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生命中的美丽
3917300000006

第6章 放大自己的优点(1)

(佚名)

我们提倡做人要有一颗谦和的心,但并不是指你要否认自己的一切优点、长处,这样既极端,又对自己的成长不利。所以,在必要的时候,将自己的优点放大,肯定它,正视它,是很有必要的,否则,如果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则便会陷入自卑的泥潭。

许多人之所以能在逆境中扭转乾坤,从失败走向成功,就缘于他找到了自己身上隐藏的优点,并将其放大,使之成为激励自己上进的“秘密武器”。

无声的鼓励

他当年在母亲那儿得到的只是无声的鼓励,但这其实是一个伟大的母亲奉献给儿子的喝彩!

威尔逊4岁那年,一向花天酒地的父亲向母亲提出了离婚。母亲带着他搬到了罗德镇定居。罗德镇尽头有一个大型的化工厂,工厂附近有许多美丽的樱桃树,威尔逊一眼就喜欢上了这里。

威尔逊在新的环境中生活得十分愉快。他喜欢拉琴,每天都要拿着心爱的小提琴来到院子里的樱桃树下演奏。

几年过去了,他的琴技目渐提高,悠扬的乐声是他们生活中最美妙的伴奏。

不幸还是再一次降临到了这对母子身上。化工厂发生了严重的毒气泄漏事故,距离化工厂最近的威尔逊家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威尔逊时常恶心、呕吐,最可怕的是他的听力开始逐渐下降,医生遗憾地表示威尔逊的听觉神经已严重损坏,仅保有极其微弱的听力。

母亲狠下心把威尔逊送到了聋哑学校,她知道要想让儿子早日从阴影里走出来,就必须尽快接受现实。医生提醒过,由于年纪小,威尔逊的语言能力会由于听力的丧失而日渐下降。因此,即使在家里,母亲也逼着威尔逊用手语和唇语跟她进行交流。在母亲的督促和带动下,威尔逊进步得很快,没多久就能跟聋哑学校的孩子们自如交流了。樱桃树下又出现了威尔逊歪着脑袋拉琴的小小身影。

看到儿子的变化,母亲很是欣慰。和以前一样,每次只要威尔逊开始在樱桃树下拉琴,她都会端坐在一边欣赏。不同的是,演奏结束后母亲不再是用语言去赞美,取而代之的是她也日渐熟练的手语和唇语以及甜美的微笑和热情的拥抱。

可威尔逊的听力太有限,他很想听清那些美妙的旋律,但他听到的只有很轻的嗡嗡声。威尔逊很沮丧,心情一天比一天坏。

看儿子如此痛苦,母亲不禁也伤心地流下泪来。一天,母亲用手语对威尔逊“说”道:“孩子,尽管你不能完全听清楚自己的琴声,但你可以用心去感觉啊!”

母亲的话深深印在了威尔逊心里,从此他更刻苦地练琴,因为他要用心去捕获最美的声音。为了让威尔逊的琴技更快地提高,母亲还想出了一个妙招——镇上没有专业教师,母亲就用录音机录下威尔逊的琴声,然后再乘火车找城里的专家进行评点,为了避免有所遗漏,她还麻烦专家把参考意见一条条地写下来,好让威尔逊看得清楚。

可威尔逊发现,只要自己演奏较长的乐曲,有时明明超过了50分钟,磁带早到了该翻面的时候,可母亲还看着自己一动不动。威尔逊提醒母亲,母亲一亡说抱歉,笑称自己是听得太入迷了。后来,只要录音,母亲都会戴上手表提醒自己,再也没出现过任何疏漏。

樱桃树几度花开花落,在法国的一次少年乐器演奏比赛上,威尔逊以其精湛的技艺和昂扬的激情震撼了在场所有的评委,当之无愧地获得了金奖。而当人们得知他几乎失聪时,更是觉得他的成功不可思议,许多人把他称为音乐天才。更幸运的是,威尔逊的听力问题也受到了医学界的关注,经过巴黎多位知名专家的联合会诊,他们认为威尔逊的听觉神经没有完全萎缩,通过手术有恢复部分听力的可能。

手术很快实施了,术后的效果很理想,医生说再戴上人造耳蜗,威尔逊的听觉基本上就能与常人无异了。

那段时间,母亲一直陪伴在威尔逊身边,戴上耳蜗的这天,威尔逊表现得特别兴奋,他用手语告诉母亲:“从现在起,我要学习用口说话,您也不必再用手语和唇语跟我交流了。”他甚至激动地拉起了小提琴,用结结巴巴的声音说:“母亲,我能听见了,多么美的声音啊!”然后他又问道:“母亲,您最喜欢哪首曲子,我现在就拉给您听好吗?”

但奇怪的是,母亲似乎根本没有听见他的话,她依然坐在那里含笑看着他,保持着沉默。威尔逊又结结巴巴地问:“母亲,您怎么不说话啊?”这时,护士小姐走了过来,她告诉威尔逊,他的母亲早已完全失聪。威尔逊睁大了眼晴,直到这时,他才知道了真相:原来,在那次毒气泄漏事故中损坏了听觉神经的不只是他,还有他的母亲,只是为了不让威尔逊更加绝望,母亲才一直将这个痛苦的秘密隐藏到现在。母亲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和威尔逊用手语和唇语交流。因为很少开口,如今都不怎么会说话了。威尔逊想起年少时对母亲的种种误解,不由得抱着母亲痛哭起来。

威尔逊和母亲回到了家中,初春时节,在开满粉红花瓣的樱桃树下,伴着柔柔的和风,威尔逊再次为母亲拉起了小提琴。他知道,母亲一定听得到自己的琴声,因为她是用心去感受儿子的爱和梦想。虽然他当年在母亲那儿得到的只是无声的鼓励,但这其实是一个伟大的母亲奉献给儿子的喝彩!

(佚名)

将思想指向光明处

不为失去的东西而烦恼,不让自己沉浸在痛苦之中,将思想指向光明处,你就会很吃惊地发现,你的生活变得光明了。

遇到挫折并不可怕,只要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就一定能够走出不利的环境。

尤利乌斯是一个画家,而且是一个很不错的画家。他画快乐的世界,因为他自己就是一个快乐的人。不过没人买他的画,因此他想起来会有点伤感,

但只是一会儿。

他的朋友们劝他:“玩玩足球彩票吧!只花两马克便可赢很多钱!”

于是尤利乌斯花两马克买了一张彩票,并真的中了彩!他赚了50万马克。

他的朋友都对他说:“你瞧!你多走运啊!现在你还经常画画吗?”

“我现在就只画支票上的数字!”尤利乌斯笑道。

尤利乌斯买了一幢别墅并对它进行了一番装饰。他很有品位,买了许多好东西:阿富汗地毯、维也纳柜橱、佛罗伦萨小桌、迈森瓷器,还有古老的威尼斯吊灯。

尤利乌斯很满足地坐下来,他点燃一支香烟静静地享受他的幸福。突然他感到好孤单,便想去看看朋友。他把烟往地上一扔,在原来那个石头做的画室里他经常这样做,然后他就出去了。

燃烧着的香烟躺在地上,躺在华丽的阿富汗地毯上……一个小时以后,别墅变成一片火的海洋,它完全烧没了。

朋友们很快就知道了这个消息,他们都来安慰尤利乌斯。

“尤利乌斯,真是不幸呀!”他们说。

“怎么不幸了?”他问。

“损失呀!尤利乌斯,你现在什么都没有了。”

“什么呀?不过是损失了两个马克。”

(佚名)

爱的寻找我们已有了一次奇迹,为什么不能获得第二次呢?

为了一个目的

“你们女儿的病在加重。”达拉斯中心医院的狄克曼大夫,告诉埃迪·罗伯茨和诺玛夫妇,“早做肾移植,她才能得救。如果能得到她的生身父母捐赠的肾脏,就会大大减小植入的阻抗。”

早在21年前,罗伯茨通过律师收养了克丽丝德。他们不知道孩子的生身父母,但告诉女儿当她很小时候就收养了她。克丽丝德4岁时患了糖尿病。“那时看上去并不严重,注入胰岛素就能控制病情。”诺玛说。她是一个娇小、热情的50岁的妇人。

克丽丝德10多岁时已长成一个美丽的姑娘。她是个优等生,能骑马、弹风琴。然而,在她上大学的1978年,糖尿病骤然恶化。一觉醒来,她突然发现伸手已难见五指:视网膜血管爆裂,她失明了。

“她以惊人的毅力和勇气承受着这个打击,”埃迪说,“但一年半以后,她的肾衰弱,只得每周进行三次理疗。”她的身体变得虚弱,血压下降,血液循环反常。

如果肾移植进行于血缘关系者之间,就有90%以上的成功率,否则低于70%。因此,罗伯茨必须找到养女的生身父母。

为克丽丝德接生的医生还活着,他知道其母;但正身患重病,已不能谈话。

收养子女的法庭记录已经封存。罗伯茨求教一位律师,律师说:“我很乐意帮忙办成,但坦率地讲,这几乎不可能。”

不可能?也许可能!诺玛和埃迪没有灰心,他们祷告上帝:“我们只有一个目的,救活孩子。”

他们找了另一个律师,律师去见达拉斯地方法官,请求为合理的缘由开始记录:一个姑娘的生命维系于此。

那天晚上,律师打来电话:“法官说你们不能看记录。但我可以。”记录里写着克丽丝德生母的名字:“巴娜·帕特。”

抓住救命稻草

尔后,诺玛和埃迪在公立图书馆里,一页页地翻查书架上的旧电话簿和城市人名录,发现有许多叫帕特的,就此打了几十个电话,但均未找到。他们所做的这些始终都瞒着女儿。他们知道,即便找到了巴娜·帕特,但如果她不愿献出肾脏,将对克丽丝德造成更大的打击。

下一步是查询旧的结婚登记卡。埃迪在航空公司就职,诺玛要照料赢弱的女儿,所以一天只能查几小时。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埃迪决定提前退休。

终于,在厚厚的卷宗里,巴娜·帕特这个字眼跳人埃迪的眼帘。她在克丽丝德出生前4年与一个叫沃特斯·塞姆的结婚。这是否就就是要找的巴娜·帕特?另外,沃特斯·塞姆和其妻是否还住在当地?还有,是否他俩还活着?这些均是未知数。埃迪又翻旧电话簿,但没能找到沃特斯。

埃迪和诺玛已为档案馆所熟悉,至1981年底,他们甚至翻查了全部不动产的办理记录和商业执照申请,仍无沃特斯·塞姆这个名字。

那年秋天,狄克曼大夫告诉埃迪:“如若再不很快找到克丽丝德的父母,就只好给她植无血缘关系者的肾。她的心脏极弱,风险很大,也许会死于手术台上。”

埃迪给公司打电话询问:乘飞机的老顾问中有没有叫沃特斯·塞姆的。噢,有了,他被告知沃特斯的居住区,但没有电话号码和具体地址。埃迪的情绪有些低落,他后来承认:“当时,我们只抓住了几根稻草。”

12月13日,星期天晚上,在警察局值班的基莫偶尔翻阅最新的人员登记册,上边有在职或退休人员的照片和简历。当埃迪打来电话时,他正看到“沃”字头名单。埃迪问是否有数据库,可提供20年内的人名地址资料。

“你找的人叫什么?”基莫无意问道。

“沃特斯·塞姆。”

一阵沉默。猛地,基莫一眼瞥见沃特斯·塞姆的照片。“我知道这个人!”他日-道。

星期二,基莫打来电话:“沃特斯·塞姆否认他是克丽丝德之父,却承认曾与巴娜·帕特结过婚。他也不知她现在何处,但告诉了她兄弟的地址。

那晚基莫会晤了帕特的兄弟,他证明他的姐姐现已与柯林斯·汤姆结婚,但她不曾把孩子给过别人。

迅速的决定

柯林斯·帕特是一个高个苗条的妇女,她最先与沃特斯·塞姆结婚,有了安妮;她第二次联姻,怀孕5个月时就遭丈夫遗弃。那时帕特20岁,没有职业,父亲亡故,她无法带两个孩子再去照料守寡的母亲。所以,当大夫告诉她有一对夫妇想收养孩子、并精心抚养时,她同意送出婴儿。最后,帕特又与一位印刷工汤姆结合,有了现已10多岁的莎拉和简?汤姆,帕特从未告诉三个孩子还有一个姊妹,她时常想那孩子,也只知道她是个女孩,她渴盼能相逢的一日。

那晚下班回家,帕特的兄弟对妻子说:“我碰上一件怪事。有人问,帕特是不是送过婴儿给人。我想要是有这事,我会记得呀。”

“瞧你这记性,她送过!”

立刻,他斟词酌句地打电话给姐姐:“帕特,有一个21岁的姑娘,因为糖尿病失明了……”

帕特止住他,她已明白:“你说的是我的孩子?!”

“是的。”她兄弟略一停顿,“她急需一个肾脏,不过你不要立刻决定,要多想想。”

当帕特得悉患糖尿病女儿的一瞬,就下了决心:“我要移给她一个肾.,就这么定了。”

帕特只有一个要求,手术前见女儿一面。“我知道,我们以后也不可能有太多的牵连,”帕特对兄弟说,“但不管怎么样,我要把肾给她。”

12月17日,星期四,诺玛和埃迪唤醒克丽丝德:“宝贝,大喜事,我们找到了你的生身母亲,她要捐给你一个肾!”

那天中午,诺玛的电话里传来一个妇女的声音:“我是柯林斯?帕特。”一阵意料中的战栗遍于诺玛全身。

“你生母的电话,克丽丝德。她要来看你,你想不想见她?”

“啊,那当然!”克丽丝德喊道,“快些来吧!”

20英里外,柯林斯?帕特第一次听到女儿的声音。帕特和诺玛约好晚上在家相见。诺玛放下听筒对克丽丝德说:“你生母太激动了。”

“我也是”。克丽丝德回答。

那天下午,帕特早早地结束工作,她紧张得不能自抑。7点前,柯林斯夫妇已在敲诺玛的门了。诺玛和埃迪领他们走进女儿的内室,诺玛帮她站起来:“克丽丝德,这是你母亲帕特。”

克丽丝德伸出了手。愣了片刻,母女俩紧紧地拥抱在一起。整个晚上,她们都依偎而坐。

几小时的聚谈里,两家人不时悟觉到一种伤感。诺玛曾带着3岁的克丽丝德去过帕特经营的商店,而柯林斯?汤姆在中心医院的走廊里,也曾多次遇见过这盲姑娘——她妻子的女儿。

翌日,帕特向其他儿女告诉了他们未见过面的姐姐的情况。他们说:“我们真盼望能见到克丽丝德。”

一个大家庭

以后的几个月,帕特一直给女儿输血,以使移植的肾能更像自生的。1982年6月,母女俩进了中心医院。手术前的早晨,帕特走进克丽丝德的房间。

“不论发生什么事,宝贝,我都要让你知道:我爱你。”

克丽丝德紧紧抓住帕特的手:“我也一样,妈妈。”

等在楼下房间的有诺玛、埃迪、柯林斯·汤姆及孩子们,还有两家的30多位朋友。“起初,是两家人等待和祈祷,”埃迪说,“最后,就融为一体了。”

4小时后,狄克曼大夫微笑着走出手术室,手术看上去是成功的,植入的肾已泌尿,好兆头,以后的几个月里,克丽丝德逐步恢复健康。

医生说,克丽丝德复明是不可能的。

“别人也说过,找到她生母是不可能的。”诺玛和埃迪说,“我们已有了一次奇迹,为什么不能获得第二次呢?”

(佚名)

金翅雀

现在,他心境坦然,非常高兴——发现了一个鸟窝!

一家三口人正在不声不响地吃饭,孩子突然开口说:“我找到了一个鸟窝!”

母亲抬起头,瞪大了黑黑的眼睛。父亲像往常一样心不在焉,连听也没有听到。也许是为了回答母亲询问的目光,也许是为了引起父亲的注意,孩子又重复了一句:

“我找到了一个鸟窝!”

父亲总算抬起沉重的眼皮,也开始聚精会神地听儿子说话。

孩子高兴了,指手画脚地讲起来。他说,今天下午赶着羊回家的路上,看见一只金翅雀从一棵大白松树树冠里飞出来。他看呀,看呀,在浓密的树枝里搜寻,终于在高处一根树权上发现有一团乌黑黑的东西。

母亲把儿子的话句句吸人心田,还用整个心灵吻着可爱的宝贝。父亲则又开始吃饭了。孩子没有在意,接着讲下去。他说,把羊拴在一棵树枝上,开始往松树上爬。父亲又抬起疲倦的眼皮,和母亲一样提心吊胆地听着,几乎屏住了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