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生命中的美丽
3917300000005

第5章 自己先快乐起来(5)

(佚名)

变换心境

我最想说的一句话便是:变换心境等于变换生命。

朋友患先天性心脏病,一年中有一半的时间是在医院里。每次她住院我去看她,朋友总是显得很悲观,很颓唐。这一次,我去看她的时候,她却正在医皖的草坪上和久违的几个小朋友兴高采烈地玩捉迷藏。看着朋友神采飞扬的笑脸,我不胜惊愕。朋友说:“我已经停止了抱怨。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是我无力改变的事实。但是,生活的质量并不仅仅决定于一个健康的躯壳,我还是可以活得积极开心。变换心境也就等于变换了生命。”

我想起了一个名叫维克多·弗兰克的德国精神医学博士,他曾经在纳粹的集中营里饱受了饥寒凌虐的非人生活。在这随时都有死亡之虞的人间地狱里,弗兰克不仅没有绝望,反而在苦难中找到了生命的意义。有一次,弗兰克随着漫长的队伍由营区步向工地。天气十分寒冷,他不断想着这种悲惨生涯中层出不穷的琐事。诸如:今晚吃什么?鞋带儿断了,如何才能再弄一根来?

这种满脑子只想着芝麻小事的处境,让弗兰克十分厌倦。他强迫自己把思路转向另一个主题。突然间,他看到自己正置身于一间宽敞明亮的讲堂,正面对来宾们发表演讲,演讲的题目则是关于集中营的心理学。那一刻他感觉自己身受的一切苦难,从科学立场上看,就全都变得客观起来。此后,弗兰克以一个精神医学家的感觉来面对集中营的生活,一切难耐的苦难顿时成了弗兰克兴趣盎然的心理学研究题目,他不再感觉痛苦。

看来,朋友和这位弗兰克博士的经历倒有异曲同工之妙。想到我自己,人微言轻,一名普通的家庭主妇,每天陷于柴米油盐酱醋茶中,买菜做饭,洗衣拖地,这样手脚不停,做的却是生活中一件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而且还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做下去,生活是烦琐的,感觉是疲惫的。特别是在做好了饭菜,等人回家的时候,火气便在等待中渐渐燃旺。

家庭中的武力摩擦便时有发生。作为一名普通的妻子、母亲,操心一家人的吃喝拉撒是我无法推卸的责任,那么,唯一可以变换的,便只有我的心境了!

有一次,我做好了饭菜等着吃饭的人归来的时候,站在阳台上,突然想到:看着天上的白云,等一个人回家,是一件要多浪漫有多浪漫的事。平生第一次,我不再觉得等待一个人的滋味可怜。这一发现让我开始试着以快乐的心情面对生活。我发现,那些曾让我怨气冲天的家务琐事其实或多或少都包含着乐趣。几番整理,乱糟糟的家顿时变得整洁雅致。我一个人站在屋子中间高兴地对自己说:“你真能干。”孩子回来不到10分钟,沙发上的垫子已全部错位,而我,只是学着欣赏孩子的活泼。变换心境,使我从平凡琐碎的生活中找到了乐趣。

每天清晨,当我从梦中醒来,推开窗子,我最想说的一句话便是:变换心境等于变换生命。

(佚名)

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心就是一个人的翅膀,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如果不能打碎心中的四壁,即使给你一片大海,你也找不到自由的感觉。

有一条鱼在很小的时候被捕上了岸,渔人看它太小,而且很美丽,便把它当成礼物送给了女儿。

小女孩把它放在一个鱼缸里养了起来,每天它游来游去总会碰到鱼缸的内壁,心里便有一种不愉快的感觉。

后来鱼越长越大,在鱼缸里转身都困难了,女孩便给它换了更大的鱼缸,它又可以游来游去了。

可是每次碰到鱼缸的内壁,它畅快的心情便会黯淡下来,它有些讨厌这种原地转圈的生活了,索性静静地悬浮在水中,不游也不动,甚至连食物也不怎么吃了。

女孩看它很可怜,便把它放回了大海。

它在海中不停地游着,心中却一直快乐不起来。

一天它遇见了另一条鱼,那条鱼问它:“你看起来好像闷闷不乐啊!”

它叹了口气说:“啊,这个鱼缸太大了,我怎么也游不到它的边!”

我们常常就像那条鱼,在鱼缸中待久了,心也变得像鱼缸一样小了,不敢有所突破。即使有一天,到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已变得狭小的心反倒无所适从了。

(佚名)

与青春对话

要“结交益友”,只有自己先成为“益友”。物以类聚,好人的周围会集结好人。

我以结交众多世界一流人士为荣。这些人对交谈的内容,不说谎、不利用、言行一致。从某一个层面来看,为贡献社会交换彼此的意见,这心灵的交流最为尊贵、强韧。

他们的人生必拥有深厚的信念和哲学。他们努力贯彻正确的人生观,谦虚为怀,力图贡献。

在同一层次上,和这种登峰造极的人不谋而合,就是理想的友情。当人类失去这样的友情时,将坠人永远的黑暗当中。

这是真正伟大的人的排名

曾听说,在19世纪,法国总统受邀参加一位大富豪所举行的晚宴,到场后发现,总统的席次竟然是第十六位,排名第一位的是铁路工程师,第二位是文学家,第三位是化学教授。

一位来宾问主人为何如此安排,主人回答:“这是真正伟大的人的排名,所谓伟大,是指那人不可或缺,不可取代。”就是说,排名第一的工程师是因为他身怀世界最尖端的技术,谁也不能取代。第二三位也是一样;但是,总统却并非他才能当。

好人的周围集结好人

很多时,朋友对自己的影响远远超过父母或其他人。结交有上进心的好友,也会使自己争上游。在钢铁大王卡耐基的墓碑上刻着这样一段话:“一个集结了比自己更优秀的人于四周的人,长眠于此。”这也是他的人生观吧!

结论是,要“结交益友”,只有自己先成为“益友”。物以类聚,好人的周围会集结好人。

(佚名)

赞扬的魅力

如果没有赞扬和鼓励,任何人都会丧失自信。

百老汇的一位喜剧演员有一次做了个梦:自己在一个座无虚席的剧院给成二F的观众表演——讲笑话、唱歌,可全场竟没有一个人发出会意的笑声和鼓掌。

“即使一个星期能赚上十万美元,”他说,“这种生活也如同下地狱一般。”

事实上,不只演员需要鼓掌。如果没有赞扬和鼓励,任何人都会丧失自信。可以这样说:我们大家都有一种双重需要,即被别人称赞和去称赞别人。

赞扬人也是一种艺术,不但需要合适的方式加以表达,而且还要有洞察力和创造性。一位举止优雅的妇女对一个朋友说:“你今天晚上的演讲太精彩了。我情不自禁地想,你当一名律师该会是多么出色。”这位朋友听了这意想不到的评语后,像小学生似的红了脸。正如安德烈·耶鲁大学著名的教授威廉毛雷斯曾经说过的:“当我谈论~个将军的胜利时,他并没有感谢我。但当一位女士提到他眼睛里的光彩时,他表露出无限的感激。”

没有人会不被真心诚意的赞赏所触动。耶鲁大学著名的教授威廉·莱昂·弗尔帕斯经历过这样一件事:有一年夏天,天气又闷又热,他走进拥挤的:列车餐车去吃午饭,在服务员递给他菜单的时候,他说:“今天那些在炉子边烧菜的小伙子一定是够受的了。”那位服务员听了后吃惊地看着他说:“上这儿来的人不是抱怨这里的食物,便是指责这里的服务,要不就是因为车厢内闷热大发牢骚。19年来,你是第一个对我们表示同情的人。”弗尔帕斯得出结论说:人们所需要的,是一点作为人所应享有的关注。”

在这种关注之中,真诚是最为重要的。因为只有真诚才能使赞语具有效力。做父亲的劳累了一天后回家,当他看到自己的孩子将脸贴着窗子正在等待和注视着自己的时候,便会感到自己的灵魂沐浴在这甜蜜的甘露之中。

真诚地赞扬别人,能帮助我们消除在日常接触中所产生的种种摩擦与不快。这一点在家庭生活中体现得最为明显。妻子或丈夫如能有心经常适时地讲些使对方感到高兴的话,那就等于取得了最好的结婚保险。

孩子们总是特别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一个孩子如果在童年时代缺少家长善意的赞扬,那就可能影响其个性的发展,甚至还可能成为一种终生的不幸。一位年轻的母亲讲了一件令人深思的事:

我的小女儿经常淘气,而我不得不常常责骂她。但有一天她表现得特别好,没有做一件惹人生气的事。那天晚上,我把她安顿上床后正要下楼时,突然听到她在低声哭泣。我不禁问她出了什么事,她一边哭一边问道:“难道我今天不是一个很乖的小姑娘吗?”

说话和善——适用于所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小时候住在巴尔的摩,邻近的街区新开了一家药店,而帕克·巴洛——我们的经验丰富和久有声望的药店主,对此感到非常气愤。他指责他的年轻的对手卖次药,毫无配药方的经验。后来,这个受到攻击的新来者为此事向法院起诉。他去请教一个律师,这位律师劝告他说:“别把这件事闹得满城风雨了,你不妨试试表示善意的办法。”

第二天,当顾客们又向他述说帕克的攻击时,他说:“一定是在什么事上产生了误会。帕克是这个城里最好的药店主之一,他在任何时候都乐意给急诊病人配药。他这种对病人的关心给我们大家树立了榜样。我们这个地方正在发展之中,有足够的余地可供我们两家做生意。我是以巴洛医生的药店作为自己的榜样的。”