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世界历史速读
3917800000003

第3章 文明的曙光(3)

正如《荷马史诗》是古希腊人的史诗一样,“吠陀”也是印度雅利安人的史诗。从“吠陀”中,我们能够了解到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雅利安人定居印度后,最初还保留着氏族公社的制度。后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私有财产的积累,国家产生了,原先的军事首领现在摇身变为世袭君主。王权与神权结合起来,实行统治。不过,后期吠陀时代的国王还远远不是专制君主。吠陀时代,随着奴隶制的发展和社会的分化,印度逐渐形成了两种具有民族特色的体制,即种姓制度和婆罗门教。种姓制度,简言之,就是把人分为四个等级,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不同等级的人有不同的权利和义务,绝不平等。婆罗门主管宗教祭祀,也可从政,享有极大的政治权力。刹帝利是武士阶层,掌握军事权力。吠舍是平民,从事农牧业和商业,没有政治权力。首陀罗是地位低下受苦难的人,从事农、牧、渔、猎等“贱业”,与前三个等级不同,他们连参加宗教仪式的权利也没有,属于“非再生族”。种姓制度产生前,一家人可以从事不同的职业,人的身份可上可下;种姓制度确立之后,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完全取决于家庭出身,子子孙孙,世代不变,各等级之间原则上禁止通婚;在法律面前,不同等级的人绝不平等。种姓制度在后来变本加厉地发展,成为套在印度人民身上沉重的枷锁。

在早期吠陀时代,雅利安人的宗教基本上还是一种简单的自然崇拜,祭祀也比较简单,不存在比较抽象的宗教哲理。到了后期吠陀时代,这种简单的宗教逐渐发展成为有完整体系的婆罗门教。婆罗门教的最高信仰为梵天,梵天是世界精神、最高主宰、宇宙创造者,世界万物皆为梵天所创。婆罗门教还创造出灵魂投胎的“业力轮回”说,宣称人生的痛苦与欢乐,都是因前世的功或业决定的:积善者,必有善报,来世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作恶者,必有恶报,来世受不完的艰难困苦。这种说教对麻痹人民,使人安于现状,把幸福的希望寄托于来世,从而不要反抗是很有作用的。

婆罗门教和种姓制度合在一起,成为束缚印度人民的两条绳索。后来婆罗门教日趋神秘,对印度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公元前600年左右,印度告别吠陀时代,进入列国时代。

黄土地的先民——中国文明夏王朝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在中国广袤的领土上,都有广泛的分布,在世界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新石器文化的基础上,中国的黄河流域率先进入文明时期。

但中国的文明史究竟应该从何时写起,长期以来存在争议。有人写中国史,从黄帝开始;有人认为应从商代开始,因为商代历史已有考古资料和甲骨文资料作为证明。但更多的人认为中国文明史的起点应在夏王朝开始建立的公元前21世纪左右,这种见解比较有说服力,也正在得到考古学方面越来越多的证明。中国传统文献中,夏和商、周一直是相提并论的。孔子明确表示:商代沿袭了夏代的礼,但作了一些变革;周代沿袭了商代的礼,也作了一些变革。中国于1996年启动了夏商周断代工程,经历史学、考古学、天文学等学科200多位科学工作者长达5年的联合攻关,终于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

夏王朝的奠基人是冶水英雄大禹。公元前21世纪,黄河中下游地区洪水泛滥成灾,夏部落的首领尧曾任命禹的父亲鲧治水,但没有成功。舜继承尧位之后,又任命禹率领中原各部人民辛勤劳动13年,终于疏通了河道,排除了水患,安定了民生。禹又曾奉舜之命,率领华夏族各部落打败了三苗族各部落,把他们驱往边远地区,从而稳固了华夏族各部落在中原的地位。舜死后,禹受禅继位,曾会诸侯(原先的各部落首领)于涂山,据说与会者有“万国”。又会诸侯于会稽(今浙江绍兴),并处死了迟到的诸侯。禹命令各地诸侯进贡方物和铜,用铜铸成九鼎,鼎上刻画着各州应贡的方物。这些都表示夏王是位于诸侯之上的“天子”。

禹死后,其子启在诸侯拥护下继位,将传统的氏族民主制的“禅让”改变成为世袭制,这是一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后来,夏王朝曾经历了“太康失国”,又经历了“少康中兴”。少康是夏代第6个王,又传了7个王之后,孔甲继位,夏王朝开始衰落,诸侯逐渐不服夏王。又经两个王之后,桀继位为王,他暴虐无道,作琼宫瑶台,耗尽百姓资财,又对内镇压人民,对外用兵。诸侯纷纷叛夏,转而支持商国的诸侯汤,最后汤率各诸侯灭夏,开始了商王朝。根据大量的考古发现和科学研究,科学家们认定夏朝自公元前2070年建国至公元前1600年被商灭亡。

夏王朝的活动范围,大约西起今山西南部和河南西部,东到河南、河北、山东三省交界处,南接湖北,北抵河北。夏朝的主要经济部门是农业,相传大禹治水,伯益凿井,可见当时已有水利灌溉。手工业方面,除了传统的石器制作之外,已有了铜器和陶器制作,并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并且,从商朝后来已经拥有比较成熟的甲骨文来看,文字在夏朝已经有相当长期的发展。

商王朝

商原是一个长期与夏并存又从属于夏的诸侯国。约在公元前1600年,汤起兵灭夏,建立商朝。商朝传至第二十王盘庚,迁都至殷(今河南安阳),因此,历史书上有时又把商称为殷。

商朝政权巩固之后,长期对外征战,开疆拓土,掠夺奴隶和财富。商代第二十三王武丁是一位重要的王。武丁早年曾在民间,比较知道下层的疾苦,即位后重用贤臣傅说等,关心农牧业的生产情况,因此国力日渐强盛。武丁曾对边远地区的方国多次用兵,因此被后世之王尊为高宗。商代最后一位王,即纣王,荒淫无道,宠幸妲己,残害忠良。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趁商朝社会矛盾激化,对商朝发起进攻,于牧野之战给商以致命一击,商朝灭亡了,周代而兴起。

商王朝是当时世界上少有的奴隶制大国。国王总揽国家各项大权,王之下有一批中央和地方的文武官吏。国家有一支常备军,数量巨大,动辄成千上万,武器多为青铜制造。商朝还有一套严厉的刑法,名日“汤刑”。奴隶制有很大发展,农业、手工业、畜牧业都广泛使用奴隶;另外,还大规模地用奴隶进行殉葬和祭祀。农业也比以前有所发展,已经出现牛犁。手工业更为发展,已有金属加工、制铜、舟车等部门。青铜器的制作水平已经很高,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重875公斤,通高133厘米,长110厘米,如此巨大复杂的青铜器举世无双。它表明当时商朝已达到中国青铜器时代的鼎盛时期,在世界上也处于领先地位。商朝的制陶业也有了新的技术进步,有一种釉陶,已具有原始瓷器的特征。货币已经出现,不仅有海贝制成的货币,而且有了青铜铸币。此外,商代的历法已经比较完善,它把一年分成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并置闰年,闰年13个月,平年12个月。

以前,学者们只能凭传统文献了解商代历史,到1899年,甲骨文的研究以及随之而起的考古发现,为了解商代历史提供了大量切实的史料。甲骨文是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因其内容是占卜记录,所以又称卜辞。迄今已发现10万余片,约有单字5000个,现已解读出1000多个。甲骨文表明,中国文字的发展已达到成熟阶段,并已走上了与西方拼音文字绝然不同的道路。

西周

相传周的始祖是弃,曾任夏朝的后稷(司农业),以后子孙世代任夏之后稷。夏衰之后,逃入戎狄之间。后来公刘到豳定居,又传十余世,古公直父(后世尊他为周太王)迁至周原(今陕西岐山县),周邦的名称也由此而来。古公直父之子季历时,周逐渐兴起,但仍对商保持从属关系。季历之子姬昌(周文王)继位,周日益强盛,商王封昌为西伯。西伯联合友邦征服了许多敌对的方国,又迁都至丰(今西安西南);但他自感力量仍不足以灭商,故表面上仍臣服于商。周文王死后,其子姬发继位,是为武王,武王灭商,建立周王朝,建都于镐(今西安西南),其时为公元前104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