面写着:“亲爱的,我不会去摘,但请容许我陈述不去的理由:你只会用电脑打字,却总把程序弄得一塌糊涂,然后对着键盘哭,我要留着手指给你整理程序;你出门总是忘记带钥匙,我要留着双脚跑回来给你开门;酷爱旅游的你在自己的城市都常常迷路,我要留着眼睛为你带路;每月‘老朋友’光临时,你总是全身冰凉,还肚子痛,我要留着掌心温暖你的小腹;你不爱出门,我担心你会患上自闭症,留着嘴巴驱赶你的寂寞;你总是盯着电脑,眼睛给糟蹋得不太好了,我要好好地活着,等你老了,为你修剪指甲,为你拔掉让你懊恼的白发,拉着你的手,在海边享受美好的阳光和柔软的沙滩,告诉你一朵花的颜色,像你青春的脸……所以我不能确定有人比我更爱你以前,我不想去摘那朵花……亲爱的,如果你已经看完了,答案还让你满意的话,请开门吧,我正站在门外,手里提着你最爱吃的鲜奶面包……”

有时候,被爱似乎比爱一个人更难学会。想想看,我们忽视过多少别人的关爱,又有多少爱我们没有好好珍惜。当爱情趋于平淡,当生活回归平凡,我们习惯了这种平静的幸福,却开始抱怨身边的他从不关心自己,哀叹自己从未享受到被爱的幸福,殊不知爱意其实深藏于许多微不足道的细节里,如润物的春雨,总是在静谧中滋润着渴求关爱的心灵。被爱也需主动累了有人揉揉肩,渴了有人递上一杯茶,生病了有人提醒吃药,生日有人送上一束花……被爱似乎只是简单地接受就可以了,可事实上,没有人会完全不在意付出是否有所回报。所以,学会被爱,不仅需要学会发现,学会珍惜,还要学会在接受爱的同时给予积极、恰当的反馈。

浪漫的A先生下班路过花市,买上一束艳丽的玫瑰,这是他们结婚周年纪念日。推门正欲拥抱,见妻严肃的表情:“我更需要一把葱!”转身离去。

务实的B先生下班路过菜市,买上满满的一袋菜,今天是太太的生日。推门递上,含蓄地一笑。见妻不悦的表情:“今天你应该买束玫瑰送给我!”转身离去。

我们可以嘲笑这两位先生不了解自己太太的喜好,但这两位太太的做法又合适吗?不管先生送上的东西是否中意,至少都是爱的表示,可这两位被爱着的太太却丝毫不领情,可以猜测,到了明年,两位太太不会收到玫瑰,也不会收到蔬菜。其实,A太太完全可以惊叹一下玫瑰的美丽,然后告诉先生:“亲爱的,你其实不必破费,我只需要一把小葱!”而B太太也犯不着不高兴,可以委婉地对先生说:“亲爱的,菜我都买好了,明年送我玫瑰吧!”

爱情中的双方尽管互相了解,但毕竟是两个独立的个体,总免不了出现类似于玫瑰与白菜的错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一定不要指责对方,要知道爱的表达可以培养,可一颗爱你的心却是不易寻找的!如果对方表达爱的形式正是你所希望的,那就更要及时让对方知道你的感动,一个微笑,一句谢谢,一个亲吻,一声亲爱的,一个拥抱,会让你的他心中无比的甜蜜,而他于你的爱也得到了最好的强化!坚持爱情的“仪式”怡心和男友相恋两年,她在某高校读研究生,男友已经工作,两人学习、工作都很忙,只有周末有时间在一起。男友住在单位宿舍,每到周五,怡心就会去男友那边共度周末,但她从不自己独自过去,每次都会让男友来接,尽管周五下午她没课,而男友还要上班,接送的规矩却是雷打不动。室友丫丫问她:你何不下午就过去呢?等他下班,跑来学校,然后你俩再过去,折腾下来都晚上八九点了!怡心说:不行,就要让他来接,要不他怎么知道我大老远坐车去找他的辛苦!

和怡心同宿舍的丫丫则完全相反,她心思细腻,做事总为别人考虑,每次外出,她都不让男友去火车站送她,她觉得反正自己也没什么行李,让男友来回跑一趟太辛苦。她很少要求男友为她做什么,相反自己总是尽可能地对男友好,不使小性子,不耍小脾气,吃饭总是点男友爱吃的,外出总是买男友中意的。时间长了,男友也就习惯了,不主动提起接送,不再注意她的喜好,丫丫依然相信男友是爱她的,却找不到生活中的点滴来证明。

接送,只是很小的一件事情,却也是表达爱情,感受被爱的途径。有婚姻咨询师曾说:即使是婚后,当你出差归来,也不要因为去机场的路太远,去火车站的路容易堵,心疼老公而对他说不用来接了。要知道,接送也是一种仪式,它可以承载并记录彼此的爱,让爱保鲜!

学会被爱,我们有必要坚持这种爱情的“仪式”,学会给对方一些示爱的机会,适当地保持一种姿态,让爱情中的双方共同承担爱的责任,享受被爱的幸福。比如,女生可以要求男友接送,男生也可以要求女友为其做上一顿丰盛的晚餐,女生可以撒撒娇,适当地耍耍小脾气,男生也可以有点大男子主义。只要适度,只要让双方都有空间呼吸,就会有很美好的爱情。

爱与被爱,本是感情世界中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爱,是一种能力,需要用心培养,被爱亦是如此。学会爱,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被爱;而学会被爱,却也包含着很多爱的技巧。放下心中的枷锁,谁都可以好好地爱,也可以幸福地被爱!

为爱情加把“信任锁”

文/拉西娅

一位英国考古学家在挖掘特洛伊古城的时候发现了一面古铜镜,铜镜背后雕刻着一段古怪难懂的铭文,他穷尽毕生精力,都无法破译其中的奥妙。考古学家逝世后,这面镜子就静静地躺在大英博物馆里。直到20年后,博物馆里来了一个英俊的年轻人,在博物馆馆长的陪同下,走到铜镜的面前。年轻人从背囊里拿出一面普通的镜子,照着古铜镜上的铭文,对博物馆馆长说:“看,这面古镜背后的铭文其实并不难解,只是将普通的古希腊文按着镜像后的文字图案雕刻上去的。”博物馆馆长仔细辨析镜子反照后的文字,缓缓地,一字一字地读道:“致我最亲爱的人:当所有的人认为你向左时,我知道你一直向右。”

有人推测说,这段文字可能是美丽的海伦写给她那苦命情人的。当所有人都认为帕里斯王子自私的行为给特洛伊带来了灾难,当所有人都在指责他太过懦弱、不够勇敢时,海伦用这样一段文字表达了她对爱人的信任和支持,她始终坚信爱人是坚强的,是敢于承担责任的,他的努力最终能达到目标。如今,特洛伊古城早已湮没在历史的尘烟中,而这段文字是否就是当年海伦写给帕里斯王子的,也无从考证,但铭文中包含着的那种对爱人无限支持,绝对信任的深情,直到今天仍令人动情。

“当所有的人认为你向左时,我知道你一直向右。”对于一个身陷困境的人来说,来自亲密爱人的绝对信任,是最宝贵的支持,会产生最强大的力量!

我们都明白,信任对一份感情的维系有多么的重要,但是,爱情中的我们依然在怀疑、猜测、误解中挣扎。为什么我们经常揣测对方的甜言蜜语有几分是真几分是假?为什么我们经常想着要去查看对方的手机、邮件、MSN?为什么我们会因为他人的评价或者暂时的不顺而怀疑对方的能力?为什么我们不能也不敢去信任身边的他?你为何没有交全感林子:我老是觉得自己不够好,不够漂亮,知道的不够多,总是怕被他抛弃,明知道他对我挺好的,而且也不是容易乱来的那种人,但我还是总想着他会不会背叛我,经常想查看他的手机,想知道他的QQ、MsN、邮箱密码,有人打电话我都会问男的女的,我知道问多了他会烦,而且换成我自己也不喜欢别人这样不信任我,但就是控制不住。他一句开玩笑逗我的话我都承受不住,比如他开玩笑说不喜欢我啊,不想我啊什么的,我就会一下子哭起来,现在已经哭得他都不珍惜我的眼泪了。如果打不通他的电话,比如没信号、关机、占线,我就会一直打一直打,直到打通了才罢休,有时会不停地打一天……我受不了了,我觉得我们的感情早晚会被我毁了,可我控制不住自己。我到底怎么了?我该怎么办?

男女之间的爱情是一种相互依恋、相互支持的关系,是成年人社会支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心理学的层面来说,人们希望在爱情这种亲密关系中找到安全感,感觉到安全的人能很好地信任别人,因为他们觉得自己与爱人之间的关系是稳定的,安全的;而缺乏安全感的人,如林子,则可能会对周围的人或事产生怀疑,因为他们觉得很多事情都是不确定的,不安全的,对被抛弃的想象和恐惧迫使他们缠着对方,直到两个人都觉得窒息。

心理学家Hazan和Shavei于1987年编制了一份简单的问卷,用于测查爱情这种依恋关系的不同类型,测查时要求被研究对象阅读下列三段内容,并指出哪段内容最好地描述了他们在爱情中的所思、所感和所做:

A.我发现与他亲密并不难,并能安心地依赖他和让他依赖我。我不担心被他抛弃,也不担心他与我关系太亲密。

B.与他亲密令我感到有些不舒服,我发现自己难以完全信任他,难以让自己依赖他。当他与我太亲密时我会紧张,他想让我更加亲密,这使我感到不舒服.。

c.我发现他不乐意像我希望的那样与我亲密。我经常担心自己的伴侣并不真爱我或不想与我在一起。我想与伴侣关系非常亲密,而这有时会吓跑他。

大量调查发现,在成年人中,约60%的人认为自己是A型,即安全型,他们可以与爱人形成安全的依恋,互相信任和依赖;约20%的人把自己描述为B型,即回避型,他们无法信任和依赖他人,宁愿不依赖于别人,也不让别人过于依赖自己,对亲密的关系抱以回避的态度;另有约20%的人把自己描述为c型,即焦虑一抗拒型,他们希望与爱人非常亲密,但他们总觉得对方没有自己希望的热情,他们也经常怀疑对方是否真的爱自己,而且会在自己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产生挫折感和愤怒。除A型之外,另外两种类型的人都有一定的安全危机,他们大多不满于自己与爱人的关系。

我们很难说采取哪些措施即可增加一个人的安全感,进而让他可以更好地信任周围的人和事,因为最原始的安全与信任源自于小时候我们与父母尤其是母亲的关系,那些在童年时与父母关系融洽,感受到更多关爱和重视的人,在恋爱后也会感受到更多的安全感,更容易信任他人;相反,童年时与父母的关系就很糟糕,彼此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交流和相处模式的人,恋爱后也很难在爱人那里寻找到已经缺失的安全与信任。

谁偷走了你的自信

小凡:我总觉得自己不够漂亮,工作后因为经常加班也憔悴了很多,再看看老公,却觉得步入职场后的他越来越有魅力了。我忍不住成天在老公面前念叨自己老了,问他出去应酬时会不会叫小姐,是不是有第三者……我开始特别注意老公:他怎么老是不回家吃饭?怎么周末也要上班?每天下午我会习惯性地打电话问老公:你在哪里?你在干什么?回不回家吃饭?有一次老公单位有个活动,却不愿带我去,我很介意,心想难道是因为我这个老婆带不出去?此后,我们开始不断地争吵,我越来越敏感和焦虑,常常故意找茬儿,而老公在解释了几次之后也逐渐失去了耐心,索性待在公司不回家,现在他向我提出了离婚……

如果说安全感很难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加以改变,那么自信则是我们可以着力攻破的一点。心理学家普遍认为,对他人的信任源自于个体的自信,一个不够自信,对自己充满怀疑的人,在恋爱中会更多地把这种不自信投射到对方身上,并会不断地寻找各种“蛛丝马迹”,以证明自己的各种揣测和怀疑,而对方因为不被信任所产生的恼怒和指责又会反过来加重其恐惧和不自信,如此陷入一个恶性循环之中,最终弄得双方都疲惫不堪。其实,相爱并不意味着“唯一拥有对方”,自信的人很清楚,她的爱人是可以支持和依靠的,她的人生会因为爱情而更加多彩。

英国社会心理学家罗斯·泰勒建立了一个专门的“信心实验室”,通过一系列培养日常技能的练习来提高人们的自信。泰勒说:“有了行动才会有改变,如果你做事情的时候有一种更加自信的激情,它给你的神经系统造成的反馈就是你真的很自信。”

苏武曾写下这样的诗句: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在爱情和婚姻中,你信任爱人,对方在哪里你很心安,你相信他不会做对不起你的事,你相信他所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我们要努力建立的就是这种相互支持的健康的亲密关系,而不是互相搀扶着、缠绕着的病态依恋。两个人手挽手肩并肩,需要的时候你推我一下,我扶你一把,当所有人都认为你所爱的人向左时,告诉他:“我知道你一直向右!”这或许就是对爱的最好表达!

小提示:

1.自信的人会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优点上,不会总想着自己的缺陷,更不会总与他人比较。

2.自信的人不会过多地指责别人,因为如果你常在心里指责别人,这种毛病就可能成为习惯,而这是最缺乏自信的表现。

3.自信的人会与欣赏他的朋友保持紧密联系,因为朋友之间彼此了解,彼此有信心,他能从朋友那里获取肯定和满足。

4.自信的人时常微笑,会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提升自己的魅力和信心,他会时常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当爱情与死亡相遇

文/杰米

在死神面前相爱

这个男人,寡言,沉闷,不解风情,你以为永远不会爱上他,谁知,生命的场景骤然变换,在被死亡笼罩的小镇,乱世中的一场霍乱,点燃了你心中爱的火焰,似乎只是瞬间,就燃烧了你整个生命,他,成为你一生永远不可替代的爱恋。这就是电影《面纱》中吉蒂的故事。

别以为这只是骗人眼泪的电影片段。朋友告诉我,在2003年“非典”蔓延的那个夏天,他的一个朋友在被隔离的医院里,在被孤独恐惧折磨的日子中,遭遇了一场刻骨铭心的爱情。这样的爱情一定不止这一桩。瘟疫、海啸、地震,人们在死神面前相爱,并且愈爱愈深。

这是一种怎样的爱情?它是如何发生的?心理学家认为,这种吸引以肾上腺素为基础,源自情境导致的生理唤醒。站在死亡边缘,你双手发抖心跳加速,你觉得这是什么情绪?恐惧?焦虑?痛苦?或者,是爱情,如果身边恰好有个看上去不错的异性。最早证明这一点的是那个著名的吊桥实验。独行男子在狭窄摇晃的吊桥上心脏狂跳不止,此时,遇见妙龄女子,罗曼蒂克式的反应发生,心跳被理解为遭遇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