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生肖物语:民俗图案中的十二生肖
3919400000015

第15章 灵性可爱蛇生肖(1)

维重维蛇,女子之祥。蛇神秘莫测,它没有脚却可以爬行,又往往来无影去无踪,显得很神秘。神秘导致人们对蛇的崇拜。

蛇无足但善钻洞、爬行、涉水,是很有灵性与变化的动物,在十二生肖中,蛇是唯一的冷血动物,所以属蛇的人都有冷静的一面,他们是不善与别人吵架的。逢巳年出生的人属蛇,北方大都说属小龙的,也有说属长虫儿的。人们不说属蛇而说属小龙,大概是因为对蛇厌恶,而对龙情有独钟,因龙为神物,也有点“攀龙附凤”的味道。

蛇的传说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蛇和青蛙是朋友,不过蛇那时长有四条腿,青蛙却没有腿,靠肚子蠕动爬行,可是蛇好吃懒做,青蛙十分勤快,不但要捉虫给蛇吃,还帮助人们捕害虫。因此人类当然厌恶蛇,喜欢青蛙了。蛇发现人们讨厌它,它开始仇视人,见人就咬,见畜就吃,弄得人间很不安宁。土地神见状,告到了天宫。玉帝将蛇传上天公,劝它改恶从善,蛇却口出狂言,绝无悔改之意。玉帝大怒,令神兵砍去蛇的四条腿,免得它害人,从此,蛇就失去了四条腿;玉帝又见青蛙有功于人,将蛇的四条腿赐给青蛙。青蛙有了腿之后,更为勤快了。蛇知错改过,决心重新改造自己,也开始吃害虫并拖着长长的躯体,一声不响地为人类做好事,蛇还跟着龙学治水,蛇死后,也将自己的躯体献给人类,作为药物救治了许多病人。

玉帝见蛇知过能改,奋发向上,在册封十二生肖时,让它排在龙的后面,当上了人类的生肖。

蛇当上生肖以后,当然不主动伤人了,一旦恶念萌发,便将恶念化成一层皮蜕下,以示重新作人。

关于蛇蜕皮,还有一个传说。说从前有一个人养了八条蛇,称之为八兄弟,有一天,他必须外出二爪月才能回来,告诉蛇不要乱跑。结果,两个月回来之后,发现八条蛇均不见了’于是他就卜卦问个明白。

卜卦结果说是兑卦,表示蛇体还在,于是他四处寻找,结果发现八兄弟皆脱壳而去,从此蛇的脱壳便称之为“蜕”变。

尽管蛇已重新作人,但蛇和人_样,有优点也有缺点,蛇始终对青蛙拥有它的四条腿怀恨在心。因此,直到今天,蛇还是见青蛙就咬。

青蛙自知占了蛇的便宜,于是见了蛇就会吓得发抖,急急忙忙地躲开。

显然,蛇是靠自己重新作人的努力,才当上生肖的。传统文化中的蛇传说蛇五百年化为蛟,蛟千年化为龙;龙需要五百年长角,再过千年长翅膀,便成神龙。故称龙为“大龙”,蛇为‘‘小龙”。

《左传》、《孟子》诸书将龙蛇并列,如“深山大泽,实生龙蛇”,“龙蛇居之”等。可见古人对龙蛇的认识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蛇与龙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追溯历史,古人最初把蛇作为圣物。埃及君主把蛇看成最高权威的保护神;印度人褒扬蛇的智慧和象征;中国人最早以蛇作为崇拜图腾。

我国从神话中开天辟地的盘古,到华夏族的始祖女娲、伏羲、轩辕帝,都是‘‘人首蛇身”。被儒家称为圣人者,则几乎无不与蛇有“亲缘”关系。尧母庆都,与赤蛇合婚生尧;舜母握登见大虹而生舜;夏为龙族,“夏后氏蛇身入首”。

相传夏禹凿龙门之山,至空岩,有神蛇身人面,示禹八卦图,并授之玉简。禹即执此简以平定水土。

中国封建时代的皇妃们,自刘邦的母亲“梦与龙交”生刘邦后,大都梦想在深官做一次蛇的“情人’,以便早生“龙子”。

晋人干宝《搜神记》二十:隋侯出行,见大蛇被伤中断,疑其灵异,使人以药封之。……岁余,蛇衔明珠以报之。珠盈径寸,纯白,而夜有光明,如月之照,可以烛室。故谓之隋侯珠,亦日灵蛇珠,又称明月珠。

相传,玄武大帝有两种伴护圣物——龟与蛇。这两物曾触犯天条,也被贬下凡间,化为龟蛇二山(今武汉的龟山、蛇山)。二灵忠诚镇锁长江,玉帝让其转世投胎。在生肖海选竞赛中,灵性聪明的蛇游在前面,获得生肖属相,而龟动作迟缓,落后于蛇,最终榜上无名。

中国关于蛇的最动人的传说是民间家喻户晓的《白蛇传》,为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被多次改编为戏曲和电影,长演不衰。传说白蛇娘娘与许仙在西湖借伞传情,结为恩爱夫妻后,遭到法海和尚的一再破坏,最后法海趁白蛇娘娘产后,在端午那天用金钵活活拆散夫妻、母子,残酷地将白蛇娘娘镇压在雷峰塔下。

蛇的民间风俗

上古人们对蛇的危害和威胁无能为力,为了笼络蛇,使之施恩于人,人们把它当做神来敬仰和崇拜。

蛇的民间风俗流传较早,不同地区有不同的风俗。福建闽南一带由于气候温和湿润,适宜各类蛇繁衍生息。若在家中发现蛇,是不能打死的,人们认为蛇是祖先派来巡视平安的,进了谁家,就预示谁家居信平安。要是在路边发现几条蛇盘在一起,就要揪掉身上的某一颗纽扣丢去表示忏悔,然后走开,当做没有看见。据说这是蛇交配,观者为大逆不道。

农历三月五日为惊蛰节,贵州一带民俗忌雷鸣声,否则当年会蛇虫成灾。民谚云:“惊蛰有雷鸣,虫蛇多成群。”人们常常把蛇雅称为‘小龙”,以示尊崇。蛇脱下的皮叫蛇蜕,也被称为“龙衣”;民俗农历二月二是蛇结束冬眠、出洞活动的日子,也被称为“龙抬头’。这些都是把蛇比为龙。事实上,龙也是人们在蛇的基础上添枝加叶想象附会而成的。尽管如此,蛇与龙的地位及敬奉象征意义是有天壤之别的。因为龙并非真正存在,人们可以随意塑造龙的形象,而蛇是人人都能见到的,尤其是毒蛇还伤人致命,因此人们对蛇的印象就很不好了。

龙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崇高无比,它是权势、高贵、伟大的象征,又是幸运、吉祥、成功的标志。因此在封建王朝,龙是专用的,别人不得僭越。皇帝被称为“真龙天子”,皇帝的子孙被称为“龙子龙孙’。作为炎黄子孙,,中国人又被称为龙的传人。由此可见龙的地位之高了。对蛇的神秘感带来种种禁忌。我国各地各民族都有各种蛇的禁忌。如忌说“蛇无脚”,害怕蛇真的长出脚来追人;忌见蛇交配、忌用手指蛇、忌看到蛇蜕皮,贵州有些地方的民谚说“见到蛇脱皮,不死也脱皮”;苗族有的地方,接新娘途中忌看到蛇从前面经过;安徽有些地方的人梦到蛇,认为这是有人暗算的预兆;很多人忌见到蛇“脚”,更忌见到“两头蛇”,认为这都是凶兆。

据说战国时期的楚国孙叔敖小时候曾见过两头蛇,这本来不是好兆头,但孙叔敖为了不让其他的人再看到这条两头蛇而遭殃,就把这条蛇打死埋葬了。想不到孙叔敖因此逢凶化吉,后来成为楚国的一代名相。总之,伴随着对蛇的神秘感的蛇禁忌是很多的,有的禁忌至今仍在流行。

蛇象征狠毒阴险

蛇的象征意义,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它的狠毒。很多人一想到蛇立就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恐惧感。为什么人们那么恐惧蛇呢?其中原因除了蛇外形怪异,主要是有关毒蛇的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等对人们的影响。

毒蛇在整个蛇的家族中只占极少数,曾被毒蛇咬伤过的人微乎其微,但关于毒蛇的故事使人们对蛇已经有了深深的先入为主的印象,绝大多数人还没见过蛇,甚至并不知道蛇为何物时就已经对蛇有一种恐惧心理了。

在这些神话传说故事中,“农夫和蛇”的寓言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在一个严寒的冬天,一位心地善良的农夫在路上看到一条冻僵了的蛇。农夫可怜蛇,就把它放入怀中。渐渐地蛇苏醒过来,但它不但不感恩图报,反而咬了农夫一口。农夫临死前说:“我可怜这忘恩负义的东西,应该受到这样的报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