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生肖物语:民俗图案中的十二生肖
3919400000001

第1章 序

生肖风俗是中国文化中一种独特的民俗现象。西方人没有生肖文化,或许因为西方文化中没有龙的缘故吧。东南亚很多国家都有生肖习俗,这些国家的生肖习俗也是中国人带过去的。中国人应是首先带过去了龙,然后才带过去了生肖风俗。因为如果没有龙,十二生肖就会是残缺不全的。

十二生肖是民间以十二种动物与十二地支相配,形成的纪岁方法。十二生肖的排序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成狗、亥猪。

自古中国人就有用十二个专有动物记时间的习俗,记十二时辰、十二个月和十二年。同时还用十二种动物配上十二地支记年。生肖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用来记自己诞生之年,有的民族还要记生月、生日、生辰。它是每一个中国人都拥有的属相,十二年一个轮回,十二年一个“本命年”。

生肖现象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创造性地以动物习性赋予人类人生性格,将动物特征赋予人类特征,是中国古典文化中比赋兴文学手法的巧妙应用,也是天马行空的文学想象力的挥洒,特别是无中生有地描绘出一个龙动物,是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的产物。

从古到今,无数的文学艺术作品涉及生肖,古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中有大量描述,古代绘画、雕刻、工艺品中有大量表现,可以说没有一种文学艺术不曾描绘到生肖,至今它仍是一切文学艺术表现的题材,而且大量走进玩具、礼品、服饰和生活用品中,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生肖现象是一种民俗现象,它形成了大量民间传说,为古往今来的人们所信奉和信仰,至今人们还相信生肖与命运有关,与运程有关,并按生肖运程预测吉凶,形成一种约定俗成的行事方式。

在十二生肖中,自古就形成并流传着大量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民俗风情,用来表现十二种动物的形态、脾性或行为,其中产生了大量的成语典故和民间俗语,这些民俗说法都是美好的寓意和吉祥的祝福,是民间的吉语嘉言。

例如,鼠有“老鼠嫁女”,表现了美好期望;牛有“初生牛犊不怕虎”,表现年轻气盛;虎有“虎虎有生气”,表现了敢作敢为,生气勃勃;龙有“龙马精神”,表现了积极进取,永不服输;羊有“三阳开泰”,表现了大吉大利;鸡有“闻鸡起舞”,表现了勤奋精神和健康长寿;狗有“犬马之劳”,表现了忠诚卖力;猪有“肥猪拱门”,表现了五谷丰登等。

南朝诗人沈炯曾用《十二属诗》对生肖属相作了生动的描述:“鼠迹生尘案,牛羊暮下来。虎啸坐空谷,兔月向窗开。龙阴远青翠,蛇柳近徘徊。马兰方可摘,羊羔始春栽。猴栗羞芳果,鸡砧引清杯,狗其怀屋外,猪蠡窗悠哉。”

这首十二属相诗中的十二句诗,传神地写出了每一种生肖动物的习性和特点,别具一番情趣。诗中的十二属相是按十二地支所配动物的先后顺序写成的,说明早在南北朝时期,十二生肖就已为人们所认识。

本书图片全部精选自作者收藏的民间年画、剪纸、纸马、拓片、藏书票等藏品原作。本书追踪十二生肖及其民俗图案的源头、特点,对十二生肖进行通俗性和趣味性的描述。

十二生肖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十二生肖文化,有助于我们进入中国民俗文化的玄妙之门,触摸到我们民族的心理、性格和情感脉络。十二生肖其实和我们每个人都有关系,探究和了解自己的生肖,也是一件趣味盎然的妙事。愿这本书带着你走进这个你既熟悉又陌生的精彩世界。

沈泓

2010年5月1日于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