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世界历史速读
3917800000020

第20章 两次世界大战(1)

人类有史以来从未停止过战争,但其范围和惨烈程度绝对无法与发生在20世纪的相比。并且人类掌握了——这是人类第一次掌握可以整个它的力量日本人已真切地感受到了……

罪恶的深渊第一次世界大战

19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英、美、德、法诸国实力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列强问的竞争愈演愈烈。与此同时,各方为了寻找同盟者,以壮大自己的力量并压倒对手,在欧洲便逐步形成了对立的两大帝国主义军事集团:“同盟国”和“协约国”。

同盟国和协约国

“同盟国”,叉称“三国同盟”,即德国、奥匈帝国与意大利三国所订立的军事同盟。19世纪末期,德俄关系日趋紧张,德国担心俄国和德国的宿敌法国结盟对付自己,加紧拉拢奥匈帝国。1879年10月7日,德国与奥匈帝国缔结了旨在对抗俄国的《德奥同盟条约》。主要内容是如果两国其中一国遭到俄国的进攻,两国应以全部的军事力量实行互助;如果其中一国遭到另一国家进攻,缔约国的另一方应对其盟国采取善意的中立,但是,如果进攻的国家得到俄国的支持,缔约国双方应共同作战直到共同议和为止。德国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孤立法国,在同奥匈结盟以后,又开始拉拢意大利。经过多方讨价还价,1882年5月,德、奥、意三国在维也纳签订同盟条约。条约规定如果意大利遭到法国的进攻,德国和奥匈帝国应以全力援助,如果德国遭到法国的进攻,意大利也要担负同样的义务;如果缔约国的一国或两国遭受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大国(指法、俄)进攻,缔约三国应协同作战。但是,意大利对此有一个保留条件,即如果是英国进攻德国或奥匈,意大利则不予援助。这个条约的有效期虽然只有5年,但后来三国4次续订。这样,三国同盟最终形成。“协约国”,又称“三国协约”,指的是英、法、俄三国针对“三国同盟”所缔结的互保性军事同盟。“三国同盟”形成后,法俄两国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在1892年8月签订了秘密军事协定:如果德国或意大利在德国支持下进攻法国,俄国应用它的所有军队进攻德国;如果德国或奥地利在德国的支持下进攻俄国,法国应用它的所有军队与德国作战。不久,两国政府互相正式承认同盟生效。与此同时,出于对德国势力日益膨胀的畏惧,英国感到自己的地位受到越来越大的威胁,它决定放弃传统的“光荣孤立”政策,开始向法俄靠拢。1904年4月,英国和法国签订了瓜分殖民地的协约。这个仂.约的主要内容是:法国不干涉英国在埃及的行动,英国承认法国在摩洛哥有维护安宁和协助改革的权利;划定两国在逞罗(即今天的泰国)的势力范围:以湄公河为界,西半部是英国的势力范围,东半部是法国的势力范围;法国放弃在纽芬兰独占的捕鱼权,英国则让给法国西非一些殖民地。同时,秘密条款还规定,双方政府之一如为“情势所迫”,也可变更埃及或摩洛哥的现状。但是自由贸易、自由通行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南岸禁止设防等原则仍继续维持。通过协约,英法两国的矛盾解决,双方利益趋向一致。此后,英俄为了对付共同的对手德国,也开始调整相互之间的关系,1907年8月,英国和俄国在彼得堡签订了分割殖民地的协定。这个协定的主要内容是:划定波斯(即今天的伊朗)东南部为英国的势力范围,北部为俄国的势力范围,两者之间是一个中立地带,对英俄两国平等开放;俄国承认阿富汗在自己势力范围之外,并承允英国代替阿富汗的外交。英国则声明不变更这个国家的政治地位;尊重西藏的领土完整,不得干涉它的内政,只可经过中国政府中介与它进行交涉。因为西藏是中国的领土,这项内容很明显是对中国主权的侵犯。这样,所谓的“三国协约”最终形成。

“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形成之后,两大集团之间互相竞争,最终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大战爆发和进程

1914年6月,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族青年用手枪打死。7月28日,奥匈帝国以此事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许多国家也相继卷入战争。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奥匈帝国在德国支持下,决定乘机吞并塞尔维亚。俄、法两国表示支持塞尔维亚,英国暗中支持俄、法。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几天后,德、俄、法、英等国也相继投入战争。战争主要在西线、东线和海上进行。1914年是战争的第一阶段,德军按所谓的“施里芬计划”首先在西线发动进攻,意图在打败法军后转入东线以进攻俄国。但很快遇挫受阻。9月,马恩河战役爆发,最后以德军失败告终。此后,双方在西线呈现僵持状态。在东线,德军在坦能堡战役中曾一度战败俄国军队,但奥匈军队却在加里西亚战役中严重受创。经过1914年的战斗,德国要求速战速决的梦想破灭,从总的形势上看,中欧在战略上已不具优势。1915年至1916年是战争的第二阶段。1915年,德军把主攻方向转向东线,以优势兵力击破俄国的防线致使俄军节节败退,死伤约llO万人。同年9月,保加利亚加入同盟国,辅助德国与奥匈军队进攻塞尔维亚。然而,原本为同盟国之一的意大利经过讨价还价加入协约国向奥匈宣战,但无大战果。纵观1915年的战局,中欧集团在东线巴尔千战线取得重大胜利,但却未从根本上扭转战局,未能迫使俄国退出战争,仍不得不在两条战线上同时作战。于是,交战双方都把1916年看成是决战的一年。这一年,在东线和西线爆发了三次著名的大型战役。在西线,德军发动了几尔登战役,与英法军队经过拉锯战后,战线重新得到稳固;为了减轻凡尔登方面的压力,英法联军发动了强大的索姆河攻势战役,这是大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也是最大的一次消耗战。这次战役虽然没有突破德军防线,但牵制了德军在凡尔登的攻势。在东线,为了支援凡尔登战役和意大利战线,俄国西南方面军在勃鲁西洛夫的指挥下发起了夏季攻势。勃鲁西洛夫的进攻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军赢得的最大的胜利,它将奥匈帝国推到了灭亡的边缘,但也埋下了俄国覆灭的种子。整个1916年的战局再次有利于协约国方面,特别是德军在凡尔登进攻的失败,标志着战略主动权已开始转移到协约国一方,从此中欧同盟集团在西线转入战略防御。在海上,1914年和1915年,虽然英国与德国的海军曾有过几次交锋,但都不具有决定意义。1916年5月31日至6月1日发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大的一次海战——日德兰海战。这次海战,英国海军的损失虽然大于德国,但仍控制着制海权。1917年的战争总体态势处于僵持状态,无重大转机。但美国的参战使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走向失败。德国无限制潜艇战的失败,加快了战争的结束。1918年7月,协约国大举反攻,同盟国军队则节节败退。9月29日,保加利亚投降;10月30日,土耳其投降;11月3日,奥地利投降;11月5日,德国与协约国签订停战协定;11月11日,西线停火生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大战的结果

第一次世界大战从爆发到结束历时4年零3个月之久,最终以同盟国集团的战败而告结束。战争最初在欧洲进行,但很快就超出欧洲范围。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15亿人口卷入战乱。战争给人类带来的最直接,最明显的后果就是人力、物力的巨大损失和破坏。据统计,这场战争给人类造成的伤亡人数达3000多万,经济损失多达3300多亿美元。

第一次吐界大战的另一个重大后果就是欧洲的衰落和美国、日本的兴起。在欧洲大陆,俄罗斯帝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消亡了。代之而起的是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和德意志、奥地利、匈牙利等一系列资产阶级共和国。英国与法国虽然是战胜国,但在战争中已被严重削弱,只留下了一副空架子。与欧洲这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相反,美国与日本却利用战争大大发展了力量。由于远离战争中心和军需订货的刺激,美国的经济获得迅猛增长。1913年,美国取代了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经济大国。战后,美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日本不但几乎占有了中国的整个东北,而且利用各帝国主义国家无暇东顾之际加紧了向其殖民地的经济渗透。同时,俄英等协约国的大量军需订货也大大刺激了日本的经济。短短几年内,日本迅速由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由外贸长期入超变成出超,由债务国变成债权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重要政治后果之一就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在俄国的胜利以及在俄国革命影响下一系列无产阶级革命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爆发。在布尔什维克党和列宁的领导下,在1917年。社会主义革命终于在俄国取得成功。在俄国革命的影响下,又爆发了震撼欧洲的德国十一月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匈牙利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以及英、法、美等国无产阶级支持苏俄的政治罢工。

第一次世界大战也带来了各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涨。战争期间,帝国主义列强因忙于战争,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从而使民族独立运动蓬勃兴起。土耳其的“凯末尔运动”、中国的“五四运动”、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就是这些运动中的典型。

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国际政治格局带来了新面貌。19世纪的国家格局是欧洲列强统治世界。战后虽然表面上仍然是帝国主义列强统治着世界,但是战后兴起的两股巨大的政治力量,即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以及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殖民地半殖民地蓬勃发展的民族解放运动,向战后的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世界政治格局提出了挑战。

红旗飘扬——社会主义在俄国的建立和发展十月革命

1917年,俄国在8个月的时间里先后发生资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革命,诞生了一个崭新的国家,震撼了世界。

与西欧比较,20世纪初的俄国是一个工业落后的国家。但是它的工业区相当集中,这种集中使得占总人口比例很小的工业无产阶级却具有很高的组织程度,以至于它在政治上的影响和行动能力远远超过了它所占的人口比例。

1917年3月12日,被第一次世界大战拖得精疲力尽的沙皇俄国终于爆发了革命。短短的8天,罗曼诺夫王朝就垮台了。革命期间,首都彼得格勒的工人和士兵的代表成立了统一的组织工兵代表苏维埃。资产阶级代表们迫不及待地组成了不包括社会主义者的临时政府。俄国首都存在着两个政权:苏维埃与临时政府。在后来的几个月里,这两种政治力量进行了殊死的较量。

二月革命爆发后,列宁从瑞士回到彼得格勒,并发表了《四月提纲》的讲话,提出了“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列宁认为,这次革命的最终目标应将“资产阶级革命”转变为“无产阶级革命”,在俄国实现无产阶级****。七月事件后,临时政府改组,克伦斯基成了政府首脑,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控制了首都。苏维埃宣布支持政府,彼得格勒也就结束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全部政权落到资产阶级手中。列宁再度流亡国外。

1917年9月,临时政府由于发生的叛乱不得不与布尔什维克联合并在布尔什维克和武装工人的支持下平息叛乱。此后,彼得格勒再次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而且力量对比明显地不利于临时政府。克伦斯基试图用部队调防方法来改变力量对比把具有革命情绪的军队调往前线,从前线调回支持政府的军队。但这一命令被由苏维埃成员所组成的革命军事委员会所否决。11月5日,克伦斯基下令逮捕布尔什维克的领袖,并查封布尔什维克党的报纸,列宁当即决定起义。11月6同,起义开始。第二天(11月7日),起义士兵就攻克了临时政府驻地冬宫。除克伦斯基脱逃外,其余政府成员均被逮捕。

胜利了的布尔什维克党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于革命胜利的这一天11月7日是俄历10月25日,所以史称“十月革命”。

新经济政策

十月革命胜利后的苏维埃俄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帝国主义列强惊恐万分.正在进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英、法、美、日各国以及德国,都派出军队入侵苏俄,进行直接的武装干涉;国内的反动势力也纷纷叛乱,企图一举颠覆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在这种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布尔什维克和苏维埃政府带领着人民,经过近3年的浴血奋斗,到1920年10月,终于打败了国内外的反革命武装,捍卫了新生的苏维埃革命政权。

但是,新的政权面临着更为艰巨的任务,那就是治理战争留下的巨大创伤。饥荒成为广大农村地区的灾难,农民迫切需要苏维埃政府从经济上帮助他们,要求城市供给他们布匹、靴子、钉子、犁和其他工业品,要求改善生活。而连年的战祸同样使工业衰败不堪,千百个工厂处于半毁坏状态,多数设备破旧得如同废钢烂铁;铁路运输几乎停顿,几百座铁路桥被炸毁,几千公里的铁轨报废,大部分机车和车厢已经超期限使用;一部分工人失业,跑到了农村。在国际上,资本主义国家联合起来,对苏俄实行经济封锁,还在暗地里组织匪帮和富农暴动,时刻准备进行颠覆活动。面对严峻的形势,列宁认识到,党和政府必须来个重大转变,斗争的重心要逐渐转到经济方面,在改进农业的基础上,恢复工业,必须把机器和货物供应到农村,从经济上加强工农联盟;在国家电气化的基础上恢复工业。1921年3月,布尔什维克第四次代表大会通过了新经济政策的决议。新经济政策以粮食税代替征收,允许农民自由出卖余粮,允许私商自由贸易,并且将~部分小工厂还给私人,还准备把一些企业租给外国资本家等。新经济政策的采取是苏维埃国家发展历程中的重大转折,它表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放弃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他们从苏俄国情出发,认识到一个小生产占优势的国家必须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联合绝大多数居民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它使1921年春天的危机迅速消失,生产稳步恢复。它满足了劳动者的经济要求,受到广大农民工人的欢迎,使苏维埃政权日益巩固。新经济政策为苏俄人民指明了走向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